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自由组合习题+答案.doc_第1页
高一生物自由组合习题+答案.doc_第2页
高一生物自由组合习题+答案.doc_第3页
高一生物自由组合习题+答案.doc_第4页
高一生物自由组合习题+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属于纯合子的基因型的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2南瓜中白色果W对黄色果w为显性,扁形果D对圆形果d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例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AWwdd BwwDD CWwDd DwwDd3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某豌豆杂交,所得的种子中黄色圆粒有281粒,黄色皱粒有270粒,绿色圆粒有95粒,绿色皱粒有90粒。则某豌豆的遗传因子组合是()AYyRR BYyrr CYyRr DYyrr4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5基因型为RrYy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 )A. 3种、9种 B. 3种、16种 C. 4种、8种 D. 4种、9种6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现有一只公鸡甲与两只母鸡乙和丙,这三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与乙、丙分别进行杂交,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公鸡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FFEE BFFEe CFfEe DFfEE7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ABbDD和BBdd BAaCc和aaCC CBBCc和BbCC DddEe和ddee8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 A. YR B. yR C. Yr D. Yy9下列个体属于杂合子的是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10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大约在70个表现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现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个白化病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问他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A19 B19 C1420 D15601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2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若aaBb个体与 AaBb个体杂交, F1表现型的比例是 A.9 : 3 : 3 : 1 B.3 : 1 C.3 : 1 : 3 : 1 D.1 : 1 : 1 : l13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生物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了Aab的精子,产生此种现象最可能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的结果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C.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基因突变的结果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未分裂的结果1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A.B.C.D.15豚鼠的短毛对长毛是显性,卷毛对直毛是显性,黑毛对白毛是显性,这三对性状是各自独立遗传的。有人用纯合的短、卷、黑毛豚鼠与长、直、白毛豚鼠杂交,得到F1代全为短、卷、 黑毛豚鼠。F1代生殖时能产生几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 )A16种 B8种 C4种 D2种16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得F3,播种所有的F3,在F3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无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从理论上讲F4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5/8 B.3/8 C.9/16 D.7/1617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l全为扁形块根,Fl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l,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916 B.12 C.89 D.1418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测交类型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父本母本AaBbAabbaaBbaabbF1乙1222乙F11111A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完成受精作用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9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1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1:1:1:1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类型20下列各组基因型中,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21(多选)现有三个番茄品种,甲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正确的说法是A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基因型有8种B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纯合子的概率为1/12C乙、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花色和果形的性状都相同D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基因型为aabbdd植株的时间只要一年22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和亲代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23两个亲本杂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其子代为:lYYRR、2YYRr、1YYrr、1YyRR、2YyRr、1Yyrr,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24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甲的T基因所在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并且缺失的染色体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若植株甲自交得F1,让F1中雌株和雄株杂交得F2。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株甲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F1中正常植株均为杂合子CF1中雌、雄株比例为4:3DF2中全部植株上只有雌花序25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C、c和G、g表示。现将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和G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为灰兔,基因c纯合时个体表现为白兔。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C、c与G、g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的基因型是CCGG和ccggC.F2白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D.若F1灰兔测交,则后代有4种表现型26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自交,F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问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A.7932株 B.3966株 C.1983株 D.1322株27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将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B图乙由图甲形成,则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乙表示鸟类性染色体,则此鸟类为雄性D图丙表示体细胞,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28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组别表现型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一高茎红花矮茎红花627203617212二高茎红花高茎白花724750243262三高茎红花矮茎红花95331700四高茎红花高茎红花925328315108五高茎白花矮茎红花517523499507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通过第一、四组可以得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通过第二、四组可以得出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B以A和a分别表示茎高的显、隐性基因,D和d分别表示花的显、隐性基因。则第一组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aaDdC每一组杂交后代的纯合子的概率都相同D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第五组29两豌豆亲本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 结果如下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类型占的比例为 A1/16 B1/9C1/4 D1/330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 )A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M表示生物发生了进化,N表示基因频率的改变C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DM表示伴X隐性遗传的母亲患病,N表示女儿一定患病31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三角形果实荠菜与卵圆形果实荠菜做亲本杂交,F1都是三角形果实荠菜,F2中三角形果实与卵圆形果实荠菜的比例为15:1。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 ( )A1/5 B13 C715 D8/1532若某种生物体细胞中n对同源染色体有n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都具有显隐性关系,在无变异的等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种类数、一个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交配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数、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数依次是( )A. 2n、2n、2n、3 n B. 4、2n 、2n、3 n C. 2、2n、2n、3 n D. 2、2n、2n、4n33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情况所得到的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YyRr在F2中出现的比例是14B.1、2、3、4代表基因型在F2中出现概率大小为32=41C.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或1016D.表中Y、 y、 R、r 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34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B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是1/4C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32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n是否患有遗传病35某种昆虫的基因A、B、C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三种酶催化的代谢反应如图。显性基因越多,控制合成的相关酶越多,合成的色素也越多;酶1、酶2和酶3催化合成昆虫翅的黑色素程度相同;隐性基因则不能控制合成黑色素;黑色素含量程度不同,昆虫翅颜色呈现不同的深浅。现有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两个昆虫交配,子代可出现翅色性状的种类及其与母本相同性状的概率为 A.3,1/4 B.5,1/4 C.5,0 D.9,3/836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甲和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丙),1个表现为长形(丁)。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2组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甲乙,F1均为扁盘形,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丙丁,F1均为扁盘形,F2中扁盘圆长961则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1中,F2圆形南瓜的基因型有4种C实验2中,F2的扁盘形南瓜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4/9D对实验2的F2中扁盘形南瓜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形长形3137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显性基因R、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都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将黑色和白色的纯种小鼠进行杂交,F1雌雄交配,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 ( )A黑色白色21 B黑色棕色白色121C黑色棕色白色934 D黑色棕色白色96138遗传因子组合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与亲本遗传因子组合完全相同的有A9/16B1/16 C1/8 D1/439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者比例为9:6:1,现对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做测交,则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为A2:0:1 B0:2:1 C5:0:l D0:5:1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题型注释)40(12分)玉米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1)用两株玉米亲本杂交,性状比例如下图,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这两株亲本产生的纯合子占后代的_。(2)用表现型为矮杆易感病的玉米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的单倍体,原因可能是_。(3)用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和未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比为_。(4)在玉米叶中,有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有的细胞具有输导作用,有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5)由于玉米含赖氨酸较少,科学家采用了_技术,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在玉米植株内成功表达的标志是_。(6)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二倍体玉米种子,可得到四倍体玉米植株,原因是_。41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显性基因l是抑制基因,显性基因C是有色羽基因,隐性基因c是白羽基因,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当I和C同时存在时,I就抑制了有色羽基因C的作用,使其不能表现为有色羽;当l不存在时,C才发挥作用,显示有色羽。(1)现将一种白羽莱杭鸡(IICC)若干只与另一种白羽温德鸡(iicc)若干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的表现型为_,基因型为_。(2)让F,雌雄个体互相交配(自交),F2中表现型为白色羽的比例为_,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3)F2中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_,若要判断一只有色羽公鸡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其与多只_母鸡交配,结果_时,说明这只公鸡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42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一)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T、t)患者,系谱图如下。在正常人群中Hh 基因型频率为10-4。若I-3 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如果II-5 与II-6 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_。(2)如果II-7 与II-8 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_。(3)如果II-5 与h 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 基因的概率为 _。(二)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H)对白胚乳基因(h)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一和w一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一、W一w、ww一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2)基因型为Ww一Hh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3)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Hh()W一wHh(),反交:W一wHh()WwHh(),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 。(三)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 和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43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杂交组合PF1表现型及比例组合一甲丙绿色:黄色3:1组合二乙丙全为绿色组合三甲丁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组合四乙丁绿色:蓝色3:1(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是”或“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2)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甲 、乙 、丙 、丁 。(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 ,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 。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4)若利用一次杂交试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 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试卷第7页,总8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C【解析】纯合子是指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均为相同基因,所以A选项正确。2D【解析】纯合白色圆形果WWdd和黄色扁形果wwDD杂交的后代是双杂合的白色扁形果WwDd,该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后代是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例是3:1:3:1,即白色和黄色的比例是1:1,扁形果和圆形果的比例是3:1,则与颜色相关的是测交,与形状有关的是自交,故该植株的基因型为wwDd,表现型为白色扁形果。3B【解析】试题分析:后代中黄色:绿色3:1,杂交亲本为:Yy x Yy,圆粒:皱粒1:1,杂交亲本为:Rr x rr,所以此豌豆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4C【解析】两对性状分开,黄色与黄色交配,后代全为黄色,则至少一个亲本为黄色纯合,圆粒与圆粒交配,后代有皱粒,则两亲本均为杂合子,所以其双亲基因型为YYRr和YyRr。5D【解析】控制每对性状基因分开计算,Rr自交后代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RYy自交后代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所以子代表型4种,基因型9种。6C【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与乙交,子代出现了光腿(ff),表明公鸡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有f基因;甲与丙交,子代出现了单冠(ee),表明公鸡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有e基因。又由于公鸡甲为毛腿豌豆冠,表明公鸡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有F、E基因。由此可知,公鸡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FfEe 。故本题选C。7C【解析】把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分开计算,具有相同表型的基因型相同或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所以C选项正确。8D【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YyRr产生的配子中没有等位基因。故选D9B【解析】10C【解析】11C【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遗传规律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分离定律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相对独立。2、自由组合定律,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和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遗传给后代。3、基因在染色体上,对此的现代解释是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结合;选C。考点:遗传定律的实质。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12C【解析】13A【解析】试题分析:Aa属于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分离,在末期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故选则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的内在联系以及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4A【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是在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起作用,不同于性状的自由组合,也不同于配子的自由组合,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5B【解析】16D【解析】试题分析:假设抗病为A,易感病为a,无芒为B,有芒为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抗病无芒)和aabb(感病有芒),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也就是说只保留F2中抗病无芒和易感病无芒的个体,并让其自交,即基因型为AABB、2AaBB、2AABb、4AaBb和基因型为aaBB、2aaBb。此时自交的总份为12份,其中自交能产生有芒的基因型为1/6AABb,1/3AaBb和1/6aaBb, 1/6*1/4AAbb,1/3*1/4*1/4AAbb,1/3*2/4*1/4Aabb,1/3*1/4*2/4aabb和1/6*1/4aabb, 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得F3,播种所有的F3,在F3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无芒植株,综合得3/8AAbb,2/8Aabb和3/8aabb,对剩余植株套袋,从理论上讲F4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3/8aabb+2/8*1/4=7/16.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17C【解析】略18ABC【解析】试题分析:正常情况下,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应该是1:1:1:1,而作为父本的F1测交结果为AaBb:Aabb:aaBb:aabb=1:2:2:2,说明父本F1产生的AB花粉有50%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故A正确;F1自交后代中有9种基因型,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11:6:6:2,故B正确;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单倍体植株,故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正反交均有四种表现型说明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有一定难度。19A【解析】试题分析: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3:1,A错误;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类型,自交比为9:3:3;1,测交比为1:1:1:1,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0B【解析】试题分析:AaBb的个体是双显性,aaBb的个体是单显性,故A错;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都是双显性个体,故B正确;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都是单显性个体,前者表现出的显性性状是B基因控制的性状,后者表现出的显性性状是A基因控制的性状,故C错;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前者是双显性个体,后者是双隐性个体,故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1CD【解析】22A【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中,亲本均为双显性个体,它们的后代也都是双显性个体;B、C选项中,亲本均为单显性个体,而子代中可能会出现双显性个体(A_B_);D选项中,亲本均为双显性个体,而子代中可能会出现单显性个体(A_bb)。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23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子代的基因型可知,YY:Yy=4:4,RR:Rr:rr=1:2: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4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植株甲的T基因所在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属于染色体变异,A正确;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且缺失的染色体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所以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甲能产生4种雌配子,即:BT:Bt:bT:bt=1:1:1:1,同时产生2种雄配子,及Bt:bt=1:1,配子间随机结合产生的F1性别表现及基因型为:正常植株(BBTt:BbTt=1:2):雌株(BBtt:Bbtt:bbtt=1:2:1):雄株(bbTt)=3:4:1,所以B正确,C错误;F1中雌株和雄株杂交,由于雄株只产生bt一种花粉,因此F2全部为雌株,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5CD【解析】试题分析:由F1自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可知,兔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同时也可知灰兔的基因型为C_G_,F1基因型为CcGg,又因为基因c纯合时个体表现为白兔,所以黑兔基因型为C_gg,白兔基因型为ccG_和ccgg。因为亲本是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F1基因型为CcGg,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CCGG和ccgg,B正确;F2白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基因型为CCGG、CCgg、ccGG、ccgg,占1/4,C错误;F1灰兔测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为灰色、黑色、白色,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6C【解析】试题分析: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说明白色和盘状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均为纯合子(AABBaabb),F1为双杂合子(AaBb),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A_B_):白色球状(A_bb):黄色盘状(aaB_):黄色球状(aabb)=9:3:3:1,其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Aabb)占2/16,有3966株,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aaBB)占1/16,有1983株。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容易题。27B【解析】试题分析:图甲表示将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图乙由图甲形成,缺失某个基因,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图乙表示鸟类性染色体,则此鸟类为雌性,C错误;图丙表示体细胞,不一定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8C【解析】略29C【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设黄和绿基因为A和a;圆和皱基因为B和b;子代黄:绿=1:1,推出亲代基因型为Aa和aa,圆:皱=3:1,推出亲代基因型为Bb和Bb,故亲代为AaBb(黄圆)和aaBb(绿圆),子代为(1黄:1绿)(3圆:1皱),子代重组类型为黄皱(1/21/4=1/8),绿皱(1/21/4=1/8),1/8+1/8=1/4,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图形分析能力。30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的分离定律为基础,则应M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N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项错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性状的改变,C项错误;伴X隐性遗传的母亲患病,其女一定得到一个隐性患病基因,这事女儿的性状取决于从父方得到的基因的显隐性,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突变的特征、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31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三角形果实荠菜个体自交后代只有出现aabb基因型时,才有卵圆形果实,表现出性状分离,否则都是三角形果实。因此,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只有基因型为4AaBb、2Aabb、2aaBb的三角形果实荠菜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占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8/15。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计算的能力。32C【解析】试题分析: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2种4个精子;考虑一对等位基因,一个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2种配子,则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一个个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种数为2n;n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可产生2n种性状组合;而基因型组合可产生3n种。考点: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点评:难度中等,需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判断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判断n对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33D【解析】试题分析: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有16种结合方式9种基因型,其中双杂合子占1/4,故A正确。YYRR1只有1份,2YYRr有2份,3YyRr有4份,4yyRr有4分,故B正确。如果双亲是双显和双隐性,后代中出现的单显性和单隐性占6/16,如果双亲是单显性和单隐性,后代中出现的双显和双隐性占10/16,故C正确。自由组合定律只适用于细胞核基因遗传,而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不遵循,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34C【解析】9患甲病,其双亲不患病。6不携带致病基因,故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也是隐性遗传病,但是8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所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7患甲病,因此4的基因型为XAXa,3的基因型为XAY,又因为8患乙病,所以8的基因型为1/2bbXAXA、1/2bbXAXa。由于2患乙病,因此5的基因型为BbXAXa,不可能为BbXAXA。又因为9患甲病,所以9的基因型为1/2BBXaY、1/2BbXaY。8和9婚配,子代n为患两种病女孩的概率为1/21/21/21/41/32。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n是否患有遗传病。35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两个昆虫交配,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2:1:2:4:2:1:2:1,由于三种酶催化合成昆虫的黑色素程度相同,则子代可出现5种不同翅色性状的种类(分别含5个、4个、3个、2个和1个显性基因);母本中雄虫基因型中含有2个显性基因,雌虫基因型中有4个显性基因,故子代中出现4个显性基因的基因型有AABbCc和AaBBCc,概率分别为1/8和1/8,因此后代与母本相同性状的概率为1/8+1/8=1/4,故B项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36D【解析】试题分析:假设两对基因为Aa和Bb,实验1和2的F1表现型一样,F2性状分离比为9:6(3:3):1,符合两对等位基因杂合子自交子代分离比,A正确。F1均为扁盘形,基因型为AaBb, F2为9A_B_:3A_bb:3aaB_:1aabb,故圆形为(A_bb和aaB_),长为aabb,B正确。F2的扁盘形南瓜中与F1基因型相同为AaBb,所占比例为4/16,扁盘形南瓜所占比例为9/16,(4/16)/( 9/16)=4/9,C正确。对实验2的F2中扁盘形南瓜进行测交,子代为1 AaBb:1Aabb:1aaBb:1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扁盘圆长121,D错。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37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黑色素是C-R-,棕色素是C-rr,其余都是白色的,亲本是CCRR和ccrr,F1应是CcRr,雌雄交配后F2的表现型应是黑色棕色白色934,故C正确。其余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8D【解析】试题分析:可以将两对基因分开来看然后结果相乘,Mm自交后代中有1/2的Mm,Nn自交的后代中有1/2的Nn,那么MmNn自交后代中的MmNn是1/2*1/2=1/4,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39B【解析】试题分析:子一代扁盘状南瓜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者的比例为9:(3:3):1,推断子一代为双杂合子(AaBb),扁盘状为A_B_;圆形为A_bb和aaB_;长形为aabb。现对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做测交,即(3A_bb和3aaB_)aabb,有以下几种测交组合:1/6AAbbaabb,子代为1/6Aabb(圆形);2/6Aabbaabb,子代为2/6x1/2Aabb(圆形):2/6x1/2aabb(长形);1/6aaBBaabb,子代为1/6aaBb(圆形);2/6aaBbaabb,子代为2/6x1/2aaBb(圆形): 2/6x1/2aabb(长形)。所以测交后代中扁盘状(AaBb)、圆形(A_bb和aaB_)和长形(aabb)三种南瓜的比例为0:(1/6+2/6x1/2+1/6+2/6x1/2):(2/6x1/2+2/6x1/2)=0:2:1,选B。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0(12分)(1)AaBb、 aaBb 1/4 (3分) (2)花粉产生了基因突变 (2分) (3) 1:1 (1分) (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分)(5)基因工程 合成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多 (2分)(6)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丝(体)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2分)【解析】41(1)白色羽 IiCc (2)13/16 3/13 (3)iiCC或iiCc 白羽温德 后代全部为有色羽(后代不出现白色羽)【解析】(1) 白羽莱杭鸡(IICC)和白羽温德鸡(iicc)杂交,所得F的基因型均为IiCc,当I和C同时存在时,I就抑制了有色羽基因C的作用,使其不能表现为有色羽,所以F的表现型都是白色羽。(2)让F,雌雄个体互相交配(自交),即IiCcIiCc (9/16)I_C_、(3/16)I_cc、(3/16)iiC_、(1/16)iicc,其中(9/16)I_C_、(3/16)I_cc、(1/16)iicc都是白色羽,所以F2中表现型为白色羽的比例为13/16。这其中(1/16)IICC、(1/16)IIcc、(1/16)iicc是能稳定遗传的,所占比例为3/13。(3)F2中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iiC_,即iiCC或iiCc。若要判断一只有色羽公鸡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其与多只白羽温德母鸡交配,结果后代全部为有色羽时,说明这只公鸡为纯合子。遗传图解为: 42(一)(1) 1/36 (2)1/60000 (3)3/5(二) (1) ww()Ww();Ww()ww() (2)WH:Wh=1:1(3)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三)(1)灰身:黑身=3:1 大翅脉:小翅脉=1:1 (2)BbEe Bbee (3)4种【解析】试题分析:(一)根据系谱图中正常的-1和-2的后代中有一个女患者为-2,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的-3和-4的后代中有一个患者-9,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I-3 无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1)-5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H_ XTY或2/3HhXTY,-6的基因型为H_XTX-。如果-5和-6结婚,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如果后代患乙病,则-5和-6的与乙病有关的基因型应为XTY和1/2XTXt,所生的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综合以上内容,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91/4=1/36。(2)-7的基因型可能为1/3HH或2/3Hh。根据题意在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