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暴风雨的启示.doc_第1页
17暴风雨的启示.doc_第2页
17暴风雨的启示.doc_第3页
17暴风雨的启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暴风雨的启示教材简析课文按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顺序,描写了这三个不同阶段景物的特点。写了暴风雨来之前使人恐惧的情景,暴风雨来之时的猛烈的场面,还具体描写了暴风雨去之后绮丽华美的景色。最后直接说明了“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这样一个哲理。在作者的笔下,闪电、霹雳、狂风、暴雨,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黎明、碧空、朝阳,小鸟、花草、露珠,是一派绚丽多姿的美;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静,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画笔,细细描绘自然美景,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文末直抒胸臆,赞美春色,表达感悟。情与景完美统一,水乳交融。文章有状物,有抒情,但状物抒情都不是目的,结尾两段如异峰突起,一下子使读者转到深层次的思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首先要在了解课文顺序的基础上,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的词句,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其次是在理解时要把“景”和“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感受不同的美,体会“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最后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深化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教学中的重点是学习运用抓住重点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中的哲理。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抄下来。(2)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哲理。(3)抓住重点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中的哲理。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的哲理。教具准备: 字卡、词卡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教师板书:暴风雨同学们,看到这个词语,你们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场景呢?(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暴风雨的景象。)2、教师板书:启示。让学生说说“启示”的意思。3、那么,一场暴风雨给作者带来怎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领悟作者从暴风雨中获得的启示吧!二、初读课文,探究新知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把课文读通顺。(2)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读给同桌听。(3)用“”画出暴风雨带给作者的启示。2、检查自读情况。(1)教师出示字卡,指名读。(2)出示词卡,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理解。(3)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齐读。(4)教师小结:读了这些描写景物的词语,我想你们对作者所描绘的暴风雨的场景有了初步的印象,那么暴风雨带给作者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三、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按照暴风雨来之前、暴风雨来之时、暴风雨来之后以及暴风雨的启示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说说主要内容。四、达标训练1拼一拼,写一写。 zh zhn pin pin ( )息 ( )转 不寐 ( ) 起舞 y wi p l y r( ) ( ) 抽( ) ( )动2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锵 霹雳 翩翩 抚慰3读课文完成下列习题本课按照,的顺序,描写了三个不同阶段景物的特点。写了暴风雨来之前使人的景象,暴风雨的场面,还具体描写了暴风雨去之后的的景象。最后直接说明了 这样一个哲理。 4、合作交流,展现集体智慧。(1)暴风雨来之前的情景怎样?找出能表现其特点的词语。 (2)暴风雨来之时天空的情景如何?找出能体现这时特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谈谈这时的美丽。(3)暴风雨去之后天空又是怎样的?说一说此时天空展现的绮丽风景。(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什么?结合课文谈一谈理解。 五总结归纳暴风雨的启示在作者笔下,写得生动、具体、形象,让人感受到暴风雨的猛烈和狂暴。当然,最重要的是暴风雨过后的绚丽多姿,正如歌中所唱“阳光总在风雨后”。看得远一点,心里就会更加阳光,不是吗?六、作业布置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词语抄写下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来之前:使人恐惧17暴风雨的启示 来之时:猛烈、温柔 和谐美 去之后:风景如画教学反思:第二课时1、 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暴风雨的启示 过渡: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静,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课文一、二段,感受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景物特点。二、感受暴风雨,悟作者情感 1、仔细品读一、二段,画出描述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景物特点的词句,再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2、集体交流 (1)“窗外,一道闪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齐读后思考:你从“划破”、“轰鸣”、“使人恐惧”这几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教师过渡:你们听暴风雨来了!一学生感情朗读第二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暴风雨刚来时的猛烈) 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2)“大雨猛烈地敲打着玻璃窗,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你还感受到暴风雨的什么特点?(感受暴风雨结束时的温柔。) 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3)“一小股的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齐读后思考:这句话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什么情景?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这句话。哪位同学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4)“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感悟到什么?(5)师小结: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用饱含蘸情感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美。三、欣赏雨后美景师过渡: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暴风雨过后,迎接我们的将是更加美丽的画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段,想象画面。1、读后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结合课文语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这么美的图画,你能用上不同的写景成语,说句感叹的话啊? 这么美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把它读给大家听?指导朗读,自由练读。 同学们,谁能怀着一种赞美之情把它读下来?指名读。3、小结: 是啊,作者用了优美的词语,贴切的修辞,为我们展现了暴风雨过后美妙的景色。四、联系生活,感悟哲理1、教师过渡: 在作者看来,美是表现在不同方面的。暴风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阳、花草、露珠,是绚丽多姿的美;而暴风雨来之前的闪电、雷声,来之时的狂风、暴雨,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因此作者不禁感叹道: 教师出示句子: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学生齐读)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毁灭”、“绚丽”分别表现在哪里?3、教师过渡: 昨晚到早晨,短短几个小时,可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即将被毁灭的大自然,竟然变得绮丽无比,难怪作者会发出: 出示句子:“有时,人们受到了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的感叹。4、齐读,引导联系实际,小组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5、集体反馈,教师引导。五、达标训练(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文章第2自然段用“一道”、“一声”“接着”说明暴风雨来的很急,“瓢泼”说明雨很大。( )2、文章开头“窒息”“辗转不寐”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暴风雨的厌恶之情。( )3、作者只喜欢暴风雨之后的美景,因为暴风雨后“江上似锦,风景如画”。( )(二)展示反馈,看我最棒!1、谈谈自己对自己喜欢句子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2、 按课文内容填空(1)一股雨水从天窗( )地爬进来,( )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 )的足迹。(2)有时,人们受到,只看到事物的,而忽略了。这句话给你的启示是。 3、背诵喜欢在段落。(三)拓展延伸。1 、选择文中使用的描写景物的词语写一段话。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本文最后一段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