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08-08加点文件夹的有趣现象。 - 原创文音作品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logs/27412038.html昨天无聊的一些尝试,希望有人和我一样对此感兴趣。-我在百度知道的提问: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特来询问原因。我在F:建立test文件夹,然后用MD命令建立test.文件夹。这时在WINDOWS里可以将两个文件夹都打开。正常删除test.文件夹,之后test文件夹不能正常打开也不能正常删除;若正常删除test文件夹,则之后test.文件夹不能正常打开也不能正常删除。将被删除的文件夹还原,则两个文件夹都可以正常打开,也可以正常删除其中之一。将一个文件移动到test文件夹中,此时test文件夹可以正常打开,test.文件夹也可以正常打开,两个文件夹中都有此文件。那么,test和test.两个文件夹是什么关系?-之后,我仍然在F:建立了test.文件夹。三个文件夹均可正常打开。正常删除test文件夹,则test.文件夹不可打开或删除,test.文件夹正常。正常删除test.文件夹,刷新后出现了test.和test.文件夹,test文件夹消失。其中test.文件夹不可正常打开或删除,test.正常。正常删除test.文件夹,刷新后出现了test.和test.文件夹,test文件夹消失。其中test.文件夹不可正常打开或删除,test.正常。在这三种情况下总有一个文件夹可以正常打开。将一个文件放入可以正常打开的文件夹内,刷新后发现三个文件夹都出现了,但其中只有之前可以正常打开的文件夹中有文件。-恢复三个文件夹。将一个文件拖入其中一个文件夹,则只有该文件夹中有文件。-那么,test,test.,test.三个文件夹是什么关系?推广一下,假若有testn个.,那么这n个文件夹是什么关系?-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我自行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以下是结果。-1) 一份更加详细的测试记录神奇的带点文件夹 By holp202原地址 /holp202/blog/item/7d6618d35161fc053bf3cf62.html转载自 /holp202/blog/item/7d6618d35161fc053bf3cf62.html发表人holp202-转载授权书Strepitoso 2008年08月08日 星期五 上午 09:08holp202 阁下,您好。在下十分喜爱您于 08.5.7 在此发表的 神奇的带点文件夹 一文。在下对此话题十分感兴趣,为了方便进一步讨论,特向您申请将此文转载至在下的博客,网址:/。在下在转载阁下作品时,保证您授权转载之文章内容完整,并一同出示您的姓名与转载授权书;保证对您的授权仅使用一次,不再转让给第三者。若有违反,您可以随时终止授权。不知阁下是否同意?请通过百度留言尽快回复。谢谢。-holp202 谢谢您那么抬举在下。喜欢的都可以拿去。 2008-08-08 14:07 谢谢您那么抬举在下。喜欢的都可以拿去。 -摘要:(摘要暂不考虑dos下的情况)1。test文件夹与test.文件夹无test时,test.无法操作。 有test时,test与test.保持同步。 把文件脱至test.时产生test2。test.与test文件夹把文件脱至test.时产生test 无论有无test,test.都可以打开,但不能删除,复制 子文件夹下的文件不能打开!但是用暴风影音可以播放子文件夹下的视频。 test.不与test和test.中的内容同步,但是与隐藏的test.保 持同步,当“test”文件夹存在时,我们可以直接删除“test.”文件夹首先,请大家单击“开始”菜单的“运行”,在出现的“运行”对话框的“打开”栏中输入cmd并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G:”回车转到G盘,然后输入如下命令:G:md test.,注意,在“”前面是两个“.”,回车之后就在G盘建立了一个名为“test.”的文件夹。现在请大家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资源管理器”),试试在资源管理器中能否打开“test.”文件夹,怎么样?无法打开吧!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我们无法打开该文件夹。再试试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是否可以进入“test.”文件夹,输入cd test.命令,回车后返回如下提示信息: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再试试cd test.命令,还是不行。最后让我们再试试输入cd test命令,仍然无法进入该文件夹!看来这个“test.”文件夹是无法进入了!让我们再试试复制或移动该文件夹,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我们:无法复制文件:无法读源文件或磁盘。再来试试删除“test.”文件夹,在Windows下无法直接删除!注意,我们之所以不再Windows下直接建立“test.”文件夹,是因为在Windows下建立的文件夹其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符是如果“.”,Windows会自动忽略掉该字符,所以无法在Windows下直接建立“test.”文件夹。 现在请大家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md test命令,建立test文件夹(或者直接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建立test文件夹)。此时再用鼠标单击test.文件夹,发现可以进入该文件夹了!在“地址”栏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确进入“test.”文件夹了。在命令行下输入“cd test.”命令(该命令表示我们要进入“test.”文件夹),回车之后发现我们进入的实际上是test文件夹!是不是很有趣?接下来,拷贝几个文件或文件夹到“test.”文件夹中,有趣的事情又发生了:在test文件夹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文件或文件夹!就是说你往“test.”文件夹中拷贝或删除任何文件,在“test”文件夹中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反之亦然!很有意思吧?其他Windows下的文件夹有这个特性吗?呵呵!点击“test.”或test文件夹中的文件或文件夹试试,都可以打开!再进一步,如果我们把test文件夹删除,则“test.”文件夹就会变成空文件夹,我们又无法直接进入其中了。 其实,如果我们不主动建立test文件夹,而是直接拷贝文件到“test.”文件夹中,猜猜会怎么样?在G盘中会自动出现一个test文件夹,里面就有我们刚刚拷贝到“test.”文件夹中的文件或文件夹!此时就可以随意进入“test.”文件夹了。这样看来test文件夹简直就是“test.”文件夹的影子,如幽灵一般说出现就出现!而一旦我们删除test文件夹,“test.”文件夹就关闭了和外界联系的一切,把自己又“自闭”起来,很有意思吧? 有趣的事情还没有完,先把test文件夹删除,然后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用md test.命令再建立一个“test.”文件夹,复制任意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到“test.”文件夹中,在G盘根目录下就会出现一个名为test的新文件夹,现在,无论是“test.”文件夹还是“test.”文件夹,我们都可以通过点击它而进入该文件夹。有意思的是,只有“test.”文件夹里面有我们刚刚拷贝进去的文件,其他两个文件夹里面都没有我们复制的内容在内。用鼠标右击“test.”文件夹选择“属性”,发现其“大小”、“占用空间”和“包含”属性都不为空,而“test.”和test文件夹的上述属性内容都为空!另外,当我们删除test文件夹之后,用鼠标右击“test.”和“test.”文件夹选择“属性”,可以发现它们都没有“安全”标签(图5),并且“大小”、“占用空间”和“包含”、“修改时间”等属性都为空(实际上里面有文件存在),而如果test文件夹存在则“test.”和“test.”文件夹都有“安全”标签。让我们继续,假设我们没有删除test文件夹,接下来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下,发现用cd test.和cd test.命令进入的其实都是test文件夹,用dir命令可以发现每一个文件夹中都是空的!真是很奇怪,在Windows窗口下“test.”文件夹中明明有文件存在,在命令提示符下竟然不见了!更奇怪的是如果我们在命令提示符窗口用rd test.命令删除“test.”文件夹,会显示“目录不是空的”(注意:我们刚刚在Windows下已经查看过了“test.”文件夹里面什么文件也没有啊!),因此无法删除该文件夹!真的很奇怪!笔者推测:其实,我们对“test.”和“test.”目录的操作其实在Windows看来都是对test文件夹的操作,所以删除test文件夹之后就会有上述反应。下面我们把test文件夹删除,现在又有一个新发现:在Windows窗口下“test.”文件夹仍旧可以进入,而“test.”文件夹还是无法进入,“test.”文件夹中还有我们刚刚拷贝的文件和文件夹。而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这两个文件夹都无法进入了!由此可以证实笔者的推测是对的,因为test文件夹不存在了,所以无法进入“test.”和“test.”文件夹。更有趣的事情还在后面,“test.”文件夹中的文件我们可以直接打开运行,而“test.”文件夹下的子目录下的文件就无法直接打开,比方说在“test.”文件夹下有个testfolder文件夹,testfolder文件夹下有个test.txt文件,该文件就无法点击打开,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我们:G:test.testfoldertest.txt目录名无效。现在,我们等于是建立了一个“加密”文件夹testfolder,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无法访问该文件夹,在Windows窗口下虽然可以进入该文件夹,但无法直接查看其中的文件。也就是说,只要没有test文件夹存在,这些文件就是安全的、不可访问的!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办法来加密文件,再把它们设置为“隐藏”属性就更安全了。 总结一下,其实就是说在dos下建立的“g:test”、“g:test.”、“g:test.”(这里没有必要建立“g:tast.”效果和“g:test.”一样)在windows下分别为“test”、“test.”、“test.”,其中“test.”与“test”是等价的,而“test.”与“test.”是等价的。很难懂吧!?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还是说用dos下MD命令md g:test.建立一个“test.”文件夹,然后向其中随便拖入一个文件比如a.txt,就会自动出现一个“test”文件夹,这两个文件夹的内容会是一摸一样的,但是在“运行窗口”里输入“g:test.”的话就会打开一个空白的隐藏的文件夹“g:test.”,向其中复制一个文件比如b.txt,然后关闭。这样你就作出一个隐藏的“test.”文件夹了。在资源管理器中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b.txt的。但是再在dos下输入md d:test.,就是建立一个test.(或者说叫做test.),按理说新建的是应该空白的啊,可是打开一看居然可以看到刚才的那个b.txt. 其实还可以继续这样加一个点的无限循环建立下去,这里的关键是“.” 的作用。大家只是看是肯定会觉得难懂的,最好按照上面的自己试一试,你就会会发现这其中无穷的魅力的!-2) 一份非常详尽的实验记录与原理推测尽显神奇之处:WinXP中有趣的特殊文件夹 By 一飞原地址 天极网转载自 /tips/465/6524465_3.shtml发表人 IT专家网-Harte由于多种原因暂时无法联系到原作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见谅。 此篇与上篇有部分文字相同,由于在下无法判别原作者是哪位,暂时全部转载至此。此篇中插图暂不转载,请见谅。在Windows XP中如何建立一个“加密”的文件夹,作者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新的东西要想在Windows下要建立一个让他人无法访问的文件夹,大家一般都采用加密软件来完成这个任务。其实,在Windows XP下无需额外的软件,利用系统自身的特性就可以建立一个“加密”的文件夹,一般人无法直接查看到里面的内容,更有趣的是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会有许多新发现,对XP的认识也会更深一些,并能体验到自己动手发现奥秘的独特乐趣,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吧。首先,请大家单击“开始”菜单的“运行”,在出现的“运行”对话框的“打开”栏中输入cmd并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G:”回车转到G盘,然后输入如下命令:G:md test.,注意,在“”前面是两个“.”,回车之后就在G盘建立了一个名为“test.”的文件夹。现在请大家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资源管理器”),试试在资源管理器中能否打开“test.”文件夹,怎么样?无法打开吧!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我们无法打开该文件夹。再试试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是否可以进入“test.”文件夹,输入cd test.命令,回车后返回如下提示信息: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再试试cd test.命令,还是不行。最后让我们再试试输入cd test命令,仍然无法进入该文件夹!看来这个“test.”文件夹是无法进入了!让我们再试试复制或移动该文件夹,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我们:无法复制文件:无法读源文件或磁盘。再来试试删除“test.”文件夹,在Windows下无法直接删除,出现如图所示对话框!注意,我们之所以不再Windows下直接建立“test.”文件夹,是因为在Windows下建立的文件夹其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符是如果“.”,Windows会自动忽略掉该字符,所以无法在Windows下直接建立“test.”文件夹。现在请大家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md test命令,建立test文件夹(或者直接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建立test文件夹)。此时再用鼠标单击test.文件夹,发现可以进入该文件夹了!在“地址”栏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确进入“test.”文件夹了。在命令行下输入“cd test.”命令(该命令表示我们要进入“test.”文件夹),回车之后发现我们进入的实际上是test文件夹!是不是很有趣?接下来,拷贝几个文件或文件夹到“test.”文件夹中,有趣的事情又发生了:在test文件夹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文件或文件夹!就是说你往“test.”文件夹中拷贝或删除任何文件,在“test”文件夹中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反之亦然!很有意思吧?其他Windows下的文件夹有这个特性吗?呵呵!点击“test.”或test文件夹中的文件或文件夹试试,都可以打开!再进一步,如果我们把test文件夹删除,则“test.”文件夹就会变成空文件夹,我们又无法直接进入其中了。其实,如果我们不主动建立test文件夹,而是直接拷贝文件到“test.”文件夹中,猜猜会怎么样?在G盘中会自动出现一个test文件夹,里面就有我们刚刚拷贝到“test.”文件夹中的文件或文件夹!此时就可以随意进入“test.”文件夹了。这样看来test文件夹简直就是“test.”文件夹的影子,如幽灵一般说出现就出现!而一旦我们删除test文件夹,“test.”文件夹就关闭了和外界联系的一切,把自己又“自闭”起来,很有意思吧?有趣的事情还没有完,先把test文件夹删除,然后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用md test.命令再建立一个“test.”文件夹,复制任意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到“test.”文件夹中,在G盘根目录下就会出现一个名为test的新文件夹,现在,无论是“test.”文件夹还是“test.”文件夹,我们都可以通过点击它而进入该文件夹。有意思的是,只有“test.”文件夹里面有我们刚刚拷贝进去的文件,其他两个文件夹里面都没有我们复制的内容在内。用鼠标右击“test.”文件夹选择“属性”,发现其“大小”、“占用空间”和“包含”属性都不为空,而“test.”和test文件夹的上述属性内容都为空!另外,当我们删除test文件夹之后,用鼠标右击“test.”和“test.”文件夹选择“属性”,可以发现它们都没有“安全”标签,并且“大小”、“占用空间”和“包含”、“修改时间”等属性都为空(实际上里面有文件存在),而如果test文件夹存在则“test.”和“test.”文件夹都有“安全”标签。让我们继续,假设我们没有删除test文件夹,接下来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下,发现用cd test.和cd test.命令进入的其实都是test文件夹,用dir命令可以发现每一个文件夹中都是空的!真是很奇怪,在Windows窗口下“test.”文件夹中明明有文件存在,在命令提示符下竟然不见了!更奇怪的是如果我们在命令提示符窗口用rd test.命令删除“test.”文件夹,会显示“目录不是空的”(注意:我们刚刚在Windows下已经查看过了“test.”文件夹里面什么文件也没有啊!),因此无法删除该文件夹!真的很奇怪!笔者推测:其实,我们对“test.”和“test.”目录的操作其实在Windows看来都是对test文件夹的操作,所以删除test文件夹之后就会有上述反应。下面我们把test文件夹删除,现在又有一个新发现:在Windows窗口下“test.”文件夹仍旧可以进入,而“test.”文件夹还是无法进入,“test.”文件夹中还有我们刚刚拷贝的文件和文件夹。而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这两个文件夹都无法进入了!由此可以证实笔者的推测是对的,因为test文件夹不存在了,所以无法进入“test.”和“test.”文件夹。更有趣的事情还在后面,“test.”文件夹中的文件我们可以直接打开运行,而“test.”文件夹下的子目录下的文件就无法直接打开,比方说在“test.”文件夹下有个testfolder文件夹,testfolder文件夹下有个test.txt文件,该文件就无法点击打开,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我们:G:test.testfoldertest.txt目录名无效。现在,我们等于是建立了一个“加密”文件夹testfolder,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无法访问该文件夹,在Windows窗口下虽然可以进入该文件夹,但无法直接查看其中的文件。也就是说,只要没有test文件夹存在,这些文件就是安全的、不可访问的!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办法来加密文件,再把它们设置为“隐藏”属性就更安全了。如果你想更隐蔽的隐藏文件,可以采用下面的办法:进入C:recycled(即回收站)目录下,在里面用刚刚提到的方法建立“test.”和testfolder文件夹,并把要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移动到testfolder文件夹中,同时选定这些文件和目录按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将其属性设置为“隐藏”,这样在Windows就看不到这些文件了,并且清空回收站也依然还存在!接下来再修改一下注册表,让文件更彻底地隐藏起来。在“开始”菜单的“运行”中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展开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FolderHiddenSHOWALL分支,修改DWORD值CheckedValue的键值为0(默认为1,如果没有该DWORD值可以新建),关闭注册表编辑器,按F5键刷新桌面。现在这些文件隐藏的就更深了,不信你可以看看,看能否看到它们:进入“我的电脑”中,点击“查看(v)”“文件夹选项”“查看”“显示所有文件”(Windows 9x下),或者单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Windows 2000/XP下),本来这样可以查看所有隐藏的文件,但进入隐藏文件的那个回收站后,你什么也发现不了!为什么带“.”的文件夹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其实,我们是用了一个不合法的文件名来建立了一个特殊的文件夹,该文件夹在Windows下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能达到一定的安全效果。为什么我要在“安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一定的”呢?这是因为用这种方法加密的文件夹并非真的那么牢靠,虽然在Windows下和命令提示符下这个特殊的文件夹中的内容不容易被发现,但利用某些软件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内容。比方说文件管理软件Windows Commander、看图软件ACDSee就可以显现其中的内容!以ACDSee为例,打开ACDSee,可以看到它的界面与“我的电脑”很相似。找到我们隐藏文件夹的那个G盘下的“test.”文件夹,看,里面的文件也可以看到!点击相应的文件则可以打开,而且你还可以利用ACDSee复制其中的文件到其他文件夹下,所以说这种方法只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对菜鸟来说已经足够了,更重要的是从中我们又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内容,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另外,是不是ACDSee就是这类“加密”的克星呢?也不完全是。因为用ACDSee虽然可以看到其中的文件,但是却无法删除或移动“test.”和“test.”文件夹(当“test”文件夹不存在时)。当“test”文件夹存在时,我们可以直接删除“test.”文件夹(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和ACDSee下都可以),但当你按F5刷新之后,你会发现“test.”文件夹又幽灵一般的回来了,我们删除的其实是test文件夹!另外,利用ACDSee的文件管理功能可以复制“test.”和“test.”文件夹到其他磁盘下,但是你会发现你复制的其实的是test文件夹。再试试这类特殊的文件夹在其他常用软件下的反应,首先拿压缩软件WinRAR来做试验,假设test文件夹不存在,运行WinRAR之后,在其主界面的窗口中我们可以看到“test.”和“test.”文件夹,奇怪的是WinRAR把它们识别为“文件”(在“类型”栏中可以看到),而且“类型”栏中“文件”两个字狂闪不已,并且在WinRAR下我们无法通过点击文件夹名字进入“test.”和“test.”中。如果test文件夹存在,则WinRAR可以查看“test.”和“test.”文件夹中的内容,并且把它们识别为文件夹。再有,如果test文件夹不存在,对着“test.”文件夹直接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添加到test.rar”,无法建立这个rar文件,会出现一个如图所示的对话框。如果test文件夹存在,则可以用压缩出一个test.rar文件。接下来拿16进制文件编辑器UltraEdit和WinHex来做试验。运行UltraEdit,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在“查找范围”下拉列表框中找到G:test.文件夹,单击“打开”按钮可以进入该文件夹并看到里面的文件和子目录,单击里面的文件无法打开,会出现如图所示窗口。对于“test.”文件夹UltraEdit无法打开它,会出现与图1一样的对话框;WinHex对于此类文件夹的识别要比UltraEdit要好一些,WinHex不仅可以打开test.文件夹,而且可以随意查看或运行该文件夹下的文件(单击“文件管理器”菜单下的“执行”即可)。可惜的是WinHex同样无法打开“test.”文件夹,在WinHex中点击“test.”文件夹后,WinHex的反应和UltraEdit一样。下面让我们再试验一下这个特殊的文件夹在Windows Command中的反应。Windows Command是一款可完全取代资源管理器的工具软件(下面简称Wincmd)。在Wincmd中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府财务常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深圳塑料植物墙施工方案
- 智能家居产品采购合同签订与售后服务体系
- 旅游民宿租赁合同补充协议(含特色服务)
- 商业空间租赁合同补充条款范本(商业地产运营)
- 商务办公空间租赁合同续约及设施更新协议
- 文具生产线项目工程方案
- 离婚协议书内含意外终止妊娠后续处理合同
- 高层住宅二手房买卖分期支付服务合同
- 校园安全教育临沂网
- GB/T 4291-1999冰晶石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机修车间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表
- 全新版尹定邦设计学概论1课件
- 牙及牙槽外科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万用表 钳形表 摇表的使用课件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