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降低高炉入炉焦比2.doc_第1页
175降低高炉入炉焦比2.doc_第2页
175降低高炉入炉焦比2.doc_第3页
175降低高炉入炉焦比2.doc_第4页
175降低高炉入炉焦比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钢第二十四次QC成果会交流材料降低高炉入炉焦比武钢集团鄂钢公司炼铁厂2#高炉值班室QC小组二00六年三月降低高炉入炉焦比一、简介鄂钢炼铁厂2#高炉(620m3)自1986年12月投产以来,历届领导班子十分注重全面质量管理工作。2#高炉值班室是鄂钢首批注册QC小组的班组之一,长期活跃在炼铁生产一线,始终坚持围绕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和工作重点选择课题开展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年年被公司评为优秀QC小组,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QC小组和冶金行业优秀QC小组;2000年被评为冶金行业“南钢杯”QC成果优胜奖及全国优秀QC小组;2002年荣获冶金行业“天府杯” QC成果优胜奖。小组结构(见表1) 表1 小组名称鄂钢炼铁厂2#高炉值班室QC小组成果类型现场型本次活动课 题降低高炉入炉焦比本次活动时间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小组人数10人组长刘继生成立时间1988年3月小组成员高传风 洪曙 程杰 喻红发 胡利平 赵伦清 高卓军 吴刚 二、选题理由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发展公 司 生 产 经 营 方 针 炼 铁 厂 年 度 生 产 重 点增 铁 降 耗炼铁厂降低成本的重点项目降 低 入 炉 焦 比降 低 入 炉 焦 比结论:本次活动课题三、现状调查调查1 2#炉2004年入炉焦比及相关指标情况 (见表2) 表2 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均焦比kg/t458426402405382363398430408412417440411煤比kg/t76.8595.1291.28101.82108.05144.36117.7791.23107.41119.7896.694.83103.64入炉品位(%)59.5959.2859.7258.7457.5455.0754.8656.3456.4656.6956.4255.6757.22富氧率(%)0.950.771.741.841.882.031.941.721.661.771.571.51.61调查2 2004年全国同类型高炉入炉焦比情况(见图1) 单位:kg/t 434.5363 411335.76第一名 鄂钢2#炉 全国平均 鄂钢2#炉全年最好水平 全年水平图1 与全国同类型高炉对比柱状图调查得出初步结论:1、2#炉入炉焦比波动较大,最高值458kg/t,最低值402kg/t,平均值411kg/t,说明通过开展活动稳定炉况,可使焦比稳定在430kg/t以下。2、在一定条件下,提高富氧率、喷煤比,可相应降低入炉焦比。3、2#炉入炉焦比年均水平与全国同类型高炉最好水平相比,相差约76 kg/t,与平均水平相比,低23.5 kg/t,处于中上等水平,赶上或超过先进水平需要努力。 四、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值 2005年初,全国钢铁行业竞争激烈,大宗原、燃料供应紧缺,价格猛涨,质量很难保证。鄂钢由于自产原、燃料严重不足,外购原、燃料质量极不稳定,入炉矿品位下降,1-2月份入炉品位仅55.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3%,比上年平均水平低2.07%, 因此,要降低入炉焦比,只有依靠内部挖潜,适宜提高富氧率、喷煤比等,考虑到当前的实际情况,目标值不宜定得过高。 QC小组目标炼 铁 厂 计 划入 炉 焦 比 410kg/t入炉焦比420kg/t五、原因分析为了保证2005年“增铁降耗”工作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年初QC小组召开专题讨论会,针对当前原料紧缺,质量下降的现状,如何创造条件增铁降耗展开讨论,并作系统图进行分析。(图2)原、燃料质量反馈不及时准确炉况调剂不及时人培训少,钻研精神差技术水平低入炉焦比高冷却设备质量差,易破损冷 却 设 备 故 障 多设备热风炉设备老化,热风能力差原料货源紧缺,入炉品位低,质量波动大入炉原、燃料粉末多,水分大富氧率、喷煤比低操作制度不合理方法管理制度不完善竞争机制未落实考核不到位图2 焦比高系统分析图分析结论:影响入炉焦比的末端因素有以下9条:1、 原、燃料质量反馈不及时准确。2、 培训少,钻研精神差。3、 冷却设备质量差,易破损。 4、 热风炉设备老化,热风能力差。5、货源紧缺,入炉品位低,质量波动大。6、入炉原、燃料粉末多,水分大。7、富氧率、喷煤比低。 8、竞争机制未落实。 9、考核不到位。六、要因确认小组对分析出的9条末端因素,逐条进行确认以判断是否主要原因。(见表3)要 因 确 认 情 况 表 表3 序号因 素验证方法确 认 情 况结论1原、燃料质量反馈不及时、准确现场调查每班反馈烧结矿、焦炭成份一次,其它原料信息进场时反馈一次。否2培训少,钻研精神差调查分析公司、铁厂每年都有培训计划,定期授课约300人次、外出参观学习等约20人次。否3冷却设备质量差,易破损调查分析上年共查出冷却壁本体、铜棒、钩头等冷却设备破损20多处是4热风炉设备老化,热风能力差调查分析上年全年平均风温1043低于全国同类型企业平均水平40是5入炉品位低,质量波动大查看记录上年全年入炉矿品位57.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3%,且波动大;年初,入炉品位仅55.15%。是6入炉原、燃料粉末多现场调查上年入炉烧结矿5mm的24mm2占7.23%,75mm2占5.68%。是7操作参数不适宜调查分析原、燃料条件及外部条件改变,操作参数未相应改变。是8竞争机制未落实调查分析值班工长一直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否9考核不到位调查分析考核指标层层分解,细化、量化落实到位否七、制定对策与实施 1、制定对策对所确认的主要因素采取对策措施: 对 策 表 表4序号要 因对 策目 标措 施责任人时间1冷 却设备质量差,易破损更换冷却设备全年破损少于12处稳定操作,加强维护高传风全过程2热风炉设备老化,热风能力差加强维护和监视风温水平保持在1000以上要求当班人员严格按要求操作,勤观察、勤维护程 杰全过程3入炉品位低,质量波动大要求公司领导、相关部门想办法解决稳定原料质量调整炉料结构,提高操作人员应变能力刘继生全过程4入炉原、燃料粉末多提高筛分效果5mm入炉烧结矿占7%以下加强槽下振动筛管理,勤于清理筛格洪 曙全过程5操作参数不适宜研究制定适宜的参数保证炉况顺行,降低入炉焦比调整装料制度及送风制度,扩大富氧率和喷煤比刘继生全过程2、 对策实施实施一针对冷却设备质量差,2#高炉在年初进行了小中修,实施了规整炉型,更换冷却设备等项目。 实施效果:冷却设备故障明显减少,2005年全年破损次数7次。实施二针对热风炉设备老化,热风温度无法提高的现状,在目前不能停炉检修的情况下,决定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及提高操作水平来维持风温水平,对违反规定操作造成不良后果的人,给予经济考核。实施效果:全年平均风温1030实施三由于受钢铁市场大环境影响,原、燃料紧缺,价格上涨,公司一度陷入困境,只能维持生产,下半年在武钢集团的帮助下局面逐渐扭转,上半年入炉品位56.48%,下半年57.43%,全年57.00%。实施效果:在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入炉品位下半年比上半年提高近1%。实施四针对入炉原、燃料粉末多,2#炉规定每班对槽下振动筛至少检查一次,并勤清筛格等办法,减少入炉粉末。实施效果:入炉矿、入炉焦炭粉末大大减少,改善了高炉料柱透气性。实施五调整操作参数是本次活动对策实施的重点,小组根据小中修后炉型规整及原料条件改变,调整装料制度,由原44#(P1K1P2K2P1K1)、45#(P1K2P2K1P1K2)改为34#(P1K1P1K1P1K2),有利于控制边缘,发展中心,提高煤气利用;利用制氧机能力扩大及时调整送风制度,强化冶炼,提高富氧率和喷煤量;每周集中活动时,组长都要强调三班统一操作方针。富氧率(%)喷煤比(kg/t)入炉焦比(kg/t)上半年下半年全 年上半年下半年全 年上半年下半年全 年2004年1.541.691.61102.61104.75103.644064184112005年1.662.582.15103.62126.46116标年份实施效果:八、效果检查1、目标效果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克服了入炉品位下降、焦炭质量差(下半年改善)、热风能力低等困难,依靠科学技术增铁降耗取得一定成绩,全年入炉焦比405kg/t,比上年下降6kg/t,比厂计划低15 kg/t,比小组目标低5kg/t。活动前后入炉焦比柱状图单位:kg/t411 410 405 活动前 计划 活动后2、经济效益2005年2#高炉产合格生铁50.85万吨,按每吨焦炭价格900元/吨计算,则降焦节约成本:50.85(411-405)0.001900 274.6(万元)(注:未考虑提高煤比所增加的成本)九、巩固措施1、 继续抓好入炉料筛分工作,加强振动筛维护管理,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