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新大桥设计中文说明_第1页
万新大桥设计中文说明_第2页
万新大桥设计中文说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新大桥竣工图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 抚顺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万新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2002年9月。2) 抚顺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抚顺市万新大桥工程招标文件,2003年3月。3) 抚顺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抚顺市万新大桥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002年9月12日。4) 抚顺市万新大桥建设指挥部万新大桥中标通知书2003年4月。5)抚顺市浑河万新大桥施工图设计及设计变更文件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 7)抚顺市前甸通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前甸通道工程内业资料归档管理规定2. 自然地质条件抚顺市地处中温带,属于温冷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受东亚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年平均温度为7.6,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8.7,最低为-20.5。年平均降雨量为826.8毫米,日最大降雨量为185.4毫米。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3m/s,多年最大风速21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土壤冻结期160天,地面冻结深度为1.21.4m,冰厚0.5m。桥位处地质情况为:表层为0.52.5m的素填土,其下为卵砾、砂岩、压碎凝灰岩、角砾岩、玄武岩、花岗岩等交替出现,岩石强度为3001500Pa。桥位处基本地震列度为度。3. 编制规范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37-903)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934)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规范CJJ77-98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CJJ45-91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7)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9)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JTJ025-861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013-9511)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 004-8912)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 014-9713)公路桥涵施工规范 JTJ 041-2000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071-98等相应规范4. 技术标准1)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 机动车道数:双向6车道3) 计算行车速度: 60km/h4) 桥梁宽度:41 m,布置形式为2.62m人行道+3.38m非机动车道+(2.5+63.75+2.5 )机动车道+3.38m非机动车道+2.62m人行道 5) 桥面横坡:1.5%6) 桥梁纵断:纵坡2,凸曲线半径7000m7) 设计荷载:城A级,人行道活载3.5KN/m2,非机动车道活载3.5KN/m28) 地震基本烈度为,结构物按度设防9) 设计洪水频率1/300,设计洪水位84.60m5. 工程结构5.1 总体布置 万新大桥全长476.15m,桥梁设计起点桩号为K0+041.64,终点桩号为K0+517.79,跨径布置为(35+18+15+70+160+70+15+16+24+29.15+24)m。其中主桥为自锚式混凝土吊桥,长度330m,跨径为(15+70+160+70+15)m。南岸引桥为(35+18)m两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北岸引桥(16+24+29.15+24)m一跨钢筋混凝土箱梁加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2 主桥1) 结构体系主桥为双索面自锚式混凝土吊桥,主跨为160m,边跨70m,锚固跨15m,全长15+70+160+70+15330m,主梁为五跨连续箱梁,主缆中心距26.5m,吊索沿顺桥向间距5m。2) 主梁主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梁,箱梁标准断面为单箱五室,梁宽41m,梁中心高度2.5m,设双向1.5横坡。箱梁顶板厚度20cm,底板厚度18cm,边腹板厚50cm,中间腹板厚40cm。箱梁内每5m设一道横梁,横梁中间厚度40cm,端部加厚为95cm,横梁内配置2-1615.24mm和2-515.24mm钢绞线预应力束,共42束布置。3) 索塔和基础由于用于小跨径吊桥的传统的门式塔显得矮小,令人压抑,本桥索塔通过在塔柱上设置装饰性避雷针,使门式塔形成富于变化且显得高而挺拔的H型塔。塔柱采用矩形截面,尺寸为2.5mx3.5m。上横梁采用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变截面梁。塔柱为实体断面,上下横梁为箱形截面。根据河床地质条件,基础采用扩大基础。4) 边墩和基础边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双圆柱墩,直径2.0m。基础采用扩大基础。5) 主缆经过经济比较,综合考虑主缆矢跨比对索塔高度、主缆长度和截面、吊杆长度、主梁截面和压应力的影响,主缆中跨矢跨比采用1/6。主缆直径54.3cm,由85根54mm镀锌钢丝绳组成,钢丝标准强度为1960Mpa,主缆由单根连续的钢丝绳绕过全部索鞍形成。主缆架设完毕后用挤圆机挤成圆形,刮涂混炼的HM106密封剂,把主缆表面凹面填平,使主缆表面成为圆滑的凸平面,表面缠包玻璃布,缠好的玻璃布表面用稀释好的HM106密封剂刷涂,最外层刷涂881-Y01聚酯面漆三道。6) 吊杆吊杆采用121x7.1mm镀锌高强平行钢丝,强度为1670Mpa,钢丝束外设PE护套,两端配冷铸锚,由专业厂家生产。吊杆上端通过索夹固定于主缆,下端锚固于主梁的横梁两端。根据所在位置主缆倾角的不同,索夹设计为4种尺寸形式。7) 索鞍塔顶设可滑动索鞍,锚固跨主梁内设两个可滑动索鞍和一个固定索鞍,鞍座一次浇铸成形,采用45号铸钢。可滑动鞍座下设聚四氟乙烯滑板,塔顶设置顶推钢结构装置,以便施工时利用千斤顶实现索鞍偏移。8) 支座主桥梁底均采用GPZ型盆式橡胶支座。5.3 引桥1) 结构体系南岸引桥为(35+18)m两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北岸引桥(16+24+29.15+24)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2) 主梁箱梁采用单箱七室箱形截面,梁宽41m,桥轴线处梁高1.75m,外侧悬臂长3.5m,标准断面顶板厚22cm,底板厚20,边腹板厚40cm,中间腹板厚35cm,梁顶设1.5%横坡。3) 墩台桥墩为4根1.5m钢筋混凝土圆柱墩。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4) 基础墩台基础为扩大基础。5) 支座梁底均采用板式橡胶支座。6施工方法1) 主桥首先施工主塔及边墩扩大基础,翻模施工塔柱和边墩,同时施工临时墩,安装滑动模架,分段同时施工边跨和主跨主梁及锚固跨,分别在锚固跨及主塔附近合龙,全桥共设5个合龙段。安装塔顶索鞍和梁上索鞍,架设主缆。主缆和主梁完成后,安装预制横梁、预制板,张拉主梁内横向预应力筋,安装索夹、并张拉吊杆使主梁脱模,张拉吊杆过程中多次分级顶推塔顶索鞍。引桥主梁同步施工完毕后,进行全桥桥面铺装、护栏、伸缩缝等施工,之后进行最后一遍吊杆张拉,吊杆张拉完毕后进行主缆防腐施工。2) 引桥施工墩台基础施工,浇筑墩柱和桥台,安装支座,在支架上立模、扎筋、浇主梁混凝土,张拉纵横向预应力筋,完成桥面铺装、防撞墙、伸缩缝等施工。7施工关键控制点施工中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执行,另外重点控制以下事项:1)扩大基础:基础底面岩石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基底范围内未出现的软弱夹层,8#墩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部分基础底为风化岩层,经设计及监理同意后继续向下开挖0.52.0m不等,经检验合格后立即用砼垫层进行封闭后再施工基础。2)墩台施工:墩台施工前仔细核对墩台顶标高和支座垫石标高、尺寸。3)支座:支座安装精心,严格按照产品安装要求施工,施工墩台时注意支座预埋件安装。4)主梁支架具有必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担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荷载,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其非弹性变形及地基沉陷的影响。5)预应力筋金属波纹管在使用前严格检查,未使用有锈蚀及沾有油污、泥土或有撞击、压痕、裂口的波纹管。施工中采用钢筋井子架固定波纹管,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置改变,一般直线段约为左右75cm一道固定装置,曲线段加密。6)锚具、锚垫板及螺旋筋,均采用厂家供应的配套产品。7)预应力筋张拉采取双控,即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做为校验,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比较误差应保持在6%以内。严格按照图纸给出的顺序张拉,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钢束张拉完毕后,待应力比较平稳时,及时灌浆,水泥浆标号不低于50号。箱梁顶底板的预应力筋需在箱梁内张拉,进入箱梁内的进人孔应设在每跨跨中顶板无预应力筋处,尺寸不大于60cmx60cm。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进人孔处的钢筋等强度恢复后浇筑混凝土。本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