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doc_第1页
2014春《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doc_第2页
2014春《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doc_第3页
2014春《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doc_第4页
2014春《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1第1题法治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所推崇的管理原则是( )。A.因人情,反民性B.以法为教C.齐之以礼D.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1870年,英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教育法令是( )。A.初等教育法B.中等教育法C.高等教育法D.职业教育法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3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 )朝的教育指导思想。A.西周B.春秋战国C.秦D.汉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4题将中学阶段分为初、高两级是自( )学制开始的。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5题明清科举考试的步骤是( )。A.州县试省试B.州县试省试殿试C.州县试省试礼部试D.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6第6题民主人际关系学说促成( )理论的产生,促进了教育管理理论的繁荣A.科学管理B.科层管理C.量化管理D.行为科学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7题开放系统学说认为,影响学校组织的发展有着( )变量和内部变量两个因素。A.学生B.教师C.家庭D.环境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8题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教育应促使受教育者的()能获得健康发展。A.个性B.法治观念C.道德D.智力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9题美国的斯波尔丁主要从( )手段来记录、分析和比较教育的产品和成本。A.心理测量B.行政C.量化D.教育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0第17题到19世纪中叶,德国形成了以等级十分明显的( )为特征的教育体系。A.双轨制B.单轨制C.私立学校D.贵族学校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1第19题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 )。A.汉代的太常寺B.北齐的国子寺C.隋代的国子监D.唐代的国子监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2第20题骑士教育属于( )的教育A.教会B.教皇C.军队D.世俗封建主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3第21题1964年10月联邦德国各州总理在汉堡签署( ),确立了德国各州文化主权的联邦制教育管理制度。A.汉堡协定B.费里法令C.巴尔福教育法D.巴特勒法案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4第22题在计划经济和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条件下,前苏联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C.中央与地方结合D.放任自流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5第23题1843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厅长贺拉斯曼于考察德国教育回来后,发起了( ),建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A.国民学校运动B.国民教育法C.公立学校运动D.巴特勒法案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6第24题到20世纪初,英国教育仍然在实施着( )的教育体系。A.双轨制B.单轨制C.私立学校D.贵族学校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7第25题洛克的教育漫话以加强( )为探讨目标。A.儿童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绅士教育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8第26题贯穿“中体西用”精神的近代学制是A.壬寅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戍学制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9第27题斯巴达教育是( )教育制度的代表之一。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古印度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0第28题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和促成人的( )的养成。A.智力B.体力C.服从心D.独立人格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1第10题癸卯学制的历史进步意义在于( )A.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新学制。B.是近代半个世纪教育改革的总结。C.是近代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制度的成果。D.标志着封建传统教育体制的解体,近代新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确立E.是中国教育发展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重要一步。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2第11题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追求教育平民化是指( )。A.教育应以平民为着眼点B.教育应为平民谋幸福C.教育应造就伟大的个人D.教育应教国民做人E.教育应以培养圣贤、豪杰为目标答案:A,B,D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3第12题癸卯学制与传统教育体制的区别在于( )。A.建立了由学前、小学、中学至大学的完整的普通教育系统。B.建立由官学、书院、私学组成的学校系统。C.实业教育正式列入学校系统。D.课程设置包括了文、理、体、美等科目。E.师范教育正式列入学校系统。答案:A,C,D,E您的答案:A,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4第13题“中体西用”思潮对晚清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有( )。A.催发了晚清新式教育的起步B.促成西方教育制度被传入中国C.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念D.使清末教育改革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等封建信条的支配E.使清末的教育改革不能真正完成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5第14题“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含义是( )。A.不要管理,不要作为B.不要说教C.不要过多地强力施加教育政令D.要顺乎自然规律去从事教育管理E.努力达到无为的境界答案:C,D,E您的答案: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6第15题“不务德而务法”的含义是( )。A.在选拔人才时以法律考试为准绳B.在人才标准上坚持尚法不尚贤C.坚持以封建国家利益为重的道德价值观D.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坚持行公义去私心E.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坚持任公而不任私答案:B,C,D,E您的答案: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7第16题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营造“道之以德”文化氛围的要素有( )。A.社会政策导向B.学校的宗旨C.法律手段D.自然规律E.教师的影响答案:A,B,E您的答案:A,B,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8第18题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课程改革应注意( )。A.课程改革要面向生活,以日常生活的知识技能为教育内容B.课程改革要面向职业C.课程改革要注意开设鼓动平民精神的课程D.课程改革要以平民生活的实用为最终标准E.课程改革要有利于推行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原则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9第29题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教育管理主张主要有( )。A.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个性发展”的原则B.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国家至上”的原则C.公民教育应以国家主义为根本精神D.公民教育应以独立人格发展为根本精神E.教育管理体制应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答案:B,C,E您的答案:B,C,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0第30题“学在官府”对教育所产生的管理效应为( )。A.文化教育为官方所垄断B.不办学校C.官师合一D.政治与教化形成封闭系统E.鼓励私学答案:A,C,D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1第31题南京临时政府教育宗旨的内容是( )。A.注重道德教育B.坚持中体西用C.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D.以尊孔读经为本E.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答案:A,C,E您的答案:A,C,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2第32题为发展个性,蔡元培认为教学管理应着重注意( )。A.将人格养成的精神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B.用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养料来改革课程内容C.学校的管理者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不同D.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注意克服班级授课制的缺点E.受教育者也应具有“自动”、“自学”、“自助”的求学精神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3第33题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课程改革应注意( )。A.课程改革要面向生活,以日常生活的知识技能为教育内容B.课程改革要面向职业C.课程改革要注意开设鼓动平民精神的课程D.课程改革要以平民生活的实用为最终标准E.课程改革要有利于推行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原则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4第34题科举对封建教育的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有( )。A.考试内容局限在儒经,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造成空疏学风B.科举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C.把读书、应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支配了学校教育的方向D.读书做官的学习目的严重影响了封建士子的思想E.考试的不正之风败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