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3.doc_第1页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3.doc_第2页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3.doc_第3页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3.doc_第4页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专题复习讲座 关于求空间的角的问题例1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BCD中,E、F分别是BC、AD的中点 (1)求证 四边形BEDF是菱形;(2)求直线AC与DE所成的角;(3)求直线AD与平面BEDF所成的角;(4)求面BEDF与面ABCD所成的角 (1)证明 如上图所示,由勾股定理,得BE=ED=DF=FB=a,下证B、E、D、F四点共面,取AD中点G,连结AG、EG,由EGABAB知,BEGA是平行四边形 BEAG,又AF DG,AGDF为平行四边形 AGFD,B、E、D、F四点共面故四边形BEDF是菱形 (2)解 如图所示,在平面ABCD内,过C作CPDE,交直线AD于P,则ACP(或补角)为异面直线AC与DE所成的角 在ACP中,易得AC=a,CP=DE=a,AP=a由余弦定理得cosACP=故AC与DE所成角为arccos 另法(向量法) 如图建立坐标系,则故AC与DE所成角为arccos (3)解 ADE=ADF,AD在平面BEDF内的射影在EDF的平分线上 如下图所示 又BEDF为菱形,DB为EDF的平分线,故直线AD与平面BEDF所成的角为ADB在RtBAD中,AD=a,AB=a,BD=a则cosADB=故AD与平面BEDF所成的角是arccos 另法(向量法) ADE=ADF,AD在平面BEDF内的射影在EDF的平分线上 如下图所示 又BEDF为菱形,DB为EDF的平分线,故直线AD与平面BEDF所成的角为ADB,如图建立坐标系,则,故AD与平面BEDF所成的角是arccos (4)解 如图,连结EF、BD,交于O点,显然O为BD的中点,从而O为正方形ABCDABCD的中心 作OH平面ABCD,则H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再作HMDE,垂足为M,连结OM,则OMDE,故OMH为二面角BDEA的平面角 在RtDOE中,OE=a,OD=a,斜边DE=a,则由面积关系得OM=a在RtOHM中,sinOMH=故面BEDF与面ABCD所成的角为arcsin 另法(向量法) 如图建立坐标系,则,所以面ABCD的法向量为 下面求面BEDF的法向量 设,由 故面BEDF与面ABCD所成的角为 例2如下图,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棱AA1长为b,且AA1与AB、AD的夹角都是120 求 (1)AC1的长;(2)直线BD1与A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BD1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例3如图,为60的二面角,等腰直角三角形MPN的直角顶点P在l上,M,N,且MP与所成的角等于NP与所成的角 (1)求证 MN分别与、所成角相等;(2)求MN与所成角 (1)证明 作NA于A,MB于B,连接AP、PB、BN、AM,再作ACl于C,BDl于D,连接NC、MD NA,MB,MPB、NPA分别是MP与所成角及NP与所成角,MNB,NMA分别是MN与,所成角,MPB=NPA 在RtMPB与RtNPA中,PM=PN,MPB=NPA,MPBNPA,MB=NA 在RtMNB与RtNMA中,MB=NA,MN是公共边,MNBNMA,MNB=NMA,即(1)结论成立 (2)解 设MNB=,MN=a,则PB=PN=a,MB=NA=asin,NB=acos,MB,BDl,MDl,MDB是二面角l的平面角,MDB=60,同理NCA=60,BD=AC=asin,CN=DM=asin,MB,MPPN,BPPNBPN=90,DPB=CNP,BPDPNC,整理得,16sin416sin2+3=0解得sin2=,sin=,当sin=时,CN=asin= aPN不合理,舍去 sin=,MN与所成角为30 另法(向量法) 如图设的法向量为,的法向量为,模均为1,由题意,设,则,且所以或所以,MN分别与、所成角相等 学生巩固练习 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DD1的中点,O为底面ABCD的中心,P为棱A1B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P与直线AM所成的角是( )A B C D 2 设ABC和DBC所在两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a,CBA=CBD=120,则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753 已知AOB=90,过O点引AOB所在平面的斜线OC,与OA、OB分别成45、60,则以OC为棱的二面角AOCB的余弦值等于_ 4 正三棱锥的一个侧面的面积与底面积之比为23,则这个三棱锥的侧面和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度数为_ 5 已知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ADBC,ABC=90,PA平面AC,且PA=AD=AB=1,BC=2(1)求PC的长;(2)求异面直线PC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的大小;(3)求证 二面角BPCD为直二面角 6 设ABC和DBC所在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ABC=DBC=120,求 (1)直线AD与平面BCD所成角的大小;(2)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3)二面角ABDC的大小 7一副三角板拼成一个四边形ABCD,如图,然后将它沿BC折成直二面角 (1)求证 平面ABD平面ACD;(2)求AD与BC所成的角;(3)求二面角ABDC的大小 参考答案1 解析 (特殊位置法)将P点取为A1,作OEAD于E,连结A1E,则A1E为OA1的射影,又AMA1E,AMOA1,即AM与OP成90角 答案 D2 解析 作AOCB的延长线,连OD,则OD即为AD在平面BCD上的射影,AO=OD=a,ADO=45 答案 B3 解析 在OC上取一点C,使OC=1,过C分别作CAOC交OA于A,CBOC交OB于B,则AC=1,OA=,BC=,OB=2,RtAOB中,AB2=6,AB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ACB= 答案 4 解析 设一个侧面面积为S1,底面面积为S,则这个侧面在底面上射影的面积为,由题设得,设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为,则cos=,=60 答案 605 (1)解 因为PA平面AC,ABBC,PBBC,即PBC=90,由勾股定理得PB= PC= (2)解 如图,过点C作CEBD交AD的延长线于E,连结PE,则PC与BD所成的角为PCE或它的补角 CE=BD=,且PE=由余弦定理得cosPCE=PC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证明 设PB、PC中点分别为G、F,连结FG、AG、DF,则GFBCAD,且GF=BC=1=AD,从而四边形ADFG为平行四边形,又AD平面PAB,ADAG,即ADFG为矩形,DFFG 在PCD中,PD=,CD=,F为BC中点,DFPC从而DF平面PBC,故平面PDC平面PBC,即二面角BPCD为直二面角 另法(向量法) (略)6 解 (1)如图,在平面ABC内,过A作AHBC,垂足为H,则AH平面DBC,ADH即为直线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 由题设知AHBAHD,则DHBH,AH=DH,ADH=45(2)BCDH,且DH为AD在平面BCD上的射影,BCAD,故AD与BC所成的角为90 (3)过H作HRBD,垂足为R,连结AR,则由三垂线定理知,ARBD,故ARH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的补角 设BC=a,则由题设知,AH=DH=,在HDB中,HR=a,tanARH=2故二面角ABDC大小为arctan2 另法(向量法) (略)7 (1)证明 取BC中点E,连结AE,AB=AC,AEBC平面ABC平面BCD,AE平面BCD,BCCD,由三垂线定理知ABCD 又ABAC,AB平面BCD,AB平面ABD 平面ABD平面ACD (2)解 在面BCD内,过D作DFBC,过E作EFDF,交DF于F,由三垂线定理知AFDF,ADF为AD与BC所成的角 设AB=m,则BC=m,CE=DF=m,CD=EF=m即AD与BC所成的角为arctan(3)解 AE面BCD,过E作EGBD于G,连结AG,由三垂线定理知AGBD,AGE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EBG=30,BE=m,EG=m又AE=m,tanAGE=2,AGE=arctan2 即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arctan2 另法(向量法) (略)高中数学专题复习讲座 关于求空间距离的问题例1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成直二面角,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点O是原正方形的中心,求 (1)EF的长;(2)折起后EOF的大小 解 如图,以O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设正方形ABCD边长为a,则A(0,a,0),B(a,0,0),C(0, a,0),D(0,0, a),E(0,a, a),F(a, a,0) EOF=120例2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求异面直线A1C1与AB1间的距离 解法一 如图,在正方体AC1中,A1C1AC,A1C1平面AB1C,A1C1与平面AB1C间的距离等于异面直线A1C1与AB1间的距离 连结B1D1、BD,设B1D1A1C1=O1,BDAC=OACBD,ACDD1,AC平面BB1D1D平面AB1C平面BB1D1D,连结B1O,则平面AB1C平面BB1D1D=B1O作O1GB1O于G,则O1G平面AB1CO1G为直线A1C1与平面AB1C间的距离,即为异面直线A1C1与AB1间的距离 在RtOO1B1中,O1B1=,OO1=1,OB1= O1G=,即异面直线A1C1与AB1间距离为 解法二 如图,在A1C上任取一点M,作MNAB1于N,作MRA1B1于R,连结RN,平面A1B1C1D1平面A1ABB1,MR平面A1ABB1,MRAB1AB1RN,设A1R=x,则RB1=1xC1A1B1=AB1A1=45,MR=x,RN=NB1=(0x1当x=时,MN有最小值即异面直线A1C1与AB1距离为 解法三(向量法)如图建立坐标系,则设MN是直线A1C1与AB1的公垂线,且则从而有 例3如图,已知ABCD是矩形,AB=a,AD=b,PA平面ABCD,PA=2c,Q是PA的中点 求 (1)Q到BD的距离;(2)P到平面BQD的距离 解 (1)在矩形ABCD中,作AEBD,E为垂足连结QE,QA平面ABCD,由三垂线定理得QEBEQE的长为Q到BD的距离在矩形ABCD中,AB=a,AD=b, AE=在RtQAE中,QA=PA=cQE=Q到BD距离为 (2)解法一 平面BQD经过线段PA的中点,P到平面BQD的距离等于A到平面BQD的距离在AQE中,作AHQE,H为垂足BDAE,BDQE,BD平面AQE BDAHAH平面BQE,即AH为A到平面BQD的距离 在RtAQE中,AQ=c,AE=AH=P到平面BD的距离为解法二 设点A到平面QBD的距离为h,由VABQD=VQABD,得SBQDh=SABDAQh= 学生巩固练习 1 正方形ABCD边长为2,E、F分别是AB和CD的中点,将正方形沿EF折成直二面角(如图),M为矩形AEFD内一点,如果MBE=MBC,MB和平面BCF所成角的正切值为,那么点M到直线EF的距离为( )A B 1 C D 2 三棱柱ABCA1B1C1中,AA1=1,AB=4,BC=3,ABC=90,设平面A1BC1与平面ABC的交线为l,则A1C1与l的距离为( )A B C 2.6 D 2.43 如左图,空间四点A、B、C、D中,每两点所连线段的长都等于a,动点P在线段AB上,动点Q在线段CD上,则P与Q的最短距离为_ 4 如右上图,ABCD与ABEF均是正方形,如果二面角EABC的度数为30,那么EF与平面ABCD的距离为_ 5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4,BC=3,CC1=2,如图 (1)求证 平面A1BC1平面ACD1;(2)求(1)中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3)求点B1到平面A1BC1的距离 6 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点E在棱D1D上,截面EACD1B且面EA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为45,AB=a,求 (1)截面EAC的面积;(2)异面直线A1B1与AC之间的距离;(3)三棱锥B1EAC的体积 7 如图,已知三棱柱A1B1C1ABC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A1A与AB、AC均成45角,且A1EB1B于E,A1FCC1于F (1)求点A到平面B1BCC1的距离;(2)当AA1多长时,点A1到平面ABC与平面B1BCC1的距离相等 8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AB= AD=a,ADC=arccos,PA面ABCD且PA=a (1)求异面直线AD与PC间的距离;(2)在线段AD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点A到平面PCF的距离为 参考答案1 解析 过点M作MMEF,则MM平面BCFMBE=MBCBM为EBC为角平分线,EBM=45,BM=,从而MN=答案 A2 解析 交线l过B与AC平行,作CDl于D,连C1D,则C1D为A1C1与l的距离,而CD等于AC上的高,即CD=,RtC1CD中易求得C1D=2.6答案 C3 解析 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空间四边形,且为正四面体,取P、Q分别为AB、CD的中点,因为AQ=BQ=a,PQAB,同理可得PQCD,故线段PQ的长为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在RtAPQ中,PQ=a答案 a4 解析 显然FAD是二面角EABC的平面角,FAD=30,过F作FG平面ABCD于G,则G必在AD上,由EF平面ABCD FG为EF与平面ABCD的距离,即FG= 答案 5 (1)证明 由于BC1AD1,则BC1平面ACD1同理,A1B平面ACD1,则平面A1BC1平面ACD1(2)解 设两平行平面A1BC1与ACD1间的距离为d,则d等于D1到平面A1BC1的距离 易求A1C1=5,A1B=2,BC1=,则cosA1BC1=,则sinA1BC1=,则S=,由于,则Sd=BB1,代入求得d=,即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为 (3)解 由于线段B1D1被平面A1BC1所平分,则B1、D1到平面A1BC1的距离相等,则由(2)知点B1到平面A1BC1的距离等于 6 解 (1)连结DB交AC于O,连结EO,底面ABCD是正方形DOAC,又ED面ABCDEOAC,即EOD=45又DO=a,AC=a,EO=a,SEAC=a(2)A1A底面ABCD,A1AAC,又A1AA1B1A1A是异面直线A1B1与AC间的公垂线又EOBD1,O为BD中点,D1B=2EO=2aD1D=a,A1B1与AC距离为a(3)连结B1D交D1B于P,交EO于Q,推证出B1D面EACB1Q是三棱锥B1EAC的高,得B1Q=a7 解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