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簡訊第二期 中華民國90年11月10日TASGEP Newsletter Vol.2 2001.11.10發 行 人:陳家洵發 行 所: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地 址:中壢市五權里38號出版委員:車明道 丁力行 吳銘志 李振誥陳士賢 楊金鐘 許益源 洪肇嘉王敏昭 葉桂君 林財富總 編 輯:車明道編 輯:薛威震 余淑馨 李秀勤 吳幸奇電 話:03-4227151轉5875傳 真:03-4258334電子郵件:.tw網 址:.tw本 期 目 錄u 總編輯手札2u 專題報導最新法規介紹l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及監測基準之研討及修正3l 整治目標與風險評估探討8l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收費辦法12l 台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來源與途徑14u 產官學動態報導l 污染場址風險評估與管理 研討會實況概要 16u 國內外重要會議及活動預告17u 出版消息18u 會議記錄l 第一屆第二次常務理監事聯席會議記錄22u 網站簡介23u 會務大事記23總編輯手札欄本期的主要內容,除了與創刊號相同外,增加了網站簡介與產官學動態報導二個單元,前者介紹協會網站的地址及主要內容,往後將陸續提供最新相關網站資料供讀者參考。後者提供相關產業界、學術單位及環保署等政府單位的人事與活動資訊,本期由於興大土壤系王敏昭教授因參加九月份於波蘭舉行之第15屆環境生物地質化學國際研討會,攜回MTBE復育技術最新資料,願免費提供給協會會員,亦一併再此介紹。專題報導繼續鎖定土水法相關法規的重要內容,包括環保署已於日前公告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 制標準地下水部分(衛適密公司提供),依據土水法17條,於實際整治時因無法達成整治標準而改採整治目標的條件與方法整治目標與風險評估探討(森康公司提供),及日前環保署與業者溝通協調後準備於今年11月開始徵收實施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費收費辦法(中技社提供)。此外,報導中亦加入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王所長於百忙中特別針對台灣地區土壤及地下水目前污染來源及現況提供第一手的資料,在此特別致謝。在風險評估研討會實況概要中,詳細報導了研討會當天活動內容與經過。國內外重要會議及活動預告提供未來一年內國內外與土壤及地下水領域相關之各項會議與活動。出版消息則介紹國內外最新出版的相關書籍與報告,本期由台大農化系陳尊賢教授與興大環工系盧至人教授特別推薦二本新書,內容精采不容錯過。會議記錄中則包括協會第一屆第二次常務理監事聯席會議記錄之詳細內容。最後,會務大事紀則依照時間發生先後,依序列出協會從草創至今之重要活動內容。由於編輯時間有限,若有錯誤,敬請讀者包含,並不吝提出指正。工業技術研究院 能源與資源研究所 車明道 謹識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一日專題報導最新法規介紹紹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及監測基準之研討及修正衛適密廢物減量科技有限公司 吳敏煌一、前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預防及整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確保土地及地下水資源永續利用,改善生活環境,增進國民健康,特制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該法第五條指出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檢測轄區土壤及地下水品質狀況,其污染物達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者,應採取必要措施,追查污染責任,並陳報中央主管機關;其污染物濃度低於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而符合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者,應定期監測,監測結果應公告,並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本文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89年度委託衛適密廢物減量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研訂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及管制標準計畫(計畫編號:EPA-89-G103-03-2348)、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之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草案)及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並比較其差異。二、研訂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及管制標準計畫研究報告研訂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及管制標準計畫研究報告之摘要說明如下:(一)研訂原則及流程地下水污染優先管制篩選流程如圖1所示,以國內污染調查場址檢出之地下水污染物(78項)、國內土壤污染管制項目(87項)及國內飲用水水質標準管制項目(有機化合物及重金屬)(37項)為主要對象,決定管制項目候選名單(137項),比對是否有國外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或國內外飲用水水質標準,若無國外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或國內外飲用水水質標準者,則暫不公告為管制項目,否則即列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管制項目(100項)。列出管制項目對應各篩選參數所訂定之分數標準,計算分數總和,並將評估結果劃分三階段建議公告順序。其中,評分結果為1020分者,列為第一階段公告項目;評分結果為59分者,列為第二階段公告項目;評分結果為04分者,列為第三階段公告項目。除此之外,考量國內目前污染情形及土壤重金屬管制標準之列管情形,特將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土壤重金屬污染管制標準列管之八種重金屬及常用農藥(四種)列入第一階段進行管制。(二)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研訂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訂原則說明如下:1. 地下水使用用途分為第一類及第二類等二大類。第一類指當作飲用水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之地下水;第二類指非當作飲用水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之地下水。2.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管制項目包括有機化合物、重金屬及一般項目,並依地下水使用用途分類研訂相關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3. 第一類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建議值研訂乃基於維護人體健康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包括10-6致癌風險之致癌物質濃度及0.1危害商數之非致癌物質濃度等。第一類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建議值研訂之主要參考依據為美國、荷蘭、日本及加拿大等國之管制標準,以及國內外飲用水水質標準,並採用各參考數據之最大值。4 .第二類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建議值之研訂原則為(1)第二類為第一類之十倍,(2)第二類管制標準小於或等於美國RCRA整治標準。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管制項目分為重金屬項目、有機化合物項目及一般項目等三大類,有機化合物分為單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酚類化合物、氯化碳氫化合物、農藥及其他污染物等六類。其中,第一階段共計41項、第二階段共計41項、第三階段共計32項,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管制項目總計114項。(三)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研訂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之研訂原則說明如下:1.地下水使用用途分為第一類及第二類等二大類。第一類指當作飲用水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之地下水;第二類指非當作飲用水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之地下水。2.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之監測項目與管制項目一致,包括有機化合物、重金屬及一般項目等三部份,並依地下水使用用途分類研訂相關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3.第一類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建議值研訂乃基於維護人體健康之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研訂原則為(1)主要參考依據為美國、荷蘭及加拿大等國之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以及國內外飲用水水質標準之百分之五十,並採用各參考數據之最大值,(2)高於或等於方法偵測極限。4.第二類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建議值之研訂原則為(1)第二類為第一類之十倍,(2)監測基準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或飲用水水質標準之百分之五十,(3)高於或等於方法偵測極限。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之監測項目分為重金屬項目、有機化合物項目及一般項目等三大類,有機化合物分為單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酚類化合物、氯化碳氫化合物、農藥及其他污染物等六類。其中,第一階段共計41項、第二階段共計41項、第三階段共計32項,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之監測項目總計114項。三、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草案)環保署公告之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草案)乃依據研訂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及管制標準計畫研究報告修正,條文及監測基準值列舉如下:第一條 本基準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第二條 地下水中物質濃度達本基準所列污染物監測項目之監測基準值,第三條 地下水分為下列二類:如該物質非因外來污染所致者,不適用本基準。(1) 第一類指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下水。(2) 第二類指非屬第一類之地下水。第四條 本基準之污染物監測項目及監測基準值(濃度單位:毫克公升)規定如下: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基準值第一類第二類重金屬砷(As)0.0250.250鎘(Cd)0.00250.0250鉻(Cr)0.0250.250銅(Cu)0.55.0鉛(Pb)0.0250.250鋅(Zn)2.525.0鐵(Fe)0.151.50錳(Mn)0.0250.250一般項目總硬度(以CaCO3計)150750總溶解固體物2501250氯鹽125625氨氮0.050.25硝酸鹽氮(以氮計)(Nitrate as N)525硫酸鹽(以SO42-計)125625總有機碳210第五條事業及其所屬公會或環境保護相關團體得提出具體科學性數據、資料,供中央主管機關作為修正之參考。第六條本基準自發布日施行四、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環保署公告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乃依據研訂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及管制標準計畫研究報告修正,條文及管制值列舉如下:第一條本標準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第二條地下水中物質濃度達0目之管制值,如該物質非因外來污染所致者,不適用本標準。第三條 地下水分為下列二類:(1) 第一類指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下水。(2) 第二類指非屬第一類之地下水。第四條 本標準之污染物項目及管制值(濃度單位:毫克公升)規定如下:污染物項目管制值污染物項目管制值第一類第二類第一類第二類單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農藥苯(Benzene)0.0050.0502,4-地(2,4-D)0.070.70甲苯(Toluene)110加保扶(Carbofuran)0.040.40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可氯丹(Chlordane)0.0020.020奈(Naphthalene)0.040.40大利松(Diazinon)0.0050.050氯化碳氫化合物達馬松Methamidophos)0.020.2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0.0050.050巴拉刈(Paraquat)0.030.30氯苯(Chlorobenzene)0.11.0巴拉松(Parathion)0.0220.220氯仿(Chloroform)0.11.0毒殺芬(Toxaphene)0.0030.030氯甲烷(Chloromethane)0.030.30重金屬1,4-二氯苯(1,4-Dichlorobenzene)0.0750.750砷(As)0.050.501,1-二氯乙烷(1,1-Dichloroethane)0.858.50鎘(Cd)0.0050.050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0.0050.050鉻(Cr)0.050.501,1-二氯乙烯(1,1-Dichloroethylene)0.0070.070銅(Cu)110順-1,2-二氯乙烯(cis-1,2-Dichloroethylene)0.070.70鉛(Pb)0.050.50反-1,2-二氯乙烯(trans-1,2-Dichloroethylene)0.11.0汞(Hg)0.0020.020總酚(phenols)0.0140.140鎳(Ni)0.11.0四氯乙烯(Tetrachloroethylene)0.0050.050鋅(Zn)550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0.0050.050一般項目氯乙烯(Vinyl chloride)0.0020.020硝酸鹽氮(以氮計)(Nitrate as N)10100亞硝酸鹽氮(以氮計)(Nitrite as N)110第五條 事業及其所屬公會或環境保護相關團體得提出具體科學性數據、資料,供中央主管機關作為修正之參考。第六條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五、比較分析比較研訂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及管制標準計畫研究報告與環保署公告之地下水監測基準(草案)及地下水管制標準(草案),其差異點列與如下:1. 污染物監測項目草案監測項目不包括有機污染物,僅以總有機碳代表,其它監測項目包括砷、鎘、銅、鉛、鋅、鐵、錳及一般水質項目包括總硬度、總溶解度、氯鹽氮、硝酸鹽氮、硫酸鹽等。2. 階段性公告:草案未明定公告階段、項目及期程。3. 檢驗方法:草案未規定各項地下水污染物之檢測方法及偵測極根。4. 修正依據:草案明定事業及其所屬公會或環境保護相關團體得提具體數據、資料以供中央主管機關作業修正之參考。5. 修訂期程:草案未明定修訂期程。23專題報導最新法規介紹紹整治目標與風險評估探討王奕森 森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敏信 森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前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環保署)針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問題,推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等相關法案之立法,並於民國八十九年二月二日明令公告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以下簡稱土水法)。目前環保署已完成多項土水法相關子法與施行細則草案之工作,其中土水法第十七條主要在律定當地下水污染整治計畫提出時,整治場址如地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污染物濃度低於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者,得依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結果,提出地下水污染整治目標。有鑑於此,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目標審查作業指引(草案)因而制定,以提供採行整治目標之認定標準及其施行細則之遵循,此篇文章乃就其精神及執行要項探討之。負責整治場址之對象根據土水法第十七條內容,可將整治場址之負責對象概分為以下兩類:(1)由污染行為人或及污染土地關係人負責(第十七條第一、二及四項);(2) 倘若污染行為人污染土地關係人不明或不遵行整治時,則由地方主管機關負責進行整治(第十七條第三項)。無論任何一類負責對象,在整治方面無法達到管制標準者,都得進行土壤及地下水之場址現地調查評估,依評估結果進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藉以提出地下污染整治目標。整治無法達到管制標準之限制條件當整治無法達到管制標準時,其主要限制條件可能是因地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之關係,茲就各限制條件討論如下:1. 地質條件水文地質及地質方面,含水層透水性高質地均勻、構造簡單的地層及地下水水位淺時,則地下水污染整治較易。反之,污染整治相當難處理。整治場址如(1)位於岩石碎裂帶或石灰岩地層;(2)位於斷層帶;(3)整治場所鄰近還有其他污染的整治場址,地下水污染種類彼此混同;(4)位於透水性良好的含水層,且地下水污染擴散範圍大,其污染整治是相當困難。總之,判斷乃依據含水層之層理、不等向性透水性及垂直水流潛勢等加以分析。2. 污染物特性污染物特性研析包括其溶解性、揮發性、吸附作用及自然降解能力等,當污染物易與地下水相溶,如溶水性高之無機鹽類時較易整治;污染物若受土壤吸附時,次之;污染物是LNAPLs時,則較難;污染物是DNAPLs時最為困難。另外,污染洩漏時間短、範圍小、深度淺時,整治較容易;污染洩漏時間長、範圍大、深度深時,則較不易整治。 污染物具有高生物或非生物性衰減、具高揮發性、低延滯潛勢(Retardation potential),即低土壤吸附作用,污染整治較易;反之則較難。3. 污染整治技術有效之污染整治技術乃根據場址地質及污染物的特性而定,但亦受到地上及地下之結構物影響。例如建築物及公路底下,整治方法將會危害建築物的安全。另外有些特殊地下水污染物質目前處理上尚無有效的整治技術,例如四氧化氯污染之整治則尚無有效之處理方法。若技術欠缺確認,亦即適用整治目標之認定條件成立,污染行為人在場址環境初步調查評估後得以採用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提出地下水污染整治目標。場址環境調查評估現場環境場址調查評估,往往有規範方針可以遵循,如美國ASTM之方法,就其資料之蒐集如偏向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潛勢分析方面,所需要具備的資料如下:1. 整治場址的歷史,使用年代,歷任擁有人,以及未來的使用計畫。2. 整治場址以往的調查評估結果。3. 整治場址附近的區域地質與水文地質狀況。4. 污染物的物理特性、化學特性、濃度、毒性。5. 土壤與地下水的物理及化學化驗結果。6. 整治場址污染的範圍橫向、縱向與深度。7. 整治場址附近河川、水井的水質,地下水的有效使用狀況。8. 實驗室試驗或現場試驗決定污染物清理之可行性。9. 目前清理污染物的技術與經濟上可行性之研究結果。10. 整治費用與所需時間之估算。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之工作可分為三層次(Tier)選擇進行。1. 第一層次評估:將場址土壤及地下水中之污染物濃度與公佈之污染管制標準比較,以決定第二層次評估之必要性或應否立即採取改善行動。2. 第二層次評估:蒐集場址特徵資料如水文、地質污染源釋放機制、污染物物化性及毒性、暴露途徑、傳輸介質、受體種類、評估點距進行風險評估,並決定第三層次評估之必要性及選擇適當整治方法之參考依據或擬訂整治目標建議值。根據美國聯邦環保署於1989年發表超級基金場址風險評估準則(Risk Assessment Guidancefor superfund,簡稱RAGS),健康風險評估作業基本步驟可分為四部份:(1) 危害鑑定:即是探討污染物之來源、特性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某一特定危害性因子是否與人體健康影響有關,此危害性因子包括可能導致風險升高的物質或活動。其主要目的在評估污染環境之物質種類與來源為何,經由何種環境介質造成污染傳輸或擴散,透過何種暴露途徑影響人體或環境生態,是否會導致急性中毒、慢性致病甚或癌症等病變。(2) 劑量效應評估:乃針對污染物的毒性,估算定性與定量的劑量效應,以決定在不同的暴露程度會造成何種健康問題。探討劑量之高低與其產生生理反應,及其機率與嚴重程度有無關聯。其主要目的在評估污染物在何?(3) 暴露評估:在探討污染物的傳輸機制、途徑及濃度評估在不同暴露途徑下,人體在一定時間內吸收了多少污染物。是否有暴露於此污染環境之機會,以及污染物質又是經由何種途徑進入人體而被吸收等問題。其目的乃藉由瞭解環境中人體可能遭受到污染物質的暴露濃度或暴露量,推估進入人體後的潛在劑量、應用劑量、內部(吸收)劑量及傳送劑量,及目前與未來可能接觸污染物的暴露途徑(飲用水、空氣、土壤、地下水洗滌淋浴或飲用、食物鏈等),暴露的潛在高危險群,以及中間衍生產物之可能性與其暴露途徑等。(4) 風險度評估:乃彙整以上資訊,針對評估對象估算人體其因暴露所導致之致癌或慢性致病風險為何。經由綜合性之評估,其目的在估計該物質引發民眾身體健康受到影響之風險程度高低。經整合上述三項資訊及相關數據後,以危害鑑定之結果,考量劑量反應預測模式與風險評估過程中的暴露評估與相關假設。再進行污染物於環境介質中的宿命與傳輸(Fate and Transport)模式評估、探討評估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與相關假設是否趨於合理的保守,最後進行慢性致病非致癌)與致癌之風險度(機率)推算。3. 第三層次評估:進一步蒐集更詳細之場址相關資料,進行評估以擬訂整治目標濃度值,其評估方式包括複雜的統計方法(如Monte Carlo)及污染傳輸數值模式。風險評估結果之負面衝擊部份分為非致癌性與致癌性風險兩種。非致癌性之風險乃以污染物對生物體所造成危害的影響,其攝入容許劑量則以國內衛生署及環保署所公佈之容許量或國際間所認定之實驗參考劑量(RfD)為標準,進而求取非致癌性危害商數(HQ),以判斷定義是否具有負面影響,一般危害商數通常設定為1,但該值之選擇得視接受體之種類與多寡、污染物之毒理及傳輸條件而定。而致癌性風險之量化主要以得癌機率為主。國內土水法中之控制標準以致癌率百萬分之一(10-6)之機率訂定,但對於整治技術欠缺之場址,也可視情況酌情將致癌率限度提高為十萬分之一(10-5)或一萬分之一(10-4)。環境與健康風險度量化的過程相當複雜,且涉及許多參數的取得,當今歐美之環保機關多以電腦模式計算風險度,在歐洲有英國的ConSin,荷蘭的RISC,美國有美國材料及試驗協會(ASTM)的(Risk-Based Corrective Action, RBCA),美國石油學會(API)的DSS等模式。目前美國大都使用風險基準矯正行動 RBCA方法評估,RBCA由於其屬層次性風險度計算,且與國內之風險評估理論背景相近,因此將比較容易為國內環保主管機關所接受。此方法已發展成量化、公式化,而且系統化之評估模式,可藉參數之輸入評估結果,以作為一系列之矯正行動措施,包括制度控制(Institutional Control),如禁止進入、使用或開發等,或進而的工程控制(Engineering Control),如場址封隔被覆加蓋(Capping)、設置阻絕牆(Cutoff Walls)或水力牆(Hydraulic Containment Barrier)以避免地下水污染的擴散等。因此藉由這些控制措施與矯正行動之執行,在不需大舉場址污染整治工程的情況下,亦可達到整治目標。結語藉由風險評估結果所擬定的整治目標,主要協助污染場址因地質狀況、污染物特性或技術欠缺而無法達到管制標準之解決方案,其擬訂之實施辦法,在情、理、法之考量下,一方面不違反土水法之立法精神,同時亦可增加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進行整治的意願。 專題報導最新法規介紹紹財團法人中技社環境技術發展中心鄒倫、藍森崇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費收費辦法 土壤與地下水一但遭受污染,其整治工作不但耗時,且需要龐大經費,如遇緊急應變與危機處理事件,更不容因籌措經費而延緩時效,故於我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中,明定徵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費與設置整治基金等相關條款,以強化日後推動整治工作之財務來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費收費辦法係依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第二十二條授權辦理,訂定化學物質徵收種類、計算方式、繳費流程與繳納期限及其他應遵行事項。財團法人中技社自八十九年五月受環保署委託,著手擬定收費辦法。於研訂過程中,除蒐集國內外相關資料,並 以美國超級基金為主要參考對象。在篩選化學物質徵收種類方面,根據歷年國內場址曾出現之污染物名單,歸納污染物種為石油係有機化合物、非石油係有機化合物、含氯碳氫化合物、農藥、重金屬及其他無機物等六大類。再深入各大類化學物質中,根據我國與國外土壤及地下水列管化學物質項目、我國毒性化學物質列管項目、美國超級基金場址污染物與徵收化學物質名單等,篩選出徵收化學物質包括,石油係有機化合物含原油、苯、烷、烯類等五十三項,非石油係有機化合物含胺類、硝基苯類等十七項,含氯碳氫化合物含氯烷類、氯苯類、氯烯類等三十一項,農藥含加保利、安殺番、巴拉松等十四項,重金屬含汞、砷、鉛、鎘等七項及其他無機物含氯、氰化物等二項,合計一百二十四項。在擬訂徵收費率方面,採權重評比法先評定六大類化學物質費率倍數比,評比項目包括整治復育成本、污染場址出現頻率、化學物質使用量及行政可行性,獲得費率倍數比值依序為,石油係有機化合物1.125、非石油係有機化合物1.125、含氯碳氫化合物2.5、農藥2.225、重金屬2.075及其他無機物1.0。再根據預估整治基金需求與各項化學物質年使用量,計算得各大類化學物質基本費率。整治基金需求以二十年為規劃目標,根據國內不明廢棄物場址、工業用地與農地污染現況,推估在二十年收支平衡狀況下,徵收總額為三百億元,亦即平均每年徵收十五億元。前項基本費率計算結果,以美國超級基金場址污染物危害性積分,經本土化修正作為各單項化學物質權重,再計算得各單項化學物質徵收費率。費率之最小值、最大值與平均值,分別為石油係有機化合物21至77元/公噸,平均28元/公噸,非石油係有機化合物30至77元/公噸,平均48元/公噸、含氯碳氫化合物23至170元/公噸,平均84元/公噸,農藥40至141元/公噸,平均85元/公噸,重金屬69至152元/公噸,平均123元/公噸,其他162至170元/公噸,平均166元/公噸。產業衝擊評估分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兩項,直接影響即為製造者與使用者負擔費額之高低,而間接影響則是透過總體經濟體系與產業經濟的連鎖互動後,該產業市場競爭力之變化。評估模式以TAIGEM 模型為基礎,架構整治費總體經濟衝擊推估模型,評估整治費收對產業直、間接影響及總體經濟衝擊程度。評估結果顯示,國內生產毛額(GDP)約降低0.22%,消費者物價指數約上漲0.07%,對總體經濟影響不大。至於各產業產出則增減互見,由於整治費收主要用於調查、整治不明污染場址,此即政府對公共工程部門需求增加,引發之向後連鎖效果,使得上游產業煉鋼業、相關機械部門(如機械部門、金屬礦產、精密器械)、機械零件及修配部門、水泥業等,因下游產業需求增加而增加產出,增加比率分別為0.02%、0.07%以上、0.04%、0.03%;其餘產業產出則大多下降。就投資額而言,產出增加之產業,其配合生產之資本額亦隨之增加,而以其他機械部門投資額增加幅度最大(0.68%),其次為金屬礦產(0.39%),再次為原油及天然氣部門投資額增加(0.36%)。在勞動雇用量方面,如公共工程勞動雇用量增加幅度最大(增加4.79%),公共工程上游產業也因而增加勞動雇用量,其中以其他機械部門勞動雇用量增加率次高(0.77%)。在產業產品價格影響方面,產出減少之產業,其產品價格大多上升,如石油煉製業;反之,產出增加之產業,產品價格多為下降,如其他機械業。至於進出口方面,國內市場不論是對國產品或進口品之需求大多降低,而出口增加率則以金屬加工機械產品最高(0.05%)。綜合本收費辦法研訂計畫之執行成果,乃針對我國環境保護需求,參酌世界各國制度與實施經驗,徵詢學者專家與業者意見,完成擬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費收費辦法(草案),其內容重點包括,明定法源依據、收費對象、費率訂定與調整機制、徵收機關與費額計算公式,規定指定公告之化學物質製造者與輸入者,按季自行計算應繳費額,向代收金融機構繳納後,再依規定向中央主管機關申報。收費辦法(草案)中並明定免重複報繳以及出口退費之規定,且對投保環境責任險及投資污染防治工作者,亦明定獎勵優惠辦法。收費辦法(草案)已經過二次公聽及法規會之最後修訂,可望在十月底以前完成公告,並展開徵收作業規劃。環保署目前並積極與廠商進行溝通,期望在徵收化學物質項目與費率方面與業者達成共識,以利整治工作之推動。專題報導最新法規介紹紹台灣地區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來源與途徑 環境檢驗所 王正雄台灣地區在1970年代,為了拼經濟,而忽略了對環境的關懷,其後由於環保意識的抬頭,環保民意之高張,1975年首先有台北市禁止燃燒生煤辦法之訂頒,其後空氣污染防制法、廢棄物清理法、水污染防治法、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環境用藥管理法,陸續公告實施,2000年則發布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空氣、水體如果受到污染,極易因稀釋而消散,短期內即可完成清除處理。但土壤、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則往往萬劫不復;要整治復原,常要花費數年乃至於數十年功夫,所費不貲。土壤及地下水之污染來源,根據台灣過去之經驗可能有如下之途徑:一、 人為施放:例如台灣在農業時代,為了防治病蟲害或增進地利,農民過去大量的噴灑農藥、施用化學肥料。尤其是有機氯農藥,台灣雖已禁用二十餘年,但當年噴灑在農田裡的有機氯農藥,最後都滲入殘留在土壤、匯流入河川而沉積於底泥,迄今我們仍可在土壤、河川底泥檢測出微量的當年所噴灑之DDT、HCH、Dieldrin、Heptachlor.等殘存污染於環境介質中;尤有甚者,這些有機氯農藥還會經由食物鏈之生物轉移,生物累積,生物濃縮,最後暴露於人體,危害人類之健康。又如近幾年來,農民為了提增作物產量,大事施肥(尤其是氮肥),以致於土壤及生產之蔬果作物含亞硝酸氮等致癌物,吾人亦不能掉以輕心。二、 污染物之自然沈降:例如含氯之有機物經焚化燃燒後,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此空氣中之戴奧辛經自然沉降,卻累積於土壤、河川底泥中。戴奧辛亦可經由動物之食物鏈,然後生物轉移,生物累積,生物濃縮,最後侵入人體,造成人類健康之危害。三、 工廠排放之廢水含有難分解之污染物,日積月累而沉積於土壤,滲入地下水:例如1980年代桃園縣的高銀化工廠及最近雲林縣虎尾鎮某公司之色料工廠,其放流水中含有微量之鎘重金屬。雖然工廠排放鎘濃度,多符合我國工廠(場)的放流水標準,但因鎘不能分解消失,以致於日積月累,在排水溝之底泥及鄰近土壤,檢測出高濃度的污染物。此污染物或滲入地下水,或排入灌溉水中,使得作物吸收而成鎘米。四、 工廠關閉遺留下來的污染物:近幾年內,由於國內經濟不景氣,許多工廠無法繼續經營,紛紛關閉或遷廠遷往大陸。工廠關閉,常遺留下來許多污染物,滲透到土壤、地下水。例如RCA桃園廠及竹北廠,過去使用許多三氯乙烯等有機溶劑,關廠後,未妥善加以處理,而造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以致於承購該塊土地之企業者無法開發使用。又如楊梅之某化工廠,過去生產農藥及環境用藥,關廠後,留下來許多廢料、廢棄物,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鄰近的民井,多受到波及,不堪飲用。再如某公司台南石化廠,早年以電極法製造荷性鈉及氯氣,觸媒劑汞可能在製造過程中流失,而造成附近土壤及地下水汞污染。該廠於1970年代末期改生產五氯酚鈉,旋因法令禁止而停止生產,惟部分五氯酚產品因停工後露天堆儲,經長期風雨沖蝕,以致土壤及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之五氯酚污染;更由於五氯酚產品中,夾雜有生產過程中之微量副產品戴奧辛,遂又導致工廠生產區內之表土有相當高濃度之戴奧辛污染。現該廠地荒廢數年,亟待全面整治。五、 廢棄物掩埋場滲漏水之污染:垃圾掩埋場或廢棄物掩埋時,如未妥善的的舖設不透水層,其滲漏水,不僅造成土壤污染,更且經由地下水而流竄四方;如為有害廢棄物,其污染更為嚴重。Ward等(1996)稱掩埋場之揮發性有機物如滲漏入地下水,可達地表以下9.5 公尺深,水平面擴散在100公尺範圍內,呈羽狀分布的污染。台灣地區由於地狹人稠,加上民眾之抗爭,所以很難找到一塊土地,可以供為廢棄物最終處置場。於是有些業者在偏遠郊區,將農地底下之砂石挖掘出售,再以事業廢棄物非法回填掩埋,造成嚴重之地下水污染。行政院環保署曾在屏東等縣市稽查到53處不明廢棄物掩理場,並就近調查344口民井,結果有32場(60.4)附近之69口井(20.1)檢出八種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及三鹵甲烷(THMs)。此等VOCs、THMs大多具致癌性及對肝、腎有毒,對飲用者健康危害至鉅。多數的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層中,其水解效應(Hydrolgsis process)不明顯,水解率常數非常少,故半衰期相當長,常達數十年、上百年者。土壤、地下水一旦被污染,整治極為困難,不但費時、耗人力,且其所費不貲。參考文獻:1. 王正雄、鄭資英、陳麗霞、傅千育:事業廢棄物非法掩埋場周邊民井水質擇發性有機物之調查研究,中華衛誌2000;19:119-129。2.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化學工業研究所,能源與資源研究所:不明廢棄物場址危害評估報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9;112。3. James RL.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join the superfund cleanup of ground water at Fort Lewis, Washington. U.S.Geological Survey Fact Sheet 1998;82-98.4. Eckhardt DAV., Stackelberg PE. Relation of ground water quality to land use on Long Island. New York:Ground Water,1995;33:1019-1033.5. Deloraine A., Zmirou D., Tillier C., Boucharlat A., Bouti H. Case control assessment of the short-term health effects of an industrial toxic waste landfill. Environ. Res. 1995;68:124-132.6. Ward RS., William GM., Hills CC. Changes in major and trace components of land fill gas during subsurface migration. Waste Manage.Res. 1996;14:243-261.7. Bender DA. Selection procedure and salient information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phasized in the National Water-Quality Assessment Program. U.S. 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 OFR 1999;99-132.8. Pankow JF.,Johnson RL., Cherry JA. Air sparging in gate wells in cutoff walls and trenches for control of plume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Ground Water 1993; 31:645-663.9. McCann M., Boersma P., Danko J., Guerriero M. Remediation of a VOC contaminated superfund site using soil vapor extraction,groundwater extraction,and treatment:A case study, Environ Progress 1994;13:208-213.產官學動態報導紹污染場址風險評估與管理研討會實況概要污染場址風險評估與管理研討會於九十年十月二十三日假國立台灣大學思亮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討會討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中有關:一、公告產業停業、歇業以及土地移轉(土水法第八條、第九條)二、控制場址判定為整治場址之評估(土水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三、整治場址之風險評估與整治目標(土水法第十七條)。環保署鄭介松科長介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施行細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和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解釋相關法規之適用情況,澄清與會者對若干法條的疑慮。國內專家學者,自實務面及法規面討論控制場址初步評估方法、整治場址調查評估方法、事業使用土地之土壤污染檢測經驗及困難、污染場址風險評估用於訂定整治目標的實例及瓶頸。為開拓思考空間和增加參考依據,特別邀請中央大學蔣偉寧教授介紹地震災害風險管理與保險。地震災害的風險識別、風險評量、風險管理策略、風險事務管理、及地震災害保險已有相當完整的分析方法,可作為場址污染風險管理/評估的借鏡。污染場址的整治成本支出、健康受損、污染賠償等惱人問題若能因合理的保險機制解決或減緩,誠為美事,如何建立完善的場址污染保險制度則需要更多的研究及人力經費投入。本次研討會由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及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共同舉辦,共有107人參加。對各主題經過熱烈討論,分享經驗,交換心得,產生諸多共識。研討會於當天下午五點十五分圓滿落幕。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王敏昭教授,於9月9日至18日赴波蘭參加第15屆環境生物地質化學國際研討會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Biogeochemistry, Wroclaw, Poland, 10-15 September 2001)。 會議後段,另有一與土壤污染復育相關之專題討論 “MTBEa REMEDIATION SEMINAR” ,主講人為Ellen Moyer(Ph.D., P.E., Program Manager, Tighe & Bond, Inc., Westfield, Massachusetts)。 近日,該主講人寄給王教授三本該專題討論之投影片內容,計壹百頁,內容包括MTBE性質及各種復育技術與案例。 王教授願意免費提供給需要此份資料之會友,有興趣者可聯絡王教授索借影印,或以e-mail夾帶傳送(.tw)。a: M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 (C5H12O) is an oxygenate to make gasoline burn cleaner. 5% of MTBE is used as an octane booster. 95% of MTBE is used to improve air quality.國內外重要會議及活動預告 【國內】l 90年11月13日,假國立台灣大學思亮館國際會議廳舉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採樣與檢驗研習會(一)。後續將陸續推出一系列相關研習會。l 91年1月25日,假國立成功大學舉辦第二屆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年會暨土壤污染整治研討會。l 91年9月4、5日,於台北市舉辦第一屆海峽兩岸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研討會l ,論文摘要請以500字以內(中英文皆可);A4格式(請註明作者、單位、通訊地址、電話、e-mail),以MS Word檔於91年2月5日前寄至.tw,論文接受與格式通知為91年3月15日,全文截止日期為91年7月1日。論文主題包括:調查評估技術與案例(Site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Case Study)、場址整治技術與案例(Site Remediation/Case Study)、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污染物傳輸與模式(Contaminant Transport and Model)、法規與管理制度(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其他相關研究(Other Relevant Studies)。本次研討會聯絡人為國立成功大學環工系林財富副教授,電話:06-2364455。【國外】1. Petroleum Hydrocarbons and Organic Chemicals in Groundwater:Prevention,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November 14-16, 2001Houston, Texas, USA報名:/registrationTel.: 800-551-7379Fax: 614-898-77862. 53rd Annual Ground Water Expo: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December 7-9Nashville, Tennessee, USA報名:同上3.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ediation and Recalcitrant CompoundsMay20-23,2002Monterey,California ,USA報名:C出版消息新書介紹Soil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國立台灣大學 農業化學系 陳尊賢Tel: (02)2369-8349.tw, .tw/soilsc/於 2000年出版之新書”土壤與環境品質” (Soil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BN 0-8493-0022-3),係由Dr. Gary M. Pierzynski(美國Kansan State University農藝系土壤與環境化學教授),Dr. J. Thomas Sims(美國University of Delaware植物與土壤科學系土壤與環境化學教授)及Dr. George F. Vance(美國University off Wyoming更新自然資源學系土壤與環境科學教授)等人合著,由美國CRC Press 出版社於 2000年出版。此書為第二版,作者於第二版中增加了一些實例之探討,還有補充許多熱門的主題來討論及說明,甚至將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之整治方法的部分獨立成一個章節。另外書中還增加了核能輻射、酸性礦物排水問題和一些方法論等之說明。環境研究的領域包括有環境中相關之化學基礎反應,野生生物之計量,污染物質對人類身體健康影響之評估,及在環境政策的衝擊上規劃專家的意見等項目。土壤科學為一門沒有範疇的議題,這本書中解釋在環境品質中土壤科學方面的許多論點,而土壤在環境品質上扮演了一相當重要的角色,例如土壤品質衝擊著人類食物的質量品質,它也支持全世界的生物質量,更提供人類許多建築物的根基,同時也影響了地球上的水圈和大氣圈之動態。對土壤特性和化育的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正确使用方式
- 护理新员工培训
- 美术制作陀螺课件
- 培训美术老师
- 培训机构月中总结
- 课件概述文字稿本
- 燃煤电厂节能培训
- 基础写作小说课件
- 消失的松果:一场生态调查
- 冷链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连续细致观察 准确生动表达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部编版】新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华成语千字文(打印稿)
- 小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电力营销考试题库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智鼎在线测评题库答案2024
- 高等数学绪论课件
- 《生产部月报模板》课件
-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 怎样引导初中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