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kV湖开I线平岭支线中国电信台架接电 施工方案审 批:审 核:编 写: 湛江电力实业总公司2012年07月01日一、 施工内容在10kV湖开线平岭支线51#杆至52#杆之间新立电杆一基及安装跌落式熔断器,并引线接至新装的中国电信湛江分公司台架。停电前新装台架在停电前已经安装完成,停电时在线路线新装电杆并安装跌落式熔断器。二、 施工组织结构1、各管理人员安排及联系电话职 务姓 名手 机备 注工作负责人陈焕术负责人张场安全负责人蔡京、 施工前准备工作1、 工作负责人按班前会及每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的交底;2、 办理相关的进站工作票;3、 根据工程实际配备施工所需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4、 合理安排适合此安装工作的施工人员进场施工。5、 检查健康状况班组人员身体状况是否良好6、 工前安全教育进行“十个规定动作”的学习7、 检查安全工具及防护用品(查三宝)8、 班组人员是否按劳动保护要求着装安全帽是否符合要求9、 安全带是否符合要求绝缘手套、绝缘鞋是否合格其他安全防护用品是否满足要求10、 检查工作环境工作地点是否整洁11、 检查作业工具检查作业工器具是否符合作业要求查两票是否正确使用工作票12、 是否正确使用操作票检查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是否正确(查四措)13、 是否已经停电是否已经验电是否已经接地安全标示牌是否正确四、 施工安全措施1、 起吊电杆时应设 2 根或以上调整绳,每根绳应由 12人拉住控制。2、 吊点应选电杆重心高 12m 处或重心以上钢丝绳套不 易滑动位置。3、 抱杆与锚固点距离应选取抱杆高度的 1.21.5 倍。4、 不得使用断股或受损超标的钢丝绳,钢丝绳与抱杆连 接应牢固可靠。5、 应按起吊重量及安全系数选取滑轮组,使用闭环式滑 轮组。6、 在土质松软的地方,抱杆腿部应绑扎横道木或垫枕木 加固。7、 严禁使用汽车或拖拉机直接牵引起吊电杆。8、 用原坑土或石粉回填,并分层夯实。9、 基坑防沉层不小于 300500mm10、 使用绳索传递横担、金具、绝缘子。11、 绳结绑扎要牢固可靠。12、 金具、材料、工器具在杆塔上不能随意放置并应绑扎 牢固。13、 小件物品或材料应用工具袋装好。14、 横担、金具安装时垂直下方不得站人五、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工作前由工作负责人按工作票内容核对安全措施已经符合工作票票面要求;六、 危险点的分析及控制序号危 害 名 称风险种类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1电杆附挂过多的横担、 金具等重物起吊设备破损高风险钢筋混凝土电杆起吊时,除拉线外不应附挂过 多的横担、金具、工器具等重物2起吊混凝土杆不设置调 整绳夹伤、打击 设备破损中等风险起吊混凝土杆时应设 2 根或以上调整绳,每根 绳应由 12 人拉住控制3混凝土杆吊点选择不当夹伤 打击可接受的风险吊点应选电杆重心高 12m 处或重心以上钢丝 绳套不易滑动的位置4抱杆及锚固点布置不合 理碰撞、打击 坠落高风险1. 抱杆与锚固点距离选取抱杆高度的 1.21.5倍,绞磨或卷扬机布置应合理。2. 抱杆、电杆、锚固点应设在同一直线上5带手套打临时桩锚打击、碰撞 扭伤中等风险1. 打锤人应站在辅助人员侧面,并不得戴手 套;2. 使用铁锤前要检查锤头是否牢固;3. 打锤正前方不得有人6桩锚、临锚不牢固打击 碰撞中等风险1. 临时桩锚应选用双联或三联桩锚,连接必须 牢固可靠,土质松软或有地下管线时应挖临锚;2. 桩锚必须牢固可靠,并设专人看管7起吊电杆不用闭环式滑 轮组打击 碰撞中等风险使用闭环式滑轮组8抱杆起吊电杆时不设调 整绳夹伤、打击 设备破损中等风险起吊电杆时应设 2 根或以上调整绳,每根绳应 由 12 人拉住控制9土质松软处抱杆没有加 固措施打击 碰撞中等风险在土质松软的地方,抱杆腿部应绑扎横道木或 垫枕木加固10电杆起吊离地没有停止 起吊,检查各桩锚的受力 情况夹伤 打击 碰撞中等风险1. 电杆起吊至离地 0.51m 时,应停止起吊;2. 检查各桩锚的受力情况;3. 检查电杆的弯曲度及焊接口情况11使用汽车或拖拉机直接 牵引起吊电杆打击 碰撞 设备破损高风险严禁使用汽车或拖拉机直接牵引起吊电杆12不按规定使用或选用不 合格登高工具坠落特高的风险按规定使用安全、合格的登高用具13高空作业不按规定佩戴 安全带坠落特高的风险使用双保险安全带14不用绳索传递工具、物 料及不使用工具袋打击中等风险用绳索传递工器具、材料,现场人员必须戴安 全帽15施工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触电特高的风险1. 施工前确认工作区域并做好隔离措施并悬 挂警示标志牌;2. 设专人监护,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安全距离;3. 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16连接安装不牢固打击低风险将避雷器安装在支架上,并用热镀锌或不锈钢 螺丝固定七、 安健环控制措施1、主要环境因素为废铁件、焊条头、废电缆盘、废电缆皮、废漆刷、废漆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并影响文明施工。 环境影响控制:废铁件、焊条头、废漆刷、废漆桶及时回收并集中分类堆放在统一处理。2、施工场所严禁吸烟。八、 现场应急响应1.1、组织机构组 长:陈焕刚 通讯员: 1.2、拨打120电话要点:拨打120电话时。切勿惊慌,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易懂,告要点如下:1)、呼救者必须说清病人的症状或伤情,便于准确派车;2)、讲清现场地点、等车地点,以便尽快找到病人;3)、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以便联系。等救护车时不要把病人提前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病人的救治。应尽量提前接救护车,见到救护车时要主动挥手示意接应。1.3、触电应急响应1、脱离电源用绝缘棒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并及时断开电源。2、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环境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棒员进行抢救。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触电伤员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确保其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3、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触电伤员如意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的呼吸、心跳情况。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博动。若看、听、试的结果为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博动,则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4、心肺复苏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正确进行就地抢救。心肺复苏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1).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并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示。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定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3).胸外按(1)按压位置。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为: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助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3)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上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2)按压姿势。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应符合以下要求: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或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3)操作频率。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是,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5s吹气一次(即12次/min)。如脉膊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方法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5、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还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在120急救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终止。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方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跳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1.4、高处坠落应急响应1、 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根据伤情,立即采取现场就地抢救,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感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迅速联系拨打急救电话:120。2、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外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面休克外观无伤,但是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3、 防止伤口感染。应闲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4、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来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5、 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6、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7、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木棍或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8、 疑有颈椎损伤,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对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模拟真题及答案解析
- 以土地投资入股协议书
- 2026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明德学校九上物理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6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影楼预约拍摄合同(标准版)
- 如何写养老协议书
- 从业资格区域考试中心及答案解析
- 汽车吊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慢病护理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家居用品销售合同书
- 甘肃文化旅游演艺市场发展研究
- 磷酸化蛋白的wb
-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的临床意义专业课件
- 钻孔灌注桩施工课件培训课件
- 矿山员工安全手册
- 物料清单(BOM)建立维护管理规范
- 急危重症的识别与处理
- 安全领导力培训(杜邦案例)
- 耳穴定位图与作用课件
- 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备案申请表(通用版)
- 机芯彩电维修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