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大凡动物都有自己的发声方式,不管声高声低,悦耳恶耳,都有一种“此间不可无我声”的自然态。人是自然之物,只不过后来社会化了,有思想,善筹划,也就比自然界鸟兽有了更丰富的表现才能。书法是个人情怀的表现方式之一,即便不倦于以古为范,结果还是要脱胎换骨,离古出新。创作是个性的突出表现,每一个人都在创作中罄露了个人的情怀、脾性、技法。如果评说一个人的书法创作类似颜真卿、柳公权,作者未必会满意。在许多人看来,个性的体现才是有价值的,由此,追求与众不同的面目成了迫切,希望自己早日有个人风格,发出与众不同的声响。鸣声和鸣声是有高下之分的。如蝉鸣,千年如一地单调嘶哑且无进化,这样的鸣声只能称为低下者。而黄鹂之鸣则婉转嘹亮,有人还专门写了对黄鹂鸣声的赞美文字,甚至,黄鹂就成了好嗓音的象征。可见各鸣各的,还是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的。有了自己的特点,未必就是好声音。书法史上优秀作品就是那么多,无数人学二王、颜柳,没有谁可以超越。于是面目有所相似,也是必然。每个人都会花很大心思,考量如何与他人异,独立而起。最常见的就是走极端,写常人之不敢写,变常人不敢变之形,使自己的创作与常规审美拉开距离。这种常见的方法很邪乎。从过程上来讲,很短时间内达到的所谓个性,是违背生长规律的。大凡不自然的生长,就如一棵树长歪了,会让人觉得奇怪,也由奇怪引起了人的注意。就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中的病梅被人为、残害而成了病梅、怪梅,就是 “以求重价”,为利所趋而致。有病梅,就有病书。病态的创作心理、病态的审美心理使然。病态不芟除,病书不已。声之有别,然而都需要尚雅、崇高、求美。这是任何追求个性者不可脱离的主旨。书法艺术,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也就有其主旨、境界、格调、法则在内,越是守此正途,也就离书法本质愈近。米南宫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研习前人之作可至乱真。如果这种行为出于今日,理当视为“书奴”,认为死守不知变。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实在的功夫追求,使一个人深刻地汲取了前人之精华,以至有后面的衔华佩实,自成一家。退一步说,即使一个人最终发不了自己的声音,而是二王、颜柳面目,也是会让人庆幸的。明人徐师曾说过:“行歧路者不至。”因为行歧路者离了正常,越走越逼仄,以至于无路可走。无从通向大道,也就离审美要求越来越远,甚至无美可言。清人叶燮也谈到心声与人的关系:“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叶燮认为作品要有“日月之光”,因为作品是用来欣赏的、鉴定的,因此,“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 (摘自2014年9月19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所说的“声”,既指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指个人情怀、脾性、技法和个人风格。B人的声音比自然界鸟兽的声音更悦耳动听,在于人有思想善筹划,且比鸟兽更进化。C声有高下之分,蝉鸣单调嘶哑,听之恶耳,而黄鹂之声婉转嘹亮,是好声音的象征。D声要有自己的特点,但有特点未必就是好声音,如蝉鸣虽特点鲜明,但仍不算好声音。来源:学。科。网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艺术需要体现作者的个性,被认为类似于名家,是对其创作缺乏个人风格的批评,作者不会满意。B艺术需要创新,米南宫学习前人,充分汲取前人的精华,已达到可乱真的地步,最终自成一家。C艺术需要心静,以艺术来谋求功名利禄的轻浮之子,不可能发出泉石淡泊之音和敦庞大雅之响。D艺术要追求堂正,要有“日月之光”,欺世盗名者,或许能获一时之利,决不能欺天下后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法是个人情怀的表现方式之一,学习者如果能够做到以古为范,最终就会脱胎换骨,离古出新。B书法史上的优秀作品并不很多,大家都学二王还有颜柳或者欧苏等,导致有很多人的作品面目相似。C每个人都会花心思去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常见最容易成功的方式是走极端,拉开与大众的审美距离。D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主旨、境界、格调、法则在内,越是能够坚守这些正途,就越加接近书法本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魏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 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日:“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日:“今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已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日:“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上日:“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卒于州,时年六十七。 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季弟世约宦途不迭,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 (选自隋书韦世康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B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C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D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是中国古代职官名,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B“尚书”一词,在古代含义丰富,可指儒家经典著作,又称书或书经,也可指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C“耳顺”是六十岁以上的人的代称,出自论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D文中的“季”指排行,古代用“孟、仲、季”“伯、仲、季”或“伯、仲、叔、季”等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常指最小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世康聪颖有识,深受器重。十岁时就被州府征为主簿;二十岁时娶魏文帝女儿襄乐公主为妻,并因此被封为汉安县公。B韦世康长于治理,且有美誉。尉迥兴兵作乱时,韦世康被授为绛州刺史,全郡大治;任荆州总管时,全境无讼,百姓爱戴。C韦世康恬淡寡欲,崇尚古风。韦世康淡泊官场,不羡慕权贵,不以官位傲视别人,有功成身退之志;施政简素清静。D韦世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韦世康曾因母亲年事已高,一度想辞官承欢膝下;有个弟弟仕途不顺,世康将父亲传留的田宅全给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以委公,善为吾守。(5分) (2)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8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概括。(5分)9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诗句是:“ , 。”(2)短歌行中,XK“ , 。”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的接待贤才,使天下人都心悦诚服的归顺。(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来源:Z3、 现代文阅读(25分)暗记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 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1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B“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多的愤怒。C“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等文句都是为下文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的伏笔。D“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此描写表现了胡笛的傲慢以及不满。E石丁“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警醒自己,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11(2)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1(3)胡笛具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分) 11(4)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由于在震惊足坛的“1比7”惨案中扮演了悲情主角,巴西队急需为“五星桑巴”正名。是一蹶不振难以自拔,还是挥别悲伤_,巴西队明日一役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湖人队今年的竞争对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获得常规赛冠军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_,欲重温冠军旧梦。上赛季在西部决赛中惜败于湖人队的国王队把复仇作为他们今年的头号目标。20世纪50年代,黄叶病曾导演过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一场“瘟疫”,结果使一种十分畅销的香蕉品种彻底灭绝。近两年来,黄叶病又在非洲和拉美一些地区_。A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死灰复燃B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C死灰复燃 死灰复燃 重整旗鼓D死灰复燃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镇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B科学工作者认为,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已经不多了。C城市发展,人才是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南京人意识到,单靠自身的人才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D通过深入调查,使我们掌握了王小华贩卖毒品的大量证据。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现在和朋友漫步着的灞河长堤,依旧是那道老堤,但却已经“面目全非”了。_,_,_;_,_;_。河边原来的沙滩,也是奇花异草连片相间水边长着密不透风的野生苇子,有水鸟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凫游河堤内外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 栅栏围护的木板小桥通到水边其中不乏颇为稀罕的品种 这儿已经被改造被装点成公园了A B C D15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5分)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6分)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要数清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从1876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4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5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旱不仅使农产品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竟达1 000万。由于这次大旱主要发生在1877年和1878年,而这两年的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从“丁戊奇荒”的特点角度提炼3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3个字。答: 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答案】1B试题分析:题干中问的是“关于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问题。B项,原文是“人是自然之物,有思想,善筹划,也就比自然界鸟兽有了更丰富的表现才能”。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2A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A项,原文是“如果评说一个人的书法创作类似颜真卿、柳公权,作者未必会满意”。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浏览选项,然后回归文本,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仔细比较、分析,以发现问题之所在。该题内容难点不在“筛选”,而在“整合”,亦即难在通过思考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上。高考命题的表述项一般不存在对文中基本信息的简单摘取,大都为对文中信息的综合加工,糅合进了命题人个人的理解。因此,必须注重提高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3 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A项,原文是“即便不倦于以古为范,结果还是要脱胎换骨,离古出新”。解题时,应先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然后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题干或选项对照原文的相关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正确的概括和判断。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4B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原文标点“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5C试题分析: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C“六十岁以上的人”错。6A试题分析:A扭曲文意,强加因果,韦世康被封为汉安县公不是因为娶了魏文帝女儿襄乐公主,在娶之前,就已封爵。7(1)现将它交托于您,替我好自镇守。(得分点:委、善、为各1分,句意2分)(2)后来趁侍奉皇上宴会的机会,世康两次下拜陈述退让之意。(因、再、让得分点各1分,句意2分)【解析】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委”译为“托付”、“ 善”译为“好好地”、“ 为”译为“替”。(2)句中关键词“因”译为“趁机”、“再”译为“两次”,“让”译为“退让”。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8 诗中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闲散、自然、安逸、宁静(2分)。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1分)。清晨,诗人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不劳动的时候,就荡起小船,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1分)。常常在自然的怀抱中独来独往,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1分)。9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 “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3分)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3分)10(1)吁嗟鸠兮,无食桑葚(2)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1【答案】(1)BD(2)衬托了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与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形成对照),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突出了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对胡笛的不信任,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3)画艺高,人品好。“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去掉暗记而又不着痕迹,与石丁的笔墨如出一辙。正直、坦诚。“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大度、无私。面对石丁的不信任,胡笛没有抱怨,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消除隔阂,扭转局面。(4)这一情节的安排是合理和巧妙的。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首先,它符合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社会上普遍的“信任”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因而讲诚信者、坦诚待人者十分难得和可贵;其次,它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强化了人物性格:胡笛是国画专业毕业的,山水画有名气,所以改掉暗记石丁看不出;他性格犟直(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才敢改掉别人画中的暗记。(“不合理”如能从主题,情节,人物性格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也可评高分。)【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小说的情节和技巧。阅读小说的时候,要把握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答对一点3分,两点5分。B项还有因自己对胡笛不信任的心理被识破而感到羞愧。D项应该是从容、镇定,内心无愧。根据选项内容,在文章中找到相关区间。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解析:这题干问的是“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人物的作用。首先应先找到这些内容所在的位置,然后看其特点,最后联系内容、人物、情节分析其作用。从文中可以看出石丁画艺高,为人精明,戒备心重(知错能改),这一形象反衬了胡笛的坦诚与正直(对照);突出了主题,通过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了他对胡笛的不信任,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方法总结: 形象(1)通过对人物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语句来分析。 (2)结合主旨,整体把握。 作用(1)揭示主旨、(2)突出其他人物性格特征(3)情节方面:埋下伏笔,作铺垫,线索或见证者(客观形象“我”)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胡笛具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一、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二、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三、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到文中找出描写“胡笛”的语句,然后分析其特点;再借助石丁的内容对其进行衬托。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本题是探究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答案不求唯一,但要言之有理。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文章,在把握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分析,阐发自己的观点态度。应从主题、情节、形象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中,“重整旗鼓”比喻失败以后,重新组织力量。有褒义。只用于人(包括人的团体、组织等)。“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中性词。多用于人,偶然也有用于物的。“死灰复燃”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在比喻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派重新活动起来。贬义。1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句错误在于句式杂糅,“主要成分是”后边的“配制而成的”应删去。C句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后面加“的需要”。D句错误在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使”字。1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能恰切承接上文“却面目全非”,故在首句。排除BC两项。根据最后两个标点,排除D项。15【答案】示例: 就像百米短跑起步一样,如果起步跑慢了,后面的跑步也往往会落后他人;人生的起步从一开始就要跑好。就像写书法起笔一样,如果第一笔笔画无力道,剩余的笔画都会弱不禁风,人生的笔画从一开始就要起好。【解析】试题分析:不同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方法是找出被仿句子的句式特征,运用被仿句式造句。如果要求与被仿句子构成排比或其他意义相关的一段话,则要注意仿句与被仿句之间的意义联系。此题只要求用基本相同的结构和一致的修辞手法另写一个句子,所以不必考虑意义关联。被仿句式特征是:就像(喻体)一样,如果_,_;结论(本体)。16.【答案】(1)时间长 (2)范围广 (3)死亡多【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几个句子,归纳每句话的要点,如第2句,“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苏南京市高二上数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武威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2025年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南平市重点中学2026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3年绵阳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3年贵阳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新)
- 互助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城市综合体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五中学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绥化市重点中学2026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种猪引种隔离管理制度
- 低血糖的急救护理措施
- 口腔科主要致病菌分类与特性
- 工艺品维修合同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多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 DB43T-油茶生产技术规程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艺术(美术)试卷(含答案)
- 餐饮服务练习题库与答案(附解析)
-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教学大纲
- 检察院新进人员廉政教育纲要
- 动土作业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