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及年度防治水计划 郏县景昇煤业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三月郏县景昇煤业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及年度防治水计划部 室 会 审 记 录编制: 审核:会 审 意 见 会审单位审查意见签名施工单位机电运输部生产管理部技 术 部安 质 部郏县景昇煤业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及年度防治水计划矿 领 导 会 审 记 录会 审 意 见职 务审查意见签名采 煤 副总机电副矿长技术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常务副矿长副 总 经理企业负责人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透水事故位居第二。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大小煤矿屡有透水事故发生,每次透水事故的发生,都给企业、给国家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每次透水事故的发生都给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甚至带走了生命,给家庭给政府增添了负担。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透水事故少发生,不再发生,依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工作条例,及其它防治水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编制本规划和计划。 第一章 矿井概况一、矿井位置,交通:郏县景昇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景家洼村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9321131154,北纬340446340629,南距郏县县城15km,距黄道乡3km,西距焦枝线汝州火车站45km,有矿区公路连接景家洼至郏县的柏油公路,交通便利。(见矿井交通位置图1-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图1-1-1具体行车路线是:从郏县至黄道公路到黄道乡,再沿通往黄道至景家洼公路向东北3.5km即到郏县景昇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广场办公区。二、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郏县地处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错。地势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以平原和岗地为主。本区为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标高+269+703m,相对高差较大,区内无河流,沟谷发育,泄洪条件好。 (二)气候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风速为2.9m/s,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气温: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17.8,历年平均气温为14。月均气温一般在2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霜期一般自11月上旬起至次年3月上旬止,长达近半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772.7mm,最大1132.0mm,最小414.0mm,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约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蒸发量:年最大蒸发量2825mm(1959年),最小蒸发量1490.5mm(1964年)。月最大蒸发量408.9mm(1959年7月),月最小蒸发量40.7mm(1957年1月)。湿度和风速:平均绝对湿度13.5mm,平均相对湿度67%。冰冻期一般是11月到来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14cm(1977年1月30日)。最大风速24m/s,平均风速2.8m/s。冬季多西北风,夏秋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三)地震有史记载,公元前519年到公元1942年的2416年间,平顶山共发生地震84次。其中河南省发生的八次大地震中,七次对区内有较大破坏,其中主要的五次发生在1522年1月28日、1524年2月14日、1556年和1820年8月4日,有民房颠覆、伤人无数的记载。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平顶山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Am=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Ta、0.35s,对应矿区基本烈度为VI度。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地质背景:禹州煤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嵩箕骒隆小区东段,北为新密煤田,西邻登封煤田,南与平顶山煤田相望。其主体构造线方向为6070。主要由两个宽缓向斜(白沙向斜、景家洼向斜)夹一狭窄不完整背斜(许禹北斜)和走向北东、北西两组规模较大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大刘山井田(即景昇煤业公司矿山)位于禹州煤田西南部,景家洼向斜北东翼西段及向斜转折端部位,构造受控于景家洼向斜。地层走向北东转至北西向,倾向南东至北东,倾角1334的向斜构造。区内无岩浆岩活动。区域矿产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铝土矿、高岭土矿及石灰岩等。二、地层矿山属半裸露型,在中南部山区大面积出露有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地层。根据钻孔、井筒揭露和区域地层资料,以地层沉积时序和接触关系,矿区内赋存由老到新有:上寒武统凤山组、上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下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及第四系。其中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1) 上寒武统凤山组(3f)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泥质灰岩,以含白色燧石条带为主要特征。厚度52.10m左右,与下伏寒武系长山组地层整合接触。(2) 石炭系(C)包括上石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C2t)。1、 本溪组(C2b)岩性主要为浅灰色铝土质泥岩,具鲕状及豆状结构,含黄铁矿晶体。下部紫红色,局部夹灰绿色泥岩,厚4.7034.20m,平均厚11.60m。与下伏寒武系凤山组地层不整合接触。2、 太原组(C2t)煤段顶界止于顶部L11石灰岩顶面,底部止于L1石灰岩地面,与下伏本溪组地层整合接触,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主要由灰、深灰色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砂质和薄煤层组成,平均67.20m。依其岩性组合可分三个岩性段。下部灰岩段,下起L1止于L4灰岩顶,由四层深灰色厚层状细晶隐晶质石灰岩(L1L4)组成,其中L1、L2常合并为一层,夹薄煤四层(一2一5),一4煤层位于L4和L3石灰岩之间,偶见可采点,其余均不可采。主要含蜓类化石,厚15.0026.50m,平均17.05m。中部砂泥岩段,顶界止于L7石灰岩地面,由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及细粒砂岩和薄煤组成。煤层均不可采,厚19.5048.50m,平均厚24.90m。上部灰岩段,下起L7石灰岩地面,上止于L11石灰岩顶面,主要由五层深灰色石灰岩(L7L11)夹薄层砂质泥岩及煤线组成。石灰岩含大量燧石团块及条带,含蜓类、腕足类化石。厚15.5029.50m,平均厚25.25m。(3) 二迭系(P)1、 下二叠统(P1)包括山西组(P1s)和下石盒子组(P1x)。(1) 山西组(P1s)二煤段:顶界止于砂锅窑砂岩底面。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煤及层位六层,二1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位于该组下段,区内及附近钻孔揭露原始煤厚0.4512.70m,煤层顶板以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灰色含菱铁质颗粒中厚层状的中粒砂岩,层面含较多灰质和大白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底板多为深灰色砂质泥岩与细粒砂岩互层,具波状层理。该段含较多植物化石,厚61.80100.00m,平均厚度81.70m,与下伏太原组地层整合接触。(2) 下石盒子组(P1x):顶界止于田家沟砂岩底面,依其沉积特征可分为三、四、五、六煤段。岩性主要由灰白、浅灰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和绿色深灰色含紫斑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含煤34层,上部夹五2、六2及其他薄煤层,含少量植物化石,五2、六2煤层大部可采。本组厚度平均299.20m,与下伏山西组地层整合接触。2、 上二叠统(P2)包括上石盒子组(P2s)和石千峰组(P2sh)上石盒子组(P2s)顶界止于石千峰组一段平顶山砂岩底界面,依其沉积特征和岩性可划分为七、八、九煤段。岩性主要由灰绿、灰紫色砂质泥岩、灰深灰色泥岩,浅灰色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组成,夹煤19层。下部七煤段夹大部可采煤层七2煤,含少量植物化石。本组厚度平均271.40m,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地层整合接触。石千峰组(P2sh)平均厚340.00m,其中一段平顶山砂岩平均厚90.00m,岩性以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硅质胶结,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常形成单面山;二四段以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泥灰岩组成,含钙质结核。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地层整合接触。(4) 第四系为褐黄色砂质亚粘土、亚砂土、砂质粘土及耕植土等。上部夹钙质结核,下部夹砾石。厚度037.62m,平均厚11.61m。与下伏各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 地质构造景家洼煤业公司位于禹州煤田西南部景家洼向斜轴部。地层为一向南东倾斜的向斜构造,倾向60115,倾角1334。矿区内有景家洼正断层(F4)、老庄逆断层(F5)、杏树口平移断层(F6)。1、 景家洼正断层(F4):位于上老庄叶沟西王庄一线,走向150左右,倾向北东,倾角5570。断距1080m,走向长4.0km。地表出露较好,上老庄、叶沟西均可见到山西组上部地层与太原组地层接触,0753孔穿见该断层。控制可靠。2、 老庄逆断层(F5):沿景家洼赵家门叶沟西一线展布,走向150左右,倾向北东,倾角4560。地层重复3050m,地表在老庄东见大紫泥重复出现。0731孔及0757孔见地层重复,控制可靠。3、 杏树口平移断层(F6):位于井田南部,沿杏树口三条洞北带展布,走向100左右,北侧相对向西平移,水平错开3050m,地表杏树口东见平顶山砂岩破碎,断层北侧石千峰紫红色砂岩与南侧平顶山砂岩接触。控制可靠。周边尚有聂沟正断层、竹园沟正断层等断裂。矿区内无岩浆岩活动,褶曲构造明显。结合区域构造特征,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3、 煤层与煤质(1) 煤层景昇煤业公司矿区内限定可采煤层为二1、五2、六2煤层,矿区内煤层倾角1517,受构造影响,地层沿走向、倾向均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规律不明显。1、 二1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全区基本可采。矿区内钻孔揭露原始煤层厚0.4512.70m,平均3.15m,属中厚煤层。矿区内二1煤层一般不含夹矸,结构较简单,产状与地层一致,倾角1517,属较稳定煤层。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地段煤层底板标高+290610m,埋藏深度40960m。直接顶板以灰色中粒砂岩为主,局部为灰色粉砂岩。底板为灰色细粒砂岩,局部相变为粉砂质泥岩或泥岩,夹细砂岩条带。2、 五2煤层矿区内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全区大部可采。矿区内有钻孔及已开采巷道揭露,原始煤厚0.303.18m,平均1.19m,属薄煤层。偶含夹矸,结构简单,产状与地层一致,倾角1517,属较稳定煤层。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地段煤层底板标高+320-340m,埋藏深度40610m。煤层顶板以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厚0.506.00m,局部有炭质泥岩伪顶0.300.50m。底板为深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厚4.1010.00m。3、 六2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全区大部可采。矿区内钻孔机巷道揭露原始煤厚01.89m,平均1.20m,属薄煤层。偶含夹矸,煤层结构简单,产状与地层一致,倾角1517,属稳定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地段煤层底板标高+420615m。直接顶板以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厚1.105.68m,底板为灰色砂质细粒砂岩、局部伪底为炭质泥岩,煤 层 特 征 表煤层煤层厚度m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倾角(度)视密度t/m3层间距离m最大最小平均顶板底板五23.180.31.19砂质泥岩泥岩稳定15171.51六2距五2煤层80米六21.8901.2灰质泥岩泥岩稳定15171.44五2距二1煤层170米二112.70.453.15中细砂岩细粒砂岩稳定15171.39(2) 煤质1、 二1煤层呈灰黑色黑色,强玻璃光泽,多为粉状及粒状,光亮半光亮型,偶见黄铁矿结核。视密度平均为1.39t/m3。显微煤岩组分特征:有机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半镜质组、丝质组和半丝质组次之,具备带状结构。Rmax为1.94,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2、 五2煤层煤层呈黑色,强玻璃光泽,以暗煤为主,半暗型,多为块状,硬度大。视密度平均为1.51t/m3。显微煤岩组分特征:有机组分以镜质组和半镜质组为主,丝质组和半丝质组次之。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呈团块状或侵染状分布于有机组分中。3、 六2煤层煤层呈黑色,强玻璃光泽,以暗煤为主,半暗型,叁差状断口,多为块状及粒状,夹亮煤条带,条带状结构。视密度平均为1.44t/m3。显微煤层组分特征:有机组分以镜质组和半镜质组为主,丝质组和半丝质组次之。具条带状结构。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呈团块状或侵染状分布于有机组分中。据地质报告中提供的资料,矿区内二1煤为贫煤、贫瘦煤及瘦煤,五2、六2煤均为焦煤,煤质化验汇兑结果见下表。二1煤层东南部075线附近为瘦煤,在走向斜轴部为贫煤,东部为贫瘦煤。二1、五2、六2煤层煤质化验表煤层指标原煤精煤类别Ad(%)Std(%)Pd(%)Qd-d(MJ/kg)Ad(%)Vdf(%)Y(mm)粘结指数(G)煤类ST()二1两极值10.2636.270.371.670.0060.0225.8333.975.1029.1814.8417.8608.5030PM PS SM1400平均值17.920.670.01229.818.915.82六2两极值23.6039.340.392.840.00380.01017.7726.859.9527.7619.5825.14112469JM1400平均值33.621.330.007622.615.6121.3220五2两极值17.5938.950.190.6616.3128.248.8823.9819.4324.03132084JM1400平均值27.640.3823.813.0120.8717.1四、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依据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矿区岩性及含水性等特征,对主要含隔水层划分如下:(1) 水文地质边界条件矿山北部聂沟正断层和神后正断层切断了井田与北部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构成阻水边界;西部为景家洼正断层,沟通了与西部寒武系强含水层的水利联系,为井田的补给边界;南部杏树口平移断层使二1煤层顶、底板直接含水层与太原组含水层接触,构成弱透水边界;东部为无限边界。(二)主要含水层(组)1、上寒武统含水层主要由厚层状、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及泥质灰岩薄层组成,其厚度大,岩溶发育,为富水性较强的岩溶裂隙承压水,上距二1煤层间距约78m,为二1煤层底板的间接充水含水层。对开采二1煤层一般无影响。2、 太原组含水层(1) 下部灰岩段含水层:由L1L4四层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组成,含水层段平均厚13.28m,岩溶裂隙发育较差,富水性较弱,为岩溶裂隙承压水。该段上距二1煤层55m左右,是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上距五2煤层间距298m左右。对开采二1煤层影响较弱。(2) 上部灰岩段含水层:由5层(L11-L7)深灰色石灰岩组成,石灰岩厚8.1727.35m,平均厚13.34m,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强,为岩溶裂隙承压水,据临区0636孔抽水资料(1960年):单位涌水量为0.00308I/(s.m),渗透系数0.0107m/d。是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对其开采影响较大。水位标高0716孔为+279.67m(1990年),西部断裂发育,预测其单位涌水量大于0.1I/(s.m)。3、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主要由砂锅窑砂岩、香炭砂岩及大占砂岩组成,厚17.4074.39m,平均52.54m,露头及风化带裂隙发育,透水性好,深部则富水性较弱,为孔隙裂隙承压水。是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据0694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0503I/(s.m),渗透系数0.00662m/d,水位标高+356.42m,水质类型HCO3-Na-Mg水。4、 五2煤顶板砂岩含水层五2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出露位置较低,主要接收大气降水补给,为裂隙承压水。主要由细中粒砂岩组成,层次多,一般厚度918m。0676补及0756孔抽水资料,其单位涌水量0.0140.00051I/(s.m),渗透系数0.00130.055m/d,富水性较弱。5、 六2煤底板砂岩含水层六2煤层底板砂岩含水层,出露位置较高,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弱富水的裂隙承压含水层。含水层主要由细中粒砂岩组成,一般厚1020m,平均厚13.92m。据邻区0516补孔抽水资料,单位用水量0.00156I/(s.m),渗透系数0.0097m/d,富水性较弱。水位标高+197.53m,水质类型HCO3-Na型,矿化度为0.678g/L。6、 第四系含水层井田内钻孔所揭露厚度031.15m,平均11.61m左右。以钙质结合层、砾石层为主,矿区内厚度较小,含水性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受大气降水直接 渗入补给,地下水动态随季节而变化,水之类型为HCO3-Ca-Na水,富水性弱,为松散孔隙型若含水层,对矿井影响较小,极易疏干。(3) 主要隔水层1、 铝土质泥岩隔水层:位于上石炭统本溪组,厚11.60m左右,是上寒武统灰岩含水组与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组之间的隔水层,隔水性较好。二1煤层的底部隔水层。2、 L4灰岩顶至L7灰岩底之间的隔水层:主要由砂质泥岩组成,厚24.90m左右,为太原组下、上段灰岩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隔水性较好。是二1煤层的底部隔水层。3、 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厚8m左右,为砂质泥岩与细粒砂岩互层,由于厚度较小,隔水性能一般,在进行二1煤层开采过程中要谨防底板突水。4、 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隔水层:由于煤系地层砂岩、泥岩相间沉积,形成较多的层间含水层与隔水层,起到了相互隔断水力联系的作用。(4) 断层水文地质特征1、景家洼正断层(F4)落差60100m,断层西盘对口部位岩性为太原组和凤山组地层,具有一定得富水性和导水能力,可使井田与西部寒武系的强含水层沟通。2、 老庄逆断层(F2)落差3050m,对上盘地层断裂带可视为阻水边界。对下盘地层断裂带可视为弱阻水边界。3、杏树口平移断层(F6)平移断距3050m,使二1煤层顶、底板连接充水含水层与下部含水层接触,可视为弱阻水边界。综上所述,区内的断层具有一定的富水性和导水性,在煤层开采时应重视。(5)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 充水因素(1) 大气降水:本区大气降水多集中在6、7、8、9月份,其降水量占全年的65%左右。大气降水对地表水、地下水、老窑水等具有补充作用,雨季矿井涌水量一般是正常涌水量的两倍。(2) 地下水:矿井内地下水主要为各煤层顶、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二1煤层且底板涌水大于顶板;五2、六2煤层顶板淋水、渗水大于底板涌水。(3) 老空区、采空区积水:矿区内多数煤层浅部均存在老空区及采空区,多在标高+50m以上,在开采过中要先探后掘,以防淹井事故发生。2、 充水通道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与基岩风化带的节理、裂隙与矿床连通时往往具备充水现象,水量较小。一般为渗入性通道,当开采煤层时,因顶板塌陷,裂隙扩展,也会形成进水通道,水量大小与被破坏的含水层厚度以及富水性有关。矿山浅部发育数条北西向断层,各断层均以以下两种形式导致矿井涌水或突水。(1) 断层带以涌水或突水的形式向矿井充水断层破坏了上、下不同含水层之间隔水层的隔水性能,在垂向下沟通了相互间的水力联系。矿井疏干时,在高水头压力和矿压作用下,断层导水性不断增强,致使其它充水含水层的水通过断层带向矿井涌水可突水,对矿井威胁较大。(2) 断层对口部位向矿井涌水或突水因断层错动致使不同含水层直接对接,对口部位含水层中的水将通过断层直接或间接向矿井涌水或突水。(6) 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预计大于0.1I/(s.m),属于岩溶及裂隙含水层。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以二1煤层为主)可定为三类二亚类二型,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7) 矿井涌水量预测根据河南省煤田地质四队2007年9月16日编制的河南省景家洼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正常涌水量120m3/h,最大为250m3/h。本设计暂按正常涌水量120m3/h,最大为250m3/h。需要提及的是,对矿井因构造引起的瞬间突水量,难以预测,矿方开采时应有所警惕。建议矿方在生产中根据涌水实际,确定矿井涌水量,增减排水设施。矿方需要提及的是,对矿井因构造引起的瞬间突水量,难以预测,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相邻矿井排水疏干情况,及时了解水位动态,矿方在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涌水量的情况,确定矿井涌水量,适量增减排水设施。同时在以后的开采中应进一步注意采空区、老窑积水情况,防止采空区透水淹井。特别预防与采空区贯通造成突水现象发生。第三章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 地面防治水规划:(一)1、主斜井井口采用料石砌筑,井口标高高出附近地面,井口附近30米地面水泥预制,防止夏季存水渗入井下。 2、副斜井西面是原来的排水沟,现在少部分被矸石填埋,要求进行清理。对再可能垮塌地点用料石砌墙。 3、风井口及主扇房地势低,洪水不能够及时排放。需要采取措施挖砌排水沟,防止大雨冲坏主扇房和风井口的通风设施。 4、对井口低洼地点填平压实,并且挖设排水沟,水沟能够满足需要。修水沟时必须避开裂隙和透水岩层,过煤层露头时采取措施处理。 5、报废井口和钻孔技术填埋、封孔,防止向井下供水。 6、井下水排放到远处的洪沟内,避免再渗入井下。 7、办公区和住宅区布置在地势较高地点,需要每年春季对排水沟进行清理维护。 8、禁止将矸石,岩石和垃圾堆放到洪水可能冲刷到的地点。 9、作好天气预报的收看收听工作,降大雨和暴雨前能够提前预防。 10、保证铲车和运输设备的完好,发水时能够及时出动。库房内准备足够的编制袋、铁锹、水泥等材料,便于防洪。(二)开展矿区水文地质调查: 1、 由技术矿长直接领导,防治水科组织,每年进行一次矿区水文地质调查,逐步查清矿区内的老窑、导水带,因受采动影响地面出现裂缝位置,找出井下的涌水来源,准确标绘水文地质图纸,为本矿的防治水工作提供资料。 2、对矿区范围内的防洪沟渠进行排查,有堵塞的及时派防治水队清理,对地面出现裂缝及时封、堵实,把井下的泄水通道切断。 (三)雨季前矿要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组织一次防治水大检查,对查处的问题有关单位按隐患整改的五定原则限期整改。防洪沟要畅通,地表裂缝要填实夯实、防止洪水冲刷工业广场或进入井下和地面场房。 编制:“雨季三防”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矿有关部门要备足备齐防洪抢险器材,组织防洪抢险队伍。2、 井下防治水规划:(一)1、副斜井+100米水平,挖砌两座水,仓水仓容积1300立方,+100米水平以上六2、五2两层煤涌水全部流入此水仓,经此水仓排出地面。主、风井0水平按设计在风井底挖砌两座水仓,水仓容量不少于2000立方,把该水平以上采空区渗水,采掘工作面少量涌水,全部疏入此水仓,经此水仓排出地面。 2、进行采掘活动时对可疑地点作到先探后掘。 3、在采掘工作面上部和矿井边界留设隔水煤柱,禁止开采。 4、了解矿井的地质构造带情况,作好探放水工作。 5、在每次降大雨或者暴雨时和雨后,观察井下水文情况,并且报告矿调度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对井下水仓每年清理一次;水沟定期清理,保证积水及时排放。(二)设备配备: 1、矿现有两台ZDX-280/80型探水钻、钻杆90m。 2、矿计划在2012年新增两台ZDK280/80型探水钻、钻杆100m。 3、矿计划2013年再新增一台ZDK280/80型探水钻、钻杆50m。为全矿的探放水提供可靠保障。 4、加大排水能力,矿决定,在现有4台PJ809 132kw型主排水泵的基础上, 2012年新增两台PJ809 132kw的排水泵,到2013年新增两台PJ809 132kw的排水泵做矿井的检修水泵,为矿井抵御最大水灾做好准备。 5、从2012年,对六趟主排水管路开始检修,把锈蚀严重、存在隐患的管路进行更换,其它锈蚀较轻的进行除锈刷漆。到2012年5月底,副斜井重新敷设8寸排水管路2趟。 (三)年度的探放水地点安排: 2012年的探放水地点: 1、开拓一队施工的副斜井延伸掘进工作面。 2、开拓二队施工的风井六2煤+50水平西轨道巷掘进工作面。 3、开拓三队施工的风井六2煤+50水平西皮带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 2013年的探放水地点: 1、开拓一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五2煤轨道上山掘进工作面。 2、开拓二队施工的风井六2煤+50水平西轨道巷掘进工作面。 3、开拓三队施工的风井六2煤+50水平西皮带巷掘进工作面。 4、掘进一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五2煤皮带上山工作面。 2014年度探放水地点: 1、开拓一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五2煤轨道上山掘进工作面。 2、掘进一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五2煤皮带上山掘进工作面。 3、开拓三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轨道巷掘进工作面。 4、开拓二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五2煤西轨道巷掘进工作面。 2015年度探放水地点: 1、开拓一队施工的0水平五2煤东翼皮带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2、开拓二队施工的主斜井五2煤0米水平西翼皮带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3、开拓三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东轨道巷掘进工作面。 4、开拓二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五2煤西轨道巷掘进工作面。 2016年度探放水地点: 1、开拓一队施工的0水平五2煤东翼皮带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2、开拓二队施工的主斜井五2煤0米水平西翼皮带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3、开拓三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东轨道巷掘进工作面。 4、开拓二队施工的主斜井0水平五2煤西轨道巷掘进工作面。(四)井下水防治措施: 1、在采掘工作面配备不少于2台ZDK280/80型的探水钻,配备的钻杆每台不少于30米。 2、矿井采、掘过程中,必须严格贯彻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3、开采时,断面两侧必须留有足够防水煤柱。掘进工作面接近断层时,必须打钻探水。 4、工作面接近钻孔时,严格检查封孔质量,以防钻孔导水。 5、地表水渗入矿井的通道比较畅通,必须做好雨季矿井的排水工作。 6、加强对职工进行透水知识的培训,使职工熟悉透水预兆,杜绝透水事故。 7、采、掘过程中,必须探测原废旧的巷道,周边老窑和采空等老窑积水情况,防止突水等事故发生。 8、根据矿井开采需要,必要时,可采用井下疏干地下水措施,使矿井地下水位底于矿井开采水位。 9、根据矿井生产和矿井涌水通道实时情况,也可采用打钻注浆堵水措施,堵隔矿井涌水通道。 10、根据矿井开采工程的进展,必须通过有地下突水地域(地段)时,可以采取筑设防水闸门措施,当发生大的涌水时关闭防水闸门截水,有计划的排水。 11、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防治水工作条例。 12、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德防诈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房地产估价师案例与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广东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招聘党建专职组织员、政府聘员3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节能知识宣传培训课件
- 2025年社区零售业态创新与数字化运营模式创新对社区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实践研究报告
- 合作学习:革新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有效路径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汇编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设备安装、维修、调试、验收管理制度
- 医院副主任护师职称竞聘报告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2030AI辅助药物研发创新趋势分析与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附答案)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融资专员考试题含答案
- 企业诉讼案件管理办法
- 成都数字化档案管理办法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