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货膨胀及其应对措施.doc_第1页
浅谈通货膨胀及其应对措施.doc_第2页
浅谈通货膨胀及其应对措施.doc_第3页
浅谈通货膨胀及其应对措施.doc_第4页
浅谈通货膨胀及其应对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通货膨胀及其应对措施指导老师:撰 写 人:徐 小 仙班 级:09英本(2)班学 号:0941051227 7目 录一、关键词 2二、摘要2三、通货膨胀的定义2四、通货膨胀的原因24.1 货币供给的增加24.2 成本的推动34.3 需求的拉动44.4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44.5 通货膨胀的持续44.6 混合因素说4五、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55.1 增加商品供应5 5.2 回收市场多余的流动55.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5.4 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65. 5改变公众的心理预期6 六、参考文献 7【关键词】通货膨胀 原因 措施【摘 要】中国未来将在较长时期面临着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这是推动中国目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对付的要素。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一直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更严格的说是纸币现象,即当纸币发行超过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购买力将会下降,纸币购买力下降推动货币加速流通,从而导致通货膨胀。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我们不得不找出通货膨胀的原因,从而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第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第二、 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 )货币供给的增加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供给的增加会让货币发行过多,也就是“钱多”,从而让货币流通过剩。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一直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更严格的说是纸币现象,即当纸币发行超过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购买力将会下降,纸币购买力下降推动货币加速流通,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王海峰在规避通胀风险须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中提出中国通胀压力与国内流动性过剩有一定关系。他在文章中说,货币供给大于实体经济需求是通货膨胀压力剧增的根本原因。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一文提中出,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货币发行过快,导致市场上通胀反应过快1。 (二) 成本的推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增长。西方学者认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造成的,他们把这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叫做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据西方学者解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取决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由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的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这就是所谓的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利润也是造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一因素。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前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同样提出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这个成本推动包括了劳动力的成本必须上升以及中国现在资源的价格是世界的“洼地”,必须对其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2。 (三)需求的拉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是来自国外需求 、政府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四)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成为结构性通货膨胀。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二元经济环境,过热和过冷部门同时存在。过冷部门主要是制造业, 也包括猪肉生产、矿泉水生产等部门。由于大量资源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部门,由此造成通货膨胀3。(五)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胀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变化,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似乎有一种惯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种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六)混合因素说。面对中国目前发生的通货膨胀,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其原因是来自多方面,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经济学家刘伟在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一文中提出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两大因素,具体来讲,需求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增长过快、银行流动性过多和国际收支失衡等,供给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市场化进程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增长因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看发展要素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 张曙光在中国进入中度通货膨胀时期一文中指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输入性通货膨胀,即中国经济和国际接轨,国际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一些进口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又有需求方面、供给方面、结构性通货膨胀方面4。第三、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增加商品供应。张平、王宏淼在“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中提出,面对双膨胀的挑战(资产膨胀、通货膨胀),必须进一步作出恰当和配套的宏观选择,既要抑制资产部门的膨胀,又要激励实体部门投资的欲望,从而供给增加,抑制通货膨胀5。 (二)回收市场多余的流动性。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里提出,要回收1 500亿的钞票,并提出回收的具体建议。林毅夫在2008:高速增长的调控之道一文中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必须要“货币紧一点,物价要松一点”,“货币供应一定要控制住”6,可见作者是希望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刘世锦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抵御成本上升的最重要手段,而现阶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来源就是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低成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7。 (四) 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提出当前形势除了密切注视外部冲击对国内通胀的影响,但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膨胀仍是抑制通胀的关键。其提出对物价上涨影响最大的是GDP,因此利用如何各类政策工具控制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上升,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仍将是抑制通胀的根本途径。同样尚长风、许煜、王成思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要控制总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并提出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降低总需求8。 (五) 改变公众的心理预期。张晓晶在五大因素决定不会爆发全面通胀中提出要治理通货膨胀,要心理方面着手,影响公众的价格预期,从而达到通货膨胀的效果9。参考文献: 1 张五常.中国的通货膨胀N.经济学消息报,2008-02-01. 2 吴敬琏,等.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J.新华文摘,2008,(10):423 大中华经济.郎咸平:二元经济是通胀根源,2008-05-13.4 张曙光. 通货膨胀:2008中国经济第一关.国民经济管理,2008,(4):101.5 张平,王宏淼.“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J.2008,(6):44. 6 林毅夫,等.2008:高速增长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