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导学案3.doc_第1页
诗歌鉴赏之炼字导学案3.doc_第2页
诗歌鉴赏之炼字导学案3.doc_第3页
诗歌鉴赏之炼字导学案3.doc_第4页
诗歌鉴赏之炼字导学案3.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泗洪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教师版)二次备课诗歌鉴赏炼字导学案(三)编写人:吴德友 审核人:陈庚一、学习目标:了解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相关知识,懂得炼字型诗歌题目的答题方法。二、学习重、难点 1、“炼字”的相关知识2、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 课前导学课前自主训练(10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减字木兰花向子湮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2、(06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 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学情分析: 课堂导学一、考点解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二、题型示例、(师生共同完成,体会炼字题的基本答题方法和技巧)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 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二次备课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 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三、知识构建1、 炼字: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意炼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炼动词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2)炼形容词形象、富于表现力、活用(使动)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直: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异景观,烽火台上的浓烟就格外醒目,“直”写出烟的坚毅挺拔之美。圆:广阔的长河背景,更加衬托出落日之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合在一起,画面壮观。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 如: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正是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3)炼虚词 虚词的锤炼,可活跃情韵,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动。 由王勃的故事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共”“与”二字,两句就显得极为板滞。 (4)炼叠音字叠字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二次备课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5)炼数量词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的早梅)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富于表现力常见题型1、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问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何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3、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回答问题时,不能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四、课堂精炼1、(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 【解析】这首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大清早骑着牛来到溪北放牧。正在放牧的时候,忽然风雨骤至。诗歌就从暴雨将至的一刹那写起。在牧童的身后,乌云密布,一片阴沉。“泼浓墨”是说天空呈现出深黑色,就像泼上了大片浓墨一般。在他的眼前,暴雨已经倾泻了下来。“翻车轴”形容风雨声大,就像是农村里用水车汲水,轴翻水涌,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首联两句,一写暴雨将至,一写暴雨已至;两者相距仅在“牛尾”“牛头”之间,正如俗谚所说的“夏雨分牛脊”。而颔联的“怒涛”“卷”“十万军声”“吼”等词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渲染出夏雨的来势之猛、之大。颈联,则介绍牧童的放牧情况。尾联则写夏雨来去“骤然”的特点,通过牧童的举动写出了骤雨的情趣。 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1)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课后导学二次备课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师生合作完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