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酸的合成新方法及表征分析.pdf_第1页
聚酰胺酸的合成新方法及表征分析.pdf_第2页
聚酰胺酸的合成新方法及表征分析.pdf_第3页
聚酰胺酸的合成新方法及表征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卷第3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ol 19 No 3 2003年5月POL YM ER MA TER I AL S SC IENCE AND EN GI N EER I N GM ay 2003 聚酰胺酸的合成新方法及表征分析 秦传香1 赵石林2 秦志忠1 1 苏州大学材料学院 江苏 苏州215021 2 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 江苏 南京210009 摘要 主要讨论了在低沸点的四氢呋喃 甲醇 质量比 4 1 混合溶剂体系中的聚酰胺酸 PAA 合成问 题 并通过IR DSC TG DTG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能得到优良性能的PAA 关键词 聚酰胺酸 合成 反应动力学 耐高温性 中图分类号 TQ 323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7555 2003 0320087204 传统的缩合型聚酰亚胺的中间体PAA一 般都是在高沸点的 难以挥发的极性溶剂中形 成的 如NM P DMA c DM F 这会使应用受到 一定程度的限制 1 笔者借鉴国外的方法 2 4 在低沸点的四氢呋喃 甲醇 THF CH3OH 混 合溶剂体系中合成出聚酰胺酸 PAA 并成功 地应用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和改性剂配制出具有 耐高温 高强度的改性环氧胶粘剂 5 本文主要 对上述的PAA的合成问题及表征结果进行分 析讨论 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原材料 均苯四甲酸二酐 PMDA 化学纯 上海化 学试剂厂产品 4 4 2二氨基二苯醚 ODA 化 学纯 上海化学试剂厂产品 四氢呋喃 THF 分析纯 b p 66 0 888 g cm 3 上海化 学试剂厂产品 甲醇 CH3OH 分析纯 b p 64 0 79 g cm 3 上海化学试剂厂产品 N N 2二甲基甲酰胺 DM F 分析纯 上海化学 试剂厂产品 1 2 聚酰胺酸 PAA 的合成 PAA是在环境温度为18 22 的四 颈瓶中 配置有机械搅拌下合成 首先往瓶中加 入质量比为4 1的四氢呋喃2甲醇混合溶剂 在氮气保护下 加入一定量的ODA 搅拌至完 全溶解 再加入PMDA 溶液由澄清逐渐变为 乳黄色浑浊 继续搅拌至均一的凝乳状粘稠物 取出后放置冰箱中待用 5 1 3 聚酰胺酸 PAA 的表征分析 1 3 1 PAA溶液固含量的测定 在一只干净 的培养皿中倒入一定质量的PAA溶液 放置 在30 40 的环境中让溶剂自然挥发 所 得的膜状物称量后便可得到固含量 固含量的 计算公式为 固含量 PAA膜的质量 PAA溶液的质量 1 3 2 PAA的特性粘数 的测定 用DM F 溶解0 15 g 0 20 g PAA膜的溶液 加入到 250 mL的容量瓶中 在 25 0 2 恒温槽中 用乌氏粘度计测量不同浓度的PAA溶液的流 出时间 然后计算特性粘数 1 3 3 PAA薄膜的红外光谱 IR 分析 将 PAA溶液在80 烘干的薄膜粉碎成粉末 加 入KBr共混后压制成片 再在IR2440红外分 光光度计上测试 1 3 4 PAA薄膜的热分析 DSC 将一定质 量的PAA烘干薄膜放入小坩埚中 在CDR2 型差动热分析仪上 以10 m in的速率逐渐 升温 热量量程 0 02 J s 观察温度曲线变 化 1 3 5 PAA薄膜的热重分析 TG和DTG 被测物为PAA烘干薄膜的粉末 在Perkin2 收稿日期 2001207203 修订日期 2001210230 作者简介 秦传香 女 26岁 硕士 Elmer型热分析仪上进行 升温速率20 m in 在惰性气体 氩气 中逐步升温 2 结果与讨论 2 1 合成PAA的动力学讨论 在低沸点的THF CH3OH混合溶剂中合 成聚酰胺酸 PAA 的基本方程式如下 C O nO C O C O O C O nNH2O NH2 C O HO C O HNC O NH O C O OH 生成PAA的动力学仍有争论 Svetlichnyi V M等人认为是不可逆的二级动力学 而Kaas R L等人认为是可逆的自催化反应 因为在THF 中反应时 酸的加入可以加速反应 但只能得到 低分子量产物 在酰胺类溶剂中反应不具有自 催化作用 因为这种碱性溶剂能和羧酸形成很 强的氢键 从而不起催化作用 但简单的羧酸如 苯甲酸则的确可以在酰胺类溶剂中催化酰胺化 反应 溶剂的极性越高 碱性越强 生成PAA 的速度越快 在高浓度下 反应为扩散控制 实 际上在固体表面进行 因此在二酐溶解完之前 就已经形成一些分子量很高的产物 结果是分 子量分布变宽 1 4 在资料和实验过程中都发 现混合溶剂的质量配比必须在9 l和4 6之 间 否则不能得到均一的PAA溶液 本实验采 用了典型配比 在THF CH3OH 质量比 4 l 的混合溶剂体系中 以PMDA与ODA等当量 地加聚生成PAA 考虑到二胺ODA中的胺基较二酐活泼 在空气中易氧化 毒性也较大 适于先加二胺 正加料法 同时 这样可以克服因先加入二酐 而造成反应系统中二酐过量生成络合物而降低 二酐的反应活性 又因为加聚反应的转化率虽 高 但其聚合度的增加需在未封端的基础上 所 以适宜地将PMDA分批加入溶有ODA的 THF CH3OH混合溶剂中 反应时应该适当延 长加料时间 要保证单体不吸水 以获得高粘 度产物 参见 Tab 1 Tab 1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operation style on synthetic product Feed style positive Reaction time h 100 mL g PAA solid content Once feeding339 812 5 Feeding several time 40 m in 345 112 5 Feeding several time 1 h 751 015 0 Fig 1 Effect of reaction ti me t on intrinsic vis cosity 另外 在分批加料的情况下 特性粘数与反 应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实验结果如Fig 1 由 Fig 1可知 刚开始时 特性粘数随时间的延长 升高得很快 0 h 1 h 反应一段时间后 特性 粘数增长幅度变缓 1 h 6 h 再接着 特性粘 数随时间变化则很小 t 6 h 这一点符合缩 聚反应动力学理论 平均聚合度与时间的关系 曲线呈S形 随着体系粘度的增加 低聚物的活 动能力变弱 互相聚合的速率会下降 而降解的 逆反应倾向增加 从实验过程中得出的现象与 之相符 加料完毕后 体系从浑浊液逐渐变成透 明液 溶液的粘度也开始增加 开始时粘度增加 非常明显 随着时间的延长 粘度变化不再明 显 约4 h 6 h后 几乎感觉不到粘度的增加 在PAA存贮过程中发现 室温下存贮时 均一的粘稠溶液会发生分层现象 下层为乳黄 色的沉淀 而且稀溶液的粘度比浓溶液的粘度 降低得更明显 所以一般在0 下长期贮存 且 实验结果证明粘度无明显变化 这是因为虽然 室温下PAA酰亚胺化反应很慢 但也决定于 88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 酐的结构 由均苯二酐获得的PAA在室温存 放数月后即产生P I沉淀 而由某些二醚二酐制 得的PAA 即使存放1年 也不会产生沉淀 这 是由二酐的水解稳定性所决定 6 PAA溶液在 贮藏过程中 粘度发生自动降解 该现象被认为 是由于PAA中邻位羰基对酰胺基的自动催化 裂解 产生的酐又被溶剂中的水分水解 使其不 能再与胺反应重新形成酰胺键 近年的研究认 为 PAA粘度的降低主要是M w的降低所致 M n的变化并不大 结果是分子量分布变窄 7 2 2 PAA的表征 2 2 1 PAA溶液固含量和特性粘数 的测 定 固含量的大小可以反映生成的高聚物PAA 量的多少 特性粘数 则能反映高聚物分子量 的大小 K M 从 Tab 1可知采用正加 料方法 同时分批加料可得到含量高 分子量大 的PAA Fig 2 IR spectrogram of PAA f ilm 2 2 2 PAA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PAA薄膜 的红外光谱图见Fig 2所示 可发现 在3600 cm 1 2500 cm 1处宽的谱带是形成的强氢键 O H O伸缩振动吸收 1710 cm 1左右谱带 是酸中的C O伸缩振动吸收峰 这说明羧酸 基的存在 1640 cm 1左右谱带为酰 亚 胺键中 C O的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 1370 cm 1左右 谱带为酰亚胺键中的C N伸缩振动吸收峰 说明有部分聚酰亚胺存在 8 9 另外 Echigo 3 认为1100 cm 1 左右的谱带为含有THF的 PAA薄膜所特有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峰 说明烘 干的PAA薄膜中还含有THF 这点与文献 4 指出的THF比CH3OH难以挥发是相符的 由 此可证明在THF CH3OH中成功地合成出了 聚酰胺酸 其中 1500 cm 1处的强吸收峰为苯 环的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峰 1240 cm 1处的强吸 收峰为醚键中的C O C的反对称伸缩振动 吸收峰 有的文献 10 中 以1370 cm 1处的 C N 伸缩振动吸收峰相对表征酰亚胺键的数量 以 1500 cm 1处的苯环的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峰作 为内标 二者之比可用来表征聚酰亚胺的相对 亚胺化程度 在本实验中的红外谱图中发现 PAA薄膜中已经有部分酰亚胺化成P I 这可 能是合成过程中局部高温造成的 或者是PAA 溶液在烘干的过程中造成的 Fig 3 DSC curve of PAA f ilm 2 2 3 PAA薄膜DSC分析 由PAA薄膜所 作的DSC曲线 Fig 3 可知 在升温速率为10 m in的条件下 PAA的酰亚胺化反应区间 较宽 起始峰到峰顶范围为60 290 且 放热峰越来越高 考虑到升温速率的影响 初步 确定PAA的酰亚胺化主要在200 250 PAA本身的酰亚胺化方程式如下 O NHC O C O HO C O NH C O OH 2nH2O O N C O C O C O C O N 当温度达200 300 时 COOH基团和 苯环上相邻的 NH 基团会发生缩聚反应 形成稳定的五元环 更加提高了体系稳定性 对 98 第3期秦传香等 聚酰胺酸的合成新方法及表征分析 耐热性的提高尤其有益 Fig 4 TG DTG curve of PAA f ilm 2 2 4 PAA薄膜的TG和DTG分析 将 PAA溶液烘干成薄膜后 所得的TG和DTG 曲线如Fig 4所示 由Fig 4可知 在110 120 区间内 体系有一降解峰 可能是残余的 溶剂造成的 Echigo Y在文献 3 中认为是 THF在低温干燥不能完全挥发干净 低分子量 的PAA在不高的温度下开始降解 随着分子 量的提高 降解峰温度逐步提高 PAA薄膜 DTG在140 时有一个不大的尖峰 紧接着 TG在400 左右几乎是平台 再出现大幅度 降解时 温度已达到600 可能是PAA热裂 解或产生的少量P I降解造成的 峰终温度为 800 剩余质量约48 98 所以PAA的耐热 性很好 参考文献 1 阿德诺瓦N A 聚酰亚胺 Polyim ide 北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Beijing M echanic Industry Press 1981 2 Echigo Y I waya Y Tom ioka I et al M acromolecules 1995 28 3000 3001 3 Echigo Y I waya Y Tom ioka I et al M acromolecules 1995 28 4861 4865 4 Echigo Y I waya Y Saito M et al M acro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