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说课稿曹 华一、教材分析(一)内容简析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二)目标的确定此词意境深远,韵味无穷。很适合中学生诵读。结合课标要求,制定以下学习目标:1、记住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2、流畅准确地朗诵这首词,说出词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3、学习词人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4、背诵、默写这首词。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提问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三、学法的点拨与指导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点拨和指导。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四、教学程序设计:(一)、新课导入(师板书课题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自己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打开多媒体课件(二)、展示学习目标1、记住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2、流畅准确地朗诵这首词,说出词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3、学习词人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4、背诵、默写这首词。(三)、学习流程1、学生交流作者简介材料: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苏轼历才情豪放一生。诗、文、词皆独步一时。其词豪纵清雄之作一新天下耳目,风格于雄奇超旷之外,亦兼韶秀婉丽,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如行云流水,恣肆挥洒,代表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宏肆雄放,机趣横生,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风。一生著述宏富,著有东坡易传、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2、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此词是作者刚从“乌台诗案”里解脱出来,只身到黄州时所写。抒发了从政失意而寂寞孤独的情愫。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3、指导朗读(播放朗诵,学生听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4、一起学习记忆重点字词(幻灯片出示)【1】疏桐:枝叶稀疏的梧桐。【2】漏断:指深夜。【3】幽人:幽居之人。【4】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5】孤鸿:孤单的鸿雁。【6】省(xng):理解,明白。【7】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5、师生互动,翻译词句译文: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6、小组活动,开展问题探究问题(1)、全文分为上下两片,共有哪些意象?明确:缺月、疏桐、漏断、幽人、孤鸿、寒枝、沙洲。(板书)问题(2)、这些意象分别有哪些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明确:月缺,桐疏,漏断,人幽,鸿孤,枝寒,沙洲冷。(板书)问题(3)、这些意象特点分别蕴含哪些思想感情?明确:疏桐暗示良禽择木而栖的环境的荒凉,也暗示在封建社会里正直的人才难以得到重用。漏断说明到了深夜,作者的心情才得以安静下来。幽人是苏轼自称为幽囚之人,联系背景,可知当时苏轼处境艰难,心情低落。孤鸿指孤单的鸿雁,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里,文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寒枝暗示苏轼当时的凄凉处境。沙洲是江湖河流里和海滨、湖滨带出露水面的沙滩,在当时人烟稀少,荒凉清冷。7、师生合作,概括上片、下片的意义参考:上片写幽人,幽人孤独如孤鸿。先写夜景幽寒,为幽人、孤鸿的出场营造氛围。接着写幽人孤鸿往来。冷落凄静的夜晚,惟有孤鸿与幽人相对,那孤傲不群的孤鸿,正是独往独来的幽人的化身。下片写孤鸿,孤鸿幽恨如幽人。孤鸿被惊起,惊慌高飞,心怀幽恨,却无人能懂;寒林千枝,却不肯栖息;最后,它悲鸣着飞过长江,落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失群孤鸿与失志幽人互喻叠映,意脉贯通。8、师进行课堂小结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托物言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怨却不能自言的思想感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9、板书设计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北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病区备用药品管理
- 物业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物权法五套试题及答案
- 2025能源交易所规范交易合同
- 2025年贵州省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5国家科研经费资助合同
- 物料考核试题及答案
- 物理卓越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5影视制作合同书(标准版)
-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
- 房建装修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盐雾试验报告
- GB/T 43137-2023土方机械液压破碎锤术语和商业规格
- 红楼梦之林黛玉
- 化学(基础模块)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第4章“免疫调节”单元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19
- 动物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基本技术(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