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民歌特点_第1页
德国民歌特点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民歌特点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德意志民族为世界音乐宝库贡献了众多的音乐大师和不胜枚举的经典作品,而德国的民间音乐,特别是那些感情真挚、朴素无华的民歌正是他们创作的重要源泉。正如伟大的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所说:“勤勤去倾听一切民歌,它是最优美旋律的宝藏”。德国民歌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它不像东方民族的音乐那样富于即兴性,也不像俄罗斯许多民歌那样具有大起大落的感情力度变化,它缺乏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情,相反它表现出德意志民族那种理智的性格。它通常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协调,蕴含着深厚真挚的情感和潜藏着一种崇高的品格力量和深刻的喻意。它们充满想象力,但没有过分的矫饰。既诉说悲哀与愁苦,也不乏快乐与欢笑。总之它们始终让人感到亲切纯朴,平易近人。虽然在德国不乏委婉动听的小调性民歌,但就总体而言多数采用大调式。因此大三和弦的3个音,即do、mi、sol是构成其民歌最常用的骨架,有时用它们作为旋律主题,有时将它们作为骨干音,在其前后再加上一些经过音和小音型,使旋律显得更加流畅平滑。在德国各地都可以发现具有这种特点的民歌:德国民歌几乎都是从这3音中的一个音开始的,从sol到do的4度起唱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刚才的两个例子就是这样。其旋律基本上都使用自然7声音阶,2度、3度、4度和5度是最常用的音程,旋律进行中较少使用变化音。德国民歌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段式,另一种是分为几个乐段的多段式。一段式的民歌也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乐节,但不能形成用半终止或全终止彼此分割的几个段落。而多段式民歌各段落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常有二段或三段,中间含有部分反复,有时还附加一个小结尾。这类歌曲每段的长度完全相等或大体相等,每个乐句有2、4或8小节。这种段落分明、相对划一的结构可能是受民间舞曲影响的结果,各段落之间是按照严密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二段式歌曲中最常见的方法是第一段以半终止结束,第二段以完全终止结束。此外第一段结束在3级音,第二段终止在主音上的情况也不少见。通常一首歌曲只用一种演唱方式,或者是独唱,或者是合唱。德国民歌多从弱拍开始,这与德语名词前常有轻读的冠词和介词有关。之后每小节的首拍都是重音。切分节奏在这里并不常见,但近几十年由于受斯拉夫民间歌曲和爵士乐的影响,特别强调小节中的某一拍而出现了类似切分的节奏。每首民歌一方面保持节拍上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却注意各种节奏性音型的变换,一种节奏型一般不会连续反复三次以上,从下面这首愁苦的布阿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变换的频繁,它不但不会显得杂乱,相反保持了旋律的流畅性和节奏的统一性。另外在速度上德国民歌一般较为中庸,既不太慢,也不太快,旋律进行中速度也无明显的变化。在力度上相应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