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三防抢险救灾预案.doc_第1页
雨季三防抢险救灾预案.doc_第2页
雨季三防抢险救灾预案.doc_第3页
雨季三防抢险救灾预案.doc_第4页
雨季三防抢险救灾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2011年雨季“三防”抢险救援预案为切实做好我矿雨季“三防”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开新煤业雨季“三防” 抢险救援预案: 一、成立雨季 “三防” 抢险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张民权副组长:王西奇 姜宏亮 梁学伟 张治卿 刘双永 成 员: 李长旺 胡书臣 王陆石 吕双怀 李占涛徐富昌 于继浩 魏怀灿 徐建永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在调度室;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电话:69285711 69279599 办公室主任:吕双怀(兼) (一)领导小组职责: 1、制订完善雨季“三防” 抢险救援预案,检查指导各单位对雨季“三防” 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 2、统一协调雨季“三防”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快速有效地处理“三防”灾害事故。 3、指导制订抢险救援方案,紧急处理抢险救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解决抢险救援物资,调动救援队伍;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根据领导小组决定传达“三防”预案启动命令,并负责实施; 2、掌握抢险救援进度,及时向领导小组和上级报告; 3、根据领导小组命令,调动抢险救援所需人员和物品,保证抢险救援需要; 4、抢险救援工作结束后,负责收集、编写抢险救援工作总结。 二、矿成立雨季“三防”抢险突击队队 长:李占涛 副队长:马奉军 赵九成 “三防”突击队共计25人组成,要求抢险救援队伍相对稳定,经常处于临战状态。三、抢险保障措施:1、为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各有关人员、相关部门和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警惕,做到灾情就是命令。2、发生“三防”灾害时,受灾单位必须立即向“三防”办公室汇报,并由“三防”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启动“三防”预案,并在事故发生后分钟内上报分公司领导小组办公室,情况紧急时,立即汇报;主要汇报内容: (一)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 (二)事故类型; (三)事故波及范围,人员撤离情况; (四)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五)抢险救援预案的启动情况; 事故情况一时难以弄清,必须首先汇报事故概况,然后可做多次补充汇报。 3、“三防”抢险突击队在接到抢险命令后,突击队员必须在一分钟内出动,迅速赶往事故地点;其他队员必须立即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由“三防”领导小组决定是否进行增援。 4、启动“三防”预案后,领导小组必须指定一名副组长在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其他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并成立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 5、矿急救站要做好伤员急救准备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抢救; 6、事故现场人员要根据情况判断事故发展趋势,为领导小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7、其它相关部门按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及时到位,并积极开展相应的救援工作。 四、指挥与决策当矿区发生地面水灾事故时,“三防”办公室按下表要求通知有关人员,了解查询有关情况,做出分析判断,下达或传达有关决定与命令。事故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调度室)通知顺序:1、当班值班领导;2、总工程师、技术矿长;3、领导小组组长;4、领导小组相关副组长、成员;5、矿救护队;6、郑新分公司调度室、新密市救护队;7、井口医疗站、大隗镇医院; 了解查询:1、突(透)水时间、地点、突(透)水点标高、突(透)水量大小、空区位置、突(透)水特征、突(透)水区域地质情况、受灾范围、巷道支护情况;2、受灾区域(灾变威胁区域)人员分布情况及撤离情况;3、相邻小窑巷道及空区积水情况,小窑生产情况;4、排水系统状况及能力;5、井下水位变化情况;6、现场采取措施情况。分析判断:1、遇险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撤退路线;2、透水点与小窑(空区)巷道位置关系,导水通道、积水总量预计,水源补给关系和突水水量变化趋势;3、有无巷道冲跨或有无冲跨的可能;4、波及区域有无被淹的可能。决定与命令:当有人员被困或威胁矿井安全时,立即请示启动本公司抢险救援预案;下达启动命令,尽快通知有关人员、单位参加抢险。相关单位抢险救援预案同时启动。 一、指挥与决策参考要点:(一)矿井因老空水发生突(透)水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上表要求通知有关人员,了解查询有关情况,做出分析判断,下达或传达有关决定与命令。1、立即撤出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并清点人数;2、了解突水情况、所在位置标高、巷道断面,支护特征、岩性及突水特征、影响范围,查明引起突水的空区范围和老巷分布情况或查明引起透水的小井采掘活动情况及其老巷、采空区积水范围及积水量、有无动水补给;3、若为小井透水,查清小井现有排水能力,与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协调强制要求小窑进行排水,最大限度地排除其井下采空区或巷道积水,减轻水害威胁;4、收集出水前后水量变化、各长观孔水位变化资料,判断直接水源及补给水源,推测、判断水量变化趋势,安排专人统计涌水总量;5、查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判定遇险人数、位置及生存条件;6、救护人员下井侦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抢险时,要管好水路,防止溃水冲跨巷道;采取措施,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出水;7、若有被困人员,采取一切办法确定遇险人员所在位置、人数及生存条件。采用压风管、水管、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给遇险人员创造生存条件;8、根据情况选用排、疏、堵、截及开掘小巷等措施,营救遇险人员;9、当水势较猛有可能发生冲毁流水巷道时,要快速构筑临时挡水墙,使涌水按照规定的路线流泄;10、查明相关采区排水设施及排水能力,当排水能力小于突水水量时要尽快组织增加排水泵和排水管路;11、选择合适地点实时监测井下水位上涨变化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井下实测溃水水量变化,推测、判断水量变化趋势,计算总溃水量。12、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聚集;13、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人员时,防止环境和生存条件突然改变造成意外;14、根据抢险需要,及时向矿山救护队请求支援。二、现场紧急处置要点1、初步判断水的性质、类型、来源、大小,立即向调度室汇报;2、若为打钻探出老空水,不允许拨出钻杆;3、清理好水路,加固巷帮,防止冲垮巷道;4、预计水量大时,人员立即撤离,撤离时应遵循由低向高的原则,即沿位置较高的巷道撤离,为躲避突水水头,在撤离过程中,可牢牢抓住巷帮,避免被水冲走;5、如无法沿避灾路线撤离,必要时选择位置较高的独头巷道躲避。(二)矿井因强含水层、断层水、顶、底板水发生突水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下表要求通知有关人员,了解查询有关情况,做出分析判断,下达或传达有关决定与命令。事故单位办公室(总调度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调度室)通知顺序:1、当班值班领导;2、总工程师、技术矿长;3、领导小组组长;4、领导小组相关副组长、成员;5、矿救护队;6、郑新分公司调度室、新密市救护队;7、井口医疗站、大隗镇医院;了解查询:1、突水时间、地点、突水点标高、突水量大小;2、突水区域地质情况、顶、底板含水层厚度,附近断层发育及其产状要素,受灾范围,巷道支护情况,采区排水能力;3、排水系统运行状况;4、受灾区域人员分布情况,受灾变威胁人员分布及撤离情况;5、长观孔水位变化;6、现场采取措施情况。分析判断:1、遇险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撤退路线;2、突水水源、通道、突水水量变化趋势;3、有无巷道冲跨或有无冲跨的可能;4、波及区域有无被淹的可能;5、是否构筑临时挡水墙或关闭水闸门。决定与命令:当有人员被困或威胁矿井安全时,立即请示启动本公司抢险救援预案;下达启动命令,尽快通知有关人员、单位参加抢险;相关单位抢险救援预案同时启动。 一、指挥与决策参考要点:1、立即撤出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并清点人数;2、了解突水情况、突水特征、影响范围,查明引起突水的断层性质及产状要素,查清本区附近钻孔资料,分析底板隔水层、含水层有无异常,收集出水前后水量变化资料;3、查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判定被困人数、位置,采用呼叫、敲击管路、轨道、支架等方法与遇险人员联系,安排专人倾听、观察来自灾区内的信息,确定人员所在位置、人数及生存条件;4、观测各长观孔水位变化情况,进行水质分析对比,判断直接突水水源及间接补给水源,及时绘制长观孔水位与突水点水量变化相关曲线图,预测、判断水量变化趋势; 5、查清相关采区排水设施及排水能力,当排水能力小于突水量及采区涌水量之和时要尽快组织增加排水泵和排水管路,必要时采取向其他采区分流;6、加固水害区域巷道,清理主排水系统、采区水仓及流水巷道水沟,防止淤煤(泥)淤积;7、若有人员被困,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营救遇险人员。侦察、抢险时,要管好水路,防止溃水冲跨巷道,采取措施,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出水;8、在要害场所快速构筑临时挡水墙,使涌水按规定的路线流泄; 9、采取措施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给遇险人员创造生存条件;10、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聚集;11、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人员时,防止环境和生存条件突然改变造成意外;12、制订现场营救具体抢险方案和安全措施,做到科学周密,确保抢险人员的安全,尽可能避免二次事故引发的人员伤害。二、现场紧急处置要点1、初步判断水的性质、类型、来源、大小,立即向调度室汇报;2、若为打钻探出水,不允许拨出钻杆;3、清理好水路,加固巷帮,防止冲垮巷道;4、预计水量大时,人员立即撤离,撤离时应遵循由低向高的原则,即沿位置较高的巷道撤离,为躲避突水水头,在撤离过程中,可牢牢抓住巷帮,避免被水冲走;5、如无法沿避灾路线撤离,必要时选择位置较高的独头巷道躲避。 (三)矿井因地面水灌入发生溃水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下表要求通知有关人员,了解查询有关情况,做出分析判断,下达或传达有关决定与命令。一、指挥与决策参考:1、立即撤出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人员,并清点人数;2、查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判定遇险人数、位置及生存条件;3、如有人员被困,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营救遇险人员。侦察、抢险时,要管好水路,加强巷道支护,防止冲跨巷道,尽可能地减少二次事故引发不必要的人员伤害;事故单位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调度室)通知顺序:1、当班值班领导;2、总工程师、技术矿长;3、领导小组组长;4、领导小组相关副组长、成员;5、郑新分公司调度室;6、矿救护队、新密市救护队;7、井口医疗站、大隗镇医院; 了解查询:1、溃水时间、地点、井下溃水点标高、水量大小、溃水通道特征、地面溃水入口位置;2、受灾区域人员分布情况,受灾变威胁人员分布及撤离情况;3、地面河道或积水区积水量及补给关系;4、井下水位变化情况;5、采区及矿井实际排水能力及运行状况;6、现场采取措施情况。分析判断:1、遇险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撤退路线;2、溃水水源、通道、地表水水量变化趋势;3、有无巷道冲跨或有无冲跨的可能;4、波及区域有无被淹的可能;5、是否威胁矿井提升或安全出口。决定与命令:当有人员被困或威胁矿井安全时,立即请示启动本公司抢险救援预案;下达启动命令,尽快通知有关人员、单位参加抢险。相关单位抢险救援预案同时启动。 4、了解井下溃水点情况、所在位置标高及巷道断面、支护特征,巷道围岩性质,突水特征、影响范围;5、查明引起溃水的地面河道、水库或其它积水区面积范围及积水量、动水补给量情况;查清地面水溃入井下的导水通道,采用地面堵、截、排或人工改道等方法隔离地表补给水源,减小地表水向井下补给量;6、采取一切措施确保矿井安全出口畅通;7、查清相关采区排水设施及排水能力,尽快组织完善和增加矿井排水系统,迅速排出溃入矿井的积水;8、当水势较猛有可能发生冲毁流水巷道的情况时,快速构筑临时挡水闸墙,使涌水按照规定的路线流泄;9、选择合适地点实时监测井下水位上涨变化情况; 10、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