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卫星破解“十日国”历史丁维兵2012-08-28“十日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国家形态,也是整个中华文明史的起点,其存在于至今大约4600-4000年前的时候,由于其年代实在是太过久远,遗留的痕迹和古籍的记载都极其有限,据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是:“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渊。”而据海外东经记载是:“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 ,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等等。虽然这些话不多,但其实“十日国”的左右上下倒也清楚,而且山东日照又很相像,只是找来找去左右上下总也不能完全的对楔,而如果再找不到新的突破口,实际上就只能默认此“日照” 之说,不过事情在突然间有了新的转机,山东日照市可能只是“十日国”后期存在,真正古籍所说的“十日国”可能是原立于辽东半岛的大连市。红山古玉刻有很规整的“夏”文字的资讯就是这个转机,红山古玉的“夏”文字非常神奇,因为它突破了商代甲骨文是汉字初始的认识,而且其字形是比商代甲骨文更成熟的“夏”篆体,只 不过可能因为夏朝最早灭亡,其推广和运用的时间较短,所以到几天年后的今天几乎已经完全不为人所知,但由于其从根本上讲与汉字是一个系统的,如果红山地域就是先夏地域,那先夏的 原始地名就有可能混在汉语地名中得以留存,而只要想通了这个道理,卫星地图搜索又有了新的用场,而且,现在真的还找到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用卫星地图搜索找到的“十日国”线索有两条,其第一条是辽宁省大连市北郊的这张地图,这上面发现了三个聚集存在的带“日城”的地名,其分布于刘大水库的南北,水库北边的地名叫“ 日城福”,水库南边的叫“南日城”和“日城”,水库的水面很宽,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压住日城“居水中”的部分,当然,找到“日城”的地名,并不能说是找到了“十日国”,不过,偶然 间我在这些“日城”偏西约四十公里处,又看到了一个叫“九日地”的地名,这使我不得不开始起了疑心。大连市附近聚堆的三个叫“日城”的地名为什么在“日城”附近会有个“九日地”?!开始时我以为可能是某地到“日城”的路程计量,如果顺藤摸瓜,可能会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但用“其它数字+日地”搜索后发现,辽宁东部真的 有从“三日地”到“十日地”的地名,虽然其缺少“一、二和七”这三个数,但因为有的还有重复,总数正好还是十个,这些地名参差错落的分布于“大连”、“沈阳”、“丹东”和“本溪 ”几地,跟直线性的路程无思路关,请看以下从“三日地”到“十日地”的地名分布图:辽东从“三日地”到“十日地”的地名分布这极像是“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的故事,只不过看起来“羲和”是每生一个名为“日”的儿子,就移动一次或多次,而且,“羲和”这个部族实在是非常了得,因 为其每生一个儿子,竟然能命名一个地名并流传几千年至今,虽然这实在是难以想象,但似乎也只能这么解释,这开始有点与“十日国”沾边了。为了更好的看清楚这几个“日城”,让我们升到更高的空中来俯瞰“日城”相关的全景,这是一张以沈阳为北界,以辽东半岛为中心,包含了渤海的全部和黄海、山东等局部的地图,地图上 的红色标记就是“日城”的具体位置,其是在辽东半岛比较靠南的地方,这里离大连市区不远,在行政上是属于大连下属北三市中的瓦房店市,这个位置完全与山海经等古籍对“十日国 ”地望的描述相吻合:大连市“日城福”、“南日城”、“日城”在整个地域中的位置首先,在山海经?大荒东经给出的“十日国”地望的两个大参照项之中,其第一个是:“东海之外”,但“东海之外”并不合于“日照说”,因为日照市是在东海边,其应该是完全相反的 “东海之内”,而大连的“日城”却完全不同,除了站在辽东半岛或者朝鲜的一些地方,任何地方的人都看得见,渤海就是所说的东海,大连市三个“日城”就是渤海的“东海之外”,古籍 拾遗记在这方面有一个反证,其详细描述了少昊之母皇娥与白帝之子泛舟海上吟诗唱和,说“穷桑者,西海之滨”,拾遗记是站在辽东半岛说话,所以渤海当然就又是“西海”,而 日照市却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西海”。山海经-大荒东经关于“十日国”地望的第二个大参照项是“甘水之间”,山东日照市在这方面似乎没有相关的发现,而大连却有硕大的“甘井子区”,“甘井子区”紧邻于大连市区的北 边,其东西两边都临海,可惜现在“甘井子”已经移位,所以现在“甘井子区”有“老甘井子”,不过最重要的是,大连市的“甘井子街道”还有“甘峰”、“甘泉”的地名,这岂不正好就 是大荒东经的“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另外,“甘井子区”有“夏家河”,这疑似“夏”的地名,还有“革镇堡”,这疑似“革家人”的地名,这里有很多可能追溯到“先夏 ”的地名。山海经-海外东经也提供了三个“十日国”地望的大参照项,其第一个是:“下有汤谷”,如果把“汤谷”理解为“温泉”,山东日照是没有的,不过日照附近临沂的“汤头镇”是有温泉 的,这勉强可以算有,不过,温泉绝对是大连和辽宁的强项,再加上“先夏”的文字在先,也许天底之下的“汤”,都是源于辽宁的“汤河”和“汤”,现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的大山上就 有温泉。山海经-海外东经的第二个“十日国”地望的大参照项是:“汤谷上有扶桑”,山东日照确实有带“桑”字的原始地名,但大连市区最大的山上就有“桑家沟”和“桑树沟”,而且从这里 一下山就是大连海边辽东陆地尽头的“龙头镇”,尽头当然就是“穷”,因为“穷”通“穹”,是尽头的意思,周本纪:“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帝王世纪:“黄帝由穷桑登帝位, 后徙曲阜”,以及“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很可能“穷桑”就是黄帝、少昊、颛顼三帝登基之地,黄帝别号就是“穷桑氏”、“穷桑帝”,而“穷”明显又 是日照市的空白项,另外顺便说说,居水中的大木可能是在小岛上有依大树搭的干栏式房子,其九日住于其下、一日于上,“扶桑”又名“福桑”,“日城福”就有这个“福”字,这可能是 中国“福”文化之源。山海经-海外东经的第三个“十日国”地望的大参照项是:“在黑齿北”,有人说日照市附近有这个“黑齿国”,但我估计没有,我比较偏向“黑齿国”是在辽东,因为“黑齿”最大的可 能是“地氟病”所致,这在蜗居于偏僻和较少河流水源地域的人来讲,其发生率会高些,因为“地氟病”是地下水含氟太高所致,古代中原那时是大禹治水不入家门的年代,地表径流的水系 比现在发达得多,再加上平原地域人类的流动性强,发生普遍黑齿的机会,比辽东多有山海阻隔的地域可能会少得多,所以,“黑齿”也不是山东日照市的强项。说到这里,可能有必要讲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人,他们会一齐挤到辽东半岛的尖尖角上来争登帝位,这个道理很简单,这是新历史观最喜欢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是距今大约5000年的时候,那是 人类生活的地球发生的气候变冷的年代,而在这之前,刚好地球又经历了大约连续3000年的超高温期,在超高温期,人类都争着往北,所以辽宁的红山地域有特别多的人类遗址,但到了气温 开始下降的时候,人类必须回头南下,而辽东半岛这边走到了海边就无路可走,于是人类在这里挤成一堆拼死搏斗,人们一心想做的事就是南下,只有南下才能生存,而最有力量、最有希望 成功的人,就是那些最早拧成了准国家形态的人,这当然也包括需要有称帝的人。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这个答案在辽东这边必须到其南边的山东去找,而在辽西那边则必须到其南边的河北和河南去找,所谓的中原,主要就是河南、山东和河北,到了中原之后,再从半国 家形态升级到完全的国家形态,人类的文明的历史就是这个样子从这里开始的。当然,本文主要讲的是辽东这边的事情,辽东与辽西不同,辽西那边的南北方向是有陆地连接的,那时候还没有国家形态,南边的人没有太大的抵抗能力,所以,那边想要南下的人不用太费 劲就过去了,而辽东这边因为有大海的阻隔,当然是困难更大而搏斗更强,其结果就是最早进入准国家形态,也是最早有人称帝,然后,才有可能继续南下,而且当然是渡海南下,彝族史诗 的最开头篇章就是历经21天的渡海,彝族的先人照理也是当时挤在辽东半岛的一个部族。不知道大渡海持续了多长时间,如果用卫星地图在山东的潍坊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那里竟密集的存在220多个带“戈”字的地名显示,再加上不远的青岛市还有170多个,什么是“戈”?可 能军队就是“戈”!原来这里竟像是住下了夏军的千军万马,“夏”的军队数量后来是有诸侯过万可以反证的,为什么基本上都是“戈”?可能要挤上渡船实在不是易事,很多女性可能都无 法带过来了,而在这么多的“戈庄”里面,竟然也有“日戈庄西村”和“日戈庄东村”,在这些“戈”的中间,有两个古城是公认存在的,一个是斟灌古城,一个是斟鄩古城,其中的“斟鄩 ”可能是黄帝在中原的第一个都城,夏朝后来经历过“太康失国”和“少康复国”,其间就掺有与“戈”相关的事。我曾经看过一副夏朝的地图,非常惊奇由渤海远隔的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竟然都是命名为“青”,这可能就是黄帝在这里渡海南下的结果,山东青岛的“青”可能就是这段历史的遗留,而且 ,在黄帝渡海出发点的辽东半岛尖端,那里有一个“龙头镇”,在黄帝到达彼岸的胶东半岛尖端,那里有一个“龙须镇”,这也是配了套的,而且,黄帝还不仅是“龙”,我试用“凤凰山” 在辽宁的卫星地图上搜索,辽宁全省能显现出来的“凤凰山”竟有17座之多,其中仅大连市就有6座,中国各地的龙凤地名和龙凤崇拜应该是与此相关。夏代时,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都是标为“青”不知道黄帝在潍坊登陆之后,是直接从山东拼杀到河南创立夏国,还是在山东不断拼杀,最终绕到现在的北京附近由逐鹿大战杀了中原原住民的首领蚩尤,再到河南创立夏国,这些历史过程 需要重新的专门考证和论证,“十日国”应该是“夏”的一支,这一支后来应该是到了山东日照市的地望,再后来又在这里被“射日”行动所灭,有好几个南方少数民族都有参加“射日”行 动的传说,这些都是当时身在中原的部族,而且基本都是从中原以北进入中原的部族,“十日国”应该就是西游记孙悟空大闹的“天宫”,这可能是源于当时臧姓部族的经历,“十日国 ”大约是于4000年前被尧王所灭,“十日国”被灭之后,才有了山东日照市附近的尧王城。特别有趣的是,山东烟台市竟然有“头日庵村”的地名,这好像是知道我们在辽宁还没找到“头日”的地名,而“头日”之所以出现在这一带,可能是后来在此出了事,“头日庵”这附近的 “斟灌国”和“斟鄩国”极不平静,夏朝的“太康失国”可能就有很多故事在这里发生,“庵”是“奄国”的商族人的字眼,这说明“十日国”后来可能也归附于“商”,所以“商”才会设 庵祭拜“头日”。“十日国”被灭但可能并没有被灭绝,其基体可能仍留在“夏”民系之中,而到了“商灭夏”之后,可能又改附在“商”民系之中,由于“十日国”的国家形态极早,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影 响极大,举例来讲,“商”最后的都城叫“朝歌”,这里面看得见“十日”的字形影子,与“商”相关的“朝、韩、乾、潮、廟(庙)”等字形结构里面都有“十日”的影子,“十日十”字 形涉及的人类体量极大,“乾”是周文王定的易经八卦天位,“乾”字也有“十日”的影子,而日本两个字的异写直接就是“大十日”,日本京都最早的一些地名与山东日照的地名相似,这 应该是“十日国”的直接遗留。之所以我们现在还有课能一窥先夏之豹斑,跟先夏已经开始造字有关,人类造字明显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直接的纪实,这是人民群众的造字,第二个阶段是创造能够完整叙事的文 字,这是与国家形态相配的造字,中国最早的国家形态是“夏”,所以最早的专业造字群体就产生于“夏”民系中间,先夏的造字群体是“仓”,“仓”在南渡山东以后继续跟随黄帝造字, 所以山东日照市的五莲县有“仓王岭”,而汉字的“晓”字就是“仓”在那里造字的证据,因为日照尧王城为“晓”。“周灭商”以后这个造字群体可能随商族人大西迁去了西北,所以西北有了很多带“颉”的地名,这应该是后来汉字在西北进化到“篆书”和“隶书”的专业基础,而由于最近在西北发现了 刻有吐蕃古字的古玉,甚至连古吐蕃字和古印地字等,可能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边境安全防护员培训总结课件
- 垃圾屋数据中台建设中的隐私保护与资源利用效率悖论研究
- 哌啶酮盐酸盐在抗肿瘤药物中的构效关系与血脑屏障穿透机制
- 后疫情时代公共空间声压分级标准争议
- 反射棱镜纳米镀层环境稳定性与长周期可靠性研究
- 反光胶条生产工艺能耗与碳排放的碳中和路径重构
- 单相诱导塑封电机模块化设计对供应链弹性供应链的支撑度评估
-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透明化与溯源信任机制构建
- 化工生产链中三氯乙烷挥发性逸散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防控系统构建
- 功率倍增放大模块面向空天应用的极端环境可靠性强化与热失控预警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规范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垃圾电厂宣传课件
- 认识有理数(第1课时)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 (统编2025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教材)
- 2025北京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养老护理员心理疏导培训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 Q∕GDW 12154-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规范
- 胸痛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汇编(2022年)
- 网站安全隐患处置结果反馈表(共1页)
- 催化剂装填方案(上海阳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