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缘起与现实.pdf_第1页
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缘起与现实.pdf_第2页
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缘起与现实.pdf_第3页
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缘起与现实.pdf_第4页
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缘起与现实.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6 页 国际商报 2010 年 10 月 16 日 第 A02 版 精英读本 纵深 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缘起与现实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缘起与现实 本报驻华盛顿特约记者 于旭明 记者 何诗菲 中期选举即将来临 美国政坛频繁出现抨击中国的言论 甚至成为竞选广告中的热门因素 让人看到了美国选举前的一种常态 为了争夺选民 专门拿别国来说事 就连美国国内媒体都这 样感慨道 如果我们密集痛击中国 那一定是选举就要来了 美国把国内出现的经济衰退 企业倒闭 就业率上升 巨额贸易赤字等经济问题归咎于汇率 等其他国家的问题已经不是件新鲜的事 这种角色过去日本当过 最近则是中国 日前 在中期 选举的压力下 美国会更是拿出强硬的手段企图逼迫人民币升值 9 月 29 日 美国众议院以 348 票比 79 票的压倒性多数 通过 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 准备授权美国商务部以低估汇率 为由对中国商品发起反补贴调查 这个方案显然较先前恫吓直接采用惩罚性关税更具备实际操作 性 因此有些西方舆论也称 美国现在是到了 动手 而非 动口 的时候了 对华汇率问题周期性发作 美国不断要求贸易顺差国转向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 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事实上就是希望中 国通过人民币升值 减少出口 增加消费 2000 年之前 人民币汇率根本不能成为中美之间的问题 在 1998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 当 周边国家货币轮番贬值时 人民币保持稳定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多次称赞中国保持币值稳定是 负责任之举 尽管从 1994 年 1 月 1 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从 8 7 比 1 持续升值到 8 27 比 1 但进入 2002 年以后 日本人还是带头炒作人民币问题 进而蔓延到美国 2003 年以来 美国人开始不断抱怨人民币低估 称这给中国带来不公平的贸易优势 从那以 后 美国人施压人民币问题 就跟得了慢性病一样 周期性发作 每当选举来临时 每当美国财 政部半年度汇率报告出台前后 美国议员总会拿人民币问题说事 而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也忙 不迭地展开 经济外交 劝说中国加快人民升值进度 在这个过程中 来自纽约州的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和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 姆一直联手扮演对华汇率施压的 急先锋 和 旗手 早在 2003 年 9 月 舒默率先提出人民币议案 扬言中国如果不在 6 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 美国将对所有进口的中国商品加征 27 5 的惩罚性关税 至于 27 5 的税率 是因为美国人对人 民币到底低估多少众说纷纭 并没有定论 他们声称低估幅度在 15 到 40 之间 于是舒默就 马 马虎虎 地取了一个平均值 施压人民币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 2004 年到 2005 年 2005 年 4 月 共和党老牌众议员格雷厄 姆开始与舒默联手 提出 改进版 的汇率议案 以提高在参议院过关的胜算 并在参议院的程 序性表决中过关 震动白宫 在那段时间里 布什政府的两位财长斯诺和保尔森面对国会强大的压力 为如何劝说人民币 升值而大伤脑筋 特别是来自华尔街 曾去过中国 70 多次的 中国通 保尔森 因与中国关系 密切而被寄予厚望 在召集幕僚 苦思冥想 之后 保尔森决定淡化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形象 而 改为敦促中国加快金融改革 包括汇率改革 并将之作为从 2006 年起 5 次举办的 中美战略经 济对话 的重点议题 2005 年 7 月 21 日 中国宣布改革汇率体制 不再单一盯住美元 而是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 础 参考一揽子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当天就一次性升值 2 1 在此后的 3 年内 第 2 页 共 6 页 累计升值约 20 人民币兑美元升至 6 83 比 1 2006 年初 舒默和格雷厄姆访问北京 在实地考察并与中方官员面对面沟通之后 他们在人 民币问题上不再像前两年那么高调 2006 年 9 月 在布什总统的劝说下 舒默和格雷厄姆宣布放 弃早前提出的汇率议案 没有在参议院付诸表决 与此同时 由赖恩和共和党众议员汉特于 2005 年和 2007 年两次提出的众议院版汇率议案也两度 胎死腹中 2008 年美国总统大选 参选人奥巴马 希拉里在竞选演说中都在汇率和贸易问题上指责中国 并扬言如果当选 要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 风云突变 2008 年底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开始席卷美国 奥巴马政府尚未执政 美 国已陷入金融危机的风雨飘摇中 消费萎缩导致亚洲国家出口面临近 10 年来最严峻的局面 许 多国家货币纷纷贬值 而中国保持了人民币的基本稳定 为了争取中国对抗击金融风暴和挽救全球经济的合作与支持 美国议员们很 识相 地暂时 在人民币问题上偃旗息鼓 取而代之的是奥巴马政府对全球经济 再平衡 的不断强调 不管是 在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中 还是在伦敦 匹兹堡和多伦多的 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 上 中 国一再被戴高帽 西方国家要求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 负起更大的责任 渡过危急难关的西方国家进入 2010 年以来 鼓吹 全球经济再平衡 的号声更加响亮 美 国不断要求贸易顺差国转向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 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事实上就是希望中国通过 人民币升值 减少出口 增加消费 欧盟 日本 甚至一些新兴国家也加入了这种 大合唱 与几年前一样 白宫与国会一个唱红脸 一个唱白脸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财长盖特纳当时只 是表态 希望 中国更多地迈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制度 国会则显得怒气冲冲 又高高举起 敲打人民币的手 新国会开张不久的 2009 年 5 月 众议员赖恩和墨菲第三度在众议院提出了汇率议案 此案 9 月底付诸表决时 获得 150 位众议员的联署 2010 年 3 月 舒默 格雷厄姆 斯塔比诺 布朗等 参议员联手抛出新的参议院版汇率议案 要对汇率 根本性失当 的国家进行制裁 此案获得 16 位议员的联署 过去几个月内 美国国会山关于人民币的听证会接连不断 即便是今年 6 月 19 日中国重启 汇率改革 增加汇率弹性 人民币兑美元在 3 个多月内升值 2 1 美国国会对人民币问题的施压 仍不断升温 奥巴马政府也在各种场合敦促人民币更快升值 国会中期选举年 美国在逼迫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 掀起了比上次更大的热潮 广场协议的故技重施 通过立法 制造压力迫使顺差国货币升值 从而达到国内经济问题由别国埋单的目的 在美 国不是第一次了 纵观历史 通过立法 制造压力迫使顺差国货币升值 从而达到国内经济问题由别国埋单的 目的 在美国不是第一次了 1985 年 美 日 德 英 法五国达成 广场协议 要求日本 德国提高其货币对美元的 汇率 从此 日本开始运用货币政策来抵消日元升值对净出口的负面影响 从而造成经济泡沫 经济进入长期的通缩时期 促成日本上世纪 90 年代的 失落的十年 广场协议 直接导致日 本货币急剧升值 这是在当时政治 经济 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国际协调的结果 在 广场协议 前后 美国国内也出台了一些涉及日本货币汇率的法案 1983 年至 1984 年 美国第 98 届国会期间 美国会有 3 份立法性质的文件涉及日本货币汇率问题 其中两份为参众 两院分别提出的决议 一份为众院提出的议案 参院提出的两份决议直接针对日元失衡问题 要 求美国总统敦促日本就日元失衡等采取必要行动 众院提出的议案名为 国内汽车工业振兴法 要求美商务部采取措施 消除或减少因货币汇率扭曲和波动导致的价格不利因素 但这些法案最 后都未真正获得通过 1987 年 一些议员还试图在 贸易与出口改进法 议案中就汇率问题提出 类似 301 条款那样的制裁措施 但最终也没能成为有效法案 第 3 页 共 6 页 虽然这些议案最终没有转化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手段 但铺天盖地的舆论炒作 确实给日本 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如今 美国国会再度提出将汇率问题与贸易挂钩的议案 是不是又在故技重施 希望通过此 举逼迫中国签订城下之盟 还是会走向真正的制裁 人们不妨拭目以待 汇率战争 一触即发 今后一段时期 中国面临的来自多边机制的压力会有所加大 过去 10 年 是美国失落的 10 年 也是中国崛起的 10 年 2000 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 08 万亿美元 排名世界第六 相当于美国的 1 9 2009 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5 3 万亿美元 相 当于美国的 3 成 8 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日本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00 年 中国外汇储备 1656 亿美元 2009 年接近 2 3 万亿美元 是 10 年前的近 14 倍 2000 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 600 亿美元 2009 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 8000 亿美元 是 10 年前的 13 倍多 在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之时 美国先是遭遇 9 11 恐怖袭击 发动 两场战争 至今无法全身而退 接着遭遇次贷危机 演化成金融风暴 经济面临大萧条时期以来 最严重的衰退 布什政府前期的单边主义政策 不仅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 也削弱美国在世界的 领导力 有人以 阴谋论 推断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策略与 20 年前逼迫日元升值令日本经济一 蹶不振的策略并无二致 称这是一场无声的 货币战争 不管这种推断是否成立 美国人面对 中国的崛起 滋生着日益严重的危机感和失落感 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经济未来 20 年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确实需要调整结构 从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 长 转向主要依靠内需和创新的增长 汇率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这种 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如果像美国一些议员要求的那样骤然大幅升值 势必如温总理最近在 纽约向美国主流社会演讲时指出的那样 将导致中国大量的工厂倒闭 工人失业 社会动荡 那 样对中国 对世界都将是一场灾难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这些年一直坚持以 主动 可控 渐进 的原则来自主改革汇率机制的原因 至少从短期看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夕阳产业没落 贸易逆差扩大 失业率高企 经济不景气 的 替罪羊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9 年 中美贸易飞跃发展 根据中方统计 2000 年中美贸易额 744 亿美元 2008 年增至 3337 亿美元 与此同时 贸易不平衡状况加剧 中方统计 2000 年中方顺差 297 亿 美元 2008 年扩大至 1709 亿美元 美方统计对华贸易顺差更高达 2680 亿美元 对华贸易巨额逆 差已成为美政治上的敏感话题 总统大选 国会立法 产业投诉 工人抱怨 经常拿这个问题大 做文章 美国国会中期选举选战即将开始 两党议员尽管在各种问题上存在鸿沟 但在创造就业机会 上 却有一致的把柄 那就是 人民币低估使中国产品得以低价涌入美国市场 美国产品在竞争 中处于不利地位 造成美国工人失业 不管事实是否如此 在美国失业率接近 10 居高不下 的今天 施压人民币确实成为议员们讨好选民的方便借口 众议长佩洛西 9 月 29 日在众议院汇率议案投票前说的话清楚地表明 这是美国政客为了选 战不得不做的政治姿态 她说 我们眼看着对华逆差不断增长很多年了 今天我要针对这个事 情做点事情 包括提案者在内的许多议员并不知道汇率议案的最终命运如何 但就像他们承认的 此案就 是要发出信号 说明国会行动了 其实 包括这些政客在内的许多美国人心里清楚 逼迫人民币 快速升值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逆差问题 因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根本上是由美国多年来形 成的铺张浪费式的经济结构形成的 人民币升值只会减少从中国的进口 但这些进口会由其他国 家的产品所替代 美国的贸易逆差仍将存在 而消费者却会因为失去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而增加 负担 第 4 页 共 6 页 即便这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政客们也竭力要做 因为这是政治的需要 与经济学原理无关 事实上 一直在推动汇率议案的是那些反对美中贸易的产业界 包括劳联 产联 钢铁工人协 会等 而真正应该对汇率敏感的商界和贸易界反倒不认为人民币问题是当务之急 他们更担心的 是 以国内立法来逼迫别国货币升值 有违世贸组织规则 如果最后国会两院都通过汇率议案 并由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中国就更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国内法压力而让人民币升值 相反还会采取 报复行动 那时才真有 汇率战争 贸易大战 之虞 参议员舒默表示 中期选举后参院也将采取行动 客观上 汇率议案在众议院过关给舒默们 增添了动力 但华盛顿的分析家认为 参议院共和党的势力相对较大 而不愿意引发 汇率战争 的奥巴马政府也有可能从中斡旋 汇率议案在参院过关的难度要大于众院 即便两院都过关 还 存在两个议案的协调问题 送到奥巴马桌上的议案还有被总统否决的可能 而中期选举后所剩时 间已经不多 如果在明年 1 月份新国会上任之前 这些立法程序还没走完的话 已经过关的议案 也会寿终正寝 只能另起炉灶 奥巴马政府倾向于通过双边和多边外交手段 敦促人民币更快升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周 在华盛顿开年会时 人民币问题即是热点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会把 11 月份在首尔举行的二 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也变成施压人民币升值的舞台 今后一段时期 中国面临的来自多边机制的压 力会有所加大 中国该为美贸易赤字埋单吗 美国人该把注意力转向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 而不是老在玩汇率游戏 其实 历史数据显示 汇率并不是美国贸易赤字的真正原因 广场协议签署前 日元对美元 的汇率为 250 1 而到了 2006 年 就上涨为 119 02 1 同期 美国的贸易赤字 则从 GDP 的 1 43 一路暴涨 涨到 2006 年 GDP 的 6 19 如果说人民币升值真的是中美贸易平衡的一项重大因素 那么 中国在 2005 年开始至 2008 年期间实施的人民币汇率改革 美国的贸易赤字就应该减少 但事实并非如此 赤字反而还在增 加 美国零售业领导者协会主管国际贸易的副总裁赖斯特表示 2005 年到 2008 年人民币升值约 20 的这段时间 很多厂商并未将生产活动移出中国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 2005 年到 2008 年 人民币大幅升值 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反而从 2020 亿美元 骤升至 2680 亿美元 美国关注人民币汇率是陷入了一种误区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非执行主席罗奇日前在 纽约时 报 撰文说 在一个高度竞争的世界里 完全无法保证汇率的变动会通过价格的调整传导至国外 的客户 从而减少贸易失衡 他指出 自 2002 年以来 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 美元已经贬值 23 但美国仍然承受着失业率居高不下 工资停滞不前的困局 并且现在对世界上 90 个国家都 维持着贸易逆差 沃尔玛的许多商品是 中国制造 但赤字却是 美国制造 美国人应该清醒地认识自身经 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美国人该把注意力转向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 而不是老在玩汇率游戏 对于美国出台法案咬住人民币汇率不放 温家宝日前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演 讲时回应道 中国的目标 是追求平衡 可持续贸易 绝不追求顺差 贸易不平衡是全球化条 件下的结构性问题 希望不要把它政治化 温家宝表示 人民币从 1994 年开始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值 55 人民币兑美元 2005 年 7 月 到现在升值 22 中国许多出口企业利润率最高 5 如果人民币升值 20 以上 这些企业将大 量倒闭 造成连锁反应是工人大量失业以及中国 全球经济受到打击 虽然美国正在努力打造一个逼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联盟 但是美国应该认识到中国毕竟不是日 本 类似当年的广场协议不可能出现在中国身上 中美之间会爆发贸易战吗 中美之间一旦因为汇率爆发贸易战 就会两败俱伤 第 5 页 共 6 页 美国出台法案 不遗余力地逼人民币升值 有着其自身的政治需要 不少评论指出 即将来 临的中期选举 由于奥巴马执政的成绩单乏善可陈 失业率高企 民主党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寻 找替罪羊 中国便成了最好的目标 而且人民币升值 既可以让美国增加出口 也能够合理合法 地赖掉所欠中国的债务 但是更多的声音认为 中美之间一旦因为汇率爆发贸易战 就会两败俱伤 事实上 中国制 造 已经深入美国生活各个方面 这部法案倘若真的付诸实施 美国消费品市场将陷入全面混乱 许多美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将被彻底打乱 美国正在实施重振制造业的计划 但劳动力成本的差 异和产业结构的高下之分 使美国很难重拾那些已经转移到中国和其他地区的低端制造业 而美 国正在实施五年出口倍增计划 中国是其真正有潜力的大市场 也是最近几年来美国出口增长最 快的市场 如果和中国闹翻了 很难想象美国的出口倍增将在那个市场上实现 更不要说美国的 跨国公司在中美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一旦中美贸易开战 它们将首当其冲 受到伤害 由汇率引发的口水战虽然喋喋不休 但众院通过的这部法案还需要经过参议院审议和奥巴马 总统的签署两个关口才能实施 11 月 2 日的中期选举要改选 1 3 参议员 让该法最终通过仍然充 满变数 而中国 也在化解矛盾方面显示出主动性 9 月 23 日 温家宝总理在纽约与奥巴马总统会晤 时 就明确提出 目前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的矛盾 只有从整体上加以考虑 采取 综合性措施 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中方愿同美方在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基础上 着眼大局和长远 探讨开展大规模财政 金融 贸易 投资合作的方式 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推动中美经贸关 系平衡 可持续发展 中美之间完全可以通过合作把中美贸易的蛋糕做得更大 而不是在汇率问题上纠缠不清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 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 人民币 短期内大幅升值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但从金融危机发生到现在的两年左右时间里 中国 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内需 包括推动家庭消费和社会保障改革 对贫困地区增加投资 也包 括汇率改革 以便把经常项目盈余降到合理水平 或许 美国议员们从选举的政治狂热中冷却下来后 会认真回味这些理性的声音 美国历次施压人民币升值回望 2010 年 2010 年 1 月 1 日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纽约时报 专栏作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 得主保罗 克鲁格曼在 纽约时报 专栏上发表一篇题为 中国新年 的文章 文章指责说 如 果中国不改变经济政策 那么保护主义将变得 更为猛烈 中国必须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2010 年 3 月 保罗 克鲁格曼声称 人民币币值被低估 导致美国在金融危机期间至少损失 140 万个 就业岗位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