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应由“学答”课堂转向“学问”课堂——余红女.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应由“学答”课堂转向“学问”课堂——余红女.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应由“学答”课堂转向“学问”课堂众所周知,中国的小学生对文化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比日、美等发达国家的小学生扎实得多,与此相反,其创造性思维却远远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的小学生。这是由于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塑造了我们循规蹈距的原因而造成的。因而“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要“创造”就得从小培养小学生敢疑敢问,标新立异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现今,“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已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此相应,阻碍学生思维、智能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师问生答”已经不可取了。因此,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习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基础课程改革专家、天津市教研室路培琦教授明确指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区别于以往的最大之处是从问题入手,注重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李博士的这些见解指出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给我们教师指出了教书育人的方法。 下面是一次县级小学语文观摩课中的一个关于“问题引导”及“问题质疑”的教学片段。(学生初次自读课本后)师:课文中有些新词,同学们有哪个不理解的?生:“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师:谁来帮帮他?生:就是“跳舞”的意思。师:有补充的吗?生:就象树叶飘落那样地跳舞。(学生迟疑了一下之后甩起双手,身子左右摇摆起来。)师:(对质疑的那位学生)现在懂了吗?生:(质疑的那位学生点点头)懂了。(继续让学生质疑)该片段通过让学生以具体形象的表演让那位质疑的学生正确理解了“翩翩起舞”的意思。避免了教师的直接告诉,而是在“生生互动”中引了“问”,释了“疑”。这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引问释疑”教学方法,好多一线教师正在积极提倡、推广这种教学方法。 然而,我们细心推敲,不难发现执教者的教学观仍是知识本位观,将引问释疑作为这个教学环节的终级目标,对“问题引导”和“引导问题”一笔带过,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被动而安逸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思维惰性化,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解“问”能力了。这种“教”是一种变相的“问答式”,是一种异化的灌输!这种“学”是一种单一的获取,是一种知识的机械堆积!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材中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不断发展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对学生“学怎样问”的问题不重视或缺少指导和训练,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