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5.pdf_第1页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5.pdf_第2页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5.pdf_第3页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5.pdf_第4页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5.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N THE BUSINESS OF YOUR SUCCESSSM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合作单位 IN THE BUSINESS OF YOUR SUCCESSSM 目录 前言 执行摘要 人才激励和整体薪酬管理挑战 2013年企业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情况 未来有效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趋势 研究方法 调研机构 参考资料 02 05 07 17 21 28 31 32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01 IN THE BUSINESS OF YOUR SUCCESSSM 前言 世界劳工组织于2012年12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 2012 2013全球 工资报告 显示 2011年全球月平均工资增长1 2 低于2010年2 1 的 增长幅度 该报告预计2012年发达国家的工资增幅为零 并称中国为全球 工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 未来中国人才激励仍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市场对HR薪酬管理战略的 应变能力要求也更加苛刻 ADP联合HRoot推出的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 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旨在分析当前中国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1管理市场的发 展 及企业未来在应对环境变化时 可能会在人才激励和薪酬管理决策上 发生怎样的变化 研究发现 2013年 企业人均工资增长速度或将减缓 整体薪酬及其 各部分的优化将被企业有效运用 同时 降低薪酬福利运营成本 提升沟 1研究中 整体薪酬 又称全面薪酬 完整薪酬 概念来源于90年代 初 特罗普曼 Troprnan 1990 提出的完整薪酬概念 他将基本工资 附加工 资 福利工资 工作用品补贴 额外津贴 晋升机会 发展机会 心理收 入 生活质量和个人因素等统一起来 将所有组织能够提供的 对员工有 价值的东西统一作为薪酬 02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通价值 成为改善薪酬福利管理的方式之一 2013年 HR将关 注整体薪酬及其各 部分的优化 同 时 降低薪酬福利 运营成本 提升沟 通价值 成为改善 薪酬福利管理的方 式之一 本研究对大约400家企业的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现状及薪酬 福利运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 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研究对象 来自于不同性质及规模的企业 半数以上为外资及合资企业 约 三分之一的企业来自于国内企业 所有企业中 上市公司与非上 市公司的比例为43 57 制造型企业与非制造型企业的比例为 30 70 本次调研通过在线调查 现场问卷和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进 行数据收集 并通过SPSS分析软件进行大量的循证分析 确保 数据搜集 分析 结论客观真实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03 IN THE BUSINESS OF YOUR SUCCESSSM 执行摘要 经济震荡将加剧企业人才激励和整体薪酬管理的挑战 企业面临着关键岗位缺乏后备人才规划 缺少有 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规划 人力成本上升太快等各种挑战的同时 对目前的薪酬激励制度总体并不满意 约68 的企业HR认为目前所在企业的整体薪酬制度对员工的激励性不够或完全不具有激励性 未来中国GDP或将温和增长并实现CPI有效控制于合理范围的目标 预计2013中国企业人均工资增长速 度减缓 本调查显示企业人均工资预算平均增长率为8 6 中国本地企业增长率为9 0 工资增长信 心指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3年人均工资预算增长在不同行业间存在差异 计算机 互联网 电子商务 通讯 制药 医疗行业 制造 行业的人均工资预算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值 而专业服务行业以及传统行业如建筑 房地产开发行业人均工 资预算增速较低 经济疲软使得企业未来可能更多地使用货币以外的非经济手段来更有效地激励员工 未来77 的企业打 算广泛利用培训和个人职业发展作为人才激励武器 培训作为自我评价为弱激励的企业最常使用的激励方式 预示培训方式的效果有待提升 同时 个人职 业发展作为员工成长的重要途径并未被广泛利用和重视 它也是企业员工除薪资竞争因素外的第二大离 职因素 因此 培训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有效结合能减少企业内部流动受阻现象 提升企业激励效果 2013年人才激励中薪酬结构的各项预算将发生变化 包括半数以上企业薪资预算增长6 10 近五 分之一的企业薪资增长为1 5 12 的企业将 冻薪 各有约50 的企业在福利 绩效与认可 发展与职业机会部分的预算不变 各约30 的企业在上述三部分中提高1 5 各约15 的企业将提高 6 10 由于在薪资数据收集 整理 汇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企业会尝试使用薪资福利外包来减少运营挑战 目前已有35 的企业会采取薪资福利外包的方式 但多数企业由于对成本上升及安全性的担忧 内部管 理仍是其目前薪酬福利运营的主要方式 未进行薪资福利外包的企业中 约39 的企业使用专业软件计 算薪资福利 04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人力成本上升具体内容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 15 59岁 在2012年出现了相当长时期以来绝对数量的第 一次下降 为93727万人 比上年减少345万人 在中国境内就业外国人须参加社会保险 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规定 在中国境内就业外 国人须参加社会保险 于2011年10月15日起执行 法定社保公积金企业缴纳比例维持高位 各地企业缴纳比例不一 但将养老 医疗 生育 失业 工伤等五项社保缴费相 加 其缴费率约超过30 企业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 如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缴 存比例由7 统一调整到12 2012年工资基准线普遍在14 左右 截止于2013年1月25日 23个省份发布了2012年工资指导线 基准线普遍在 14 左右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 2012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基准线定为 11 5 工资增长预警线16 5 上海企业工资增长的平均指导线为12 最 低为5 最高为16 企业需支付的解职补偿金加大了企业人力 成本压力 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 停业的 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 用 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 企业解职员工 每满一年支付 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按一年计 算 不满六个月的 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女职工产假延长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草 案 该草案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 90天延长至98天 并规范了产假待遇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 其中产前可 以休假15天 难产的 增加产假15天 生育多胞胎的 每多生育1个婴儿 增 加产假15天 被派遣劳动者将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 同工同酬的权利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 修改后的法 律规定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用工单位无 同类岗位劳动者的 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确定 IN THE BUSINESS OF YOUR SUCCESSSM 人才激励和整体薪酬管理挑战 经济震荡期 中国企业未来薪酬给付充满了不确定性 过去几年间 中国城镇企业人均工 资增长率逐年上升 十二五 提出 中国将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实现最低工资标准年均 增长13 的目标 对企业而言 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依旧存在 表1 同时 中国劳动力优 势正在减弱 以制造业蓝领工人为例 其人工成本已渐渐开始高于印度尼西亚等地人工成本 表1 企业所面临的人力成本上升压力 06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未来薪酬管理中虽有不确定因子 但企业未来人均工资增长率的涨幅相较 2011年可能会下降 如图1和图2显示 中国GDP或将温和增长及CPI将有效控制 于合理范围 预示着企业人均工资增长速度有可能减缓 图1 2009 2013年GDP增长率及CPI增幅 单位 7 8 2 6 资料来源 1 2009 2012年各项数据来源于中国人社部公报以及政府工作报告 2 2013年预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社科院2012年12月5日发布的2013年经济蓝皮书 图2 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人均工资增长率 单位 资料来源 1 2009 2011年城镇非私营企业人均工资增长数据来源于中国人社部公报 2 2012年及2013年数据为研究方预计 预计人均工资增长率增长减缓 数据预测来源于对宏观经济以及2012 2013年工资指导线 最低工资调整标准的考量 并 综合比较行业内包括美世 韬睿惠悦 前程无忧等机构发布的薪酬预测数据所得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07 即使中国企业人均工资增长率在以两位数增长 遗憾的是 企业目前采用的激 励制度并非完全满足员工的需求 调查发现 约68 的HR认为目前所在企业的各 项薪酬制度对员工的激励性不够或完全不具有激励性 图3 图3 目前的薪酬制度对员工是否具有足够激励性 一 人才管理及整体薪酬运营中存在的突出挑战增加了企业人才激励的难度 关键岗位缺乏后备人才规划 缺少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规划 人力成本上升太 快 空缺职位的招聘周期长等是当前人才管理的突出挑战 图4 其中 对关键 人才的吸引和保留是企业HR的突出挑战 同时 调查显示 82 的HR认为激励的 最大好处在于挽留核心员工 图4 人才管理的突出挑战 08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二 企业的人均薪资福利涨幅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目前仍有约47 的企业人均整体薪酬预算增长低于公司业绩增长 图5 企业人均 薪资福利的增长是否高于企业业绩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薪酬激励作用 表现 为 总体而言 人均薪资福利增长高于企业业绩增长的企业 员工对激励效果的评价越 高 反之 则越低 如图6 图5 人均薪资福利增长与公司业绩增长比较 图6 不同薪资福利增长情况的企业薪酬制度自我评价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09 三 整体薪酬各部分还未被充分及广泛利用 薪资和个人职业发展是员工离职的 重要因素 整体薪酬制度各部分包括基本工资 额外津贴 晋升机会 工作与生活平衡等设计 是薪酬福利制度的重要内容 直接影响着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激励性 就企业目前的年 薪结构来看 基本工资 年终奖 福利 绩效工资 加班工资 业务提成依旧是主要组 成部分 图7 图7 除基本工资外的年薪组成 企业在个人职业发展以及福利层面的投入 未能实现更好地满足员工期望的要求 目前影响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中 薪资的竞争力 个人职业发展 直线上司与公司管理 层 福利是主要原因 图8 而2011 2012年企业整体薪酬各部分预算投入中 半数以 上企业在发展与职业机会部分的投入在10 及以下 福利部分的预算投入 企业分布相 对分散 其中 占比在11 20 区间的企业频率最高 为36 图9 10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1 薪资竞争力70 2 个人职业发展68 3 直线上司与公司管理层38 4 福利26 图8 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 图9 2011 2012年企业整体薪酬各部分占比 N 409 单位 四 企业和劳动者本身的认知等各项复杂因素影响着其对薪酬制度的评价 本 次 调 研 中 HR 对 薪 酬 制 度 的 评 价 也 可 能 存 在 主 观 性 另 外 中 国 劳 动 者 本 身各项复杂因素也会影响其对薪酬制度的评价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任仕达 Randstad 调查发现 全球近半雇员认为自身能力高于职位要求 其中 84 的中 国受访雇员认为自己被 大材小用 位列榜首 可见 中国员工对于自身工作能力的 认知 以及个人对薪酬的心理期望等各项复杂因素 都直接影响着其对目前薪酬水平的 评价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11 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 合作企业中国本地企业 1 根据行业薪资报告及员工 所在岗位薪酬在市场中所 处的分位 根据公司业务状况 根据个人业绩绩效考核等 因素 2 根据个人业绩绩效考核等 因素 根据行业薪资报告及员工 所在岗位薪酬在市场中所 处的分位 根据公司业务状况 3根据公司业务状况 根据个人业绩绩效考核等 因素 根据行业薪资报告及员工 所在岗位薪酬在市场中所 处的分位 IN THE BUSINESS OF YOUR SUCCESSSM 2013年企业人才激励 与整体薪酬情况 未来薪酬管理和人才激励战略的变化总是会尊重现实中所涉及的社会经济 企业的 股东 管理者及员工多方利益群体 这些决定因素导致未来企业人均工资增长预测的复 杂性 研究者通过向企业HR了解2013年员工人均工资预算增长情况 试图更清晰地展 现企业未来工资及各部分薪酬福利的可能情况 一 2013年企业人均工资预算 2013年 各类型企业调薪的主要依据略有差异 外商独资企业将行业薪酬报告及 员工所在岗位薪酬在市场中所处分位为第一调薪依据 本地企业则更看重员工个人绩效 考核 图10 图10 企业调薪的主要依据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13 调查显示 2013年 96 的企业人均工资预算呈增长态势 平均增长率为8 6 低于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与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率14 3 及18 3 在418份有效 样本中 其中约63 的企业人均预算增长率为6 10 仅有三家企业人均整体薪酬预算 下降 分别有16 的企业和12 的企业人均整体薪酬预算增长在1 5 及11 15 区间 图11 图11 2013年人均工资预算增长率 由图12可知 本次调查中 2013年外商独资企业人均工资预算增长率较低于中外合 资 合作企业以及中国本地企业 原因在于 一是外资企业相对于中外合资 合作企业以及 中国本地企业而言 外资企业人均工资预算增长率内部差异性小 并且由于外商独资企 业本身工资预算基准较高 企业边际薪酬影响较大 即为员工支付的薪酬越高时 薪酬 的增长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越小 二是中国本地企业近些年发展势头强劲 同时 中国本 地企业人均工资预算的内部差异较大 调查发现 中国本地企业 薪资 冻结的比例高 于外商独资和合资 合作企业 而薪资增长率在1 5 的比率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14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图12 2013年企业人均工资预算增长率 单位 二 2013年主要行业人均工资预算 2013年人才竞争激烈的高科技行业包括计算机 互联网 电子商务 通讯 制药 医疗行业的人 均工资预算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值 另外 制造行业仍存在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人均工资预算增 长率高于平均值 而专业服务行业以及传统行业比如建筑 房地产开发行业人均工资预算增速较低 图13 图13 2013年主要行业人均工资预算增长率 单位 三 2013年企业整体薪酬各部分预算 薪酬 福利 发展机会 职业规划 工作与生活平衡方面的改善 由于能影响员工的工作态 度 员工及组织的绩效 成为企业人才激励的重要方式 也成为企业愿意付出相应人力成本的理 由之一 调查显示 提供培训机会和发展员工职业生涯是企业2013年最可能采取的人才激励方 法 比例约为77 另外 分别有56 和54 的企业会改善员工的福利及提高员工薪资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15 图14 2013年企业最可能采取的人才激励方法 企业2013年整体薪酬各部分的预算情况是 薪资部分 半数以上企业薪资预算增 长为 6 10 近五分之一的企业薪资增长为1 5 12 的企业薪资预算不变 其 余部分包括福利 绩效与认可 发展与职业机会 半数企业不变 各约30 的企业在 上述三部分中提高1 5 各约15 的企业提高6 10 2013年 各行业整体薪酬各部分的激励重点略有不同 制药 医疗行业有72 的 企业薪资增长为6 10 专业服务行业薪资降低的比例高于其他行业 绩效与认可 预算增长比例在16 20 区间分布较高的行业主要是专业服务 金融行业及多元化企 业 制造型企业未来会更注重福利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激励方式 目前 制造型企业对 于福利的预算项目在10 以下的比例较非制造型企业高 其在未来改善员工福利的比 率高于非制造型企业 有约1 4 的制造企业福利增长高达16 以上 16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个人鼓舞士气授权一对一沟通征求建议激发创造力职业培训 团队目标明晰团队精神高效会议 自我管理的工 作团队 团队创造力团队主动性 公司简化政策 培养主人翁 意识 灵活的工作 机制 改善工作环境 和员工福利 鼓励员工参 与企业活动 制定员工发 展计划 IN THE BUSINESS OF YOUR SUCCESSSM 未来有效的人才激励与 整体薪酬管理趋势 一 疲软经济环境下 企业将更加关注整体薪酬设计和优化 多种薪酬模式统 合为一个薪酬激 励系统 是目前 疲软经济环境下 企业会优先考虑 的 研究发现 确立整体薪酬的概念 将薪资 福利 工作与生活平衡 绩效与认可 发展与职业等在内的多种薪酬模式统合为一个薪酬激励系统 是目前疲软经济环境下企业会优先考虑的内容 另外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 在很多行业 工作岗位和业务环境 对于 那些拥有满意薪水的员工来说 在提高其长期敬业精神方面 一些非经济 激励方式比额外的现金奖励更有效 企业若仅仅将工资收入作为人才激 励的唯一手段 这是不切实际且冒险的事情 尤其是目前经济疲软的环境 下 使用奖金的激励方式无疑会使企业 雪上加霜 美国管理专家纳尔 逊针对个人 团体 公司列出了具体而有效的激励方式 其中多数方法并 不需要企业花费太多金钱 却同样能取得较明显的激励效果 图15 图15 针对个人 团体 公司的激励方式 18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二 更多企业未来会使用货币以外的非经济手段激励员工 培训和个人职业发展将被更 频繁地使用 整体薪酬的提供除了包括薪资 奖金在内的货币收入 还包括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 和服务 在人才激励中 包括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等各种给员工带来不同工作体验的激励方法 都将成为整体薪酬的一部分 货币收益只是薪酬收益的一部分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的尊 重 关怀 个人价值及发展空间等会成为员工额外的 心理收入 职业发展规划作为人才激励的方式尚未被广泛利用 同时 培训作为人才激励的方式也未 被充分或合理利用 未来 二者的使用会更加频繁 77 的企业都将采用它们作为人才激励的 方式之一 图16 图16 目前及未来人才激励方式的使用情况 这是因为 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实现员工成长的手段并未被广泛利用 调查显示 仅有43 的企 业为员工提供了职业通道和阶梯 继任计划的比例为36 内部流动受阻现象可能依然存在 而个 人职业发展恰恰是企业员工除薪资竞争因素外的第二大离职因素 表现为68 的员工由于个人职业 发展受阻而离职 如前所述 上图 企业对自身整体薪酬制度的激励程度有四类不同程度的评价 分别为非 常具有激励性 具有较强激励性 激励性不够 完全不具激励性 研究发现 这四类企业普遍采用 的激励方式有所不同 自我评价为非常具有激励 具有较强激励的企业最常采用的激励方法主要包 括金钱激励 职业发展规划 福利计划 自我评价为激励不够 完全不具激励的企业最常采用的激 励方式则为和谐的办公环境 教育 培训 技能提升 图17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19 非常足够的激励较强的激励性激励性不够完全不具有激励性 1 职业发展规划 包括 海外工作 轮岗计划 等 有竞争力的薪资 奖金 激励 和谐的办公环境和谐的办公环境 2灵活福利计划 优秀表现奖励 如奖 励年度最佳员工旅 行 有竞争力的薪资 奖金 激励 教育 培训 技能提升 3及时认可和谐的办公环境教育 培训 技能提升适度的工作授权 图17 整体薪酬制度评价各不相同的企业所采用的常用激励方式 虽然培训是企业人才激励的常用手段 目前企业为员工成长提供的服务也主要侧重于培训 服务 培训也是未来77 的企业最可能采取的激励方式 但是 该方式是自我评价为弱激励的 企业常使用的激励方式 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培训时 内容应符合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需要 加强员工培训需求调研 培训的方式 不能单纯采用单一的室内讲授方式 应结合各项有效的 培训方式 如在岗培训 就某一主题进行团体讨论或合作 通过安排特殊的挑战性项目进行培 训 此外 还应注重培训项目反馈和培训项目研究 开展培训项目满意度调研 研究最适合本 企业不同员工的培训方案 图18 企业为员工成长提供的项目 20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三 人才激励中不可忽视 权变理论 的影响 权变理论的本质在于权宜应变 当组织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发生变化时 企业应采取不 同的管理方式 激励对象不同 激励方式的侧重点会发生相应改变 企业的性质 行业 员 工的年龄等各项复杂因素都会导致激励方式的差异化 个人职业发展对外资 中外合资企业的影响高于中国本地企业 而中国本地企业员工由于 软文化工作环境离职的比例 比例为27 却高于外资及合资企业 如图19 本次调查还 发现 制造型企业与非制造企业在员工激励因素上也有些许差异 物理工作环境对制造业员 工离职的影响明显高于非制造型企业 制造业企业虽然为员工提供人生意外险的比例略高 但其在商业保险 医疗险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福利项目上均略低于非制造型企业 此外 美 世研究发现 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对整体薪酬的需求侧重点不同 表现为 34岁以下人群 主要追求个人的职业发展 35 54岁群体最重薪资水平 55 65岁员工则更在乎补充退休储 蓄计划 4 图19 外资 合资 合作企业与中国本地企业员工离职因素的差异 若关键部分的缺失或不完善 就可能造成员工离职 企业薪酬制度激励性变弱 甚至可 能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如目前已有21 的企业有员工持股计划 中国本地企业中有约36 的企业使用了该方法 企业在进行股权激励时 应充分设计 减少股权激励所带来的风险 4调查结果来源于美世 Mercer 官方网站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21 四 减少薪酬福利管理带来的额外成本 提高薪酬管理运营的效率 企业在使用各种激励方法的同时 可能会增加薪酬福利运营的成本挑战 目前 企业 HR薪酬福利管理的运营效率较低 图20 调查发现 已有59 的企业HR认为薪资数据 收集 整理 汇总的工作非常耗时与耗力 这成为HR在薪酬福利运营中的最大挑战 由 于各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事务性劳动常常占据着HR的大把时间和精力 选择适合的数据 收集方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表2 另外 35 的企业认为薪资管理的IT工具不适用 29 的企业认为福利项目的管理 费时费力 调查还显示 33 的企业认为薪资福利合规性难控制是企业薪酬福利运营的 首要挑战 该数据恰巧与一项对美国企业合规性问题的调查结果吻合5 图20 薪酬福利运营的挑战 52012年5月由ADP 研究院对中型企业的企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 33 的受调查企业均遭遇过由于不符合政府相关规定导致的企业罚款 平均每家企业遭受 过6 4次罚款或处理 22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优点缺点 现场手工收集便于收集所需的特定信息 耗时耗力 员工对数据准确性的怀疑 数据收 集和管理不透明 可能产生纸质成本 IT工具导入 效率较高且便于查询与管理 界面友好 手机 等移动终端管理 可升级 数据过多时 导入速度可能慢 IT工具的设计 质量可制约数据输入的效果 具时效性 有待 更新换代 系统接口方便查询 管理 无缝对接 保证数据完整性初期操作复杂 需要IT专业知识和人员 员工 经理自助服务 节省HR的时间和劳动强度 员工可自我管理 满足员工参与管理的需要 员工可实时访问 增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透明度 手机等移动终 端管理 无法完成复杂的任务 可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 沟通机会 成本上看 可能只具备规模效应 表2 数据收集的方法 企业在薪酬福利管理上遇到的挑战成为其进行薪酬福利外包6的动力之一 调查显示 薪酬 管理方面采取外包7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企业在薪资管理IT工具不适用 以及薪资数据收集汇总 耗时耗力方面所遇到的挑战 图21 另外 福利管理外包8的企业比福利项目内部管理的企业 在福利项目管理费时费力这一方面的挑战低 图22 6本次调查显示 在薪酬福利管理运营中 多数企业由于对成本上升及安全性的担忧 内部管理 仍是其目前薪酬福利运营的主要方式 但已有35 的企业会采取薪酬福利外包的方式 分别有 16 17 19 的企业在弹性福利 员工呼叫服务 薪资发放管理中 会采取外包方式 未进 行薪资福利外包的企业中 约39 的企业使用专业软件计算薪资福利 7薪酬方面外包表示企业在员工数据收集 薪资发放 薪资计算 休假加班自助服务领域至少有 一项采取外包 薪酬方面内部管理为上述四领域均为内部管理 8福利方面外包表示企业在员工入离职管理 社保公积金 弹性福利 员工服务呼叫中心四领域 中至少存在一项外包 福利方面内部管理表示企业在上述四项均为内部管理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23 图21 薪酬管理外包对薪酬管理运营挑战的影响 图22 福利管理外包对福利项目管理的影响 薪酬管理方面采取外 包对降低企业在薪资 管理IT工具不适用 以及薪资数据收集汇 总耗时耗力的挑战有 积极作用 福利管理 外包的企业比福利项 目内部管理的企业在 福利项目管理费时费 力方面的挑战低 24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美国中国大陆香港地区 1伤残保险补充养老计划补充储蓄计划 2人寿保险补充住房公积金危重疾病保险 3汽车保险补充储蓄计划伤残保险 意外险 五 确定员工的福利需求 提升激励传播中的沟通价值 2012 2013年 中国员工福利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美世达信 Mercer Marsh 的最新福利调查发现 中国员工与美国 香港地区员工相比 补充养老和补充住房公 积金 补充储蓄计划是员工愿意支付的前三位自选福利项目9 图23 中国员工在养 老和住房上存在不安全感 2011年全国14个地区养老金亏空700多亿元 而保险个人 账户空账更是达到2 2万亿元10 2012年 广东养老金率先入市 未来国家养老金入市 的试点范围或将扩大 而如何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运营良好 中国仍旧在探索中 另外 2012 2013年 政府虽继续严格落实房价调控政策 但中国房市 尤其是一线 城市的房价走势仍不明朗 上述因素预示着中国员工的福利需求着眼于 未来 联系ADP本次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 仅有13 14 和15 的企业提供了住房福利 企业补充养老金 补充住 房基金 图24 由此 企业在确定员工福利需求时应当强调 以人为本 关注人 基本的需求 如安全需求 身体健康的基本需求 以及能提升员工目前及未来生活保 障及生活质量的需求 图23 员工愿意支付的前三位自选福利项目 资料来源 美世达信员工福利研究报告 9美世达信员工福利研究报告 来源于 1 0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2年12月17日发布的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年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25 此外 企业还可为员工提供一些差异化的 特别待遇 perks 即企业可为员工提供除 了工资和一般福利以外的特殊待遇 可能包括公司提供的汽车 预留的停车位 盥洗设施等 在国外 特别待遇 已被众多企业作为一项经常使用的激励方式 从图24中可看出 在中 国 特别待遇 的概念并没有被广泛传播 未来 企业人才激励观念将愈加与时俱进 越来 越多的福利外包公司会大力研发更多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 特别待遇 的理念将会被更多企 业认可与利用 图24 企业目前提供的福利项目 26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各福利的传播渠道组合 A 最佳选择 Best option B 良好的选择 Good option C 一般性或合适性选择 Adequate option 呼叫中心印品 在线在线 自助服务IVR 互动技术 新员工AAB 公开申请CAAB 新福利计划BAAB 保险索赔ABC 生活事件的更改CCA 退休服务AA 新福利流程BA 总报酬声明A 员工问题AABC 终止合同AA 1 评估 优化福利项目的设计63 2 加强员工福利沟通54 3 让员工了解福利的价值50 值得注意的是 多数员工并没有意识到企业福利政策覆盖面可能非常广泛并具有丰富 的内容 如何进行福利沟通 让员工了解福利的价值不容忽视 图25 ADP建议企业在 正确的时间运用正确的组合 最大限度发现隐藏的福利的价值 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最佳的 传播媒介 图26 图25 企业主要的福利挑战 图26 扩大福利传播渠道的价值 资料来源 ADP 福利传播中的隐藏价值 与员工沟通的重要注意事项 备注 IVR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即互动式语音应答 只须用电话即可进入服务中心 可低成本地服务 于大量员工 优点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入 缺点是对于大量或复杂的福利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有限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27 IN THE BUSINESS OF YOUR SUCCESSSM 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在线形式 通过数据库直投和HRoot网站广告宣传 同时辅以现场问 卷调查与电话调查的方式 共收集问卷546份 剔除重复问卷以及对同一家公司多个人员填写 的问卷只采用职务等级最高者的问卷后 共计有效问卷441份 问卷有效率达81 企业性质 员工数量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数 注 因末位保留四舍五入的原因 本报告中部分选项统计数据可能不等于100 28 经济震荡中的人才激励与整体薪酬管理 IN THE B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