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需求与总供给凯恩斯交叉图:凯恩斯交叉图是基本的收入决定模型。它把财政政策和计划投资作为外生。证明存在一种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的国民收入水平,同时可以说明财政政策的变动对收入有乘数效应。(1)具体假设:1)经济是封闭的。 2)投资外生固定 3)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和税收水平)固定 4)当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经济处在均衡状态(2)推导过程计划支出E=消费C+计划投资I+政府购买G消费函数: C=C(Y-T)投资固定: I=财政政策固定:, 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实际支出=计划支出,Y=E凯恩斯交叉图中的均衡点A。(3)财政政策与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指收入变动(Y)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用G表示)的比率。政府购买乘数用Y/G来表示,Y/G=1/(1-MPC),其中MPC是边际消费倾向,而且边际消费倾向MPC越大,政府购买乘数越大。政府购买乘数说明,财政政策对收入有乘数效应。原因是根据消费函数C=C(Y-T),高收入引起高消费。当政府购买增加时,提高了收入;同时也提高了消费,消费又进一步增加了收入,收入又进一步提高了消费,如此循环,以至于政府购买的增加引起了收入更大的增加。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Y)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用T表示)的比率。税收乘数用Y/T表示,Y/T=-MPC/(1-MPC),MPC是边际消费倾向。税收乘数说明,税收减少1美元会引起收入增加MPC/(1-MPC),收入的增加Y大于税收的减少T。原因是,税收减少,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消费又可进一步增加收入。收入的增加又可提高消费,循环往复,以至于税收减少引起了收入更大的增加。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理论用以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流动性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是固定的,ICI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也是固定的。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以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少量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太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由流动性偏好理论可知,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1)使用流动性偏好理论解释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降低了利率。这种解释对物价水平做了何种解释?2)用凯恩斯交叉图解释为什么财政政策对收入有乘数效应。3)在凯恩斯交叉图中,假设消费函数如下:C=200+0.75(Y-T)计划投资为100,政府购买和税收为1001) 画出作为收入的函数的计划支出2) 均衡的收入是多少?3) 如果政府购买增加到125,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4) 为了达到1600美元的收入,需要的政府购买水平是多少?答: 计划支出函数为E=C(Y-T)+I+G =200+0.75(Y-100)+100+100=0.75Y+3252)为了找出均衡收入,将1)部分求出的计划支出等式与均衡条件Y=E联系起来,可得E=Y=0.75Y+325,求的Y*=1300。3)如果政府购买增加到125,则计划支出等式变为 :E=0.75Y+350,均衡收入增加为Y=1400。因此政府购买增加25引起收入增加100。4)1600的收入水平代表比原来收入增加了300。因为政府支出乘数为1/(1-MPC).而MPC=0.75,可得乘数为4。由此可知,为使收入增加300,政府支出必须增加75,达到175。IS 曲线(IS curve)IS曲线是指满足产品长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反应产品市场均衡状态。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种水平上,投资=储蓄。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通常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IS曲线左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过度需求。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才是投资=储蓄的均衡组合。LM曲线: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祁连而形成的曲线。它反映货币市场均衡装台的衣服简单图像。他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在这样的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越高。所以LM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即货币市场上存在过度需求;位于LM曲线左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即货币商场上存在过剩供给。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例题:假设货币需求函数是:。式中,r为百分比表示的利率。货币共计M为1000,而物价水平P是2。1) 画出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2) 均衡利率?3) 假设物价水平是固定的。如果货币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均衡利率会发生何种变化?4) 如果美联储希望利率提高到7%,应该确定多少货币供给?总需求的定义: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仓储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庭、企业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以产量(国民收入)表示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集合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每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私人和政府的支出。因此,总需求曲线可以从IS-LM模型中推导出来。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方程为:LM曲线的方程为:在上面两个方程中,如果把y和r当做未知数,而把其他变量,特别是P当作参数来对这两个方程联立求解,这所求得y的结果将包含P的变量。该解表示了不同价格(P)与不同的总需求量(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可以由IS-LM推导。当价格水平从P1下降到P2,减少了货币需求。又因为每一货币供给未变,因而IM曲线相右下方移动,即从LM(P1)移动到LM(P2)。这是的利率下降,从r1下降到r2。利率下降使投资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上升,从y1到y2。总之,较低的价格通过增加实际货币供给而使GDP增加。这样,不同价格水平和不同的收入水平的组合,构成了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1) 利率效应价格总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石头子与产出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称之为利率效应。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变化,价格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时,利率就会上升。利率上升,是的投资水平下降,因而始终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2) 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已货币衡量的具有规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减少,这种效应成为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而更高的纳税档次,从而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3)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价格变动导致本币升值或贬值,引起汇率变化,从而影响进出口。一是物价总水平上升会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因为国内价格总水平上升后,相比之下本国公民购买外国货比较合算,因而进口增加。同时由于本国货币咱家后外国公民购买本国货将减少,因而出口将减少,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使得净出口减少,使得总需求水平下降。二是物价总水平上升后,本国生产成本上升,如果这时外国物价没有上涨,则到外国投资显然比较合算(因为成本较低),从而到外国投资增加,国内投资减少,这也降低国内总需求水平。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1)财政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移动财政政策并不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从而不会影响LM曲线的位置,但是财政政策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从而影响IS曲线的位置。财政政策通过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到总需求曲线的位置。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购买,降低税收、降低资本税负等,会直接增加总需求,总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而实行紧缩性政策,如所见政府开支、提高税收等政策,会直接减少总需求,总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2)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货币政策并不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从而不影响LM曲线的位置,但是货币政策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从而影响LM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扩大贸易货币过几年、降低名义利率等,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会下降,导致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降低名义货币供给量僵尸的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试分析总供给曲线的类型1)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为什么是垂直线?其理由是:A、 古典学排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速或立即自行调节,是的实际工资(W/P)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从而使得产量或过敏收入也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不受到价格的影响。根据这一理由,古典总供给曲线并不意味着时期长短。换言之,只要存在W和P迅速或立即调整的假设,古典总供给曲线也是一个短期总供给曲线。B、 古典学派一般研究经济事物的长期状态。而在长期中,即使不采用W和P能够迅速或立即调整的假设,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时间来进行调整,是的实际工资(W/P)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从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2、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其理由是:A、 货币工资(W)和价格(P)均具有刚性,二者完全不能进行调整。B、 研究针对的是短期的情况。由于时间很短,W和P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以此,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就是: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是的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3、常规总供给曲线在通常的或常规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 C点代表较为严重的萧条状态;由于这种状态存在着大量的视野和闲置的生产能力,当产量或国民收入(y)增加时,P会稍有上升,当上升的速度不会很快。左下方的C点沿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产量和国民收入逐渐上升,随着经济好转,P的上升越来越快,一直到充分就业点E。这时,由于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资源和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均已就业,所以仍然存在难以利用的资源和能力较差的劳动者。因此,在E点后产量仍然增加,当P 的上升还要加快。这种形状的总供给曲线可以代表西方经济的常规状态。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研究涉及到3个市场和一个中年函数,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以短期总供给模型而论,存在4个方程,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g和t代表政府购买和税收。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市场均衡条件:,总量生产函数: 从上面方程可以确定 y,N,r和P。以长期总供给模型而论,也存在是个方程: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g和t代表政府购买和税收。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市场均衡条件:,总量生产函数: 从上面方程可以确定 y,N,r和P的数值。例题:1)已知A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一组方程式来描述:消费函数 C=120+0.8Y投资函数 I=50-200r收入恒等式 Y=C+I货币需求函数 L=(0.5Y-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增资协议范本
- 2026年辽宁省沈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西藏山南地区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5全国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 2026年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新疆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南通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选煤厂)
- 粉尘清扫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 糖尿病预防及宣教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测验答案
- 老年口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福建厦漳泉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筹备组社会招聘1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数学活动自然数被3整除的规律
- TCNAS49-2025成人泌尿造口护理学习解读课件附送标准全文可编辑版
- 党校食堂管理制度
- 企业ERP项目立项与管理报告模板
- linux操作系统选择题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