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状况及问题研究.doc_第1页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状况及问题研究.doc_第2页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状况及问题研究.doc_第3页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状况及问题研究.doc_第4页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状况及问题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状况及问题研究吴计生 刘洪超 徐海岩 (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21)摘要:持续而强烈的人类活动已经对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其水生态问题突出表现为湿地萎缩与退化、水质污染、黑土退化、水域生物多样性下降、河流断流等。当前,如何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流域水资源管理中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键词:松花江流域 水生态 湿地 鱼类资源 水土流失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北部,流域总面积55.68万km2,行政区划涉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四个省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林牧业基地。随着流域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俱增。持续而强烈的人类活动已对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流域的水生态问题突出表现为湿地退化、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河流断流等。流域内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已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制约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黑吉两省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松花江流域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流域之一。当前,如何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流域水资源管理中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1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状况1.1水资源与水环境松花江流域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形成宽阔的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37.2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流域水资源总量960.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17.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43.2亿m3,已建各类蓄水工程13460座,总库容351.24亿m3。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32.89%,其中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为25.02%,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64.36%。松花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其年际最大与最小比值,西部地区在1020倍之间,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在5倍左右。汛期69月水量约占全年的60%80%,平原区的中小间歇性河流更高达90%。流域河流含沙量少,多年平均含沙量约在0.20.5kg/m3。随着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废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加。2006年全流域工业及城镇生活等点源废污水入河量为21.7亿m3,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入河量分别为45.6万t和4万t;由农田径流、畜禽养殖、农村居民、水土流失和城市径流等非点源污染形成的污染负荷COD和氨氮的入河量分别为40万t和3.4万t。由于点源污染不断增加而废污水处理程度低,非点源污染日趋严重而又缺乏有效防治,导致进入水体的污染物不断增加,许多河流(段)污染物入河量超过了水环境承载能力,造成地表水质不断恶化,水环境污染严重。1.2水生生物松花江流域鱼类资源较为丰富。据统计,流域内共有鱼类17科58属88种,其中鲤科54种、鳅科9种、鲑科4种、其余14科21种。有国家级保护鱼类细鳞鱼,濒危鱼类史氏鲟、达氏鳇、哲罗鱼、黑龙江茴鱼、乌苏里白鲑、雷氏七鳃鳗、日本七鳃鳗、溪七鳃鳗、东北七鳃鳗、大麻哈鱼10种。从鱼类“三场”及栖息地分布来看,嫩江分布有嫩江县冷水鱼分布密集区、齐齐哈尔市上游约100km的莽格吐鱼类越冬场、齐齐哈尔市至肇源县三岔河400km江段的鱼类越冬场、嫩江大安段乌苏里拟鲿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第二松花江分布有饮马河口天然鱼类产卵场、扶余县河咀子至江东楞30km江段鱼类产卵场。松花江干流分布有三岔河至肇源老北江37km江段鱼类产卵场、老头山至老巴彦港30km江段鱼类产卵场、从宾县摆渡至佳木斯南城子220km江段的鱼类产卵场、佳木斯市七家瓦房子至桦川县永发35km江段的鱼类产卵场、三江口渔业生态国家级保护区,以及三岔河松花江与嫩江、第二松花江之间鱼类重要的洄游通道。据采样分析,嫩江干流浮游植物33种,以硅藻门为主;浮游动物66种,以原生动物为主;底栖动物的种类较少(13种),以摇蚊科幼虫和寡毛类为主。第二松花江浮游植物41种、浮游动物20种、底栖动物25种,其种类组成与嫩江相似。松花江干流下游浮游植物68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为主;浮游动物67种,以轮虫类为优势种;底栖动物48种,以纹石蚕和大纹石蚕为优势种。1.3湿地资源松花江流域湿地主要分布在松嫩低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为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之一。其中,扎龙、向海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莫莫格、南翁河、乌伊岭、科尔沁、查干湖、雁鸣湖、龙湾、大布苏湿地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花湖、月亮泡、长吉岗湿地、汤旺河流域湿地、龙江哈拉海湿地、五大连池湿地、长白山熔岩台地沼泽区、镜泊湖湿地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此外,在松花江干流沿江还建立了呼兰河口、肇东沿江、嘟噜河、桦川、绥滨两江湿地等多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是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具有防风抗洪、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解气候、物质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美化环境等多项功能。但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影响,流域内湿地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湿地资源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2流域水生态问题2.1鱼类资源减少,生境呈破碎化趋势长期以来,由于捕捞强度不断加大,酷捕经济幼鱼及持续多年江河处于低枯水位等多方面原因,使松花江流域渔业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在渔获物中,出现了小型化和低龄化的现象。第二松花江和嫩江的天然鱼类捕捞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5000吨、1000吨下降到目前的1500吨、400吨。目前小型鱼类已占绝对优势,大型个体极少捕到,洄游鱼类数量和分布范围锐减,尤其是史氏鲟、达氏鳇为极少见种。哲罗鱼、细鳞鱼等珍稀濒危冷水鱼类的数量大幅减少,低龄化现象严重。同时,受嫩江尼尔基水库,第二松花江丰满、白山及红石水库,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及其余支流水利工程影响,松花江鱼类生境呈现片断化和破碎化趋势。河道采砂、防洪工程建设等加速了鱼类栖息地的破坏。流域主要干支流河道纵向连通性与横向连通性受损。2.2河流断流与湿地萎缩受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对水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的影响,松花江流域已有乌裕尔河、双阳河、洮儿河、霍林河、呼兰河和蚂蚁河等6条河流发生断流。断流区内有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多个湿地,如扎龙湿地、莫莫格湿地、向海湿地等。河流断流破坏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导致河道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根本改变,对下游湿地生态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并造成湿地潜在萎缩。此外,人类过度围垦也造成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湿地蓄洪、纳污能力显著下降,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松花江湿地主要为沼泽湿地,50年间湿地减少了26192km2,现存湿地仅为上世纪50年代初的53.89%,湿地萎缩主要发生在嫩江下游和三江平原。2.3水质污染问题根据2007年松辽流域水资源年报评价结果,在松花江流域1.09万km评价河长中,类水质河长5604.1km,占51.37%;污染河长(劣于类)5304.5km,占48.63%,其中劣类水质河长1734.8km,占15.9%。主要超标项目为COD、CODMn、BOD5、氨氮。主要超标河段包括:嫩江干流齐齐哈尔、江桥段、大安段(类),第二松花江干流松原段(类),松花江干流沿程河段(下岱吉段、哈尔滨段、通河段和依兰段为类水质,佳木斯段为类水质),以及乌裕尔河、霍林河、饮马河、伊通河、拉林河、呼兰河、汤旺河、牡丹江等支流的部分岸段为类劣类水质。松花江流域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汛期污染重于非汛期,面源污染较重。水库污染较为严重。全年期评价的10座水库中,松花江的磨盘山水库、龙凤山水库,第二松花江的白山水库水质较好,为类水质;嫩江的音河水库,松花江的香么山水库,第二松花江的丰满水库、海龙水库、石头口门水库为类水质;松花江的东方红水库、第二松花江的新立城水库为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其中,中营养水库2座,富营养水库8座,以中营养和轻度富营养为主。2.4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与盐碱化不断扩展目前松花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47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9.6%,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嫩江流域和松花江干流。水土流失剥蚀黑土层,侵蚀沟吞噬农田,造成黑土资源流失和土壤结构恶化,淤塞了河、湖及水库,削弱水利工程的调蓄功能,严重威胁流域生态系统安全、粮食安全和防洪安全。由于人类在松花江流域长期大规模的无序无度农牧活动,以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地沙化为主的土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前者在形式上表现为盐碱地面积的扩大和盐渍化程度的增强,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在风力作用下河床、泛滥平原、河道洼地和湖泊洼地的沙地扩展问题。从1950年2000年全流域新增次生盐渍化面积1.22万km2,增长2.2倍;新增沙化土地面积819.39km2,增长了4.47倍。土地盐渍化和土地沙化造成土地资源质量下降,区域景观系统受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削弱,农业发展受影响。3水生态研究存在的问题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维护水生态系统平衡,是水资源保护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松花江流域已开展了多项与水生态保护相关的规划和科研工作。如,在编制松花江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时,开展松花江流域与水相关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初步掌握了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中纳入了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内容;通过霍林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研究、扎龙湿地生态需水研究等项目,研究了向海、科尔沁、查干湖以及扎龙湿地的生态需水量;针对扎龙、向海湿地缺水现状,组织实施了引察济向、扎龙湿地应急补水工程;编制了吉林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和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段中央湿地公园规划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为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奠定了基础。综合看来,目前松花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流域水生态研究仍面临诸多问题:(1)现有鱼类资料多为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调查成果,缺乏系统调查数据,急需开展全流域鱼类资源普查和详查工作,复核鱼类种类及“三场”分布。(2)水资源匮乏和人类过度围垦湿地是松花江流域湿地急剧萎缩和退化的主要原因,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障湿地生态用水、遏止人为开垦湿地、建立湿地补水的长效机制,是未来流域规划和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3)农业面源污染是松花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其污染物排放直接危害水生态环境,对其监管困难。(4)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一个新兴课题,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研究具有一定前期工作基础,但目前仍然缺乏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试点研究工作,迫切需要开展试点尝试。(作者简介:吴计生,女,1981年生人,工程师,硕士,现从事流域规划编制和水生态保护工作,已发表论文4篇。联系电话Email:)参考文献:1.黄艺,蔡佳亮,郑维爽等. 2009. 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以及区划方法的研究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