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湘教版.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湘教版.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湘教版.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湘教版.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限时规范训练 湘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3题。1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2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自然条件 b市场 c交通 d科技3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c有机农业 d石油农业解析第1题,美国东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牧草生长,但多是人工草场,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第2题,美国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影响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第3题,石油农业是高耗能农业,不是美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答案1.d2.a3.d(2013望江模拟)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45题。4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5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沙尘暴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解析第4题,两地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要从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是其制约因素。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足是其制约因素。第5题。乙地由于降水不足、蒸发旺盛,当地不合理的灌溉引发土地盐碱化。答案4.b5.c6(2013济南调研)读下面3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地区相似b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草场面积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地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解析读图可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以混合农业为主,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故d选项正确。答案d7(2013惠州三调)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如下面农业用地构成表所示),并对这三种方案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进行了比较。读表回答下题。农业用地构成(%)表方案农耕地苹果园林地草地菜地a44.12.412.940.5m0.1b18.111.636.833.40.1c10.119.636.833.40.1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表方案侵蚀量比较(%)径流量比较(%)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38年内8年以后a1001005757b64525088c504048112对三种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a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b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c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d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解析综合比较各种方案可知,c方案的环境效益最好,也最有利于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故d选项正确。答案d8下图为某地“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题。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a利用每亩田的副产品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可多获利5 600元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c实现了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解析利用8亩田的副产品,可饲养两头奶牛或肉牛,且养奶牛比养肉牛可多获利5 600元;菇泥可肥田,但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饲养奶牛对交通的要求较高。据此可得出c选项正确。答案c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图中a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农作物及优势因素组合正确的有()。油菜水源小麦土壤棉花光照甘蔗热量a b c d解析图示a河段位于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故选c。答案c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回答1012题。10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讯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11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a气温日较差小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12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解析第10题,虎林位于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 影响虎林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条件是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故选d。第12题,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故选d。答案10.c11.d12.d(2013漳州模拟)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材料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1年12月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1月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3.6%,接近2007年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期间的峰值水平。材料二世界粮食贸易路线图13上图中箭头表示某种农作物的运输方向,则该作物是()。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豆14图中e处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a旱涝灾害 b低温冷害c沙尘暴 d冰雹15图中a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光照充足,热量丰富b灌溉水源充足c河谷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d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答案13.c14.a15.b二、综合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青田县地处浙江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中低山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总人口48.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9%。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水田14.6万亩。材料二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为世人瞩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 200年的历史。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稻鱼共生”长成。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卖到40欧元。材料三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_。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3)田鱼能出口到西班牙的餐桌上得益于_。(4)“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具有哪些优点?(5)为实现“稻田养鱼”增产增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途径?解析根据题目中信息,位于浙江东南部的青田县属于东南丘陵地区,这里以酸性土壤为主,适合种植茶树。东南丘陵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当地人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开发出“稻田养鱼”模式,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肥、节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等多种效果,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但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含量。答案(1)d(2)水稻种植业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居民喜食大米地形崎岖,人多地少(3)便利的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4)“稻田养鱼”模式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肥、节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等多种效果。(5)积极引导农民增加养鱼科技含量;树立生态、绿色品牌意识;延长田鱼产业链,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推广“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扩大国内外销售市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17新华网哈尔滨2012年10月28日电记者从28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的关于前三季度全省宏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素有“北大仓”美誉的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下图为北大荒集团管辖区域略图。材料二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丙洪涝灾害频繁(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什么?社会原因是什么?(3)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解析第(1)题,主要分析比较影响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状况。甲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西北内陆,水资源不足;丙地位于江河的中下游,光、热、水资源充足,但洪涝灾害频繁。第(2)题,自然原因主要有河流众多,地块小,土壤黏重;社会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第(3)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态环境,应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粮食种植,故需要从东、中部地区运进粮食。第(4)题,从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答案(1)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