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借贷的微观分析.pdf_第1页
农村民间借贷的微观分析.pdf_第2页
农村民间借贷的微观分析.pdf_第3页
农村民间借贷的微观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师 2 0 0 7 年第1 2 期 经济观察 摘要 在过多的资本需求者追逐有限资 本的过程中 必然产生寻租现象 并驱使实际利 率上升 但由于资本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 所 以利率难以上升到均衡水平 资本供求缺口无 法自动缝合 于是部分资本需求者就通过其他 非正式渠道寻找资本 同时 近年来 农村资本 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 农村金融 机构处于卖方垄断地位 部分先富农户手中富 余资本又缺少投资项目 暂处 闲置 状态 这使 农村民间借贷的微观分析 农村民间借贷非常活跃 如何科学 合理地运用农村民间借贷 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 文章提出了对策思考 关键词 农村民间借贷资本供求缺口 中图分类号 冈3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4 9 1 4 2 0 0 7 1 2 0 6 1 0 2 一 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 各经济主体对资本的需求与 日剧增 在此背景下 农村民间借贷异常活跃 所谓民间借贷 是指通 过非官方正式金融机构来转让资本使用权 并以获取一定利息收入为 目的的一种融资行为 据研究 目前我国民间活动的资本为0 8 1 4 万亿元 在大多农村金融市场 民间借贷资金占到了4 0 而国家银 行 信用社只占到2 0 经营者自筹资金占到4 0 另据全国农村固定 观察点对2 万多农户的调查显示 2 0 0 3 年农户贷款中 银行信用社仅占 3 2 7 私人借款占到6 5 9 其他占1 2 4 2 0 0 0 年 温铁军等人对 15 个省2 4 个县的调查显示民间借贷发生率高达9 5 高利息的民间 借贷发生率达8 5 农村民间借贷行为之所以如此活跃 根本原因在于资本这种生产 要素的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 1 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资本供给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各经济主体 可以以不同形式和比例持有 然而 在农村从事资本经营活动的正式 机构的经营能力十分有限 难以覆盖农村资本供求的各个层面 尤其是 小额借贷层 就我国来说 目前在城市还有四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然而在农村可以说只有农村信用社这唯一一家金融机构 如果说我国 城市金融市场为寡头市场的话 那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则为典型的卖 方垄断市场 农信社作为农村市场上的垄断供应者 本可以通过制定 较高的资本价格 即利率 来获取超额利润 但是如果资本价格过高 借款人成本增加 投资下降 消费减少 为此 央行通常根据经济发展 的需要人为制定利率 而不是随行就市自由波动 实际上央行制定的 利率往往低于市场均衡利率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 因为利率 低更有可能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另外 也可以预防资本市 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即由于利率过高 最具有风险的借款人往往才愿意 借款 而较低的则会选择退出 从而使金融贷款风险增加 导致金融市 场失败 也正是由于央行对利率的管制 从而也就人为制造了资本的 缺口 如图一所示 若通过资本市场自动调节 均衡利率为i 由于i i 所以在利率为i 1 时 资本的供给小于需求 逐步缺口为Q i Q 2 在资 本供求存在缺口的市场经济中 农信社在提供产品时选择较大 即它向 谁提供贷款 提供多少贷款 这些完全由农信社自己决定 一般而言 影响其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存贷款的利差 i 借款人按期还款的概率 a 以及交易成本 c 等 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为 m a s i a c 其中s 为贷款总量 由于贷款的利率 范围 是由央行给定 所以 i 被 认可为是一外生变量 而影响a 的因素又较多 包括借款人拟投资项目 的预期收益 R 借款人的信用程度 B 抵押物的价值及变现能力 w 等 即f a f R B w 一般而言 R B w 与a 成正比相关关系 但是 要获取准确的R 和B 则会使c 大幅增加 在农村民问诸多信贷需求主 体 主要有农村工商企业 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 中 农户能按期还钱的 概率相对而言较小 其原因有三 第一 农户的收益对外界条件的依赖 较强 风险性大 第二 当农户收入低于一定水平时 其维持性用度的 基石 即还款的客观能力 也就会发生动摇 此时即使其主观上还款付 息的愿望强烈 但是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 第三 农户 在诸多信贷需求者之中仍然处于贫困阶层 更何况农户中的较大部分 低收入者在借贷时缺少可抵押物 即使有 如房产 变现能力很差 在 张晓燕 这些众多因素的影响下 农信社成为理性的 经济人 当然给农户提供 的贷款额也就更有限了 据郝亚明对2 0 0 3 年北京市农信社结构的分 析 农村经济主体中数目最大的农户只得到贷款的3 而农村工商企 业 农村经济组织则分别得到贷款的7 0 和1 2 5 相对农户而言 农信社更想选择农村工商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作 为贷款对象 原因有二 一 客观上对农村工商企业和经济组织进行贷 款的风险就小于农户 因为他们的收入相对稳定 抵押物更合适 如厂 房 机器等 农信社主观上认为农村工商企业和经济组织比农户更有 可能 更有必要寻租 因为资本供求存在缺口 而这正好满足了农信 社或其负责人 设租 的初衷 如图二所示 短期内农村金融机构的货 币供给曲线为s 货币需求曲线为D 如果资本市场存在自由竞争 则 均衡点为E 1 此时市场正好出清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 尤其是 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央行制定的实际利率i 2 通常低于均 衡 1 此时资本的需求量为Q 2 而资本的供给量为Q l 资本的缺口为 Q 1 Q 2 由于短期内货币的供给是既定的 所以将有众多的借款人去追 逐有限的资本 在此情况下 部分资本需求者将会采取寻租方式来争 夺资本 于是实际利率随之上升 但最终将达到一点 设该点为i 3 而停 止 因为如果利率上升高于这一点 图中i 3 将会出现逆向选择 具有较 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 而具有较高风险的借款人则留下来 此时 农信社可以获取的租金为矩形i 2 i 3 F 2 E 3 的面积 但资本的需求大于供 给 缺口为Q 1 Q 3 而这部分未得到信贷配给的需求者即转向了民间信 贷市场 成为民间信贷市场的需求者 从上可见 在农村民间资本存在缺口的情况下 央行虽然有权利制 定市场利率 及其波动界限 有权利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增加或减 少基础货币供应量 但是其没有权利将资本在供给价格下按需分配给 每一位需求者 结果 农信社提供的资本往往被农村有实力的经济主 体所获取 而作为比较贫穷的广大农户却得之甚少 央行对货币价格 进行干预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资本需求者的利益 然而部分人获取资本 却是另一部分人 经济实力较差农户 不能获取资本为代价的 2 农村民间对资本需求较大 目前在我国农村 一方面存在1 2 亿的剩余劳动力 这种富余的劳动力使得部分农村地区的边际产量 M P L 几乎接近于零 另一方面广大农户等经济主体的资本又严重匮 乏 资本的边际产量 M P K 较大 在其生产既定产量水平 Q 时 资本 对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 R 阿 I 就非常大 3 农村民间存在部分 闲置 资本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农 村生产力得到较大提高 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持有的富余资本也 在增加 而这些资本又缺少合适的生产投资项目 再加上从1 9 9 6 年以来 降息 开征利息所得税 所以储蓄存款收入极低 如果再考虑通货膨胀 因素 则利率甚至为负 另外 农村金融市场不成熟 从而也无法实现 投资 在此情况下 这些富余资本就暂时被 闲置 起来 等待收益较高 的投资项目 4 农村民间借贷行为的出现 在农村民间 一方面部分农户等经 一6 1 万方数据 经济观察 经济师 2 0 0 7 年第1 2 期 济主体缺少资本这种生产要素 另一方面部分先富农民持有 闲置 资 本 当资本需求者与供给者同时存在时 民间借贷也就发生了 但对资 本的供给者来说风险较大 首先 借款人客观上可能没有能力如期还 款付息 其次借款人主观上可能有意拖延抵赖 更严重的问题是 一旦 借款人违约 对债权人的利益法律又不予保护 即是说借款人的违约行 为是不会得到法律惩罚的 而且还反过来助长了借款人的违约动机 所以 为了对贷款人承担高风险进行补偿 民间借贷利率通常较高 二 农村民间借贷的影响及面临的困境 农村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弥补农村资本短缺 促进生产发 展的积极作用 也有加重农民负担弱化货币政策效果的消极影响 还对 农村人际社会关系金钱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 积极影响 1 部分解决了农村资本缺口 促进了农业生产 提 高了农民收入 在农村 资本对农民的生产和再生产影响很大 拥有 资本 就意味着农民拥有了生产资料 拥有资本 同时农民可以对其家 庭成员进行教育 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 农村民间借贷繁荣出现 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农民生产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提高农民收入 2 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使生产过程趋向帕累托效率d 在广大农村 剩余劳 动力较多 劳动的边际产量较低 而资本严重不足 资本边际产量较高 进而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较高 农村民间借贷的出现 可 以减少资本向二 三产业的流动 促使资本反哺农业 使各部门 各行业 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替代率趋于一致 进而使生产过程趋向帕累托效率 2 消极影响 1 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 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民间借贷利率较高 若借贷的款项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生产性投资 因 要支付高额利息而会使其生活负担加重 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 各种支 出缩减 最终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2 农村民间纠纷 冲突上升 由 于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用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相关法律 法规 所以当 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付息时 因缺少相关调节依据而引发的冲突增加 3 促使农村社会关系金钱化 农村民间借贷的社会影响集中表现为 社会关系金钱化 农村民间借贷行为的出现 与之相伴随的是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逐渐金钱化 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人们的经济意识在增 强 同时也标志着社会关系的异化 农村民间借贷行为具有很强的自发性 而这种自发性又充分反映 了农户等经济主体队伍资本的需求与这种需求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如前所述 资本对农户等经济主体来说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拥 有充足的资本 不但可以维持生产 而且还可以进行各种投资 但是 另 一方面却是央行对资本价格的管制 农村金融市场上资本供求缺口较 大 再加上农户等资本需求者自身存在的劣势 从而导致那些从农信社 得不到资本的农户被迫转向农村民间寻求资本 然而 农村民间借贷行为的处境却比较尴尬 一方面 如果不存在 农村民间借贷行为 或者法律明确禁止民间借贷行为 那么农村资本供 求缺口将会更大 农户等经济主体的生产与再生产将不能顺利进行 农 民增收 农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 另一方面 如果 法律许可农村农民借贷行为 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农村供求缺口 促进 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收入 但同时却又会引起新的问题 如果农村民间 借贷行为合法化 城市民间借贷行为是否也应合法化 如果城市民间 借贷行为也合法化 那么将会极大地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从而对 国家金融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做到科学合理 合法 有待进一步 研究 三 对策思考 1 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 特别是利率市场化 我国农村民间借贷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村资本供求存在缺口 而缺口的出现又是央行对 利率实行管制的结果 所以 如果利率实现了市场化 资本价格将会根 据资本供求自动进行调整 虽然农信社的贷款利率永远不会实现均衡 状态 但却高于目前的水平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弥补资本供求缺 口 缓和资本供求的矛盾 以致那些不规范的民间借贷行为 然而 对利率市场化国内目前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他们认为利率 市场化 其一 将会导致利率上升 消费与投资下降 国民收入减少 其 二 将会削弱央行的权力 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其三 将会使人民 币利率上升 进而外资为了套利流入增加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的 确 我们不能否认利率市场化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我们也不能过 分夸大这些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 第一 利率市场化 会使利率上升 消 一6 2 一 费减少 储蓄增加 而就目前我国来说 资本尚比较缺乏 所以储蓄的 增加正好可以转化为投资 另外 利率上升 固然会使部分投资项目碰 到困难 但由于利率缺口 这即是说 将会有一些新的项目 甚或效益高 的项目取代那些无法维持的项目 总之 利率上升 可能会使国民收入 减少 但即便如此 那也是由于部分消费转换为投资而引起的暂时现 象 从长远来看 投资的增长还可为国民经济的持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 础 第二 利率市场化 固然会削弱央行的权力 但是央行任何政策都 是由有限理性的决策者制定的 加之由于信息的不充分 他们也会犯错 误 而目前也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理论能证明管制较严的政府比市场 更有效率 再说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当然资源的配置就应以 市场为基础 如果导致人民币升值 对此也应辩证的看 人民币升值会 使我国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但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国力的增强 意味着 我们可以 廉价 地进口外国一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 总体而言 利 率市场化 短期内可能有一定负面的影响 然从长期来看 则利大于弊 所以 我们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市场化进程 毕竟利率市场化也是 一个漫长的 渐进的过程 我们不能操之过急 但这不等于我们应该放 弃市场化这个目标 相反我们应及早采取市场化行动 2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 利率 市场化是一个长期过程 一朝一夕不可能实现 即使实现了 也不可能 完全消除资本供求缺口 这即是说 市场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其在资源 配置方面可能会失灵 而这正好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所 以 当市场不能解决 指通过正式金融市场 农村资本供求缺口的问题 时 就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实行信贷配给 从1 9 9 9 年开始 央行在农村地区推行小额信贷 成绩良好 从2 0 0 0 年到2 0 0 5 年3 月末 全国农信社小额信贷余额达1 6 4 4 亿元 农信社共向7 1 0 0 万户发放了小 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占总农户数的3 2 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 要求总农户数的6 8 由此可见 小额信贷目前还不能满足农户对资 本的需求 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小额信贷的投放力度 3 逐渐放开和规范农村民间借贷行为 农村民间借贷行为具有两 大特点 一是借贷双方当事人多为邻居 朋友 亲戚 回事等熟人 相互 之间比较了解 二是手续简单 比较灵活 一旦双方达成协议 款项一般 在两日之内即可到位 相比之下 农信社提供贷款面I 临的最大障碍是 缺乏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了解 另外 借贷手续也比较复杂 一般匆匆 申请借款到借款获得批准少则十几天 多则两三个月 而即便这样农户 等经济主体通常也只有在春季才有可能借到款j 可见 农村民问借贷 与农户的生产生活比较适应 所以农村民间借贷利率较高 农村民间借 贷行为依然比较活跃 鉴于此 如果国家能出台一些用于规范农村民 间借贷行为的法律法规 既可以弥补前两项政策的不足 利率市场化进 程较慢 小额信贷数额有限 又可以充分抑制农村高利贷现象 从而一 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农村民间借贷行为所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 当然 给予农村民间借贷行为合法地位 并不意味着也要给予城市民间借贷 和城市民间借贷实行差别待遇 这样将导致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 城市 有可能出现资本供求缺口 这种后果非但不可怕 相反却正好体现我 们对农业的反哺 据统计 1 9 9 6 年至2 0 0 4 年 我国农业贷款规模占全 国信贷规模之比在3 1 至5 7 8 然而农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却 远远高于这一比重 如2 0 0 4 年 农业总产值占我国G D P 的1 5 2 所 以 使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 本无可厚非 参考文献 1 辛殉 农村社区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研究 J 金融与保险 人大复 印资料 2 0 0 5 8 2 郝亚明 张荣乐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 市场视角下的思考与选择 J 金融与保险 人大复印资料 3 牛建高等 中国农村贫困的金融成因 基于产权视角的分析 J 金融与保险 人大复印资料 4 吴晓灵 小额贷款年 的中国突破 J 金融与保险 人大复印资 料 5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 9 7 作者单位 青海民院计财处青海西宁8 1 0 0 0 7 责编 贾伟 万方数据 农村民间借贷的微观分析农村民间借贷的微观分析 作者 张晓燕 作者单位 青海民院计财处 青海西宁 810007 刊名 经济师 英文刊名 CHINA ECONOMIST 年 卷 期 2007 12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 5条 参考文献 5条 1 辛殉 农村社区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研究 2005 08 2 郝亚明 张荣乐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 市场视角下的思考与选择 3 牛建高 中国农村贫困的金融成因 基于产权视角的分析 4 吴晓灵 小额贷款年 的中国突破 5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 1997 相似文献 10条 相似文献 10条 1 期刊论文 冀延卿 现阶段农村民间生产性借贷和生活性借贷之比较 河南社会科学2001 9 6 农村民间借贷是农村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银行借贷的必要补充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性民间借贷和生活性民间借贷的发展都比较快 在 无息 低息和高息民间借贷中 有息 高息借贷呈上升趋势 生产性借贷和生活性借贷由于借贷用途和利息来源的不同 二者的经济后果 社会效应以 及对借贷利率的要求也不同 要加强对农村民间借贷的引导 管理和规范 扬利去弊 使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以促进农村的社会稳 定和经济发展 2 期刊论文 赵付玲 冯中校 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 成因与政策取向 对许昌市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金融 理论与实践2004 6 在农村 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的 灵活的融资形式 与银行信用相比 这些民间借贷不规范 但作为银行信用的补充 它为农村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不小的 贡献 有必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当前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 3 期刊论文 潘劲 Pan Jin 宁夏农村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 以盐池县 同心县与中宁县为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24 2 目前 如何破除农村金融的瓶颈约束 促进 三农问题 的解决 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由于各省市区情况不同 从而改革必须因地制宜 切不可一 刀切 所以笔者在文章中 将立足于宁夏农村地区实际 以农村民间借贷为切入点 探索一条适合宁夏农村实际情况的金融改革之路 文章以制度经济学理论 为依据来论证农村金融体系二元性特征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合理性 接下来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立足宁夏农村 结合课题组的调研资料 分别就当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民间借贷 的现状 问题及作用进行全面分析 进而结合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有针对性地就宁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4 学位论文 姜雅莉 农村民间借贷研究 2006 民间借贷呈现出不断膨胀的趋势 逐渐发展成为农村地区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之一 其在缓解资金紧缺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显现出一定 的危害性 因此 如何规范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的发展 扬长避短 使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是当前农村 金融发展十分重要迫切的问题 本文正是从现实和理论的发展出发 运用货币金融学 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 就民间借贷活动中的生产性借贷和生活性借贷进行分类 界定了 在不同类型下高利贷的判定 从供给 需求 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动因 结合典型调查 总结了我国目前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规 模 特点 深入剖析了农村民间借贷的效应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建立农村商业银行 纳入正规金融 建立基层合作金融 贷款 公司 建立农业投资基金公司等模式来规范我国民间借贷活动 并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利率市场化 信用社改革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加强监管 法 制建设等方面对规范管理我国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设计为三个部分 共六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导论 简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 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以及对已有的国内外关于民间借贷问题的研究成果进 行简要的归纳 介绍 并提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和第五章 这一部分主要就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 特点以及其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结合关中 陕北地区民间借贷活动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二章 主要针对我国目前民间借贷存在的现状 界定了民间借贷的概念 分析了民间借贷存在的类型 区分 民间借贷与高利贷行为 并从需求角度 供给角度 交易费用角度剖析了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 第三章 介绍了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的历程 分析我 国民间借贷的规模 数量 主体 类型 合约 资金用途 利率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目前民间借贷活动的特点 第四章 从资源配置 投资增加 资本效率 完善金融体系等角度 运用几何模型分析了民间借贷活动存在产生的正面效应 负面负效应 指出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民间借贷的 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用 第五章 结合陕西关中 陕北地区调查对民间借贷活动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三部分即第六章 提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民间借贷问题的关键 民间借贷问题宜 疏 不宜 堵 应引导民间借贷活动向合作金融转 变 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我国规范民间借贷活动的政策建议 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化 放松利率管制 实行利 率市场化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 健全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体制 减少民间借贷生存空间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加强民间借贷的监管 健全民间借贷的 规章制度 加快金融法制建设 本研究得出三点重要结论 一 按借贷资金用途的不同来划分不同资金用途的高利贷标准 能更合理的区分民间借贷活动中的高利贷行为 二 在 现阶段 农村民间借贷活动从需求 供给 交易费用等角度有其存在的深层次的原因 是不可避免的融资行为 且又发挥了一定的正面效应 因此 有 效的引导 规范和管理是正确的对待民间借贷活动的态度 而不是简单的打击 取缔 禁止 三 合作金融 商业金融是民间借贷活动规范 引导的方 向 具体可采用建立农村商业民营银行 贷款公司 农业投资基金公司等 5 期刊论文 潘劲 高石钢 李文靖 Pan Jin Gao Shigang Li Wenjing 宁夏农村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 证研究 以盐池县 同心县与中宁县为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4 目前 如何破除农村金融的瓶颈约束 促进 三农问题 的解决 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由于各省市区情况不同 从而改革必须因地制宜 切不可一 刀切 所以笔者在本文中 将立足于宁夏农村地区实际 以农村民间借贷为切入点 探索一条适合宁夏农村实际情况的金融改革之路 文章以制度经济学理论 为依据来论证农村金融体系二元性特征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合理性 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立足宁夏农村 结合课题组的调研资料 分别就 当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民间借贷 的现状 问题及作用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实证分析所得出结论 有针对性地就宁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有价值 的对策 6 期刊论文 王继荣 我国农村民间借贷法律问题研究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 9 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经济法依据有经济效益原则和社会公平原则 尽管我国相继颁布了 等有关农村民间借贷方面的 法律法规 但是农村民间借贷还存在着干扰国家金融政策的实施 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 和资源的浪费 金融风险大等弊端 必须使农村民间借贷监管法 制化 制定专门规范农村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来完善我国农村民间借贷 7 期刊论文 张晓艳 ZHANG Xiao yan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应规范民间借贷 生态经济2008 1 民间借贷是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导其规范发展对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及特征 然后从 正反两方面讨论了它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规范民间借贷 促进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8 学位论文 杨金珊 吉林省农村民间借贷问题研究 2007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户经营的多样化 农户对借贷资本的需求日益强烈 在正规金融无法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情况下 民间借 贷成为农户的主要融资渠道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民间借贷行为进行研究 分析农户民间借贷的行为特征 民间借入资金规模的影响因素 并对四平市梨 树乡夏家百信合作社进行案例分析 试图揭示吉林省农村民间借贷的特征 需求规律及其制约因素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部分 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 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本文首先对已有文献中的相关研究 如民间借贷的形式 特征 功能 进行回顾概括 其次 再对已有文献概括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可能影响农户民间借入资金规模的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在分析开展农村民间借贷理论依据的基础上 对民间借贷的概念予以界定 目前在国内 对民间金融概念的界定有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