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现代写作教程 复习资料整合.doc_第1页
大学 现代写作教程 复习资料整合.doc_第2页
大学 现代写作教程 复习资料整合.doc_第3页
大学 现代写作教程 复习资料整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rom:大仙现代写作教程 复习资料整合 橄榄绿为重点主要对象 1. 写作的类型 基础写作:文章的一般写法,一般文章的写法 专业写作:文章的专门写法,专门文章的写法2.文章的定义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认识、情感,具有 相对完整的意思和一定篇章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3写作文学写作:以创作文学作品为目的写作 实用写作:以创作实用文体为目的写作 专业写作:以创作专门文体为目的写作4、文体 概念: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样式或体式,它是 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实际呈现出来的内容及其表达特 点与结构方式的整体状貌。 分类:就是把一些属性相同的文章归纳在一起, 而把属性不同的文章区分开来,并且根据它们之间的 联系和从属关系,理出文章的类别及其种属体系。 文体分类方法:(四分法为主要,注意新型写作) 韵文,散文是否押韵; 文学作品,实用文章,普通文章文章功能; 文学作品分类: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分法 抒情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三分法 实用文章分类:公务应用文,日常应用文 普通文章分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新型写作分类:博客写作,短信写作,QQ写作,超文本写作(划分标准是相对的,不断动态变化。 新的文体产生了,旧的文体消亡了。)5、基础写作的功能 1. 就写作而言,具有表现作用,它是表现客观事物的独特方式; 2. 就阅读而言,具有引导作用,它能引导社会精神文明、社会文化; 3. 就个人而言,它能发展思维; 4. 就社会而言,它具有选拔作用。6、文章写作的基本过程 1. “采集”阶段 “感知飞跃”阶段 捕捉、搜集写作素材,筛选、整理、加工素材 解决材料问题; 2. “构思”阶段 “内孕飞跃”阶段 形成主题,构想结构,孕育文章胚胎 解决文章内容和结构问题; 3. “表述”阶段 “外化飞跃”阶段 “内孕”形成的文章蓝图转化为独立于作者之外 的书面语言形态7、文章写作的主要特点 1. 个体性 打上个人烙印,“文如其人” 2. 综合性 语言、思想、情感等的综合体现 3. 实践性 写作是实践的过程 4. 创造性 从无到有的创新8、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文无定法,文必有法) 1. 物 意 文转化规律 “感知飞跃”“内孕飞跃”“外化飞跃” 2. 多元因素统一规律 写作主客体诸多因素发生碰撞、契合、熔铸、创造 3. 点化调整渐深规律 不断提炼、深化、修改、调整文章内容和形式 4. 知行结合通变规律 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而通变妙运,出巧创新9、基础写作的创作理念(了解) 1表现与再现2具象与意象3有限与无限4形象与想象 5表层与深层6主体与客体7集合与融合8雅品与俗品9多义与单义10实境与虚境11点与面12张与弛 13断与续14疏与密15隐与显16谐与庄10、基础写作的思维方式 1抽象思维 2形象思维 3灵感思维 4创造性思维11、基础写作的叙事策略 1叙事的视角2叙事的人称 3叙事的节奏4叙事的时序 5叙事的语体12、基础写作的风格流派(了解) 1小说叙事式2报告纪实式3散文写意式4戏剧冲突式5诗歌抒情式 6政论哲理式13、以下为基础写作的基本元素内容 一、主题 1涵义: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功能:核心、灵魂、统帅 3原则:符合对象实际,揭示真相,具有普遍意义,考虑作者主观条件 4要求:明确,集中,贴切,深刻 5方法:把握材料性质,理解时代需求,表达作者真实感受 二、材料 1涵义:为写作目的而搜集或写入文中的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如人物、事件、景象、情理2种类:事实性材料,观念性材料,个别性材料,综合性材料,历史性材料,现实性材料, 正面性材料,反面性材料,原始材料,转手材料 3功能:提炼形成主题,表现深化主题,传递增殖文章信息,影响制约结构安排 4积累:日常积累,定向积累 5搜集:观察,体验,调查,检索 三、结构 1涵义:外部形式与内在联系的统一 2要素: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线索与脉络 3原则:反映内在联系,适应文章体裁,表现主题需要,考虑读者接受 4要求:完整性,连贯性,严密性,灵活性 5类型:记叙型,论证型,说明型,综合型 四、表达方式 1叙述2描写 3抒情4议论 5说明五、语言 1关系(与写作)2特点 3 . 功能 4基本要求 四、文章技巧(了解) 1正反对照法2博引作论法3一字骨立法4移步换景法 5欲擒故纵法6欲扬先抑法7寓托寄意法8往复叠进法9举纲张目法10逻辑归类法定体,选拔,择炼,造境,暗示,变态14、以下是基础写作的基本程序内容 一、观察与采访1观察的含义:有目的、有辩析地看的同时,感知、认识客体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方法2 观察的步骤:选好对象调动感官分析比较贮存素材 3 观察的方法:定点观察,移位观察,比较观察4 观察的要求:准确,全面,精细5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概貌,观察层次, 观察差异6. 采访的方式:口头,实地,蹲点,随队,间接,书面,提问,电话7采访应注意的问题:讲究说话艺术,发挥四肢五官作用,重视心理分析,注意题外线索,记好采访笔记二、检索与整理1文献资料的涵义:具有保存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的书刊、文物资料,包括: 报纸、期刊、书籍、手稿、图片、图表等 类型有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2. 文献检索的工具:书目、索引、年鉴 3 文献检索的程序:明确目的选用工具选择方法确定途径 4. 文献检索的方法:追溯法、常用法、循环法5文献资料的选择:对文献资料有所取舍 6. 文献资料的记录:对文献资料录制、记录的 方法:摘要、记提纲、作提要等 7文献资料的辨析:确定真伪,从事理上分析,利用各种物证考订,深入调查考察 8.文献资料的贮存:复查核实分门别类编排保管 三、感受与审美 1 . 感受的含义:作者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 2 . 感受的特点:客观性、形象性、情感性 3 . 感受的基本要求:独特、深刻、细腻、传情 4. 感受的途径与方法: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感官灵敏度 5. 审美的特征:情理兼容、思维多样 6. 审美的要求:真实性(外物真、意蕴真、情感真 功利性(生活丑化为艺术美) 形象性(物质形态、个性特征、外在表现)四、想象与联想 1. 想象的含义:特殊的思维活动 2. 想象展开的条件:以生活为基础 以理性为指导 以激情为动力 用语言表现和调节 3 . 想象的种类: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幻想 4. 想象的作用:伴随写作的全过程 5. 想象力的培养:有意程度、新颖程度、现实程度 6. 联想的含义: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7. 联想的类型:接近性联想、类似性联想、对比性联想、推测性联想五、立意与选材 1. 立意的含义:确定主题的过程:意在笔先 2. 立意的要求:正确鲜明,集中单纯,深刻新颖 3 . 立意的炼意:形成主题:长期积累,偶然得知提炼主题:占有全部材料,发掘本质属性 4. 选材的标准:严选,博收,约取,深探,力取 5. 选材的原则:围绕主题选材,选择真实可靠材料 选择典型材料,选择新鲜材料,选择熟悉材料 六、思路与谋篇 1. 思路的含义:思路是作者对写入文章中的事务、看法、态度或情感的头绪,是文章内在的前后顺序 2. 运思的意义:“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3 . 运思的要求:殚精竭虑,胸有成竹;运思谋篇,紧扣主题; 4. 运思的方式:拟腹稿,列提纲,边想边记5. 谋篇的含义:文章内部的构造和组织、看法、态度或情感的头绪,是文章外在的前后顺序 2. 谋篇的原则: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 服从于表现主题需要 体现不同体裁需要 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3 . 谋篇的方法: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七、起草与修改1. 起草的重要性:由物到意的转化关键是文章形成的必备的过程 2. 起草的方法:一气呵成法,不断调整法 3 . 起草应注意的问题:胸中有全局,注意行款方式、校对引文 4. 修改的意义:对事物的规律认识逐步深刻的结果 例:果戈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海明威、鲁迅等 古人:文章不厌千回改,语不惊人死不休。 5.修改的范围:深化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推敲语言、修改行款方式和标点 6. 修改的方法:大修改、小修改、先局部后全局 7 . 修改的符号:增补号、删除号、颠倒号:移位号:分段号:接续号:离空号:15、传统写作的转型和嬗变背景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传媒电视、电影、网络艺术影响日益隆盛,成就了一种以视像为主的新的言说语境和文化环境,左右着社会对物质消费内容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价值和趣味。视觉时代的迅速崛起,使得文化规范的传承、社会组织形态的构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以至于文化创造的具象表现、文明发展的外在表征,都莫不以视像为其重要的传播手段与存在形式。 背景2. 当视觉文化逐渐成为时代文化主因的时候,它对当下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渗透就在所难免。电影、电视、广告、摄影、网络、动漫、游戏等电子媒介充斥于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的眼睛应接不暇、过度重负。他们也逐渐习惯通过图像、图标和图例来获取知识,通过电影、电视剧来了解文学名著。 背景3. 在写作中,由于图像对文字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更由于影视文学、摄影文学、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等新写作样式不断浮现,对以“语言”为媒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传统文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 背景4. 从文化语境来看,影像文化因其传播的快捷、简便,内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