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doc_第1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doc_第2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doc_第3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doc_第4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出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A简单协作B小农经济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2.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3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分离4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国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下列选项中,既对环境保护起了积极作用,又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成功典范的是()A早期史书把以水利为主题的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B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C从秦汉至明清,历代政府都鼓励农民垦荒D唐朝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筒车5.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6下图为原始社会某生产工具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该生产工具应为()A石斧 B石犁C木耒 D铁犁7(2011南海期中)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82011年春季河南、山东等地百年不遇的大旱,使人们更加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北方开始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是在()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五代时期 D宋元时期9(2011泉州模拟)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答案:(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10.右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基本特征是 ()。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B C D11.“乞巧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D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对12.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13.【典例2】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A犁具 B灌溉工具C播种工具 D除草工具 14.请辨别下图,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15.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16. 中国秦朝因长城和兵马俑而名满世界,这些举世闻名的工程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 ()。A繁多的赋税 B沉重的徭役C苛刻的兵役 D土地兼并17. 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来源:Z181 18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纟參,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晁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4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农夫、妇人的“分事”内容可判断是小农户个体经营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其出现原因在于春秋时期生产力的进步。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