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 先动动脑筋猜个谜语 谜面是 以前的殿堂 打一个地名 谜底是什么 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 是明 清两代的皇宫 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为什么叫 紫微城 呢 原来古时人们把天上的星宿划分为三垣 yu n 二十八宿 三垣指三个宫城 即太微垣 紫微垣 天市垣 紫微垣在中间 北斗星的东北方向 于是古人认为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封建帝王被认为是天帝之子 故皇宫取 紫 字 又因为皇宫是禁区 所以故宫又叫 紫禁城 今天 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 故宫博物院 1 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 学习介绍建筑物的说明顺序 3 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 鸟瞰全文话故宫 故宫博物院 原来是一篇广播稿 曾经配上音乐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祖国各地 节目中播出 当时 地理知识 杂志准备开辟 旅游地理 专栏 要去了这篇稿件 在1979年11月号上刊载了 题目就叫 古代艺术的宝库 故宫博物院 由于 故宫博物院 最初是为广播写的 所以从听觉的角度和广播特点方面考虑较多 阅读课文 同学们要考虑这些 下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博物院 3 作者链接黄传惕 1934年生 湖南省平江县人 笔名黄羽 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 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 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 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 广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 先后任编辑 记者 副主任 主任等职 一 整体感知1 快速阅读课文 说说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 并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交流点拨 本文主要从故宫的概况 位置 历史 价值 全貌及建筑布局 三大殿 后三宫 御花园 等等介绍故宫 特点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风格独特 2 本文主要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 本文主要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这样安排正好与故宫的建筑顺序以及参观的线路相吻合 使全文条理分明 3 跳读课文 作者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介绍的 交流点拨 分为 前朝 和 内廷 4 说说这篇文章的内容主旨 交流点拨 本文按照参观路线 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 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 表达了作者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 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二 文本研读1 默读课文 按文章的说明填写下图 交流点拨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太和殿的 其立足点是什么 有哪些方位词 交流点拨 按从外到内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 分别以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为立足点 方位词依次是 正中 上面 背后 两旁 殿顶 中央 周围 下面 3 文中作者详写了什么 略写了哪些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 作者选择了太和殿作为前朝三大殿的代表而详写 略写中和殿和保和殿 内廷 后三宫 也是略写 这样安排 点面结合 既节省了笔墨 又照顾了全局 且突出了重点 按照空间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 精读片断知特色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 我们明白了课文说明的对象是故宫博物院 其特征是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风格独特 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从南到北 这堂课 我们选择课文的重点段落做精细阅读 看看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进行说明的 一 文本研读重点阅读 太和殿 部分 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交流点拨 因为太和殿是 前朝 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 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 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 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2 说说作者主要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交流点拨 先介绍太和殿的台基 设置奇巧 暗示渲染了它在三大殿之中地位之尊崇 再写其外观的气势宏伟 色彩壮丽 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 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说明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 封建皇帝凭借雄伟建筑显示其威严 3 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 交流点拨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 这是皇权的象征 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4 在介绍太和殿时 立足点是什么 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交流点拨 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 按空间顺序介绍的 按空间顺序写的文章 要有一个立足点 离开立足点 就无法确立方位 二 说明方法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大建筑群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和谐统一 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面对规模如此宏大的说明对象 作者运用了多种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说说下列句子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 在北京的中心 有一座城中之城 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交流点拨 作诠释 交代了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 使读者对故宫产生整体印象 它地处 北京的中心 是 城中之城 即可让人看到故宫的规模之大 也可感受其地位非同寻常 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这就突出了故宫在今天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 2 宫城呈长方形 占地72万平方米 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 房屋九千多间 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交流点拨 列数字 介绍故宫建筑群占地面积 宫殿和房屋数量 将 规模宏大 具体化了 给人印象深刻 让人不得不惊叹于故宫的宏伟 同时也勾起了人们的好奇 这么宏大的规模到底该是怎样的呢 这么多的房屋到底会怎样布局 设计呢 3 走进午门 是一个宽广的庭院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交流点拨 打比方 把金水河写活了 似在临风舞动 生动形象 给人飘逸的美 4 梁枋间彩画绚丽 有双龙戏珠 单龙翔舞 有行龙 升龙 降龙 多态多姿 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交流点拨 摹状貌 摹写太和殿姿态各异的龙 调动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时之所以突出了各种各样的龙 是因为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宣扬皇帝是龙的化身 真龙天子 皇宫的设计自然以龙的图腾为主 5 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 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 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出现了双凤朝阳 龙凤呈祥的彩画 还有飞凤 舞凤 凤凰牡丹等图案 交流点拨 作比较 将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建筑风格以及图案进行比较 突出了故宫建筑物不同的特点 小结 除了以上几种说明方法外 文中对故宫博物院如此宏大规模的建筑群的说明 主要采用分类说明 将故宫按 前朝 和 内延 两大部分进行说明 突出了故宫建筑群的规模宏大 布局统一的特点 三 说明语言品析下列说明语言的特点 试做简要分析 1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交流点拨 这句是本文的中心句 写出了参观者由衷的赞叹 精美的建筑文物 智慧的劳动人民 这些都使人们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2 这里的建筑布局 环境气氛 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亭台楼阁 池馆水榭 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 假山怪石 花坛盆景 藤萝翠竹 点缀其间 交流点拨 这句话道出了皇家花园的与众不同 作者从观赏者的角度 以生动活泼的笔触 运用大量富有美感 富于表现力的四字短语向人介绍了御花园的建筑布局 环境气氛 怎一个 美 字了得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令人向往 3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 重重殿宇 层层楼阁 道道宫墙 错纵相连 而井然有序 交流点拨 此处多用叠词 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流露出对故宫建筑艺术的赞叹以及离开故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故宫有无穷的魅力 能够穿越时空 让人不但身处其间能感受到美 而且即便离开了 回望到的依然是美 请你运用空间顺序写一段文字 介绍一下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