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民春节自驾出行人数3年上涨84.8%春节是中国人的重大节日,不仅要全家欢聚一堂,还要互相走亲访友。对于走亲访友时的出行方式,男士和女士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选择各有什么特点?为研究人们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出行方式的问题,速途研究院通过网页、电话、邮件、QQ以及实际走访调查等多种途径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7982份问卷,有效问卷7854份。春节走亲访友出行方式的性别分布(速途研究院制图)7854份有效问卷中,3570份来自女性,4284份来自男性。图表中可以看到,女性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主要出行方式为“自驾”,投票为1632票,约占投票女性的45%,其次是乘坐公共汽车和步行。男性春节期间的主要出行方式为“自行车/摩托车等”,票数为1483票,其次为自驾、打车或租车以及乘坐公共汽车。通过比较,女性春节期间出行时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自驾;而男性选择“自行车/摩托车等”以及“乘坐火车”的人数明显高于女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随着交管部门整治酒驾的力度越来越大,有车的家庭中逐渐支持女性一方考取驾驶证,自2011年起,杭州、淮安等地陆续有新闻报道女性学车比例超过男性;另外春节期间亲友聚餐喝酒的情况较多,作为应酬主力的男性往往会饮酒,因此女性驾车的比例短期内大幅升高。而“乘坐火车”代表出行的距离较远,冬天天气寒冷,使用“自行车/摩托车等”出行不便,这时往往由男性担当起走亲访友的主力,表明在这方面男性更加“吃苦耐劳”。春节走亲访友出行方式的年龄分布(速途研究院制图)通过对各年龄段的网民出行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到90后网民最喜欢的走亲访友出行方式是“步行”,得票1377张,占比25.1%;80后最喜欢“打车或租车”,得票1275,占比22.4%;70后等中年人士最倾向于“自驾”,而51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最倾向于“乘坐公共汽车”。1423岁的90后大多正在读书或刚刚毕业,他们对“步行”走亲访友的明显倾向性不仅归因为年轻人更加有活力的生活方式,并且他们的亲友关系较为简单,例如在家庭附近的学校就读的学生,其同学的住址也不会太远。80后们则已经参加工作一段时间,也许还没有购买私家车的需要或财力,但经济上已经比90后更加宽松,他们的主要出行方式是“打车或租车”。中年人士主要“自驾”出行,表明中年人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力后,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而老年人选择乘坐公共汽车的人数较多,则主要与消费观念有关。网民春节期间出行方式的今昔对比(速途研究院制图)通过对2010年和今年人们春节期间出行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到,3年来选择“步行”的网民下降了12.2%,选择“自行车和摩托车等”的人下降了30%,而选择“自驾”的人则上升了84.8%。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三四线城市的公交系统日渐完善,逐渐替代了个人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各大城市继“禁摩”以后,自2011年起对电动车也颁布了诸多限制措施。与之相反的是私家车的普及,尤其是中小城镇居民的汽车拥有数量快速增长。另外,选择“乘坐火车”的人由2010年的459人增长到了612人。尽管选择火车进行走亲访友的人数明显低于其他途径,但33.3%的增长表明人们对火车这一出行方式更加接受。这与自铁道部2011年开始推行的电话订票和网络订票降低了人们买票的难度不无关系。两代人春节期间出行方式的对比分析(速途研究院制图)速途研究院分析团队还对网民及其父母两代人春节期间出行方式进行了对比,参与调查的人群主要年龄分布在1833岁,其父母的年龄主要分布在4565岁。图中的百分比是指选择该项的人数与全部有效问卷人数之比。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作为80后、90后的子女而言,父母的出行方式主要为“步行”和“自行车/摩托车等”,分别占比39.0%和40.3%,其他方式选择较少,尤其是乘坐火车的比例仅为0.6%,明显低于子女一代。说明父母一代的走亲访友集中在较近的距离内,如果亲友距离较远,通常在家庭中作为长辈的父母一代往往较少主动前去走访。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春节期间自驾出行的网民3年来大幅提升;男性对走亲访友的热情高于女性,更加愿意选择并不那么舒适的方式;各年龄段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