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让学生充满能量.doc_第1页
心态,让学生充满能量.doc_第2页
心态,让学生充满能量.doc_第3页
心态,让学生充满能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态,让学生充满能量今年,很有幸,我担任了初三两个班数学的教学。初上初三,紧张,彷徨是肯定的,但是我经过了短时间的适应便投入到初三的教学中。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事情,现将我经历的事情进行讲述,并分享下我个人的处理经验和收获吧。事件1:班上有一名学生A,(后面用小A代替)这个小孩初二的基础比较好,但是进入初三以后成绩掉的比较快。让我伤透了脑筋,第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为90,第二次77第三次只有80。在和他们班主任的交流后,我和班主任决定去他家进行家访。晚上,我和小顾老师一起去了他家,与他母亲进行了交流。询问小孩在家的时候都做些什么,有没有什么不良表现。我这个人比较直,当着他和他母亲的面就问道,小A你觉得你后面该如何去做?好好学or继续玩?小孩本身不坏,回答道:我想好好学的,老师你相信我,我一定会好好学的。我说:这个话说的我不信,因为第一次没考好的时候你就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已经在我面前失去了;百分之三十的信任度了。我问你个问题你老实回答。家里有电脑不?上网玩游戏不?小A答道:有电脑,但是我不玩游戏。我说:那ok,把电脑打开下,我来看看好吧。你老师我曾经就是个游戏迷,也算半个电脑专家。我来看看。如果里面没有游戏,我将会尽全力帮你好吧?他说:好吧,看看就是了。于是,我随着他和他母亲来到了他的寝室,打开电脑。我随便看了下。我就在问他:真的没有游戏?你确定?他说:那些都是单机游戏,而且我不玩的呀。我说:很简单,不玩。老师帮你卸载掉。你肯不?小A说:可以啊。听到这个话,我笑了。伸手摸摸他的头。小A啊,游戏是个好东西,尤其是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玩起来没得数,这是很正常的。老师以前沉迷游戏的时候能做到一天饭都不吃。只为了游戏。你已经算是做的比较好的了。只是问你三个问题你回答下好吧?然后老师帮你分析下后面你该如何做。Ok?小A说:好吧,你问。我说:第一个问题,玩游戏时间长了起来的时候有没有负罪感?第二个问题,你想不想上个好点的高中?第三个问题,你是为了父母上高中还是为了自己?请回答?小A说:有负罪感,想读个好点的高中,为了自己。我说:你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第一、玩游戏为什么要有负罪感?大人也玩游戏呢。身边的同学也玩游戏呢。如果人人都有负罪感,那还有谁会玩游戏啊?第二、你不想上好高中,因为如果你真的是自己想上的话,你不会像如今这样不求上进,当然我话有点重啊。第三、你不是为了自己学。你是为父母而学,为了别人口中的好学生而学。所以你才会做不到最好!小孩想了半天,说道:那我该怎么办呢?我说:很简单,游戏可以玩,不沉迷即可,而且你之所以玩游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你和身边的人一起玩着在。如果身边的人都不玩,你也会觉得玩起来没意思了。那么你可以进行如下的尝试:1、明确自己为什么而学。一会我帮你分析。二、尝试交一些朋友,一些不怎么玩游戏的朋友,当你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圈子里,你对游戏的兴趣会少很多。三、明确自己为什么不肯学习。尝试去培养学习的兴趣。小A说:老师,你说的很难做到哎!我不玩游戏的话别人会讲我假认真的哎。会排挤我的哎!我说:没错,请问他是你真正的朋友吗?小A:应该是的吧?我说:如果是真正的好朋友,不但不会排挤你,而是帮助你希望你好好学习,奔一个好的未来。而喊着你玩游戏的人往往都是你的损友,不但对你没有任何帮助,相反,他们会害你,让你无心学习。当然这个我说的再多你也不肯信。那么听我下一个理论,也是很多人想不到的理论。仅仅是我们两的交流好吧?你听听看,也许有收获。在你的印象中,什么叫做孝?小A:就是陪着父母,听父母的话。父母老了养他们啊。我说:错了!你这个只是大部分人认为的孝而已。对父母好,听父母的不叫做孝,而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正的孝很简单。就是取得自己的成绩,获取自己的成功。然后用自己的能力,使得自己的孩子成为官二代,富二代。这才是真正的孝。你可以问问你的父母,如果你一事无成他们会认你这个儿子不?他们会养你,帮你不?我想,这个问题你就算不问你也知道答案的吧?回到最后一个问题,你为谁而学?小A想了想:为父母而学。我说:你又错了!小A说:那还能为谁而学?不是自己,不是父母?我说:为自己而学,你没有这个内在动力。说明你不是为自己而学。你学的再好,父母也不图在你身上得到什么。那么为父母而学也是不正确的。你仔细再想想?良久,小A 说:老师你还是告诉我吧!我说:其实你心中已经有答案了,人活一世,总要做点什么才不枉来世间走一遭。我觉得,你应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学。为了不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而努力。只有这样,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才有意义。当然,如果你只是想混吃等死。不求上进的话。你就应该答道了自己的目的了。只是,初二的时候你的成绩不差。说明你不是这样的人。现在我问你,你想做怎样的人?小A说,我想为自己努力一次。无论成败,起码我闯过!只是,我初三学的不好,现在还来的及么?那必须的!为什么会来不及?只有有心,一个月也是够的。如果无心,给你百年也是枉然对吧?老师还有班主任在此,一定尽全力帮助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你能在一个星期内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吗?小A说:可以的!老师,请相信我!我说:我仍然不信,因为语言再美也是苍白的!用事实说话!小A:嗯,老师你看着吧。我会实现自己的!反思:这件事的处理上,我仍然有很多的瑕疵。也不是一次谈话就能改变学生的。但是,学生进入初三后,会产生不适应,不习惯,想要逃避的心态,就往往会有爱玩游戏,不肯学习等现象的出现。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要掌握学生的心态。通过,谈话,家访,课后交流。等等手段与学生沟通。平稳学生的心态,积极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事件2:这次的小孩就称作小B吧,小B初二的时候不是我自己班上的,成绩很差,品德方面也有问题。不肯学习,爱好捣乱。开始的时候,我采取怀柔政策来和他谈话,好话说尽,也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他依然是我行我素。好的,穷则思变。软的不行,我就来硬的。抓住他一次犯错。直接把他放倒,(当然,只是看起来凶狠的那种。打学生是不被允许的,也不可能做的噢)可是没想到,他居然哭了。一个犯怪到极点的小孩居然哭了?好吧,拉出来,好好谈谈。在另一个空教室里。我问道:为什么哭?老师做的不对吗?如果做的不对,你可以打回来的他说:不是的,别人都不管我,你为什么要管我,还要讲我说我啊?你也和别人一样不管我就是了。反正我是弱智生。什么都不会!我说:这样啊,不管别人怎么想你,就目前你能说出这样的话,你就不是弱智,这是最起码的。再有,你也认为自己是最差的学生吗?小B说:不是啊!起码我比丁*好的多!我问:那是不是比丁*好的就是好学生了。比弱智好一点的在普通人眼里也是弱智。比最差生好一点的,通常也是被归类为差生!这个道理你不懂吗?再有,我问你,老师迄今为止歧视过你吗?有说过你是弱智吗?小B说:那倒没有。我说:很简单,那是因为你把自己当成了弱智来看,慢慢的,你身边的人也会变得和你的看法一样。所以到最后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弱智了!在我看来,你很聪明,通常会捣乱的小孩都不是笨蛋,只有那种你骂他他还对着你笑的才是弱智。你是吗?小B:那我肯定不是!很好,既然你不是弱智,那么就做正常人的交流,别给我装疯卖傻!否则我饶不了你!你是故意捣乱不?小B:不是。我说:那你为什么捣乱?“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底子太差,听的没意思。也不想听!”“很简单,听不懂你可以做简单的题目。老师为你量身订造,不要求你超过那些好生,起码,能超过自己。改变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的形象,你愿意不?”“我还可以改变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的形象吗?不可能吧?”“没有什么不可能,我问你,是别人眼中的形象重要,还是自己的事情比较重要?”“当然是自己!”“那就对了,如果你自己真的改变了。那你就是改变了。别人的眼中形象又有何重要?反之,如果你不做出改变。就算改变了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你自己的心目中,你自己仍然是一个弱智。不是吗?长此以往,你永远脱不掉弱智的帽子。你愿意吗?”“不愿意!”“那好,后面你跟着老师后面好好学,不管能学会多少。哪怕是一点,也是成功!ok?”“ok!”“不错,还会英语呢,谁说你是弱智啊?呵呵!”反思:这个小孩到目前为止在班上仍然是倒数,但是精气神和以往相比大有改观。在别的老师口中也很少会听到“弱智”这两个字了。我觉得他比很多孩子都聪明,他清楚知道自己在别人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却无力改变。这种小孩,往往更加需要老师的关注。改变了学生的心态。也许。就是一种成功!不是吗?事件3:小C是我初二的时候就带上来的小孩,她初二的时候成绩不突出,性格开朗,很讨人喜欢。进入初三之后,突然之间有着很大的改变,变得非常努力,也肯学了,也肯问了。性格也还是那样开朗。只是,在我的观察下,明显发现孩子有心事。压力很大。甚至达到了逼自己的程度。只是在各个老师眼中,这样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能有多大的心事,多大的压力呢?也就一直没有真正下决心观察和交流(这是我的失误)。终于有一天,孩子爆发了。在班上来了一句:如果,我上不了县中,那么我就去上五年制大专去!这个消息进入她班主任的耳朵的时候,急死了。班主任立马和她谈话,交流。小孩坚持她的意见。这让我和她班主任十分的惊讶,因为很少看到这个孩子如此的坚定,(ps,其实主要原因是她的能力大致在秦淮和县中之间。这就很危险了)第二天,班主任把她父母喊到了学校,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清楚了,孩子给自己的定位是秦淮强化班,而父母希望她能进县中。当然,如果可以进县中自然是好事。如果进不去呢?小孩就真的上技校去?这显然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家长的态度很明确,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低了,应该去县中。要给孩子压力。省的她不肯努力。可是在我们眼中,很清楚的。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再这样绷紧下去,孩子会崩溃的!于是我们把孩子从教室里喊道办公室,做面对面的交流。问孩子的想法是什么?小C:我就想上秦淮强化班,县中对我来说要求高了。她父母很坚决。噢!就上秦淮强化班啊?那你不尽力可以啊?县中比秦淮要好得多。你要怎样怎样我说:那好,请听我一句话。家长的想法我们清楚,想要孩子在起点的时候就高一些。所以要给孩子压力。学生的想法我也清楚。县中的普通班不肯去。想去秦淮强化班。觉得对自己的发展更加的好。那么请听我一个理论好不好?人活在世上,实际上并不是拥有全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个的小圈子里。有些人是圈子里的底层。永远无出头之日。有的人是圈子的中层。始终游荡。永远突破不了这个圈子。而剩下的一批则是圈子的顶层。他们很容易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一个圈子。进入一个新的圈子,并且努力在新的圈子里面让自己处于上层,从而接触到更高层的圈子。一步步突破。没有人能限制住他的成长。而如今你们面临的选择很简单。就是一个高一点的圈子,和一个低一点的圈子。但是他们同样都可以接触到更高层的圈子。父亲的观点。开始的时候就高一个层次,那么就能更容易接触高层的圈子。而女儿的观点是我在第一层的圈子做顶层,不是更加容易接触到高层的圈子吗?其实你们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无论处于哪个圈子里。如果没有往上层努力的决心和毅力。你是永远无法突破圈子的。我觉得你们现在想这些还是太多。你们现在应该想的是如何努力让自己成长起来,让自己处于初中生这样一个圈子的顶点。这样你才会有机会接触大学这样的一个圈子。不是吗?而且,孩子能想到坚持上秦淮强化班,说明孩子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个时候的父亲不应该是打击孩子,要孩子这样那样。与孩子产生矛盾。这对孩子是不利的。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是陪着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顺便问一句,如果小C能力达不到上不了县中,你会让她上技校去吗?家长连忙说:不会的,不会的!我只会更加关心她陪着她努力的!谢谢老师,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反思:处于初三的孩子,的确是有着各个方面的压力。来自老师、同学、家长、自己的压力,很多很多。甚至于让孩子都喘不过气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作为老师,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孩子的这种急躁的心态呢?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