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数学竞赛辅导材料(下)61、函数的图象62、绝对值63、动态几何的定值64、最大 最小值65、图象法66、辅助圆67、参数法证平几68、选择题(二) 69、数的整除(三) 70、正整数简单性质的复习初三(下)数学竞赛辅导资料(61)函数的图象甲内容提要1. 函数的图象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x为横坐标和以它的函数y 的对应值为纵坐标的点的集合,叫做函数y=f(x)的图象.例如 一次函数y=kx+b (k,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l. l 上的任一点p0(x0,y0) 的坐标,适合等式y=kx+b, 即y0=kx0+b; 若y1=kx1+b,则点p1(x1,y1) 在直线l 上.2. 方程的图象:我们把y=kx+b 看作是关于x,y 的 二元一次方程kxy+b=0,那么直线l就是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我们把这条直线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二元一次方程ax+by+c=0 (a,b,c是常数,a0,b0) 叫做 直线方程.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是以某二元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那么这曲线就叫做这个方程的图象.例如:二元二次方程y=ax2+bx+c(a0) (即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 二元分式方程y=(k0) (即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3. 函数的图象能直观地反映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对应规律.例如: 由图象的最高,最低点可看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由图象的上升,下降反映函数 y是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 函数y=f(x)的图象在横轴的上方,下方或轴上,分别表示y0,y0,f(x)0 的解集和方程f(x)=0的解. 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这两个图象所表示的两个方程(即函数解析式)的公共解.等等4. 画函数图象一般是:应先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并使代数式所表示的实际问题有意义,还要注意是否连续,是否有界.一般用描点法,但对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因它是直线(包括射线、线段),所以可采用两点法.线段一定要画出端点(包括临界点).对含有绝对值符号(或其他特殊符号)的解析式 ,应按定义对自变量分区讨论,写成几个解析式.乙例题例1.右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a0),试决定a,b,c 及b24ac的符号.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且a0.抛物线与纵轴的交点在正半轴上,截距c0.抛物线与横轴有两个交点, b24ac0.例2. 已知:抛物线f:y=(x2)2+5.试写出把f向左平行移动2个单位后,所得的曲线f1的方程;以及f 关于x 轴对称的曲线f2 的方程.画出f1和f2的略图,并求:(1) x的值什么范围,曲线f1和f2都是下降的;(2) x的值在什么范围,曲线f1和f2围成一个封闭图形;(3) 求在f1和f2围成封闭图形上,平行于y轴的线段的长度的最大值.(1980年福建省中招试题)解:f1:y=x2+5 (由顶点横坐标变化确定的), f2 :y=(x2)25 (由开口方向相反确定的).(1)当x0时,f1下降,当x2时,f2下降,当0x2时,曲线f1和f2都是下降的.(2)求两曲线的交点横坐标,即解方程组x22x3=0 . x=1;或x=3. 当1x 3时,曲线f1和f2围成一个封闭图形.(3)封闭图形上,平行于y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对应于同一个横坐标,两曲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的差.在区间 1x 3内,设f1 上的点P1(x,y1), f2 上的点P2(x,y2),求y1y2的最大值,可用配方法:y1y2(x2+5) (x2)252x2+4x+62(x1)2+8. 20,y1y2有最大值.当x=1 时,y1y2的值最大是8.即线段长度的最大值是8.例3.画函数y=的图象.解: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下面分区讨论:当x1 时,y=(x+1)(x2)=2x+1;当1 x2时,y=x+1(x2)=3 ; 当x 2时, y=x+1+x2=2x1. 即y= x2123y=2x+1(x1)53y=3(1x2)33y=2x1(x2)35画函数y=的图象如下图:例4. 画方程x2+y2=1 的图象, m 表示不超过m 的最大整数.(1985年徐州市初中数学竞赛题).解:x20,且y2=1x20,x21 . 0x21.m 表示不超过m 的最大整数,当x2=0x=00x1 . 当x2=1x=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2.x1x0 0 x11x2 x101x2101y2=1x2 010 y0110 y0y11y01y20y0,那么y=kx+k中,当k0时,直线上升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正.所以应选(D); 注意到y=1中, 当x=0和x=1时 y有最大值1,故选(A).丙练习611. 填空: 横坐标为2的点的集合,记作直线,纵轴记作直线,横轴记作直线,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点的集合是直线,经过一、三象限,平分两坐标轴夹角的直线记作方程. 点P(x,y)关于横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f:y=3(x2)2+5,关于横轴对称的抛物线f1记作f关于原点对称的抛物线f2记作. A(1,3)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点B(2,3)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B,的坐标是().2. 根据图象位置判断指定的常数的符号 直线y=kx+b经过二、一、四象限,则k,b的符号是 抛物线y=ax2+bx+c的位置,如图所示,试确定下列代数式的符号a_, _,b_,c_,b24ac_,_3.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图(1)是一次函数px+qy+r=0的图象,下列条件正确的是().(A)p=q, r=0 .(B) p=q, r=0.(C)p=q, r=1.(D) p=q, r=1.(2)下图(2)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下答案哪个正确?()(A)a+b+c=0.(B)a+b+c0.(D)a+b+c值不定. (1) (3)二次函数y=a(x+m)2+n中,a0 , m0, n0 它的图象()(4)两个一次函数y=mx+n y=nx+m 且mn0, 那么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5(D)(5)在同一坐标系内,y=ax+b与y=ax2+b的图象大体位置是()(6)已知函数y+ax+b和y=ax2+bx+c那么它们的图象是()(1983年福建省初中数学竞赛题))(x-6)(x+2 = 0.2)(xf-54.画下列函数的图象y=; y=; y=()2; y=.5.有m部同样的机器,同时开始工作,需要m小时完成某项任务.设由x部机器完成某一任务,求所需的时间y(小时)与机器台数x(x为小于m的整数)的函数关系,并画出当m=5时函数的图象.6.画如下方程、函数的图象. ;y=x22|x|3.7.这是一张追及图看图回答:谁追及谁?谁早出发,早几小时?甲、乙在这段路程速度各多少?追的人从出发到追上,用了几小时?走多少路程?分别列出甲、乙两人的路程y甲,y乙和时间x的函数关系的解析式.8.如图,抛物线L1:y=ax2+2bx+c和抛物线L2:y=(a+1)x2+2(b+2)x+c+3 的位置如图所示.判断哪条抛物线经过A、B、C三点,说明理由;.求出点B和点C的横坐标;.若ABBC,OCOD,求a,b,c的值 . 9.坐标平面上,纵坐标与横坐标都是整数的格点(整点), 试在二次函数 y=-1CBDA1的图象上找出满足y的所有整点(x,y), 并说明理由.(1995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8)练习611. x=2,x=0,y=0,y=x,y=x;(x,y),(x,y);y=3(x2)25, y=3(x+2)25(3,1),(3,2) 2.k0.正,负,正,负,负,正,负.3. (A),(B),(B),(C),(D),(C) 4.x0,图象不以过原点;y0;x0;y0. 5.y=(x 是正整数xm=5). 6.(如图)7.乙追及甲;甲先1小时;时速甲4、乙5千米;乙用4小时追上甲先走的4千米y甲=4x, y乙=5x 8.由图象a,a+1异号,L2过A,B,C三点.3,1.,0,. 9.(2,2),(4,3),(7,6),(9,9),(3,3),(6,6).由x2x+1810.当x0时,x2x+1810x, x211x+180, (x2)(x9)0,2x9, 这时,有4个整数点:(2,2),(4,3),(7,6),(9,9);当x0时,x2x+1810x, x29x+180,(x+6)(x+3)0,6x3, 这时有两个整数点:(3,3),(6,6).初三(下)数学竞赛辅导资料(62)绝对值甲内容提要1. 绝对值的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用式子表示如下:02X00x22. 初中阶段学习含绝对值符号的代数式化简,方程、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函数作图等.解答时,一般是根据定义先化去绝对值符号,这时关健是按已知条件判断绝对值符号内的式子的值是正或是负,若含有变量的代数式,不能确定其正、负时,则采取零点分区讨论法.例如: (1)化简 解:当x=0,x=2时,=0;当x2时,=x(x2)=x22x;当0x2时,=x(x2)=x2+x.(2)解方程=6.解:当x2时,x=4.原方程的解是:x=2, x=4. (3)作函数y=的图象.解:化去绝对值符号,得y=2x+2 (x2). 分别作出上述三个函数的图象(如图),就是函数y=的图象.3.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用这一定义,在解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不等式时,常可用观察法.例如:解方程;解不等式;解不等式.解:的几何意义是:x是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即3和3,方程的解是x=3, x=3.的几何意义是:x是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不等式的解集是3x3.的零点是x=2, 的几何意义是:x是数轴上到点(2)的距离大于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的解集是x1.(如下图)1-2 0-54. 绝对值的简单性质:绝对值是非负数;两个互为相反数,它们的绝对值相等.根据这些性质,可简化函数的作图步骤.例如:(1)对整个函数都在绝对值符号内时,可先作出不含绝对值符号的图象,再把横轴下方的部份,绕x轴向上翻折作函数图象:y= y=(2) 当f(x)=f(x),图象关于纵轴对称,这时可先作当x0时函数图象,再画出关于纵轴对称的图象.例如:y=x223的图象,可先作y=x2+2x3自变量x0时的图象(左半图)再画右半图(与左半图关于纵轴对称).(3) 把y=的图象向上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解析式是y=;把y=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象解析式是y=.(4) 利用图象求函数最大值或最小值,判断方程解的个数都比较方便.乙例题例1. 已知方程ax+1有一个负根并且没有正根,求a的值.(198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解:当x0. a1; 当x0时,原方程为x=ax+1,x=, 1a0. a1且a1,a的取值范围是a1.例2. 求函数y=2的最小、最大值.解:当x0时,y=x+6; 当0x1.例5. a取什么值时,方程 有三个整数解? (198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解:化去绝对值符号,得=a, =1a , x2=(1a), x=2(1a) . 当a=1时,x恰好是三个解4,2,0. 用图象解答更直观;(1)先作函数 y= 图象,(2)再作y=a(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与y= 图象相交,恰好是三个交点时,y=1, 即a=1.本题若改为:有四个解,则0a1;一个解,则a不存在;无解,则a0.丙练习621.方程=4的解是.2.方程=0的解是_.3.方程=3的解是_.4.方程=5的解是.5.不等式25的解集是_.6.不等式5的解集是_.7.不等式3的解集是_.8.不等式的解集是_.9.已知3-x,那么 _.10.关于x的方程=ax+2有根且只有负根,求a取值范围. 11.a取什么值时,方程无解?有解?有最多解?12.作函数y=的图象;并求在3x3中函数的最大、最小值.13.解方程.14. 作函数y=的图象.15. 选择题:(1972、1973年美国中学数学竞赛试题).对于实数x ,不等式1x27等价于()(A)x1或x3(B)1x3(C)5x0(D)5x1或3x9(E)6x1或3x10不等式x1+x+25的所有的实数解的集合是()(A) (B) (C) (D) (E) (空集)练习621. 7,1. .2. 2. 3. 1x2. 4. 1,4. 5.2x0,5x8 6. 2x37.空集. 8. 0x 9.当xRA)的定圆B内切.那么:动点A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一条轨迹:以B为圆心,以RBRA的长为半径的圆.而A,B两点的距离,却始终保持不变:AB=RBRA.若另有一个半径为RC的圆 C与圆B外切,则A,C两点的距离变化有一定的范围: RB+RC(RBRA)ACRB+RC+(RBRA).即RC+RAAC2RB+RCRA . 所以AC有最大值:2RB+RCRA ; 且有最小值:RC+RA.3. 解答动态几何定值问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是分两步完成 : 先探求定值.它要用题中固有的几何量表示. 再证明它能成立.探求的方法,常用特殊位置定值法,即把动点放在特殊的位置,找出定值的表达式,然后写出证明. 第二种是采用综合法,直接写出证明.乙例题例1.已知:ABC中,ABAC,点P是BC上任一点,过点P作BC的垂线分别交AB,AC或延长线于E,F.求证:PEPF有定值.分析:(探求定值)用特位定值法. 把点P放在BC中点上.这时过点P的垂线与AB,AC的交点都是点A,PEPF2PA,从而可确定定值是底上的高的2倍.DAEBPCF因此原题可转化:求证:PAPB2AD(AD为底边上的高).证明:ADPF,;.BCFPA即.PEPF2AD. 把点P放在点B上.这时PE0,PF2AD(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结论与相同.还可以由PFBCtanC,把定值定为:BCtanC.即求证PEPFBCtanC.(证明略)同一道题的定值,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式,只要是用题中固有的几何量表示均可.例2.已知:同心圆为O中,AB是大圆的直径,点P在小圆上求证:PA2PB2有定值.分析:用特位定值法.设大圆,小圆半径分别为R,r. 点P放在直径AB上.得PA2PB2(Rr)2(. Rr)22(R2r2). 点P放在与直径AB垂直的另一条直径上也可得PA2PB2 R2r2R2r22(R2r2).证明:设POA,根据余弦定理,得PA2R2r22RrCos,PB2R2r22RrCos(180).Cos(180)Cos.PA2PB22(R2r2).本题一般知道定值是用两个圆的半径来表示的,所以可省去探求定值的步骤,直接列出PA,PB与R,r的关系式,关键是引入参数.例3.已知:ABC中,ABAC,点P在中位线MN上,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C,AB于E,F.求证:有定值,分析: 本题没有明显的特殊位置,不过定值一般是用三角形边长a,b,c来表示的, 为便于计算引入参数t, 用计算法证明.证明:设MP为t, 则NP=at.MNBC,.即;=c 是定线段,是定值.即有定值.例4.已知:在以AB为弦的弓形劣弧上取一点M(不包括A、B两点),以M为圆心作圆M和AB相切,分别过A,B作M的切线,两条切线相交于点C.求证:ACB有定值.分析:M是ABC的内切圆,AMB是以定线段AB为弦的定弧所含的圆周角,它是个定角.(由正弦定理SinAMB=),所求定值可用它来表示.证明:在ABC中,MAB+MBA=180AMB,M是ABC的内心,CAB+CBA=2(180AMB).ACB=180(CAB+CBA)=1802(180AMB)= 2AMB180.由正弦定理,SinAMB=.弧AB所在圆是个定圆,弦AB和半径R都有定值,AMB有定值.ACB有定值2AMB180.丙练习631.用固有的元素表示下列各题中所求的定值(不写探求过程和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一点到两腰距离的和有定值是_.等边三角形内的任一点到三边距离的和有定值是.正n边形内的任一点到各边距离的和有定值是.延长凸五边形A1A2A3A4A5的各边,相交得五个角:B1,B2,B3,B4,B5它们的度数和是_,延长凸n边形(n5)的各边相交,得n个角,它们的度数和是_.(2001年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两个定圆相交于A,B,经过点B任意作一条直线交 一圆于C,交另一圆于D,则有定值是_.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内,任取一点P,AP,BP的延长线分别交半圆于C,D,则APAC+BPBD有定值是.AB是定圆O的任意的一条弦,点P是劣弧AB上的任一点(不含A和B),PA,PB分别交AB的中垂线于E,F.则OEOF有定值是_.2.已知:点P是O直径AB上的任一点,过点P的弦CD和AB相交所成的锐角45.求证:PC2+PD2有定值.3.已知:点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BC的中点,点P在BC的延长线上,PDBA交BA延长线于D,PEAC交AC的延长线于E.求证:DOE是定角4.已知:点P是线段AB外一点,PDAB于D,且PD=AB,H是PAB的垂心,C是AB的中点.求证:CH+DH是定值.5.已知:AB,CD是O的两条直径,点P是O上任一点(不含A,B,C,D).求证:点P在AB,CD的射影之间的距离是个定值.6.经过XOY的平分线上的任一点A,作一直线与OX,OY分别交于P,Q则OP,OQ的倒数和是一个定值.7. ABC中,AB=AC=2,BC边有100个不同点P1,P2,P100,记mi=APi2+BpiPiC (i=1,2,3,100).则m1+m2+m100=. (199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8. 直角梯形ABCD中,ABCD,DAAB,AB26cm,CD=24cm,AD=8cm,有两个动点P和Q,点P在CD上,由D向C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点Q在AB上由B向A以每秒3cm的速度移动.问时间t经过几秒时,BCPQ为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PQ与以AD为直径的圆O相切?相离?相交?练习631腰上的高.一边上的高或3r3 . nrn. 180度,(n4)180度.两圆半径比.AB2 O的半径的平方.2.定值是AB平方的一半,证RtCOMRtOBD,OM=DN.3. 定值是直角,以PA为直径的圆经过A,O,E,P,D五点,PE=AD,AOD=POE . 4.定值是AB的一半,证明 仿例3.5.定值是O的半径与两直径夹角的正弦的积,证明仿例4.6. 定值是(xoy=2),证明 作AROQ交Dx于R,.7. 4100.初三(下)数学竞赛辅导资料(64)最大 最小值甲内容提要1.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最大、最小值常用两种方法:配方法:原函数可化为y=a(x+)2+.在实数范围内(x+)20,若a0时,当x= 时, y 最小值=;若a0,y,这时取等号,则y 为最小值;若a0,b0,a+b=k .(k为定值).那么ab=a(ka)=a2+ka=(ak)2+.当a=时,ab有最大值.证明定理二,用判别式法,也叫构造方程法.设a0,b0,ab=k (k为定值),再设 y=a+b. 那么y=a+, a2ya+k=0.(这是关于a的二次议程方程) a 为正实数, 0. 即(y)24k 0,y24k0.y2(不合题意舍去); y 2. y最小值=2.解方程组得a=b=. 当a=b=时,a+b 有最小值 2 .3.在几何中,求最大、最小值还有下列定理: 定理三:一条边和它的对角都有定值的三角形,其他两边的和有最大值.当这两边相等时,其和的值最大.定理四:一条边和这边上的高都有定值的三角形,其他两边的和有最小值.当这两边相等时,其和的值最小.定理五:周长相等的正多边形,边数较多的面积较大;任何正多边形的面积都小于同周长的圆面积.乙例题例1.已知:3x2+2y2=6x, x和y 都是实数,求:x2+y2 的最大、最小值.解:由已知y2=, y是实数,y20.即0,6x3x2 0, x22x 0. 解得0x2.这是在区间内求最大、最小值,一般用配方法, x2+y2=x2+=( x3)2+ 在区间0x2中,当x=2 时,x2+y2有最大值 4. 当x=0时,x2+y2=0是最小值 .例2.已知:一个矩形周长的数值与它面积的数值相等.求:这个矩形周长、面积的最小值.解:用构造方程法.设矩形的长,宽分别为 a,b 其周长、面积的数值为k.那么2(a+b)=ab=k. 即 a和b是方程x2kx+k=0 的两个实数根.a,b都是正实数,0.即()24k0.解得k16;或k0 .k0不合题意舍去.当k16取等号时,a+b,ab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16.即这个矩形周长、面积的最小值是16.例3.如图ABC的边BC=a, 高AD=h, 要剪下一个 矩形EFGH,问EH取多少长时,矩形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是多少?解:用构造函数法设EH=x, S矩形=y, 则GH=.AHGABC, . y=. 当x=时,y 最大值 =. 即当EH=时,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是.例4.如图已知:直线m n,A,B,C都是定点,AB=a, AC=b, 点P在AC上,BP的延长线交直线m于D.问:点P在什么位置时,SPAB+SPCD最小?解:设BAC=,PA=x, 则PC=bx. mn,.CD=SPAB+SPCD=axSin+(bx) Sin=aSin(=aSin(2x+. 2x =2b2 (定值),根据定理二,2x +有最小值. 当2x =, x=时,SPAB+SPCD的最小值是(1)abSin.例5.已知:RtABC中, 内切圆O的半径 r=1.求:SABC的最小值. 解:SABC=ab ab 2S.2r=a+bc,c=a+b2r.a+b2r= . 两边平方,得a2+b2+4r2+2ab4(a+b)r= a2+b2. 4r2+2ab4(a+b)r=0. 用r=1,ab=2S 代入,得 4+4S4(a+b) =0. a+b=S+1.ab=2S且a+b=S+1.a,b是方程x2(S+1)x+2S=0 的两个根.a,b是正实数,0,即 (S+1)242S 0,S26S+10 .解得S3+2或S32. S32不合题意舍去.SABC的最小值是3+2.例6.已知:.如图ABC中,AB=,C=30.求:a+b 的最大值. 解:设 a+b=y , 则b=ya. 根据余弦定理,得()2=a2+(ya)22a(ya)Cos30 写成关于a 的二次方程:(2+)a2(2+)ya+y2(8+4)=0.a 是实数,0.即(2+)2y24(2+)y2(8+4)0,y2(8+4)2 0 . (8+4)y (8+4).a+b 的最大值是8+4.又解:根据定理三 AB和C都有定值. 当a=b 时,a+b 的值最大.由余弦定理,()2=a2b22abCos30可求出a=b=4+2.丙练习641.x1,x2,x3,x4,x5 满足. x1+x2+x3+x4+x5=. x1x2x3x4x5,那么. x5的最大值是.(198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2.若矩形周长是定值20cm,那么当长和宽分别为_,_时,其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_.3.面积为100cm2的矩形周长的最大值是.4.a,b均为正数且a+b=ab,那么 a+b的最小值 是_.5.若x0,则x+的最小值是_.6. 如图直线上有A、B、C、D四个点.那么到A,B,C,D距离之和为最小值的点,位于,其和的最小值等于定线段.(198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7.如右图ABC中,AB=2,AC=3,是以AB,BC,CA为边的正方形,则阴影部份的面积的和的最大值是.(198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8.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tan48+cot48 .(B)sin48+cos48.(C) tan48+cos48. (D)cot48+sin48. (198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9.已知抛物线y=x2+2x+8与横轴交于B,C两点,点D平分BC,若在横轴上侧的点A为抛物线上的动点,且BAC为锐角,则AD的取值范围是_(198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10.如图ABC中,C=Rt,CA=CB=1,点P在AB上,PQBC于Q.问当P在AB上什么位置时,SAPQ最大?11.ABC中,AB=AC=a,以B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BDC,问当BAC取什么度数时AD最长?12.已知x2+2y2=1, x,y都是实数,求2x+5y2的最大值、最小值.13.ABC中B=,AC=1,求BA+BC的最大值及这时三角形的形状.14.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定值k,求它的内切圆半径的最大值.15.D,E,F分别在ABC的边BC、AC、AB上,若BDDC=CEEA=AFFA=k(1k) (0k1). 问k取何值时,SDEF的值最小?16.ABC中,BC=2,高AD=1,点P,E,F分别在边BC,AC,AB上,且四边形PEAF是平行四边形.问点P在BC的什么位置时,SPEAF的值最大?练习641. 5. 2. 5,5 25. 3. 40cm 4. 4 5. 6 6.BC上,BC+AD.7. 最大值是9,S=32SinBAC,BAC=90度时值最大.8.(A). 9. 30均已包含在内)有一正一负实根且负根绝对值较大的充要条件是3. 在较小区间内讨论实数根,则常利用图象来建立不等式组.4. 一些含有绝对值符号的方程、不等式的题解,也可借助图象.乙例题例1.已知:方程7x2(k+13)x+k2k2=0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0x11x20,记作f(0)0;1当x=1时,y0, f(1)0, f(2)0.得不等式组解这个不等式组得 原不等式组解集是2k1;或3k4.答:k的取值范围是2k1;或3k0; 顶点横坐标 1;纵坐标0.得不等式组解这个不等式组得原不等式组解集是6m22. 答:当6m22时,方程x2+(m+2)x+3=0的两个根都大于1.本题只有一个特殊点,故用了抛物线的顶点横、纵坐标.例3.已知:方程(1m2)x2+2mx1=0的两个实数根都在0到1之间(不包括0和1).求:m的取值范围.解:函数y=(1m2)x2+2mx1的图象可由:它在纵轴上的截距是1;与横轴的两个交点在0到1之间.得知开口是向下的,画出略图如下: 1111从图象分析:a0; f(1)0; 02.本题因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上下都有界,故不用顶点的纵坐标.例4.已知:方程x2+2px+6=0的两个实数根,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求:p的值. 解:根据抛物线y= x2+2px+6的开口向上,它与横轴的两个交点的大致位置,画出略图如下:1根据图象可知:f (1)0; 顶点纵坐标0.得不等式组解这个不等式组,得不等式组解集是p7 . 答(略)本题因顶点横坐标无法定,故只有两个不等式.其实只要f (1)0,x210建立不等式(x11)(,x21)1时,y=a与y=都有2个公共点,就是方程有2个解.例6.求代数式|x+1|+|x1|+|x+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0719-2014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
- 暑假新教材新课专项重点预习练: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8知识点梳理及语法讲义(学生版)
- 新解读《GB-T 10535-2014水处理剂 水解聚马来酸酐》
- 新解读《GB-T 1599-2014锑锭》深度解析
- 中建三局安装公司(智慧事业部)工艺标准库-给排水篇(试行版)
- 企业环保管理概述
- 老年人疾病教学课件
- 企业员工敬业与责任心培训课件
- 酿酒知识实地培训总结课件
- 广告法理论与实务
- 法学研究中的案例比较与对比研究方法
- 学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砂石料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1
- BYK色差仪使用方法简介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入门-第2章
- 无损探伤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汇总)
- 大陆与台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
- 辩论赛PPT模板模板
- 陶瓷材料基础-陶瓷力学性能-课件
- 广东省封开县金装神梧黄金开采有限公司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