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2》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2》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2》苏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2》苏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2》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2一 闻鸡起舞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主薄:主管文书的官吏。中夜:半夜。蹴(c)琨觉:踢醒刘琨。睿:即司马睿,东晋元帝,当时担任左丞相。军谘( z)祭酒:官职名,类似军事顾问。纠合骁(xio)健:集合勇猛健壮的人。纠合,集合。骁健,指勇猛健壮的人。诚:如果,假如。望风响应:听见消息就起来响应。【阅读提示】晋代的祖逖小时候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人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选文除了叙述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外,还叙述了祖逖为了恢复中原,自募勇兵,誓师北伐的历程,集中表现了祖逖“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 (2)因起舞( )(3)及渡江( ) (4)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b. 因起舞c. 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d.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 (2)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4. 本文主要表现了祖逖怎样的优秀品质? 二 蜈蚣与蚓一蜈蚣盘旋蚓穴之上。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正仿徨旋绕,蚓复乘间拔其一足,蜈蚣益怒而无如之何,守穴口不肯去。蚓遂渐拔其足,阅一时许,则蜈蚣已无足,身虽未死,而不能转动,横卧于地,如僵蚕焉。蚓乃公然出穴,噬其腹而吸食之。(选自庸庵笔记)【注释】仿徨:来回地走而不前进。旋绕:环绕。阅:经过。公然: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噬(sh):咬。【阅读提示】 本文开门见山,交代了对立的双方:蜈蚣和蚯蚓。因为蜈蚣强大而蚯蚓弱小,所以蚯蚓只能隐匿穴中,不敢出去交战。然而,蚯蚓却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屡屡拔去蜈蚣的脚。尽管蜈蚣号称“百脚”,但在蚯蚓持久战的攻略之下,脚被拔得精光,最终成了蚯蚓的盘中餐。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蚓匿穴中( ) (2)蜈蚣怒,欲入穴( ) (3)蜈蚣益怒( ) (4)阅一时许( )2.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噬其腹而吸食之 a.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b.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c. 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d. 至之市(郑人买履)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蚓复乘间拔其一足。 (2)蚓乃公然出穴,噬其腹而吸食之。 4.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三 士人之常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水俭:因为水灾而年成不好。俭,歉收。五碗盘:古代南方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率物:率人,为人表率。真素:真诚无饰,质朴。豁:抛弃。时意:时俗,文中指生活习惯。登枝:攀上高枝,指做官。【阅读提示】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不论所处的环境是贫还是富、是贵还是贱,能保持安贫乐道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 选文中的殷仲堪作为荆州刺史,平时生活俭朴,遇上水灾之年,每顿饭只上五个菜,饭粒掉了也捡起来吃。他还经常告诫自己的亲人,安贫乐道是“士”最起码的修养,为人不可忘本。其言行着实令人钦佩。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值水俭( ) (2)辄拾以啖之( ) (3)虽欲率物( ) (4)今吾处之不易(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2)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 3. 你认为殷仲堪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 张敞制盗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旦捕得数百人。(选自汉书张敞传)【注释】视事:办公。居皆温厚:生活都十分富足。贳( sh):宽大,赦免。把其宿负:抓住他们过去所做的坏事。受署:安排。赭(zh)污:用红褐色颜料做记号。【阅读提示】 汉代张敞,曾为京兆尹,他体恤民情,治郡严宽相辅而行,成绩斐然。选文叙述了张敞任京兆尹期间以盗制盗的故事。张敞先让几个盗贼头子在自己手下任职,并要他们摆酒庆贺,小偷们都来饮酒,于是乘机将他们逮捕。其“赭污”作为捕捉盗贼的权术,成为历史典故。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长安市偷盗尤多( ) (2)今一旦召诣府( )(3)小偷悉来贺 (4)且饮醉( )2.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敞以为可禁 敞皆以为吏 今一旦召诣府 一旦捕得数百人 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 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 (2)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 4. 张敞在制盗方面采用了什么奇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 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注释】光:即司马光,北宋大臣,史学家,曾编撰资治通鉴等书。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 瓮:水缸。迸:涌出。【阅读提示】 本文开篇总写七岁的司马光“凛然如成人”。然后记叙了司马光的两件事:一是闻讲左氏春秋,“了其大指”;二是破瓮救友,表现了幼年司马光的聪慧好学和机智过人。司马光学习刻苦,“手不释书”,以致“不知饥渴寒暑”。他痴迷学习却并不拘泥于书本,当一儿“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之时,他却镇定自若,立即作出决断,破瓮救友,显示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文末的“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一句,通过人们对司马光的事迹的传扬,从侧面烘托了他的形象。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凛然如成人( ) (2)即了其大指( )(3)群儿戏于庭( ) (4)足跌没水中(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2)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 你从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六 焚鼠毁庐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生茨以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粟盐酪,具无仰于人。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一旦被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伥伥无所归。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注释】茨(c):用芦苇、茅草盖的屋顶。菽(sh)粟:指粮食。菽,豆类的总称。酪:乳酪,一种食品。累累然:成群结队的样子。啮:咬。积憾之:对此积蓄了满腔怒火。被:遭,受。这里是“醉”的意思。百故:百般,多种多样。伥伥:迷惘而不知所措。伥,通“怅”。【阅读提示】 文中的越西男子,虽然独自结庐而居,却努力耕作,自力更生,生活倒也安适。可他却因为不能忍受老鼠的骚扰,竟在醉酒之后以火焚鼠,使自己赖以栖身的茅庐也化为灰烬。鼠患固然应除,但却于酒后怒焚,不计后果,实在是得不偿失。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具无仰于人( ) (2)尝患鼠( ) (3)持火四焚( ) (4)庐亦毁(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 (2)次日酒解,伥伥无所归。 3.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 西山读书声 瑞彰尝偕数友游西山,至林峦深处,风日暄妍,泉石清旷,杂树新绿,野花半开。眺赏间,闻木杪诵书声。仰视无人,因揖而遥呼曰:“在此朗吟定为仙侣,叨同儒业可请下一谈乎?”诵声忽止,俄琅琅又在隔溪。有欲觅路追寻者,瑞彰曰:世外之人,趁此良辰,尚耽研典籍,我辈身列黉官,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何必多此跋涉乎?众乃止。 (阅微草堂笔记)【注释】瑞彰:沈瑞彰,人名。杪(mio):树枝的细梢。叨(to):客套话,指承受别人的好处。黉(hng)官:学子。榼(k):古代盛酒的器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1)至林峦深处 ( ) (2)闻木杪诵书声( )(3)定为仙侣( ) (4)其鄙而不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眺赏间,闻木杪诵书声。 (2)诵声忽止,俄琅琅又在隔溪。3.本文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八 海瑞清廉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忘掉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家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注释】都御史:职官名称,负责巡按州县,考察官吏。刚峰海公:即海瑞,字汝贤,号刚峰。宦囊:做官的俸禄。金:银子。葛布一端:麻布两丈。【阅读提示】 “户部”及其他。明、清时期,中央设六部。上文所说的“户部”是负责税收、钱粮及户籍的部门;又,上文所说“王司寇凤洲”即王凤洲,他是“刑事部”负责人,刑部主管司法、监狱等;“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及科举考试;“兵部”主管军事;“礼部”主管外交事务及祭典等;“工部”主管建筑、河道等。各部的负责人称尚书。1、解释:卒婚 宦 惟 而已 2、翻译: 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3、理解: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参考答案一 闻鸡起舞1. (1)一起(2)于是(3)等到(4)派遣2. d(a项中“以为”即“以之为”,是让做的意思;b项中“起舞”是起床舞剑的意思;c项中“望风”是听到消息的意思,均与现代汉语不同)3. (1)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2)(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于是起床舞剑。4.本文主要表现了他勤奋刻苦,抱负远大,乐于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薄,(他与刘琨)同寝,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于是起床舞剑。等到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祖逖住在京口,集合勇猛健壮的人,对司马睿说:“大王您如果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派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见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人!”二 蜈蚣与蚓1. (1)隐藏,躲藏(2)想要(3)更加(4)表示约数2. c(c项与例句中的“之”均为代词;a项中的“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b项中的“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d项中的“之”为动词,可译为“到去”)3. (1)蚯蚓趁着(蜈蚣不注意的)间隙(又)拔去了它的一只脚。(2)蚯蚓于是毫无顾忌地爬出了洞穴,咬着蜈蚣的腹部吸食它。4.示例:面对强敌,我们不要害怕,不要一味地退缩,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掌握局部优势勇敢地出击,从而战胜强敌,取得胜利。【译文】(有)一只蜈蚣在蚯蚓的洞穴上转来转去。蚯蚓躲藏在洞穴中,忽然探出头拔去了蜈蚣的一只脚。蜈蚣发怒了,想要进入洞穴,可是洞穴太小,容不下(它)。(蜈蚣)正在环绕着洞穴来来回回地走,蚯蚓趁着(蜈蚣不注意的)间隙(又)拔去了它的一只脚,蜈蚣更加愤怒,却又不能把蚯蚓怎么样,(蜈蚣)守在洞穴门口不肯离开。蚯蚓于是慢慢地拔蜈蚣的脚,经过一个时辰左右,蜈蚣已经没有脚了,虽然没有死,但身体不能转动了,只能横卧在地上,像僵死的蚕一样。蚯蚓于是毫无顾忌地爬出了洞穴,咬着蜈蚣的腹部吸食它。三 士人之常1. (1)碰上的时候(2)立即,就(3)想(4)我2. (1)(他这样做)虽然是想给大家做出表率,也是因为他的本性质朴。(2)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攀上高枝就抛弃他的根本呢!3.示例:殷仲堪是一个正直清廉、安于贫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译文】殷仲堪做了荆州刺史以后,碰上因为水灾而年成不好的时候,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此外没有其他菜肴;饭粒掉在盘里或座席上,马上检起来吃了。(他这样做)虽然是想给大家做出表率,也是因为他的本性质朴。(他)常常告诫子侄们说:“不要因为我担任一个州的长官,就认为我把平时的生活习惯抛弃了,现在我的这种习惯并没有改变。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攀上高枝就抛弃他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四 张敞制盗1. (1)特别(2)到去(3)全,都(4)而且2. d(第句中的“以为”分别为认为和以之为的意思;第句中的“一旦”分别为有一天和一天的意思)3. (1)如今一旦叫他们到京兆府,恐怕各个小偷都会害怕.请一切交给我们来安排。(2)官吏坐在巷口查看走出来的人,衣襟上涂着红褐色颜料的就把他抓住捆绑起来。4.以盗治盗。为了不惊动小偷,让小偷的头目用红褐色颜料在小偷的衣襟上做记号,逐个捕捉。【译文】长安集市小偷特别多,商家苦不堪言。皇帝就此事征询张敞的意见,张敞认为可以禁绝小偷。张敞已经担任京兆尹开始办公,登门求教长安父老。张敞了解到小偷头目有几个人,生活都十分富足,出门骑马,有小童侍从,乡里人以为他们是有道德的人。张敞把小偷头目全都叫来责问,于是赦免他们的罪责,但抓住他们过去所做的坏事,让他们去抓小偷来赎自己的罪。小偷头目说:“如今一旦叫他们到京兆府,恐怕各个小偷都会害怕,请一切交给我们来安排。”张敞把小偷头目都任命为小吏,送他们回去。他们回家后摆了酒席,小偷们全都来祝贺,而且喝醉了酒,小偷头目用红褐色颜料在他们的衣襟上做了记号。官吏坐在巷口查看走出来的人,衣襟上涂着红褐色颜料的就把他抓住捆绑起来,一天就逮捕了几百人。五 破瓮救友1. (1)像,如同(2)懂得,明白(3)玩耍(4)沉没,淹没2. (1)从此(他)书本不离手,(如饥似渴地读书)到忘记饥渴冷暖。(2)司马光拿起石头击破水缸,水从缸中涌出,小孩得救了。3.示例:面对问题,我们要打破常规思维寻找解决方法;在困难面前,要沉着冷静,并机智果断地采取行动。【译文】司马光长到七岁的时候,神情严肃庄重得像大人一样。听了别人讲解左氏春秋,他非常喜欢,回去给家人讲解,书中的主要意思(他)已经完全理解。从此(他)书本不离手,(如饥似渴地读书)到忘记饥渴冷暖。(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水缸上,失足落入缸中淹没到水里,别的孩子都跑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击破水缸,水从缸中涌出,小孩得救了。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绘成图画,在开封、洛阳一带广泛流传。六 焚鼠毁庐1. (1)通“俱”,都,完全(2)发愁,忧虑(3)烧(4)也2. (1)(那些老鼠)白天成群结队地在屋里行走,夜里就咬东西发出响声直到天亮。(2)第二天酒醒后,(男子)无家可归,迷惘而不知所措。3.示例:告诉我们小不忍则乱大谋,遇事要冷静思考,不可莽撞行事,要寻求一个最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译文】越西有个单身汉,他盖了间茅屋,努力耕种粮食供养自己。时间长了,豆类、粟米、盐和奶酪,都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他曾经对老鼠成灾很发愁,(那些老鼠)白天成群结队地在屋里行走,夜里就咬东西发出响声直到天亮。男子对此积蓄了满腔怒火。一天,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