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鸡的管理.docx_第1页
养殖鸡的管理.docx_第2页
养殖鸡的管理.docx_第3页
养殖鸡的管理.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鸡饲养环境与产品质量控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质量蛋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无公害、绿色、安全蛋品消费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蛋鸡业正向着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为蛋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蛋鸡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控制有害物质残留及对环境的污染,才能确保蛋品质量安全和蛋鸡业的可持续发展。 1蛋鸡场址的选择 蛋鸡场选址是否合适关系到鸡场的生产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影响着鸡群的健康状况,因此,选择场址时,必须根据本场的经营方式、生产特点等,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条件做出科学决策。 11自然条件要求 建场前要详细了解当地的气象资料,如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常年主导风向、各月份日照时数等,作为建场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场址的地势要高燥、平坦或稍有一定坡度,光照要充足,排水要好;不能选择低洼潮湿的地方,以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孳生。场地要宽敞,不能过于狭长或边角太多,否则,既不利于建筑物的合理布局,也不利于管理。要根据饲养蛋鸡的多少、机械化水平、饲料供应等具体情况确定场区面积,并为今后发展留有一定余地。场址土质最好是没有污染过的沙壤土或壤土,因为这两种土质具有透水、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等优良特性。场区及周围要有一定的植被覆盖,同时要考虑周围农田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鸡场用水比较多,因此,要求水源要充足,水质要良好,要符合人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或家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12社会条件要求 现代养鸡要求饲养环境必须保证蛋鸡的健康生长,同时养鸡生产又不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选择场址时,必须注意周围的环境条件,一般要求距居民点3km以上,距其他养禽场5km以上,附近不能有有污染的工厂和各类畜禽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等,生产物资的运输要方便,但应距铁路干线l km以上,距公路干线500m以上。蛋鸡场需要有稳定可靠的电源,以保证孵化、喂料、给水、清粪、集蛋、人工照明、取暖、换气等的需要。 2蛋鸡场内规划和布局 21蛋鸡场规划原则与各区域配置 蛋鸡场规划原则:一是要节约用地;二是要全面考虑鸡粪、污水的处理和利用;三是要充分利用地形,有效地利用原有道路、供水、供电线路及建筑物;四是要有长远规划,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应从人、鸡的保健出发,并按照便于卫生防疫的要求,合理安排各区域的位置,顺着主导风向和地形坡向依次安排职工生活区、生产管理区、蛋鸡群饲养区、兽医卫生及粪污处理区。管理区应靠近大门,并与生产区隔开,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生产区是蛋鸡生产的重要场所,在生产区内设有育雏舍、育成鸡舍、孵化室、饲料库、兽医室等;生产区必须有围墙或防疫沟与外界隔开,入口处要设有消毒室和消毒池,人员进入必须进行消毒,换上消毒好的工作服方可,车辆必须通过消毒池消毒。在各类鸡舍中雏鸡舍应在上风向,生产鸡群应在下风向;孵化室在管理区的一侧,靠近大门。场内道路要分净道和污道,净道主要用于运送饲料和鲜蛋,并供饲养管理人员行走,一般位于场中心部位通往鸡舍一端;污道主要用于运送鸡粪、淘汰鸡等,可从鸡舍另一端通向场外;净道和污道尽量不要交叉使用,以免污染。兽医卫生及粪污处理区在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与鸡舍应相距300m以上, 22建筑物的合理布局 鸡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应根据生产环节、建筑物之间的功能关系、兽医卫生防疫要求等方面进行合理布局,育雏舍要靠近育成舍,育成舍要靠近蛋鸡舍。建筑物之间应尽量紧凑配置,缩短运输、供电、供水线路;鸡舍排列要整齐平行,四栋以内可一行排列,四栋以上应两行排列,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达到防火的要求,各建筑物之间应保持30m以上的间距,每排鸡舍应设一个贮粪场(池),位于鸡舍远端的一侧。 3蛋鸡舍的环境控制 鸡舍内的小气候与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及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鸡舍内小气候是指鸡舍内的气象状况,包括气温、湿度、气流、光照等。 31温度的控制 气温的高低不但影响鸡的生长,而且也影响鸡的产蛋和健康。雏鸡生长最适宜的温度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1日龄为344-35,此后有规律地下降到18日龄的267,到32日龄时下降到189。温度过低,饲料利用率下降;温度过高,生长缓慢,死亡率上升。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3-23,在管理中应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311防暑降温的措施第一,加强鸡舍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减少太阳辐射及外界气温对鸡舍的影响;第二,搭架种植葡萄等爬秧类瓜果,既起到遮阳的作用,又能增加一定的收入,在不影响鸡舍采光的情况下,也可在鸡舍周围种植树木;第三,加强通风,如有条件可从地下室抽取冷空气送入鸡舍,也可采用湿帘降温等措施;第四,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空调;第五,降低饲养密度。 312防寒保暖的措施第一,加强鸡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防止室内热量的散失;第二,在寒冷季节到来时,堵塞鸡舍墙壁和门窗的漏洞,以利保温;第三,可用热风机向舍内送热风,可用火炉子、火墙、烟道、暖气等方法进行取暖;第四,提高饲养密度;第五,铺设垫草等。 32湿度的控制 封闭鸡舍中的水汽,约有70-75来自鸡的呼吸和粪便;10-25来自地面、墙壁等物体表面;10-15来自大气,所以封闭鸡舍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比大气中高出很多。鸡舍内的适宜湿度因鸡龄不同有所差异:出壳-10日龄相对湿度为80,11-15日龄为70-75,16-20日龄为65,以后保持在50-55,成鸡舍应控制在50-75为宜。产蛋鸡的上限湿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气温28时相对湿度75;气温31时,相对湿度50;气温33时,相对湿度30%。如果超过这个范围,产蛋量下降将不可避免。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处理好保温与控湿的关系。 鸡舍内湿度控制措施:第一,选择地势高燥、向阳的地方建场;第二,压缩用水量,防止饮水器漏水;第三,及时清除粪便、污水;第四,加强舍内保温,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在墙壁和物体表面凝结;第五,加强通风换气,排除舍内过多水汽。 33气流的控制 鸡舍内的气流,主要来自门窗和通风口的开启。舍内靠近门窗、通风口的地方气流较强,其它地方气流较弱;舍内的设备越多,对气流的影响越大。在寒冷的冬季,鸡体周围的气流速度以0102ms为宜,最高不超过035ms;夏季应尽量提高鸡舍内的气流速度,增大通风量。鸡舍通风方式主要有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两种。自然通风主要是利用门窗和通风管等,借助风压和温度作用,使舍内的空气与舍外进行自然更换;人工通风是利用机械,采用正压或负压的方式进行通风换气的方法,现在大都采用纵向负压通风,即在鸡舍端的墙壁上安装风机向外抽气,在另一端墙壁匕设置进气口,向舍内进风。要求舍内气流均匀、无死角。冬季要防止贼风,贼风对鸡的危害较大,能使鸡体局部受冷,造成局部冻伤、关节炎、肌肉炎、神经炎、感冒,甚至肺炎、瘫痪等疾病。防止贼风的措施是:在入冬前要及时修缮堵严屋顶、墙壁、门窗的一切缝隙,防止进风口的风直接吹向鸡体。还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在通风的时候,可在进风口的墙壁设置火墙或用暖风机向里送热风等。 34光照的控制 鸡属于长日照动物,光照对蛋鸡来说尤为重要,光照不但影响鸡的生长,而且对鸡的生产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光照强度的控制为:雏鸡2-3周龄以前10201x,以后为lOlx。通常灯高2m、每037m2l瓦,可得到相当于lOlx的照度。育成期光照强度为51x,产蛋鸡和种鸡光照强度可保持在lOlx,笼养蛋鸡照度应提高一些,一般按3335瓦m2计算。光照时间的控制,生产中多采用雏鸡培育期缩短光照,而在产蛋期间增加光照的制度。一般是雏鸡出壳后37d,每天照23524h;以后逐渐缩短到89h,一直到18-20周龄;以后每周增加05lh,直至达到14-16h的光照,其后保持不变。 35鸡舍内有害因素的控制 鸡舍内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有害气体、微生物、灰尘和噪声等。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及其它恶臭气体。氨气是一种无色但具有较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鸡舍中的氨气主要由含氮有机物腐败分解而来,特别是温热、潮湿、饲养密度大、垫料长时间不清理、通风不良等情况均会使其浓度升高。氨气的危害是刺激呼吸道粘膜、眼结膜等产生炎症,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引起呼吸中枢和血管中枢神经反射性兴奋,还可麻痹呼吸道纤毛或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鸡对氨气特别敏感。鸡舍中氨气的浓度应控制在15mgm3以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主要来自于含硫有机物的分解,破蛋腐烂、鸡消化不良时也易产生大量硫化氢。因该气体比重大,所以地面附近浓度较高。硫化氢气体毒性很强,易被粘膜吸收,造成眼炎、气管炎、肺炎、胃肠炎等,能使鸡食欲减退,出现神经质等。鸡舍内硫化氢的含量应控制在lOmgm3以下。二氧化碳是种无色、无臭、无毒、略带酸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鸡的呼吸和煤炉,其主要危害是造成缺氧,引起鸡的慢性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体质下降、对呼吸性传染病特别敏感等。鸡舍中CO2应控制在o15以下。 鸡舍内的微生物比大气中多得多。微生物的主要危害是引起鸡的各种疾病,引起饲料和垫草等的发霉变质,一般认为鸡舍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不应高于25万个m3。 鸡舍内的灰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面大气带人,二是舍内产生。其主要危害是与微生物等混合在一起,引起皮炎、结膜炎、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症等。鸡舍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械产生、人的管理活动和鸡自身产生,其主要危害是使鸡兴奋不安,中枢神经和内分泌调节机能紊乱,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等。鸡舍内的噪声应控制在85分贝以下。消除鸡舍内有害因素的措施:第一,及时清除粪便,减少有害气体的来源,对鸡舍进行定期清扫、冲洗、消毒;第二,舍内鸡粪的湿度应控制在3012内,保持舍内空气和四壁的干燥;第三,铺设垫草保温防潮,吸附一定的有害气体,在鸡粪上撒上一定的吸附剂,如过磷酸钙10g/只鸡,可有效地降低舍内氨气的浓度,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提取物、沸石等,可减少舍内氨浓度和臭味;第四,保证舍内通风换气良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每周进行气雾消毒1-2次;第五,鸡群周转采用全进全出制,各种管理操作动作要轻,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等车间要远离鸡舍;第六,鸡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场内空地多种植树木、牧草、作物或花卉。 4鸡场污物的无害化处理 41蛋鸡场粪便的处理与利用 养鸡场粪污的排放要符合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养鸡场粪便处理不好,不但臭气难闻,而且也容易孳生大量的苍蝇;应采用干清粪工艺;贮粪场应单独设置,并距各类功能地表水体,特别是饮用水水源400m以上;贮存设施应不渗水,还要防止雨水的进入和流出,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粪便可加入定的微生物进行高温发酵处理,制成高效生物肥料。也可进行沼气发酵,综合利用。 42鸡场污水的处理与应用 养鸡场污水的处理,是先经过物理处理,通过多级沉淀和过滤,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再经过生物处理,在氧化塘内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利用细菌、真菌、藻类、水生植物、浮游动物等组成的多条食物链生态系统,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促使污水净化,从而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净化后的水经过消毒,还可作为生产用水,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实现资源再利用。 43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鸡尸体在兽医卫生管理区要及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对病鸡的尸体及脱落的羽毛最好采用焚烧炉进行焚烧,焚烧时产生的烟气要进行有效的净化,防止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不具备焚烧条件的鸡场,可设置2个以上的填埋井,填埋井应为混凝土结构,深度在2m以上,直径lm,井口加盖密封,在每次投入鸡的尸体后,就覆盖一层厚度大于lOcm的新鲜熟石灰,井填满后,须用粘土填埋压实封口。 5蛋鸡疫病控制 51蛋鸡场要具有严格的tVt!消毒制度 鸡场、鸡舍门口要设消毒池,应选择对人和鸡安全、对设备没有破坏性、没有残留毒性的消毒剂,并保持消毒剂的新鲜度;鸡舍周围环境每2周一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淋浴、更衣和紫外线消毒;养鸡场尽量做到“谢绝参观”,特定情况下,参观人员在淋浴、消毒后穿戴保护服才可进入;进鸡或转群前将鸡舍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01的新洁尔灭或4来苏儿或02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全面喷洒,最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定期对蛋箱、蛋盘、料槽、饮水器等用具进行消毒,可先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min以上;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微生物和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常用于带鸡消毒的消毒药有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次氯酸钠等,带鸡消毒要在鸡舍内无鸡蛋的时候进行,以免消毒剂喷洒到鸡蛋表面;定期投放灭鼠药,做到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为了防止昆虫传播疫病,要用高效低毒杀虫剂杀虫,喷洒药剂时应避免洒到鸡蛋表面、饲料中和鸡体上;每年春秋两季对全群要进行驱虫。 52建立疫情监测制度 蛋鸡场必须制定详细的疫病监测和控制方案,并接受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监督,获得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批准和认可,蛋鸡场必须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提供连续性的疫情监测信息,常规监测疾病的种类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鸡败血支原体、鸡沙门氏菌、雏白痢沙门氏病、亚利桑那沙门氏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产蛋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