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厦2013质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选自战国策,有改动)注致命:致辞。上柱国: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甲:盔甲,代指军队。下尘:谦辞,表示不敢与齐国抗衡之义。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 质:抵押B而王且见其诚然也洪培欣 诚:确实C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典:恩典D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 矫:假托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东地复全”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臣有傅,请追而问傅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士卒不用,东地复全A B C 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齐王以索取土地作为楚太子返国的条件,慎子认为太子如果爱惜土地而不能归国为父送葬是不义的。B楚太子回国即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土地。楚王不想献地,向群臣问计,得到了不同的意见。C慎子综合各方意见,找到了最佳方法,既不用背负失信之名,又兵不血刃,就能维护国土完整。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誓死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齐王无功而返。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3分)译: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3分)译: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C(典,主管) 3B(楚东地得以保全,三个臣子的献计是重要原因;昭常的守卫,和秦人的援助都是三人计策的具体运用,也是原因。是太子就是否向齐献地以返回楚国欲问计于老师;是子良入齐后齐国的反应; 是结果,不是原因。) 4D(昭常假托王命有误。昭常是奉了王命的,子良说他假托王命只是托辞。) 5(1)(3分)我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该采用谁的呢?(三子,三位先生,三个人;宾语前臵句;状语后臵句。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 (2)(3分)阻挡楚国太子不让(他)走,是不仁道的。(隘,阻挡;出,使出;仁,仁道,仁义。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500里给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500里。 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齐国派了使车50辆,来楚国索取东地500里。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派使臣来索取东地,该怎么办呢?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大家来想办法吧。 于是,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不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割地,是守信用;攻齐,是不示弱。所以我觉得应该割地。 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要割让东地500里,这是割让了东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名,却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 昭常出去后,景鲤拜见楚王,说:不能给。不过,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国。 景鲤出去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 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我的道理,大王将会知道确实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国子良带上兵车50辆,到齐国去进献东地500里;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又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又派景鲤带领战车50辆,往西去秦国求救。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秦国求救。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武装来接受东地。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60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30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 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 家 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 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 当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50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境,说:你们阻挡楚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500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 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去告诉楚国,两国讲和。 又派人出使秦国,声明不进攻楚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竟确保了东地的安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013南平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安成康王秀,字彦达,文帝第七子也。天监元年,封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属饥年,以私财赡百姓,所济甚多。 六年,为江州刺史。将发,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遂破。及至州,闻前刺史取征士陶潜曾孙为里司,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胤?”即日辟为西曹。时夏水泛长,津梁断绝,外司请依旧僦度,收其价。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给船而已。 寻迁荆州刺史,加都督。立学校,招隐逸。辟处士河东韩怀明、南平韩望、南郡庾承先、河东郭麻等。是岁,魏县瓠城人反,杀豫州刺史司马怀悦,引司州刺史马仙璋,仙琕签荆州,求应赴。众成谓宜待台报,秀曰:“彼待我为援,援之宜速,待敕非应急也。”即遣兵赴之。 及沮水暴长,颇败人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使长史萧琛简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百余人,百姓甚悦。荆州尝苦旱,成欲徙市开渠,秀乃责躬,亲祈楚望。俄而甘雨即降,遂获有年。及去任,行次大雷,风波暴起,船舻沦溺,秀所问唯恐伤人。 十三年,为郢州刺史,加都督。郅州地居冲要,赋敛殷烦,人力不堪,至以妇人供作。秀务存约己,省去游费,百姓安堵,境内晏然。 夏口常为战地,多暴露骸骨,秀于黄鹤楼下祭而埋之。一夜梦数百人拜谢而去。每冬月,常作襦绔以赐冻者。 迁雍州刺史,在路薨。武帝闻之,甚痛悼焉。初,秀之西也,郢州人相送出境,闻其疾,百姓商贾成为请命。及薨,四州人裂裳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 秀美容仪,每在朝,百僚属目。性仁恕,喜愠不形于色。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按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在都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覆之,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弗之诮也。 秀精意学术,搜集经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节选自南史列传梁宗室下)【注】坚船以为斋舫:南朝梁武帝时佛教达于鼎盛,故视斋物为圣物。征士:不应诏朝廷征辟的士人。胤:后代。郢州:隋以前的郢州一般指后来的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南朝宋从荆、湘、江、豫四州析置。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累被兵革,人户流散 被:遭受 B寻迁荆州刺史,加都督。 寻:不久 C使长史萧琛简州贫老单丁吏 简:挑选 D百姓安堵,境内晏然。 堵:安定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萧秀“敬重士人”的一项是( )(3分) 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 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 (秀)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胤?”即日辟为西曹。 使长史萧琛简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百余人,百姓甚悦。 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按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 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A B C D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重点表现萧秀仁惠爱民的事迹,萧秀每到一处就任,都招纳难民,安抚民众、抚恤百姓,以私人财物赡养百姓,所救济的人很多。 B文章介绍了当时京口、郢州、夏口百姓累被兵革,人户流散、赋敛繁重,不堪重负的情况,客观地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百姓生活的艰难。C萧秀到江州任刺史时,不按崇佛的时俗办理,将坚牢的船拨给僚佐,下等的船运载斋物,是他预测到,会遭逢风暴,下等船要破沉。D萧秀容貌仪表俊美,引人瞩目。精心留意于学术,搜集经籍与载记,招揽学士编撰类苑;性情仁慈宽容,对待下属的过错不计较。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3分)(2)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弗之诮也。(3分) 【参考译文】 (一) 安成康王萧秀字彦达,是梁文帝第七个儿子。天监元年,封为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之乱后,屡次遭受兵祸,人家住户大多疏散了,萧秀招纳并安抚民众,仁惠爱民之政大大地推行了。接着遇到饥年,他以私人财物赡养百姓,所救济的人很多。 天监六年,萧秀担任江州刺史。将要出发时,主管者找来一艘坚牢的船运送货物。萧秀说:“我怎么可以爱惜财物而不爱护士人。”便教主管者将坚牢的船拨给参谋僚佐,下等的船运载斋物。不久遭逢风暴,斋舫因而破沉了。到达州治后,听说前任刺史取用征土陶潜的曾孙担任里司,便叹息说:“陶潜的德行,难道会不泽及其后代吗?”当天就征辟他为西曹。其时夏季大水泛涨,津渡桥梁都断绝了,地方主管请依旧例租船渡人,按价收钱。萧秀教导他说:“我这刺史并无恩德,水积为患,怎么可以因此而获利呢?”只是调拨船只过渡而己。不久任荆州刺史,加都督。他在那里建立学校,招揽隐逸。征辟处士河东韩怀明、南平韩望、南郡谀承先、河东郭麻等人。这一年,魏县匏城人造反,杀害了豫州刺史司马悦,引起司州刺史马仙琕的紧张,仙琕发签到荆州以求应允赴援。众人都说应当等待台省的批复,萧秀说:“他那里等待我作援助,援助应迅速,等待救令不能应急。”便立即派兵赴救。后来沮水暴涨,淹毁了很多百姓的田地,萧秀用二万斛毂赡养百姓。派长史萧琛选择州署中贫苦衰老和单丁的役吏,一天就遣散了一百多人,老百姓非常高兴。荆州常常苦于干旱,都希望迁移城市,开凿水渠,萧秀就自陈已过,亲自祈告楚人的愿望。不一会儿甘霖就降落下来了,于是获得了丰收。到他离任时,行至大雷,风波骤起,船沉橹没,萧秀所询问的是惟恐伤亡了人。天监十三年,萧秀担任鄂州刺史,加授都督。郢州地处冲要,赋敛繁重,人力不堪负担,以致以妇女来供作劳役。萧秀抚恤百姓,自己很节约,省下游玩的费用,百姓安居,境内安逸。 夏口经常成为交战之地,很多地方骸骨暴露野外,萧秀在黄鹤楼下祭奠亡者而掩埋之。一夜梦见有数百人跪拜谢恩而后离去。每年冬天,他常常制作襦衣裤,赠赐给受冻的人。迁为雍州刺史,在路途中去世。武帝听到噩耗后,甚为沉痛哀悼。起初,萧秀往西行时,郢州人士送他出境,听说他病了,百姓商人们都为他请命要他归来。到他去世时,荆、湘、江、豫四州人士都撕破衣裳做白帽哀痛哭泣,迎接并送往京城。 萧秀容貌仪表俊美,每当在朝廷上,百官瞩目而望。他性情仁慈宽容,喜怒不形于色。左右的人曾经抛掷石头杀害了他所养的天鹅,斋帅请求治其罪。萧秀说:“我怎能因为一只鸟而伤害了人。”在都城某日早晨,临近去办公事时,厨师送上食物,不慎将餐具弄翻了,他登车而去,至上朝结束了也未吃饭,也不指责那厨师。 萧秀精心留意于学术,搜集经籍与载记,招揽学士平原刘孝标,让他编撰类苑,书还没有写完,就已流传于世。 (二) 孟子说:“文王的园林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可以去,捕鸟猎兽的可以去,是与百姓共同享用的,百姓认为太小,不也是应该的吗?我初到齐国边境时,问明了齐国重要的禁令,这才敢入境。我听说国都郊区之内有个园林四十里见方,杀了其中的麋鹿,就如同犯了杀人罪:这就像是在国内设下了一个四十里见方的陷阱,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是应该的吗?答案:(二)( 15 分) 2. ( 3 分) D (墙,引申为“家”) 3. ( 3 分) C( 是表现箫秀爱民惠民的,不独“敬重士人” ) 4. ( 3 分) C (“他预测到,会遭逢风暴,下等船要破沉”有误) 5. ( 6 分) (l)萧秀教导他说:“我这刺史并无恩德,水积为患,怎么可以因此而获利呢?”(大意对、语言通顺,1 分;“潦”l 分,“利之”1 分) (2)他登车而去,至上朝结束了也未吃饭,也不指责那厨师。(大意对、语言通顺,1 分;“竟”1 分,“弗之诮”句式1 分)(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013 3月漳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 题。薛显,萧人。赵均用据徐州,以显为元帅,守泗州。均用死,以泗州来降,授亲军指挥,从征伐。南昌平,命显从大都督硃文正守之。陈友谅寇南昌,显守章江、新城二门。友谅攻甚急。显随方御之,间出锐卒搏战,斩其平章刘进昭,擒副枢赵祥。固守三月,乃解。武昌既平,邓仲谦据新淦,久不下,显讨斩之。因徇下未附诸郡县,以功擢江西行省参政。从徐达等收淮东,遂伐张士诚,与常遇春攻湖州。别将游军取德清,攻升山水寨。士诚遣其五太子盛兵来援,遇春与战,小却。显帅舟师奋击,烧其船。众大溃,五太子及硃暹、吕珍等以旧馆降,得兵六万人。遇春谓显曰:“今日之战,将军功,遇春弗如也。”五太子等既降,吴人震恐,湖州遂下。进围平江,与诸将分门而军。吴平,进行省右丞。命从大将军徐达取中原。濒行,太祖谕诸将,谓薛显勇略冠军,可当一面。帅马步舟师取德州、长芦。败元兵于河西务,又败之通州,遂克元都。分兵逻古北诸隘口,略大同,获乔右丞等三十四人。进征山西,次保定,取七垛寨。与友德将铁骑三千,略平定西,取太原。邀击贺宗哲于石州,拔白崖、桃花诸山寨。与大将军达会平阳,以降将杜旺等十一人见,遂从入关中。抵临洮,别将攻马鞍山西番寨,大获其畜产,袭走元豫王,败扩廓于宁夏。复与达会师取平凉。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良臣蒲伏道迎,夜劫显营,突围免。良臣据城叛,达进围之。扩廓遣韩扎儿攻原州,以挠明师。显驻兵灵州,遏之。良臣援绝,遂败。追贺宗哲于六盘山,逐扩廓出塞外,陕西悉平。洪武三年冬,大封功臣。以显擅杀胥吏、兽医、马军及千户吴富,面数其罪。封永城侯,谪居海南。分其禄为三:一以赡所杀吴富及马军之家;一以给其母妻,令功过相掩。显居海南逾年,帝念之,召还。卒,赠永国公。节选(明史列传第十九),有删改)【注】随方:这里指依据情况的变化。游军:流动作战的军队。蒲伏:通“匍匐”,伏地而行。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友谅寇南昌 寇:侵犯B遇春与战,小却 却:后退C与诸将分门而军 军:驻扎军队D面数其罪 数:屡次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薛显富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显随方御之,间出锐卒搏战显帅舟师奋击,烧其船。五太子等既降,吴人震恐,湖州遂下 分兵逻古北诸隘口,略大同良臣据城叛,达进围之 追贺宗哲于六盘山,逐扩廓出塞外AB CD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显是萧地人,曾任赵均用的元帅,镇守泗州,后来能审时度势,率领泗州军民投降明军。B与张士诚五太子援军作战,在常遇春不能取胜的情形下,薛显却能大败敌军,这让常遇春自叹不如。C薛显在帮助太祖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因曾滥杀无辜,在大封功臣时被朝廷追究罪责。D薛显对明朝忠心耿耿,为向朝廷赎罪,即使被贬居海南,也主动把自己的俸禄部分资助他人。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太祖谕诸将,谓薛显勇略冠军,可当一面。(3分)译:(2)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3分)译:答案 2(3分)D (数:数落) 3(3分)A(是间接表现;说的是徐达而非薛显。) 4(3分)D(“为向朝廷赎罪”、“主动把自己的俸禄部分资助他人”说法有误,薛显的俸禄被分,是朝廷对他的处罚。) 5(1)(3分)明太祖告谕各位将领,说薛显勇敢而有谋略,位列于各军之首,可以独挡一面。(句意对、语句通顺 1分;“冠军”、“当”译对各1分。) (2)(3分)张良臣假装把庆阳城(献出)投降,薛显前去招纳他。(句意对,语句通顺 1分;“伪”、“以”译对各1分。) 【参考译文】 薛显是萧地人。赵均用占据徐州,任命薛显为元帅,镇守泗州。赵均用死后,他把泗州城献出,投降(朝廷),(朝廷)任命他当亲军指挥,跟随(朝廷大军)征伐。南昌平定后,命令薛显跟随大都督硃文正镇守南昌。陈友谅侵犯南昌,薛显守卫章江、新城二个城门。陈 友谅攻打非常急烈。薛显依据情势抵挡敌军,暗中派出精锐的士兵与敌军拼死搏战,斩杀敌军将领平章政事刘进昭,擒获副枢使赵祥。坚守了三个月,才得以解围。武昌平定后,邓仲谦占据新淦,明军久攻不下,薛显讨伐并杀掉他,把首级向未归附的各郡县示众,凭借功劳提拔为江西行省参政。(薛显接着)跟随徐达等收复淮东,进而讨伐张士诚,与常遇春攻打湖州。他另率领流动作战的军队攻取德清,攻打升山水寨。张士诚派遣他的五太子结集重兵来支援,常遇春与他交战,稍稍后退。薛显率领水军奋力抗击,烧毁敌军的船只。敌军溃败,五太子和硃暹、吕珍等人在旧馆投降,他得到兵员六万人。常遇春对薛显说:“今日的这场战斗,是将军的功劳,我不如啊。”五太子等人投降后,吴地一带百姓十分惊恐,湖州于是被攻克。进军围攻平江,他和各位将领分城门驻扎军队。吴地平定后,升任行省右丞。 (朝廷)下命(薛显)跟随大将军徐达攻取中原。临行前,明太祖告谕各位将领,说薛显勇敢而有谋略,位列于各军之首,可独挡一面。他率领骑军步军水师攻取德州、长芦。在河西务打败元兵,又在通州大败元军,于是攻克元都。他分派士兵巡逻古北各个关口,夺取大同,抓获乔右丞等三十四人。进军征伐山西,临时驻扎保定,夺取七垛寨。他和友德带领三千骑兵,夺取平定定西,夺取太原。在石州阻拦截击贺宗哲,攻下白崖、桃花等山寨。与大将军徐达在平阳会师,会见降将杜旺等十一人,(收编后)就让他们跟从进入关中。抵达临洮,另派将领攻打马鞍山西番寨,缴获他们大量的牲畜和财产,袭击并赶跑元豫王,在宁夏大败扩廓。又与徐达会师,而后攻取平凉。张良臣假装把庆阳城(献出)投降,薛显前去招纳他。张良臣伏地而行来迎接他,在夜里却劫掠薛显营地,(薛显)突围幸免于难。张良臣占据庆阳城反叛,徐达进兵围攻他。扩廓派遣韩扎儿攻打原州,来阻挠明军。薛显驻兵灵州,阻止韩扎儿。张良臣外援断绝,于是溃败。(薛显)追击贺宗哲到六盘山,追逐扩廓出塞外,陕西全部平定。 洪武三年冬天,(朝廷)大封功臣。因为薛显擅自杀掉小官吏、兽医、骑兵及千家吴地富户,(太祖)当面数落他的罪状。封他为永城侯,贬谪居住在海南。把他的俸禄分为三份:一份拿来赡养他所杀吴地富户及骑兵之家;一份拿来给他的母亲妻子,让他功过相抵。薛显在海南一年后,太祖想念他,征召他回朝。死后,赐封永国公。(明史列传第十九) 2013泉州质检(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游君山记 袁中道 万历辛亥暮春,汉阳王子以吊中郎 至。予感其意,送至岳阳,同游君山。以风逆,泊舟南津港。 质明,东风细细,波平如掌。初日甫出,与王子方舟进发。顷之,抵山足,见乔木蓊郁,亏蔽天日,黯黯含雪霰气。两掖之山,如垂长袖。寺内鸭脚 四株,唐宋以来物也。上巢白鹤数百,远视之如玉兰花。正殿亦壮伟,后为藏经楼。西去,穿乔木中,新篁绿色照人,盖远视此山,直似长眉一抹,入其中,求所谓十二螺 者,亦不得,都为老树寿藤所遮,仿佛见污隆耳 。然曲径中竹翠茶香,杂花芬馥,极迂回,有幽致,宛似江南佳丽名园。过轩辕台,此处可览湖中之胜,惜以文昌阁封之。复行竹石中,登酒香亭。 还至寺左掖髻上,得朗吟亭。望长沙、湘潭,去帆如阵。共坐其上看水,大约天水一色光景,乃此山寻常受用,然亦不能于此外觅一奇语,能模写其澄鲜也。步至湘妃庙,穿林中,忽得旷野平田,极有野趣。入庙中,了无一人。 晚复至山口,觅石踞坐,看水上云变。予谓王子曰:天下惟夏云最奇,而湖上之夏云尤奇。盖八百里之水气,上蒸空界,淋淋漓漓,生生动动,极百物之态,穷雕镂之巧。昔米老 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吾又安得一椽竹中,听水观云,以娱余生耶?是夜,王子大有卜筑之意。水气清泠,不成寐。 晨起,猛风乍作,趣别山灵,一帆走岳阳楼下。 (节选自珂雪斋集) 【注】王子:指王章甫。中郎:袁中道之兄袁宏道。鸭脚:银杏。螺:指像螺髻一样的山峰。污隆:高低不平。米老:米芾。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日甫出 甫:才 B极有野趣 极:非常洪 C穷雕镂之巧 穷:穷尽 D趣别山灵 趣:趣味洪 3.下列全部属于作者与王章甫同登君山所见之景的一组是(3分) 东风细细,波平如掌 乔木蓊郁,亏蔽天日洪 新篁绿色照人 长沙、湘潭,去帆如阵洪 旷野平田,极有野趣 湖上之夏云尤奇 A B. C. D. 洪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说明了作者游览君山的缘由:因感激王章甫的情谊,所以陪他游览。 B因为树藤遮蔽、道路崎岖,作者找不到上十二螺的路,只好登上酒香亭远眺。C按照作者的游踪,文章依次主要记叙了“看山”“看水”“看水上云变”之景。 D作者和王章甫一起游览君山,观山览水之后,两人都产生了栖身君山的想法。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2分) 译文: (2)昔米老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4分) 译文: 答案 2.(3分)D(趣:跑,疾走) 3.(3分)C(是登君山前所见是夏季君山景色,并非此次登山所见) 4.(3分)B(“道路崎岖”并非“找不到上十二螺的螺的路”的原因,“登上酒香亭”和“找不到上十二螺的螺的路”没有因果关系。) 5(6分)(1)寺庙内的四株银杏,是唐宋以来的物产。(句意正确、语言通顺1分,判断句式1分) (2)往日米芾说在潇湘得到画中景物,大概说的就是洞庭湖上云气的奇特。(句意正确、语言通顺2分,“于”“盖”各1分) 参考译文 (一) 万历辛亥年晚春,汉阳王章甫因为悼念中郎到我家。我感激他的情意,送他到岳阳,一起游览君山。因为被风阻遏,泊船在南津港。 天刚亮,东风细微,水波平如掌面。初升的太阳才出来,我和王章甫并舟前进。不久,我们到达君山脚下,看见高大的树木茂盛繁密,遮天蔽日,天色阴沉含着雪气。两旁的山,如同低垂着的长长的衣袖。寺庙内的四株银杏,是唐宋以来的物产。上面栖息着好几百只白鹤,远远看去就像是玉兰花。寺庙的正殿也很雄伟,后面是藏经楼。向西在高大的树林中穿行,新生的竹子翠绿得可以照出人影,从远处看这座山,相当像一抹长长的眉黛,进入山中,寻找世人所说的如同螺髻的十二座山峰,也找不到,都被年岁久远的树木和藤蔓遮蔽,隐隐约约只看见高低不平的山势罢了。然而曲折迂回的小路中竹子苍翠名茶芳香,杂花散发出香气,很曲折,有幽静雅致的特点,好像是江南美丽的著名园林。过了轩辕台,这个地方可以观赏湖中的美景,可惜的是被文昌阁遮蔽了。再次行走在竹林山石的中间,登临酒香亭。 回到寺庙左边形如发 的山上,来到朗吟亭,远望长沙、湘潭,远去的帆船如同战斗队列。一起坐在亭上观看洞庭湖水,大致是水光与天色浑一的景象,这就是这座山通常能让人享受到的感觉,然而也不能够在这之外找到一个不寻常的词语,能照原样描绘出它的清新。走到湘妃庙,穿行在树林中,忽然看见空旷平坦的田野,很有山野的情趣。进入庙里,完全没有一个人。 傍晚时分再到山口,找了块石头蹲坐,看洞庭湖水上云气的变化。我对王章甫说:“天下只有夏天的云气最奇特,而湖上的夏天的云气尤其奇特。八百里洞庭湖的水气,向上蒸发到空中,湿润空濛,生动有趣,极尽万物的形态,穷尽雕刻的精巧,往日米芾说在潇湘得到画中景物,大概说的就是洞庭湖上云气的奇特。我又怎么才能在竹林中得到一间小屋,聆听水声观看云气,用来欢度晚年呢?”这天夜里,王章甫大有在这里择地筑屋而居的心意。水上的雾气清凉寒冷,我怎么也睡不着觉。 第二天早晨起来,猛烈的大风突然大作,我们疾走告别山神,乘一帆船驶过岳阳楼下。2012 双十高三5月热身(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注】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悢悢(ling):悲伤。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素不习治生 治:经营B环堵萧然 堵:墙壁C夙构者莫之为胜 夙:素常D延至余家 延:延迟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3分)饮酒歌呼穷日夜 窘极,则以书易米夙构者莫之为胜 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A B C D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意进取功名。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打造纺织新质生产力
- 金融区块链溯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高频重点考试题库50题(含答案解析)
- 关于学习2025中央一号文件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出纳岗位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出租车消防安全员培训课件
- 出矿班组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入党积极分子党课结业考试题(附答案)
- 2025标准个人借款合同简化版
- 反诈骗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八大员培训计划
- 托幼机构消毒课件
- 晨检午检体温记录表
- 河北省危险性较大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专家库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当代西方美学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李云雁-全套323页ppt课件
- 焊研威达埋弧焊机小车A系列说明书
-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
- 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