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限时训练卷2及答案.doc_第1页
《地球运动》限时训练卷2及答案.doc_第2页
《地球运动》限时训练卷2及答案.doc_第3页
《地球运动》限时训练卷2及答案.doc_第4页
《地球运动》限时训练卷2及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卷(二)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12题。1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Ab BcCd De2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解析第1题,“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相对应,“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结合图中b、c、d、e所处的海陆位置,可判断出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第2题,由“陆半球”的极点位于0经线,可推断出“陆半球”在赤道上的范围为90W090E,结合西半球的经度范围,可确定出该题的选项为B。答案1.B2.B3下列甲、乙两图为实景地貌,丙、丁两图为对应实景地貌的等高线图。甲乙两图中的小树,在等高线图上的位置是 ()AP处 BK处 CR处 DS处解析甲图实景中有山脊,对应的等高线图为丁图;乙图中有山谷,对应于丙图。甲图中的小树位于山脊处,对应于丁图中的R处。答案C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4-5题。4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5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67题。6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处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7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依据图中等高线值可判定河流ab段应是由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第14题,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第15题,山区修建公路应与等高线走向一致,甲公路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比较合理。答案6.D7.A 图5中a为晨昏线,e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89题。8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9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C)下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对于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 该图表示北半球 该图表示南半球 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BC是晨昏线中的晨线部分 A. B. C. D.11.如果C处某天文爱好者于7月6日18时观测到正北地平线上45处有一恒星,当他第二天再次于同一方位观测到这颗恒星时,当地的地方时间是( )A.18时 B.18时3分56秒 C.17时56分4秒 D.18时56分4秒 二、综合题(56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1:美国宇航局“朱诺(JUNO)号”木星探测器已于当地时间2011年8月5日12时25分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材料2: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他七大行星总和的2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 316倍。此外,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经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1)在下图中标出木星的位置和公转方向。(6分)(2)“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6分)(3)与地球相比,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8分)解析:第(1)题,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木星在八大行星里居第五位,其公转方向为逆时针。第(2)题,从增大太阳能帆板面积及调整帆板朝向等方面回答。第(3)题,注意从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分析。答案:(1)略。(2)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3)有利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不利条件:距太阳远,温度较低;缺少水分;缺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13(探究题)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6分)(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6分)(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请在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4分)(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4分)解析第(1)题,河流发育于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弯向数值大的山谷处,沿着过C点等高线弯曲最厉害的点就可以画出小河;由于该小河上、下游段等高线密集,故坡度大、水流急;而中游段等高线稀疏,水流慢。第(2)题,根据等高线可知,C、D之间有山脊,会影响通视;而D、E之间是低谷,不影响通视。第(3)题,位于鞍部,该点是GH方向的最高点,是DE方向的最低点。第(4)题,A、B两地的高度相差500米,故两地的气温相差3 。答案(1)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3)图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4)3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6 。14读“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表一),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表一纬线236690正午太阳高度434623 (1)该日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为_23_ _。(2分) (2)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图9中画出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2分) (3)该日,当太阳直射西10区的中央经线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_3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或180经线向西至30经线。_(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