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儒释道.doc_第1页
苏轼与儒释道.doc_第2页
苏轼与儒释道.doc_第3页
苏轼与儒释道.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兵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即便在被贬生活中,他也过得很惬意。苏轼一生毫无悲哀,是十足的乐天派。苏轼的文化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成为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本文试从苏轼的儒、道、佛交融等三方面来剖析苏轼的生存智慧。一、儒家的积极用世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 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状。究其原因? 是当时政府实施的“ 盐法” 制度造成的。诗人虽不动声色,却早已用幽默的方式把他的忧民之心包孕其中。在身贬黄州之时,苏轼依旧用“含笑的批评”评品政事。如布谷诗:“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诗中的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却因交不起地租遭地主毒打而遍体鳞伤,布谷鸟劝农民脱下破裤过河,殊不知农民有苦难言,怕遍体伤疤让人心寒。在这首寓言诗里,作者用幽默讽刺了虐政对下层人们的戕害。即便在流放岭南时期,苏轼还是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的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综上所论,苏轼有一颗爱民的心,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从人们的利益出发,进而游离于新党和旧党之外,体现了苏轼儒家的积极用世精神。二、佛道的超然出世“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标识牌,政治的沉重打击促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用佛道的超然思想直面人生的厄运。但他对佛道的看法有别于他人,苏轼不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归诚佛门”,而是借助佛道思想渡过难关,以求更高人生境界。首先他是用佛道的思想消解痛苦,但苏轼还有进一步的追求,即通过对自己心灵的感化,达到更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如黄州安国寺记所云:“闭门却扫,收拾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得罪者也。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其次,苏轼对待佛教的态度非常理智,他没有坠入佛门,只是借助佛教思维,对人生作全方位的思考,以便在相互对比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理念。苏轼对佛道采取慎重的态度,取其精华,除其糟粕,从而构建自己的人生准则。苏轼在论修养帖寄子由中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若如此是佛,猫儿狗子,待饱食睡,腹摇鼻息,如土木同岂可谓猫儿狗子已入佛地?”苏轼能够辩证的对待,在批判的同时,他吸收了“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自由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追求。正如苏辙所言:“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后读释氏书,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轼借助佛道的思辨方式,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超越,从而进一步导向了他对现实的超越。三、儒道佛的相互参透古代的许多士大夫,诸如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等,他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无论穷达既能兼济,又能独善。这是由于苏轼能够以豁达的心境面对穷与达,从不计较得与失,苏轼不再从外在的社会准则来评判自己,更多的通过内心来解决。这与苏轼以儒为本,以佛道为用的思想不无关系。苏轼一生遵循儒家积极用世的精神,抛弃了孔子等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迂腐方式;苏轼吸取了庄子追求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独立的个性,否定了其厌恶社会的悲观情调。苏轼学习佛家的达观的处事精神,却没有深陷难懂的教义之中。苏轼能够将政治和生活区别对待,因而当他从政时,总会用儒家思想来作为己的行动准则。当被贬时,他又在佛道思想中得到解脱,并借此作形而上的思考,以开阔自己的心境。“乌台诗案”后的大都作品,词人更多在心灵深处开拓。如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在这首被世人称为“珠穆朗玛峰”的词中,词人把自己塑造矛盾性格人物。词上片写赤壁气贯长虹的场面,时空背景极度开阔,为下文抒怀奠定基调;词的下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矛盾心态。词人用超脱的态度对人生和自我采取自相矛盾的态度,并且折衷于两者之间。江山,美女,功业有历史价值吗?有即没有。世人值得为之努力吗?值得又不值得。周瑜年少建功,而自己却老大无成,难道是词人没有为之奋斗吗?不是,朝廷才是其罪魁祸首。词人在解嘲自己中不动声色地对社会进行了批判。词人并没有因老大无成而绝望,他把自己放到浩瀚的历史时空中拷问自己,很快在历史与现实的互照中,找到了释然自己苦闷心情的答案。总之,苏轼“能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通三教之变,成一家之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