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一、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1、什么叫信息:信息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看信息是对社会、自然界的事物特征、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描述。信息的传播和表征是什么? 信息所描述的内容能通过某种载体如符号、声音、文字、图形、图象等来表征和传播的。 信息处理主要包括哪些过程? 信息处理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输出、信息的存储和传输。 信息处理的核心是什么? 信息加工是信息处理的核心。2、信息的基本特征: (1)、共享性:共享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2)、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信息,上课的铃声,交通的红绿灯,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无不是信息。(3)、依附性:即信息要借助于某种符号表现出来如:文字、声音、图像等,而这些符号又要依附在纸张或别的物质上,如磁带、磁盘、光盘上。(4)、时效性:就是信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效力,说白了就是这个信息过期没过期。(5)、价值性 (价值相对性):信息的价值取决于信息接收者的信息需求以及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应用能力。 (6)、信息的相关性与无关性 (7)、信息的真伪性二、信息技术对个人影响1、 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2 、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3、 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4 、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三、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 促进科技进步2、 加速产业的变革3、 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四、 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1 “开放”与“安全”计算机病毒病毒 (virus) 是生物学领域的术语,是指能够使人或动物致病的一种微生物。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复制性、攻击性和破坏性等特点。黑客“黑客”(hacker)是指对电脑系统的非法侵入者。尽管有些黑客只是为了好奇或表现自己的能力而非法地访问他人的系统,但也有一些别有用心之徒侵入他人系统后,会破坏文件或修改数据、盗窃内部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共秩序、个人合法权益造成极大的危害。网络陷阱网络陷阱是指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利用因特网行骗的行为,如约在聊天室结识的“朋友”见面,然后见机行骗;利用填写个人资料机会,骗取他人的个人资料,以作非法之用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主要途径有三种:立法途径、技术途径和个人防范途径。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2000年4月26日颁发了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51号令)。1994年2月18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新刑法第286条第3款也对实施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人作出了判刑规定。2、 “共享”与“尊重”3、 “自由”与“规则”4、 “虚拟”与“现实”五、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法律、规范和道德1、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1)不剽窃他人信息作品的内容;(2)不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等;(3)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要尊重作者的意见;(4)不能出于赢利的目的非法复制、出版他人的信息作品;如果出于学习、研究或欣赏目的,可以少量复制但不能出版,并应尽可能地通知对方并取得对方的同意;(5)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应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2、 加强自我约束 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使用电子邮件(e-mail)的一些礼仪要求:(1)发信时最好输入邮件主题,以便收件者了解邮件的主要内容;(2)信件的内容要尽可能简短明了,以便不浪费他人的时间;(3)如果用英语等外国语言写电子邮件,内容一定不要都用大写表示(全部大写意味着大喊大叫);(4)不要随意给他人发信,不能给他人制造垃圾邮件。六、信息安全与自我保护1、 加强病毒防范的意识和能力(1)做好病毒的预防工作 :预防病毒是指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预防病毒入侵计算机。分为人工预防和软件预防。软件预防指的是给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安装过滤软件或放火墙软件,进行自动的病毒预防。人工预防能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侵入,包括以下几方面:A、加强自己防范病毒的意识。B、不轻易使用不明来历的软盘和光盘。C、不轻易打开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D、不随意访问不明来历的网站或下载不明来历的文件。(2)做好病毒的检测和消除工作。(3)还应该定期进行病毒检测。2、保护自己的作品(1)建立保护自我作品版权的意识,学习、了解有关版权方面的知识;(2)保管好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初稿、图纸等;(3)选择先正式出版、后网络共享的方式;(4)对于网络共享,还可以按照网络版权,如创作共用协议,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协议授权;(5)对于侵害自身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勇于反击。3、 避免网络陷阱的伤害4、 警惕信息污染(1)养成随时对自己浏览的信息内容、网站展开批判性思维的习惯;(2)不断提高自己识别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3)尽量只浏览那些正规组织的网站,如域名为org、gov、edu 等的网站,和具有较好声誉的网站,如新浪、搜狐等;(4)远离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5、 保护自己的心理与生理健康七、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产生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文字的发明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 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 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 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代。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