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优化方案 精品练习】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鲁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2语文优化方案 精品练习】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鲁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2语文优化方案 精品练习】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鲁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2语文优化方案 精品练习】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鲁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2语文优化方案 精品练习】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鲁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四)(说明:本试卷共23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迸发(bn)不屈不挠(ro)怆然(chun) 婀娜多姿()B跻身(j) 岿然不动(ku)女娲(w) 谆谆教导(zhn)C恫吓(xi)病入膏肓(hun)浣衣(hun) 神情尴尬()D粗糙(co) 徘徊观望(hui)糟粕(p) 锲而不舍(qi)解析:选D。A.不屈不挠(no)。B.女娲(w)。C.恫吓(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驰骋原生态疾风劲草吉人自有天象B诀别声讯台震耳欲聋真金不怕火炼C问侯顶梁柱目不睱接明人不说暗话D受理高架桥粗制烂造在其位谋其政解析:选B。A.“吉人自有天相”意思是说幸运的人常常有上天帮助,“相”,扶持,帮助。C.“问候”中的“候”是指气候,天气冷暖,问这些表示对人的关心,不是问官位。D.“粗制滥造”是指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滥”过多,不加节制,不是胡乱的制造。3(2011年高考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A提出产生适合 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 D提醒引发适合解析:选C。“提醒”不仅是“提出”,还有“促使注意”之义,与后文座椅带来的身体毛病相照应。“引发”意为“引起,触发”,与“疲劳感”不搭配。“适合”是动词,与中心词“高度”不搭配,“合适”是形容词,与中心词“高度”搭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水价上调是近期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在听证会上,供水企业只说亏损,对水价构成却始终闪烁其词,这让人们讳莫如深。B第82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将实行宁缺毋滥的评选原则,即在提名投票环节中,如果所有作品得到的平均分数都未超过8.25分,那么年度最佳歌曲奖将空缺。C六月,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收获希望的季节。十年寒窗,一朝定前程,这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定论,人们期待着、憧憬着这个美丽的六月早日到来。D作为我们一线教师,无论你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改革模式,什么样的创新课题,你的教学也都要围绕“爱”来进行。否则,无论多么响亮的口号都会归于黯然沉寂,无论多么厚重的课题研究都是不名一文的。解析:选B。B.宁缺毋滥:宁可缺少一些,不要不顾质量一味求多。A.讳莫如深:把事情隐瞒得很深。这里说老百姓,不当。C.“莘莘”是“很多”的意思,它不能受具体的数量词修饰,因此“每一位莘莘学子”使用错误。D.不名一文:一文钱也没有。名,占有。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下半年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空,其主要任务是拍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火星探测打下基础。B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好组织工作,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不再发生。C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D亚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亚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办国乃至全亚洲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析:选A。B.不合逻辑,“严防事故不再发生”改为“严防事故再次发生”;C.语序不当,“运营、管理和筹资”改为“筹资、管理和运营”;D.主客倒置,应为“而且它给举办国乃至全亚洲都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把哲学变成美学叶廷芳无论是基督教存在主义者克尔凯郭尔,还是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萨特以及尼采、海德格尔、加缪等,都兼有文学家的特色。他们的某些作品,将哲学、文学、美学熔于一炉。加缪就曾这样说:“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存在主义者的这一观点,给现代作家和批评家提示了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即不管你采用什么形式或风格进行创作,作品的水平高低,最终要看你的作品的哲理含量。存在主义对文学的贡献之一是把哲学变成了美学,也就是把某些哲学范畴或哲学概念变成了艺术手段。例如“荒诞”,这本来是个存在哲学的范畴,但在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中却成为艺术方法。而荒诞的感受往往也是通过一个哲学术语即“悖谬”得到表现的。悖谬就是一件事情在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或行为上的互相抵消,从而令人啼笑皆非,或莫名其妙,它往往能构成“黑色幽默”的悲喜剧情趣。加缪把希腊神话中西绪弗斯被动受难的形象改造成为主动抗争的悲剧英雄,从而创造性地传承了尼采的悲剧美学。如果说加缪在比他大一辈的卡夫卡的作品中发现了西绪弗斯的现代原型,那么比他小半辈的迪伦马特则是受了他的理论的影响,在戏剧和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西绪弗斯式的悲剧英雄。这些人物,明知他们的对手,不管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是不可战胜的,但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宁可失败,也不愿投降,有一股子海明威式的“硬汉子精神”。用迪伦马特的话说,这叫“顶住现实的英雄”。加缪所倡导的这种悲剧美学,显然是有积极意义和启示价值的。正如迪伦马特所说:“整体世界固然是你不能驾驭的,但个人世界每个人都是可以把握的。”存在主义思想流派的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特别关注“危机中的个人”。日本影片啊,海军!中的山本五十六,他正面临着死亡与服从的两难选择。他最后选择死亡。对这个人物的选择的态度,我想文学与历史学是有区别的。因为历史学关注的是事件的结果,你选择了不义的战争,把你定性为战犯,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文学家关注的是事件的过程,描写你此时此刻的内心矛盾是他的职责,甚至同情你此时此刻的痛苦也是他的本色。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过去就懂得关注危机中的个人,则我们的人性就会比现在更丰富一些。就不会劝阻别人不要去对具体的穷人施“小恩小惠”,就不会把人整错了还要求他“正确对待”;亲人被整了,不是更多的体贴,还要和他“划清界限”甚至离婚。(节选自把哲学变成美学,有删改)6下列关于“存在主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存在主义从总体上分为两个不同的思想流派,分别是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B存在主义者虽然认识上有分歧,但存在主义者的作品都将哲学、文学、美学熔于一炉。C存在主义对文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哲学变成了美学,把哲学范畴变成了艺术手段。D存在主义文学,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它更关注“危机中的个人”,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解析:选D。A项中还应包括其他流派;B项中应是“某些作品”;C项中应是“贡献之一”和“某些哲学范畴或哲学概念”。7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加缪曾经说过:“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这实际告诉我们:伟大的哲学家也必将是伟大的文学家。B作品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看哲理的含量,这是存在主义给现代作家和批评家提供的唯一的评判尺度。C荒诞的感受往往是由通常在哲学上称为“悖谬”的艺术手段制造出来的,而“悖谬”产生出“黑色幽默”的效果。D“悖谬”就是在同一事物中,从逻辑上出现的自相矛盾,或者在行为上的相互抵消,使人感到荒诞不经。解析:选D。A项中文学家和哲学家不能完全划等号;B项中的“评判尺度”不是唯一的;C项中应是“哲学术语”而非“艺术手段”。8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告诉我们: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既要注重增加哲理的含量,又要注重揭示人的客观存在。B加缪把西绪弗斯的形象改造成为主动抗争的悲剧英雄,这对于现实来说,更具积极意义和启示价值。C从学术领域来看,文学与历史学是有区别的。历史学关注的只是事件结果,而文学更关注事件过程。D迪伦马特创造的一系列西绪弗斯式的悲剧英雄的性格特点,试图证明悲剧英雄可以驾驭他们的个人世界。解析:选C。应该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二者的区别,而在“学术领域”历史学同样关注事件的过程。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曰:“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曰“鲁直”,盖思念之也。章献太后临朝,问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曰:“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曰:“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特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注】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孤,鞠于外家孤:幼年丧父B颇易宗道 易:轻视,看不起C欲以大安辇先帝行 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D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折:指责解析:选C。先:在之前。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B。B.因:趁着、趁机。A.而:并列关系/因果关系。C.之:音节助词/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以:把/因为。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够表现鲁宗道为人刚正的品德的一组是()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枢密使曹利用特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A BC D解析:选B。表示鲁宗道勤奋刻苦有志气;是鲁宗道的政治主张;表示鲁宗道的忠实。以上三项均与为人刚正的品德无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鲁宗道任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鲁宗道为自己辩解不成无奈辞职,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解析:选A。B.鲁宗道最终并没有因此而无奈辞职。C.在七庙中设立牌位并不是章献太后的主张,更没有成为事实;鲁宗道也并没有“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鲁宗道要求太后出行应该跟在皇帝后面,“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这个说法也不尽正确。D.重用他的不是皇帝而是太后。第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3分)译文:_(2)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4分)译文:_(3)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3分)译文:_答案:(1)皇上任用我,难道只是想让我徒有纳谏的虚名吗?我为自己不做事白拿俸禄感到羞耻,请求罢免我的官职让我离去。(2)从贵戚到当权者都怕他,把他看成“鱼头参政”,因他姓鲁,而且说他的秉性像鱼头那样硬。(3)宗道为人刚毅正直。痛恨邪恶,不能容忍,遇到事情敢于说话,不注意细枝末节。参考译文: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小的时候成了孤儿,寄养在外祖母家。舅舅们都是行武之人,很轻视宗道,宗道更加发愤读书。(宗道)拿着自己所写的文章拜见戚纶,戚纶很器重他。中了进士,做了濠州定远尉,两次调动任海盐县令。县东南原来有小河,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称这个水利工程为“鲁公浦”。天禧元年,朝廷开始诏令两省设置六名谏官,考核宗道的政绩为上等,两省首先提拔宗道与刘烨担任右正言。谏官的奏章都要通过“阁门使”才能送到皇帝手中,并且谏官无法与皇帝面陈意见,鲁宗道请求当面与皇帝论事,奏章通过“通进司”直达皇帝,于是成了定例。宗道从传闻得知的事情,在朝廷上进谏多次,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后来趁回答皇上问话之机,宗道为自己辩解说:“皇上任用我,难道只是想让我徒有纳谏的虚名吗?我为自己不做事而白拿俸禄感到羞耻,请求罢免我的官职让我离去。”皇上反思了好长时间,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后来在大殿的墙壁上写上“鲁直”二字,大概是想念宗道。章献太后执掌朝政,问宗道说:“唐代的武后是个怎样的君主呢?”回答说:“她是唐代的罪人,差点危害国家。”太后默不作声。当时有人请求在七庙中设立刘氏的牌位,太后问辅臣们,大家都不敢回答。宗道不赞成这么做,说:“如果在七庙中设立刘氏的牌位,那后代君主怎么办?”有一天,仁宗皇帝、太后将一同到慈孝寺去,想先安排太后坐辇车在皇帝前边走,鲁宗道说:“丈夫死了跟从儿子,是妇人立身的道义。”太后就立即改为在皇上的车子之后乘辇前往。当时很多当权者都让自己的孩子在馆阁读书,宗道说:“馆阁是培育天下英才的地方,怎么是纨绔子弟们凭父辈的恩泽待的地方呢?”枢密使曹利用依仗权势骄横跋扈,宗道多次在皇上面前指责他。从贵戚到当权者都怕他,把他看成“鱼头参政”,因他姓鲁,而且说他的秉性像鱼头那样硬。两次升职做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病重的时候,皇上亲自来慰问,赐给他白金三千两。死了以后,太后亲自去祭奠他,追封他为兵部尚书。宗道为人刚毅正直,痛恨邪恶,不能容忍,遇到事情敢于说话,不注意细枝末节。做谕德时,住得离酒馆很近,曾悄悄地到酒肆喝酒,遇到真宗紧急召见,派去传旨的使者到他家中,等了很久,他才从酒店回来。到了宫中使者要先进入禀报,就给他打招呼说:“皇上如果怪罪鲁公为何来得这么迟,该找个什么的理由回答呢?”鲁宗道说:“只管将实情告诉皇上。”使者说:“(如果)这样,那么鲁公就获罪了。”鲁宗道说:“喝酒是人之常情;欺蒙君王,就是做人臣的大罪过了。”到了真宗那里,真宗果然诘问他(为何迟迟而来),使者就完全按照鲁宗道所说的话如实向皇上禀报。宋真宗责问鲁宗道,鲁宗道谢罪说:“有老朋友从家乡来,我家贫,没有像样的杯盘,所以就到酒店去招待他。”真宗听了不但未怪罪他,而且认为鲁宗道忠实可大用,并把这个意见告诉了刘太后。(真宗死后)刘太后临朝,鲁宗道就得到提升重用。1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酒泉子纳兰性德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注】篆香,犹盘香。唐宋时将香料做成篆文形状,点其一端,依香上的篆形印记,烧尽计时。(1)词上片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环境?(4分)答:_(2)分析说明全词表现的抒情主人公的情感。(4分)答:_答案:(1)夜月、啼鸦、篆香、凋零的荼蘼等,渲染环境的凄清冷寂。(2)啼鸦、飞雁衬托人物内心的纷乱与孤独之感;一夜无眠折射了人物的重重心事;全词集中表现了作者的孤寂感伤怀人之情。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1)_,可以卒千年;_,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并序)(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_,_,天下皆叛之。(司马迁鸿门宴)(3)亦欲以_,_,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4)夕阳西下几时回?_,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答案:(1)磐石方且厚蒲苇一时纫(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五、(12分)16(2010年高考天津卷)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内)(3分)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答:_答案:(示例)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将于2010年内建成使用。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梦想”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我梦想,来到了繁茂的松林里,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清幽;_;_;_。答案:(示例)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缭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1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4分)某业余作者带着他创作的剧本千里迢迢去见一位著名的导演。导演生病,正躺在床上,作者恭恭敬敬地递上剧本,道:“请您拜读。”导演是个生性幽默的人,接过本子来,答:“对不起,我正病着,拜读大概是难以从命了我躺着读行不行?”作者似乎感到出语有错,一时却又想不起错在哪里,只好连连告退,道:“您休息,等您病好了,我再来上门赐教。”这段文字中的“业余作者”错就错在用词不当上,请将错误找出来,并改正。(1)不当之处是_,改正为_。(2)不当之处是_,改正为_。答案:(1)拜读指正(2)赐教求教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看望德海格兰特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中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19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提着它出门。”)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答:_解析:这段文字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皱纹多、穿着旧、手提包古老,这些都显示了人物的性格、身份。答案: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作铺垫(伏笔)。20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6分)(1)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3分)答:_(2)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3分)答:_解析:(1)这是培德听到母亲的话后心里所想的,从“上帝”“已经”“就”“不像样子”等词语可以看出他的担心。(2)这是母亲听到培德的话后拉手提包时的一个细节动作,“微微颤抖”说明了母亲内心的激动,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些许自责(因为自己穿着旧让儿子丢面子),也可能是生气(对儿子的表现很不满意)。答案:(1)心理描写。表现了培德的紧张不安,怕母亲丢了自己的面子。(2)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母亲为自己来看望儿子,却让他因此而丢面子而窘迫。(答“自己来看望儿子,儿子却因担心丢面子而让她离开这里。母亲有些心凉气恼”也得分。)21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答:_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第8段是写拒绝吃蛋糕,第14段是写其自责(通过“他的咽喉中感觉到异样疼痛”可以看出),第16段是写其内心恢复了平静(通过“压迫感渐渐消失了”可以看出)。答案:拒绝吃蛋糕希望母亲早点离开,回房间看见蛋糕自责羞愧,与齐姆森一起吃蛋糕担心消除,内心转向平静。22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答:_解析: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培德,齐姆森就是起陪衬作用的。正是怕他瞧不起,培德才让母亲赶快离开的,齐姆森这个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齐姆森和培德正好构成对比,起到了衬托主人公的作用,同时也突出了珍惜亲情的主题。答案:作用:怕齐姆森瞧不起母亲,培德才要母亲赶紧离开;齐姆森责备自己、跟自己分吃蛋糕,才让培德轻松一些。齐姆森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作者用齐姆森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倾听历史的诉说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侧记马六甲,是马来半岛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航程中多次驻节的地方,是马来西亚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地方当地人常说:“了解了马六甲的历史,就意味着了解了马来西亚的历史。”历史的回声,伴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涛声。11月11日下午,正在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马六甲。这里呈现着热烈的景象:高楼上悬挂着印有“热烈欢迎胡锦涛及夫人莅临马六甲”的巨大绸幅,众多马六甲市民沿途夹道欢迎。欢迎的热潮,印证了星洲日报“胡锦涛访马”专页前一天刊登的市民心声:我们希望能让胡主席感受到马六甲人民的热情。胡锦涛来到双岛城岸边的马六甲海峡石碑旁,拿起望远镜眺望这片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浩渺海域。水天之际,碧波荡漾;云霞之下,艨艟巡行。胡锦涛详细询问了海峡通商、港口建设等情况。当地官员介绍,当前世界海上贸易的25%都经过马六甲海峡,日轮船穿行量超过200艘。人们兴奋地簇拥过来,争相同胡锦涛合影。两位居民捧着两只精致的瓶子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到胡锦涛面前,原来是要向中国贵宾赠送马六甲海峡的海水、沙粒标本。胡锦涛高兴地说:“感谢你们的珍贵礼物!”“我早就听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今天到这里来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距今6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多次到过这里,现在经过这里航行的中国船只越来越多。我们要把中马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继承和发扬下去。”胡锦涛在参观结束时对当地陪同人员的一席谈话,道出了中马两国人民共同的感受。棕榈婆娑,波涛细语,仿佛依然在诉说600多年前的动人故事。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用和平的方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用合作的方式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马六甲百姓精心为郑和建亭、塑像、修庙,用郑和的名衔为这里的山峰和水井命名,表达他们对来自远方的和平友好使者的尊崇和怀念。马六甲的中华记忆是温馨的。胡锦涛专门参观了这里的巴巴娘惹博物馆。巴巴娘惹是指15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加(马六甲)王国、满者伯夷国、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一般为男性华人与当地妇女通婚所生,男性称巴巴,女性称娘惹。他们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马来文化。这座博物馆的建筑已有113年历史,亮丽的砖瓦,木制的窗板,黑色匾额上镌刻的金色汉字,显示了鲜明的建筑特色。室内陈列的黑檀木桌椅、描绘中国风景的屏风、产自中国的瓷器、传统婚礼服饰等,既显出浓厚的中华文化渊源,也反映出文化交融的特征。胡锦涛一边参观,一边询问博物馆主人曾金礼一家几代人生活在这里的情况。他饶有兴致地从墙上的老照片中分辨出曾金礼年轻时的形象。得知他们特有的生活习俗时,胡锦涛说:“这就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主人特意向胡锦涛展示了一幅绘画作品:600多年前马六甲海峡港口的街道繁荣兴盛,郑和宝船和满剌加国王乘船相依泊岸的场面栩栩如生。画作表达了两国人民对中马友好交往历史的深深感念。依依惜别,当地民众聚集在街道两旁,不停地挥动中国国旗,中国留学生们激动地高呼“祖国万岁”。胡锦涛向欢送的人群频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