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本章测试1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课堂设计)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本章测试1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课堂设计)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本章测试1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课堂设计)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本章测试1 苏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课堂设计)高中生物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本章测试1 苏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本章测试1(苏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物质水解后所释放出的能量可直接用于肌肉收缩的是()a肝糖原 b肌糖原c葡萄糖 d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解析: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可以通过水解释放能量,为各种生命活动直接供能。答案:d2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是()a很多、很快 b很少、很慢c很多、很慢 d很少、很快解析: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生成速度很快。答案:d3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释放能量又能贮存能量,从结构上看,其原因是()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第二个磷酸根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和结合第三个磷酸根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化成adpadp可以迅速地与磷酸根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a b c d解析:从atp简式appp可知,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当在酶作用下水解时,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dp和磷酸,该键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从而保证能量的释放和储存。答案:c4当条件满足时,20个腺苷和60个磷酸最多可以组成的atp数以及atp分子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的个数分别是()a20个,30个 b20个,40个c40个,40个 d40个,30个思路导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一分子atp中所含的a、p、的个数,即明确appp的含义。解析:一个atp分子中含有1个腺苷、3个磷酸、2个高能磷酸键。本题20个腺苷,对应60个磷酸,即形成20个atp分子,共含有40个高能磷酸键。答案:b点评:此题是对atp分子的结构组成的考查,必须对构成atp分子的基本单位非常熟悉,此题易错选a。同时注意此题的变化,腺苷数由20改为30,仍然选b,因为受磷酸数60的限制。因受20个腺苷的限制,若60改为大于60的数仍然选b。5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实验中,将唾液稀释10倍,与用唾液原液(没稀释)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酶具有()a特异性 b稳定性c多样性 d高效性解析:酶的特性之一是高效性。答案:d6(多选)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将()a继续催化淀粉水解 b停止催化淀粉水解c自身被酶催化水解 d受胃液保护不分解解析: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且酶具特异性,淀粉酶进入胃后被胃蛋白酶水解。答案:bc7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c若图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解析:底物浓度充足时,酶促反应与酶浓度成正比,图中虚线反应速率加快一倍,可表示为酶量增加一倍时所引起的;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同时酶的催化效率高,故图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实线也可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酶促反应开始时底物浓度高反应快,后来底物逐渐被分解反应速率降低。答案:d8下图为4种不同的酶(分别以a、b、c、d表示)在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的变化曲线。在37时酶活性最高的是()aa bb cc dd解析:酶的催化能力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每种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到达最适温度前),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最适温度,若温度继续升高,酶的活性反而下降,甚至会引起酶蛋白的变性而失活。本题所示酶活性变化曲线显示在37,曲线d酶活性最高。答案:d9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持续15 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装置abcdef水浴温度(t)102030405060凝乳时间(min)不凝固7.04.01.54.0不凝固据此实验回答:酶和乳汁分别在水浴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加热,其原因是()a确保实验是在设计的温度下进行b进行对照c确保反应物的体积相等d缩短实验时间答案:a10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下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在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tbtc的曲线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高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解析:考查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中tb和tc的曲线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已失活,淀粉不再水解,麦芽糖的量不再增加。答案:c11向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0.5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管编号12345加入物质1 ml唾液锈铁钉生土豆块熟土豆块生土豆和稀盐酸实验结果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大量气泡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a.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的是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b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试管和4号试管的实验c2号试管和5号试管的实验说明生物催化剂和化学催化剂具有同等的催化效率d5号试管的实验说明酶的催化效率不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解析:考查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生土豆块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酶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熟土豆中的过氧化氢酶已经失活,不能够再起作用。5号试管的实验,由于加入稀盐酸,使ph过低,酶失活,不能催化生化反应。答案:a12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实验 b实验c实验、实验都能 d实验、实验都不能解析: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1)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下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_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其结果可用_图中的虚线表示。(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_。思路导引:理解酶的本质及作用是解题关键。解析:本题考查对酶作用本质的理解,(1)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反应过程中产生多少o2取决于过氧化氢的总量,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产生气体的量就不再增加。(2)增加酶的量也只能使反应速度更快,要想使产生气体量增多,只能增加反应物过氧化氢的量。(3)在实验中要确保其科学性,除所要分析的自变量(酶的量或过氧化氢的量)以外凡有可能影响到因变量(气体产生量)的因素都要控制,如气压、温度。答案:(1)过氧化氢量有限(2)c增加过氧化氢浓度a(3)温度(或光照或气压等)14(15分)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分,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水温()1020304050组别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消除油渍(时间min)67668852518336347711126891167消除血渍(时间min)93789587639182468575277769868(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2)甲、乙组洗涤效果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解析:本题考查有关酶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数据获取有效的解题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通过表格比较容易得出:在105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去污能力增强;加入了酶的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比未加酶的强。血渍中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油渍中主要成分是脂肪,根据甲、乙两组去除血渍和油渍的能力比较,能够得出甲组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两组去污能力的差异也正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酶在高温的情况下会变性失活,因此甲、乙、丙3组在水温为80时,效果一样。答案:(1)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蛋白酶蛋白酶和脂肪酶(2)专一性(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15(15分)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光现象普遍存在,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应而发光。请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1)实验材料:萤火虫的荧光器晒干后研磨成的粉末、atp粉末、蒸馏水、大小相同的小烧杯若干、大小相同的试管若干、标签纸若干等其他实验所需材料。(2)实验原理:萤火虫的荧光器中相关酶利用atp而发光。(3)实验步骤:配置6种不同浓度的等浓度梯度的atp溶液置于6只大小相同的小烧杯中,分别贴上标签。将_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放于6支试管中,贴上标签。在6支试管中加入_。观察6支试管的发光现象并记录。(4)实验现象预测及结论: 现象预测结论发光现象随atp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荧光强度与atp浓度_发光现象随atp溶液浓度的升高而_荧光强度与atp浓度_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无关(5)最可能的结果是_。解析:本题属于实验探究题,同学们要知道,探究性实验中的结论是不确定的,会有多种可能。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atp溶液,然后将等量的萤火虫荧光器粉末放入上述溶液中,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