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选择题2013年题组(备注:无)2012年题组1(2012上海单科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解析】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主要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这也是此次世博会的物质基础,蒸汽、煤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与钢铁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符合题意。【答案】b2(2012重庆文综2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d项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相符;a项在前两次技术革命就已具有;b项应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c项“学科越来越少”说法错误。【答案】d2011年题组1(2011安徽文综2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解析】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是来自原子弹而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项偷换概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于反法斯同盟的建立而非原子弹的使用,排除b项;科技是双刃剑,本身不会带来灾难,关键在于人的作为,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比如原子科技、航天科技的发展与二战中的原子弹、导弹有密切关系,故选d项。【答案】d 2010年题组1(2010江苏单科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答案】b 2009年题组1(2009广东文基31)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解析】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答案】a 2008年题组1(2008上海综合11)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a瓦特 b斯蒂芬逊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解析】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答案】b2(2008广东文基33)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解析】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蒸汽机、轮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电视机是20世纪20年代才发明的,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答案】c 3(2008重庆文综14)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解析】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答案】a 2007年题组1(2007北京文综22)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图6 珍妮纺纱机 图7 早期机车 图8 早期汽车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燃油动力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早期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其对应的时间不正确,在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开始。【答案】c二、主观题1(2013北京文综40)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时间历史资料18311836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1840年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18581864年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69年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1869年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考点】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和海洋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审题正确,题目:“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看出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因此在论述的时候要从两个角度论述二者的关系,一是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二是人类文明进步对海洋的影响。并用相关的史实加以说明。【答案】(1)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2分) 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2分) 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2分) 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2分) 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2(2010北京文综39)(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 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理解。第一问根据图示直接概括即可;第二问可以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