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相关读物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曷尝不法圣人哉c罔罟之所布d阖四竟之内解析a项中,“匮”同“柜”;c项中,“罔”同“网”;d项中,“竟”同“境”。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曷尝不法圣人哉 法:效法。b为之权衡以称之 权:秤锤。c则是重利盗跖也 重:重视。d削曾、史之行 削:减除。解析c项,重:增益。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盗亦有道乎b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 是乃圣人之过也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d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殚残天下之圣法解析b项,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a项,助词,表疑问语气;c项,助词,表陈述语气;d项,助词,的。答案b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3分)a世俗之所谓至知者b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c为之权衡以称之d灭文章,散五采解析a项“世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都指“世俗之人,一般人”。b项“不行”在文中的意思是“不能成为强盗”;c项“权衡”指“秤砣和秤杆”;d项“文章”指“文辞,文饰”。答案a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3分)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天下未之有也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答案d6默写。(4分)(1)_,_;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2)_,_;敬人者,人恒敬之。答案(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2)爱人者人恒爱之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1题。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攘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示:显露。b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擿:扔掉。c殚残天下之圣法 殚:害怕。d则天下不铄矣 铄:炫耀。解析c项,“殚”的意思是“尽,全”。答案c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b.c.d.解析a项,介词,表处所,从;介词,表对象,向。b项,副词,才;判断,是。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d项,都是代词,指“天下人”。答案d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庄子“绝圣弃知”主张的一项是 ()(3分)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天下之德始玄同矣a bc d解析是老子的观点,庄子在这里只是引用这种观点,是为了说明“仁义圣智”不能向别人显示。是庄子展示的“绝圣弃知”的后理想社会,不属于其主张。答案b10下列有关文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庄子认为断绝圣人,摒弃智慧,社会就会安定,大盗就能中止;丢弃那些贵重的器物,不崇尚珠宝金玉,人们就不会偷盗。b庄子认为是斗斛、秤杆等量器的出现,造成了百姓的争斗,要解决这种争斗,最好的办法是“掊斗折衡”。c庄子基于自己被压迫的阶层和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儒家的仇恨,明确提出要折断工倕的手指,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d庄子认为,天下出现邪恶的原因,在于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离朱之流炫耀自己的品德和智慧,迷乱了天下人。解析c项,表述错误,“庄子基于自己被压迫的阶层”才对统治者和儒家仇恨在文中没有依据。庄子的思想是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的深刻认识,与自己所处的阶层无关。答案c11把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3分)译文:_(2)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4分)译文:_解析翻译的重点在文言实词含义的把握,注意“殚”“残”“含”“知”“德”“僻”等词的含义。答案(1)尽皆摧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2)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迷惑;人人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偏离正道之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庄暴见孟子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庄暴:人名,即下文提到的庄子。庶几:差不多。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诸:相当于“之乎”。钟鼓之声、管龠之音:这里泛指音乐。至于此极:到了极点。这里形容痛苦之极。田猎:在野外打猎。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只是,不过。b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 举:举起。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孰:哪一个。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为王,称王。解析b项,应该解释为“全、都”。答案b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暴未有以对也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b则齐其庶几乎 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c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万乘之国d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不远千里而来解析b项分别为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第三人称代词,他的。a项均为语气词,表陈述语气。c项均为助词,的。d项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答案b14下列各项的文言特殊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3分)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暴见于王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c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d今王鼓乐于此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被动句,b、d两项都是状语后置句。答案c15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3分)a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b“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与“欣欣然有喜色”不同的政治局面对比举例论证,突出说明“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重要性,进一步升华主题。c作者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d在下文孟子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解析c项开门见山切入好乐话题,但没有摆出观点,观点在结尾。答案c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3分)译文:_(2)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4分)译文:_(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3分)译文:_解析(1)注意特殊句式“直耳”的翻译。(2)注意关键词“之”“极”的翻译,另外注意古今异义词“至于”“妻子”。(3)注意关键词“庶几”,宾语前置句“何以”。答案(1)我并不是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2)我们的大王喜欢打猎,怎么让我们到了这种极端痛苦的地步啊?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儿女流离失散。(3)我们的大王差不多没有疾病吧?为什么能演奏音乐呢?【参考译文】庄暴进见孟子,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把喜好音乐的事告诉了我,我没有话应答。”接着问道:“喜好音乐怎么样啊?”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得很好了吧!”几天后,孟子在觐见宣王时问道:“大王曾经把喜好音乐的事告诉了庄子,有这回事吗?”宣王变了脸色,说:“我并不是喜好先王的音乐,只不过喜好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很好了吧!现在的音乐如同古代的音乐。”宣王说:“能让我知道是什么道理吗?”孟子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个更快乐?”宣王说:“不如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说:“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与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个更快乐?”宣王说:“不如与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说:“那就让我来为大王讲讲音乐吧!假如现在大王在演奏音乐,百姓们听到大王演奏音乐的音声,都愁眉苦脸地说:我们大王喜好音乐,怎么使我们到了这样极端痛苦的地步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假如现在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见到华丽的旗帜,都愁眉苦脸地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围猎,怎么使我们到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高一上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荣昌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年云浮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安徽省泗县三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一七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昆明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南名师联盟高二上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济南市济南第一中学生物高一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3年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手术室护理质控与管理
- 工艺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华文化才艺(中国海洋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 正弦电气EM303B变频器使用手册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教案:第二章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 2025年春季学期 形势与政策讲稿第五讲-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 柴油发电机组操作培训
- 上海2024年12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2025年度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国际公法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以学生为中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