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管理作业lu.doc_第1页
跨国管理作业lu.doc_第2页
跨国管理作业lu.doc_第3页
跨国管理作业lu.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国公司管理作业1七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后,跨国公司投资为何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答:跨国公司作为一种以全球市场为经营目标的企业形态,在17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经历了整整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跨国公司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本世纪70年代以后,跨国经营的实际发展趋势是很多行业发生在国情相近的国家之间,究其原因,也就是消费需求对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影响。从消费需求方面来说,收入相近、文化相近、资源环境相近的国家更容易有相近的需求。在为本国产品寻找国际市场时,首先考虑是哪些与本国需求结构相近的国家,而不是局限于本国的成本优势在哪里最大。从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目的看。二战之前,跨国公司主要市场在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的目的是扩展其要素市场,跨国采购、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或获得在本国市场上无法获得的原材料和其他资源。表现为主要进行商品倾销和殖民掠夺原材料。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进入空前迅速的发展的新时期。跨国经营的目的主要是扩大成品市场、跨国销售、增加销售量。发展中国家不论是技术还是生产力都难以满足跨国公司的需要,主要是产品生产出来后,由于经济落后,发展中国家难以形成大量的购买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达,够卖力大。同时能促进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发展革新。从跨国公司的部门分布呈现出的变化看,呈现出与战前显著不同的特点。投资结构从生产初级产品的行业转向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制造业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方向。这种趋势也是促使跨国公司将经营重点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2 FDI的格局为什么由单向向双向的趋势发展?答:与导致外贸流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相比较,促使中国直接投资由单纯引进变为引进与外向投资并举之历史性转折的原因,则要明显且直观得多。无论就理论推断来分析,还是就现实经济发展来推断,至少有三大因素推动着投资的双向流动:第一个因素与中国总体的资本供求格局转折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中国已经度过了工业化前期的“两缺口”阶段。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Chenery, Hollis B)等人提出的“两缺口模型”揭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本形成不足的问题,因此存在两个“缺口”(two gaps),即投资-储蓄缺口与进口-出口缺口。其中前一个缺口即投资大于储蓄而产生的缺口,要靠后一个缺口即外汇缺口来弥补,而弥补外汇缺口的最好方法或所谓“积极方法”,便是引进外资。客观地来看,改革开放初期直至19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的确受到这两个缺口的制约,但经过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之后,进入199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总体上显然已经克服了这两个“缺口”的制约,缺口发生了明显的逆转。关于第一个“缺口”即“储蓄缺口”的逆转,至少有两个标志:其一是,反映投资-储蓄缺口的投资率与储蓄率之间的差额发生了逆转。统计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1993年,该差额值一直在4与-3之间周期性地徘徊,这表明投资扩张一再受到储蓄供给的制约。但进入1990年代中期之后,该差额连年呈负值,意味着储蓄持续超过投资,迄今已有8年之久,储蓄缺口显然已经发生逆转;其二是商业银行系统的存贷款差额。1995年之前,该差额一直保持在低位上,1995年仅为3324亿元人民币,此后连年猛增:1996年增加到7418亿元,1998年达到9174亿元,次年即1999便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5045亿元!4年时间增加了3.53倍!由于第一个缺口即储蓄缺口的逆转,使第二个缺口即外汇缺口的存在失去意义,事实上,在储蓄缺口发生逆转的同时,外汇缺口也发生了逆转:1990年代末期以来,无论就经常项目差额变化来看,还是就净外汇储备占年度进口总额比重来看,都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外汇缺口已经发生了历史性逆转。这两个逆转无疑预示着,中国不仅已度过借助引进外资弥补两缺口的阶段,而且有足够储蓄-资本进军进行外向型投资。第二个因素与中国经济总体发展进程所决定的投资流动趋向联系在一起。按照邓宁(Johan H. Dunning)的投资流动阶段理论衡量,中国已经度过了单纯外资流入阶段,正在进入流入与流出并行不悖的阶段。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提出的投资阶段理论揭示,一国直接投资流入、流出比例变化与该国人均国民产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人均GNP 400美元以下,没有对外投资;第二个阶段人均GNP400至2500美元之间,开始有对外投资发生;第三个阶段人均GNP25004000美元之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快于国外投资流入;第四个阶段人均GNP4000美元以上,对外投资超过引进外资。按此推算,目前全国人均900美元以上的GDP水平,总体上应该处于直接投资流动的第二阶段,即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开始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但如果考虑到如下三个因素,则我国发生对外投资的条件可能更加成熟:其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国际直接投资更加容易发生,这与邓宁理论所依据的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工业化经济、国际投资发展背景有大的不同;其二是,中国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大大低估,若按照实际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NP还要高一些;其三是中国沿海-内地区域经济差距巨大,沿海发达省份人均国民收入当更高。 第三个因素与中国政府的政策直接联系在一起。也是在1990年代末期,出于适应经济全球化及顺应中国企业外向投资浪潮的双重考虑,中国政府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走出去”战略。随着这个战略的启动,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相关法律、政策与措施正在推出,制约外向投资的因素正在被消除,对外直接投资的环境正在趋于优化。3 我国在吸引外资,并制定了一定的优惠政策,那么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在国外投资? 中国经历了20年的以“引进来”为主的对外开放战略之后,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初步具备了主动参与全球化分工的能力,于是中央在1998年提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使我国对外开放由单向转变为双向。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全局大战略。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我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新优势,占据有利地位和掌握主动权。实施这个战略,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从资金、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分享、获得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4 FDI的增加并没有减少国际贸易,而是增加了国际贸易?答:蒙代尔(R.Mundell)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的生产要素的绝对和相对量完全一致,资源实现了最合理的利用和最大限度的福利,并不存在引起要素流动的原因。如果满足要素均等化及两国有相同生产函数的条件,贸易与资本的流动有完全替代的关系。且资本流动越自由,替代国际贸易的作用就越大。资本跨国流动较之商品流动更能自由,更合理地利用世界资本资源,并直接起着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以蒙代尔等为代表的关于FDI对国际贸易的替代理论有效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个国家之间发生的直接投资。小岛清(Kiyoshi Koiiman)认为,生产要素移动虽然减少了商品的稀缺性,从而减少了国际贸易的机会,但另外一方面,生产场所的开辟与建立,会创造新的贸易园地。他提出,国际贸易是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的,而国际直接投资也应按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扩大两国间比较成本的差距,创造出一种新的比较成本格局,从而使得投资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在更大规模上进行,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总量。玛库森(Markusen,1984)在蒙代尔研究的基础上,假定企业可以拥有与使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即假定存在不同的生产技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证明了生产要素流动会增加贸易。FDI与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变化关系的实证分析:自从1998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大幅度攀升,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1 547.4亿美元,相比1984年的535.5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5.8%。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606.3亿美元,相比1984年的18.02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2%。关于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建立贸易乘数模型如下:T(t)=a + m CFDI(t-1) +s FDI(t) + u(t) 775.03 1.236 1.232R2=0.9381F= 136.3374X(t)=b + n CFDI(t-1) + q FDI(t) + v(t) 361.094 0.63421 0.85758R2= 0.9517 F= 177.6354M(t)=c + p CFDI(t-1) + r FDI(t) + w(t)413.96225 0.6016370.374895R2=0.9168 F= 99.1570其中,T(t)、X(t)、M(t)分别代表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CFDI(t-1)为第t-1年末的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