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知识整合 一 农业文明的辉煌 2017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一 中国古代史 二 西方古代史 一 运用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 用唯物史观理解宗法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宗法制作为我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影响深远 1 宗法制促使 忠 孝 观念深入民心 造就了中华民族 国 与 家 密不可分的观念 2 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 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 温良恭敬 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 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3 宗法制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例如 重男轻女 修族谱 后代继承父亲的 姓氏 4 宗法制中 道德专制 男女不平等 等级观念 自律盲从 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 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 2 用唯物史观把握制度创新 助推中国梦实现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 有规律的 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加快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西周分封宗法制 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唐朝三省六部制 元朝行省等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就建立在这些革命性的制度改革基础之上 当今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 只有加快体制转轨才能加速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3 用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唯物史观要求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应辩证地分析和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 应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审视 对古代监察制度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看待 1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 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 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起到一定的作用 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成为强化皇权 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2 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 实际中的监察工作往往因君主的重视程度不同 监察官员监察不力等因素 导致其监察作用非常有限 体验高考1 2014 江苏单科 21 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举贤良 对策百余人 武帝善助对 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后得朱买臣 吾丘寿王 司马相如 等 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起徒步 平民 数年至丞相 开东阁 延贤人与谋议 朝觐奏事 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 大臣数诎 汉书 严助传 材料二垂拱三年 或诬告 宰相 祎之 武 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 审问 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 祎之曰 不经凤阁 中书省 鸾台 门下省 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 以为拒捍制使 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 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 掌献替可否 意即对君劝善规过 议论兴革 凡上之达下 曰诏 曰诰 皆起草进画 以下之诸司 下之达上 曰题 曰奏 皆审署申覆 意即审查签收 上报或发回 而修画焉 平允乃行之 大典礼 大政事 九卿 科道官会议已定 则按典制 相机宜 裁量其可否 斟酌入告 明史 职官一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 敕书 3 根据材料三 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4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解析第 1 问 根据材料一中 郡举贤良 后得朱买臣 吾丘寿王 司马相如 等 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起徒步 平民 数年至丞相 开东阁 延贤人与谋议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 大臣数诎 等进行归纳概括可总结出答案 举贤良 并在左右 与大臣辩论 大臣数诎 第 2 问 根据材料二中 不经凤阁 中书省 鸾台 门下省 何名为敕 结合所学知识 可以总结出答案 唐朝的决策机构是三省六部 中书省起草 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 不经三省六部不合法 第 3 问 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 掌献替可否 意即对君劝善规过 议论兴革 可总结出 对君劝善规过 议论兴革 根据 皆起草进画 以下之诸司 可以总结出替皇帝草拟诏书 根据 下之达上 皆审署申覆 意即审查签收 上报或发回 而修画焉 平允乃行之 可以总结出批答大臣的奏折 根据 大政事 九卿 科道官会议已定 则按典制 相机宜 裁量其可否 斟酌入告 可以总结出将议定的意见报告皇帝 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内阁不是法定一级国家机构 其权力是皇帝赋予的 而丞相是法定一级国家机构 其权力大小与谁做丞相无关 丞相的权力是机构赋予的 第 4 问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历代王朝对中枢权力的调控策略都是围绕着加强皇权 削弱相权进行 其原则都是保证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答案 1 举措 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 让他们参与议政 奏事 令其诘难大臣 2 说明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 门下省审议 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 职责 劝谏皇帝 匡正过失 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 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 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 不能统领六部 4 策略 分散权力 权力制衡 原则 皇权至上 二 运用多元史观看待古代中国的经济 1 从唯物史观看古代中国生产力的进步 1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 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 旧工具被淘汰 新工具产生 实质上是古代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 2 纵观古代生产技术的改进史 新的生产技术更能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如牛耕技术与灌溉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存活率 代田法 垄作法 一年两熟与三熟技术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 3 生产工具的发明 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世界 2 从生态史观看古代农耕文明下的环境问题 1 古代中国重农抑商 长期对土地过度开发 带来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 2 古代中国历代王朝建造宫殿 陵墓 寺院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3 在 人定胜天 理念下 大面积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产生了一定的后患 3 从整体史观看明清时期的 海禁 和 闭关锁国 政策 1 海禁 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禁私人出海贸易 对外贸易在官方支持下进行 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 明清时期 世界贸易日益活跃 欧洲各国迅速发展 而明清政府却极力推行 海禁 政策 结果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面向近代化的世界 2 明清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体验高考2 2014 海南单科 2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清朝前期 政治相对安定 耐旱 耐寒的玉米 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 人口迅速增长 据研究 康熙十八年 1679年 全国人口已达1 6亿 经过一个世纪 至乾隆末 已突破3亿 生齿殷繁 地土所出 仅可赡给 偶遇荒歉 民食维艰 雍正元年 1723年 下令说 开垦一事 于百姓最有禅益 要求 凡有可垦之处 听民相度地宜 自垦自报 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 旱田十年后纳税 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 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 至乾隆五年 1740年 下令告诫 民间多辟尺寸之地 即多收升斗之储 要求 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 可以开垦者 嗣后悉听该地民夷 汉族与少数民族 垦种 免其升科 税负 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 清实录 等 1 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 1 问 依据材料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依据 开垦一事 于百姓最有稗益 凡有可垦之处 听民相度地宜 自垦自报 以及 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 可以开垦者 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 等信息可从鼓励开垦 开垦区域以及对民生角度思考作答 第 2 问 第一小问 依据材料中 玉米 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 人口迅速增长 以及 生齿殷繁 地土所出 仅可赡给 偶遇荒歉 民食维艰 等信息可从新的农作物引进 人口与土地矛盾角度归纳背景 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垦荒政策从社会矛盾 人口增加以及破坏环境等角度归纳答案 答案 1 特点 鼓励尽可能开垦 利用土地 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 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 2 背景 人口压力加重 耕地利用接近极限 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 影响 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加速了人口增长 不利于环境保护 三 运用多元史观看待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 1 用唯物史观与文明史观理解百家争鸣 1 唯物史观角度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奴隶制瓦解 分封制崩溃 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 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从阶级史观看 孔子主张社会有序 老子主张统治者 无为 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 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群体的利益 其他如孟子 荀子 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 2 文明史观角度 文明传承方面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今后应坚持科学发展观 弘扬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有益成分 如民本思想 和谐观念 统一意识 义利观念 同时也应剔除其落后的三纲五常 等级贵贱等内容 东西文明对比方面 应关注孔子等人的民本 仁政 君民观念与同时期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 城邦民主政治主张 古罗马注重立法 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的比较 联系现实方面 应注意孔孟儒学中的 民本 思想与当今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古时 民本 思想以维护君主特权为中心 当今民本思想以人权平等为中心 2 用文明史观理解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1 儒家推崇 人治 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 实行 仁政 是一种民本思想 2 法家主张 法治 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3 道家主张 无为而治 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 顺应时势和民心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法家思想为辅助 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 体验高考3 2015 江苏单科 21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 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 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 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 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 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 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 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 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 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 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摘编自费正清 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理学家提出 理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 它以儒家的礼法 伦理思想为核心 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 形成了析理精微 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 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理学家以儒家 圣人 为最高境界 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 道德精神的意义 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 不相信灵魂不灭 轮回转世之说 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 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 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 所涉及的制度 2 据材料二 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儒学由 粗糙 趋向 精微 的原因 3 据上述材料 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 解析第 1 问 第一小问 由材料一中的信息 保留了帝国的传统 即可得出 充分保留传统 的结论 由 按才干选拔 公正的道德的统治 即可得出 制定合理的选官制度 实行德政 的结论 由 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即可得出 汉字延续功能强 的结论 第二小问 由材料一中的信息 按照出身 可知该制度为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 由 按才干选拔 可知涉及制度为注重才干的科举制 第 2 问 第一小问 由材料二中的信息 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 道德精神的意义 即可得出 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 的结论 第二小问 从佛道思想对儒学的挑战 宋明理学家的创新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 3 问 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 从对传统的尊重 为适应时代需要而不断创新等角度思考作答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因素 充分保留传统 合理选官 实行德政 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 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2 作用 引导人们关注现实 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原因 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 冲击 复兴儒学的需要 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3 特质 延绵不断 尊王传统 兼收并蓄 与时俱进 一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3世纪中西方文明的比较 体验高考1 2015 课标全国 40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 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 舜做了天子后 假如其父杀人 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 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 一辈子都很快乐 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 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 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 他却认为 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 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 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 而且是更大的正义 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 就等于践踏法律 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 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 城邦将无法存在 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 从容赴死 摘编自 古希腊 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申辩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解析第 1 问 据材料一中孟子与学生的相互问答中 从治国 权力与法律 人伦关系等角度提炼归纳孟子的法制观念 从材料二中苏格拉底被审判一案及苏格拉底拒绝弟子安排逃走的言论中归纳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第 2 问 第一小问 迁移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 法律及社会思潮等方面归纳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从古希腊政治 经济 社会思潮等方面归纳苏格拉底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小问 强调 共同 限定项 从二者分别成为中国和西方宝贵思想文化遗产角度作答 答案 1 孟子 治国需要法制 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 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 守法是正义行为 法制关乎城邦存亡 法律至上 严格守法 2 社会背景 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图强 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 宗法观念的影响 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 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各种社会思潮活跃 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 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二 宋元明清时期和16世纪西方 商业革命 的表现与特点 体验高考2 2014 浙江文综 38 节选 学习历史 不仅要广泛阅读 更要感悟智慧 融会贯通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7年 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 剖析明中后期社会 写成 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 他一方面依赖内阁 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 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 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 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 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 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他从欧洲出发 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 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 万历十五年 编写 材料二玉米 番薯等 种出西土 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等 2 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 含农业 手工业 商业等 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3 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 以日本 西欧 葡萄牙 为切入点 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解析第 2 问 第一小问 注意是 经济领域 材料中给出的信息是玉米 番薯的种植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分别作答 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重农抑商和海禁 闭关锁国 第 3 问 本题就是整体史观的考查 以西欧为例 明朝中后期大致属于16 17世纪 这一时期西欧国家经过新航路开辟 正在进行殖民扩张 葡萄牙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 侵占了我国的澳门 明朝政府为了防止外来势力的入侵 实施海禁 闭关锁国 政策 答案 2 新气象 蚕桑 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 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 资本主义萌芽 会馆出现 商帮势力强大 答对三点即可 老政策 重农抑商 3 倭寇骚扰 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 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 明政府维护 朝贡 体制 实行 海禁 政策 三 16 18世纪中国与英国的比较 体验高考3 2014 课标全国 40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 1587 约1666年 青年时曾考取举人 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 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 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 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 转而探求 致富 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 手工业技术 撰成 天工开物 一书 书名取 天工人其代之 开物成务 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 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 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 四库全书 不予收录 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 被誉为 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 宋应星评传 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5年标准)sm调教协议书
- 【《基于PHP的二手车交易网站的设计与实现》11000字(论文)】
- 舒曼共振科普课件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件
- 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
- 香皂监督管理办法
- ALD工艺温度对性能影响-洞察及研究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 德瑞斯D600变频器说明书
- 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骨科危重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