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__教案_第1页
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__教案_第2页
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__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研习第一、二语段,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用法2合作探讨一、二两段,理解文意,背诵课文。3掌握词类活用、判断句的特点,熟练翻译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2 ,难点教学目标3【学习内容】一、设计导入语,展示导入语:二、研习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一)解释重点词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二)分析总结句式特点 (阳光课堂P45):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2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3思考归纳:文中还有那些判断句?(三)理解第一段之后填空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_、山之_、山之_、山之_。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三、研习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一)解释词句1有泉侧出2有穴窈然3问其深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8则其至又加少矣9火尚足以明也(二)理解第二段之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第二自然段的层次:2第二 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三、研习第三段,完成下列问题(一)解释重点词句1于是予有叹2往往有得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4夷以近险以远5古人之观于天地6非常之观7常在于险远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9至于幽暗昏惑10于人为可讥11其孰能讥之乎(二)判断特殊句式,并解释1不随以止也2此余之所得也(三)积累古今异义词(阳光课堂P45):(四)文段分析思考:1古人为何“往往有得”?用文中语句回答。2在现实中,“夷以近”与“险以远”两种情形的结果如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哪些条件?4 第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得出什么结论?5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6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7“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8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