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案_第1页
《项脊轩志》教学案_第2页
《项脊轩志》教学案_第3页
《项脊轩志》教学案_第4页
《项脊轩志》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北京路中学教学案课题项脊轩志课型新 授主 备人余 静 梅教学目标1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3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4分析归有光散文的一般特点,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归有光散文的特点。教学过程主 要 内 容(教师填教法或点拨的方法,学生填知识要点或反思)一.二.三.【预习导引】古今的中国文人常喜欢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雅致的或富有深意的名字来表现自己的志趣追求,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张溥的七录斋,姚鼐的惜抱轩,梁启超的饮冰室,周作人的苦雨斋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了解项脊轩的特点以及和项脊轩有关的一些人和事,深入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深厚感情。【创设情景】一.介绍作者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本单元的登泰山记(姚鼐)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解题“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学生活动】第一教时教学目标:解题,介绍作者,认读课文,讲解第一段。一听录音,正音正句读1给加点字注音。修葺(q) 垣墙(yun) 栏楯(shn) 偃仰(yn) 老妪(y) 迨(di) 诸父异爨(cun) 庖(po) 婢(b) 先妣(b) 象笏(h) 另人长号(ho)不自禁(jn) 扃(jing)牖(yu) 2判断下列各句断句是否准确。1日过午/已昏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3鸡/栖于厅 4吾家/读书久不效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6述诸/小妹语 7然/自后/余多在外正确的是:1、3、5、7二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三结合注释自读自译课文第一段。找学生翻译第一段,教师点拨,强调相关知识点。1重点字词:下 名次作状语向下上名次作状语从上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沛公不胜杯杓( )胜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何可胜道也哉( )此时无声胜有声()方丈:一丈见方垣墙:名次作动词,砌上垣墙三五:农历每月十五2特殊句式: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余稍为修葺,使不上露()四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本段第一句是一个判断句,接下来写修葺前项脊轩的情况,作者着眼于“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破”(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三个特点,非常简洁地写出修葺前项脊轩的破败情况。余下的文字是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情况,作者也是抓住三个特点来写。“亮”:余稍为修葺,使不上露。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雅”: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静”: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最后一句意境优美、琅琅上口,学生很容易记诵。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背诵中首先要抓住修葺前后“轩”的特点,即由“小、破、暗”到“亮、雅、静”,因为这六个字串起了几乎整个第一段。另外这一段文字在句式上也很有特点,即四字句较多。抓住文段的这一特点,也有利于本段的背诵。(教师可作示范背诵。)五小结第一段叙述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的深情。“小鸟时来啄食”与“三五之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在这里读书生活怡然自得的情趣。这一段用“喜”字贯穿。六朗读本段,边读边翻译。第二教时教学目标:第二、三自然段教学过程:一第二段1“然余居于此”中“然”和“居”应怎样理解?答:然,但是,表转折;居的用法是居住,作动词,它的其它用法还有: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官守法二者必居其一昂其值,居为奇货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意思:经过处于当,任占据存储坐2本段在文中起何作用?答: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多可喜”转景入画,“多可悲”点人事兴衰。二分析第二段(一)分析第一层1释义:先是:即“先于是”,在此以前。为一:成为整体,“一”是数词作名词。“而”的用法: A墙往往而是B客逾庖而宴C呱呱而泣 D而庭阶寂寂E某所,而母立于兹 F余扃牖而居释义:A修饰连词,“地”;B顺接连词;C修饰连词;D转折连词;E“尔”,你,F修饰连词东犬西吠: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鸡栖于庭”是什么句式?状语后置句式。栖,读音同“期”,居住,停留。3本层写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基调?答:写与诸父饮,后庭院一再变迁,家境没落,表现一个“悲”字。(二)分析第二层1妪:老妇人。2乳二世:乳,名词做动词,喂乳。3“厚”的用法:先妣抚之甚厚水之积不厚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 遂厚葬之意思:好深忠厚优厚4“先”的用法:争先恐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妣尝一至先达德隆望重意思:前面率先在之前逝世的前辈5“所”的用法:某所,而母立于兹鱼我所欲也若属皆且为所虏所以动心忍性意思:地方的东西被用来的方法6分析:试概括本层的主要内容。答:本层间接追述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三)分析第三层1束发:古人男子十五岁要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丁。2“过”的用法:大母过余非寡人之过也过故人庄有过之,无不及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从轩前过意思:看望过失拜访超过犯错误经过3“若”的用法久不见若影仿佛若有光噤若寒蝉若夫乘天地之正不思而言,童子不若意思:你像像一样至于比得上4“效”的用法吾家读书久不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斯用兵之效也东施效颦意思:成功任务效果效仿5“当”的用法:他日汝当用之以当南日木兰当户织今当远离旗鼓相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安步当车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意思:一定“挡”,遮挡对着将要对等把守当作如果6分析:本层写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写自己怀才不遇,表现了魁对亲人的思想感情。四读本段文句,指译难句,板书总结。(略)第三教时教学目标:分析最后三个自然段,并总结。教学过程:一分析第四段 1“故”的用法轩东故尝为厨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西出阳关无故人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此物故非西产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意思:从前缘故旧的老交情所以本来仍然,还2“殆”的用法殆有神护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而不学则殆丧失殆尽意思:大概危险“怠”,懒惰几乎,差不多3分析:试概括本段内容。答:本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和项脊轩四遭火灾未焚毁的往事。二分析最后两段1“为”的用法:余既为此志庭中始为篱吾从板外相为答应轩东故尝为厨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窃为大王不取也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唯弈秋之为听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为富不仁意思:写做作作为被认为替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呢为了2“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包含什么文化常识?答: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3“书”的用法: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书非借不能读也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得鱼腹中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或凭几学书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意思:信件书籍文书字条写奏章书法尚书4“余久卧病无聊”中“无聊”与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答:相同。这里指没有精神寄托。现代汉语也是指因精神不好而烦闷。5“制”的用法:增其旧制其制稍异于前其牙机巧制履至尊而制六合因地制宜意思:规模式样构造控制制定6正文与附记写作时间大约隔多久?答:大约十六七年。35岁中举后即离开项脊轩定居嘉定;29岁时魏氏卒,故为文当在18岁,35-18=17。7最后一句在文中有何表现作用?答:作者回忆妻子手栽的枇杷,睹物思人,表现自己内心无限惆怅的心情。三齐读附文,分析板书四中心作者以项脊轩为线索,追忆了许多可喜可悲之事,写出了对这座百年老屋的亲切感受,也写出了对亲人的深挚怀念,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功业未就的忧愤心情。五写作特色文风朴实,感情真挚,叙事曲折,自然动人。1景物描写富有诗意(第一段)2细节描写真实感人(老妪与我的交谈)3骈散结合的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如描写景物的句子)六作业1读文。 2归纳词性活用的词、特殊句式、通假字。3完成学案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