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九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九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九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九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九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成为殖民帝国的两个国家是( ) a.英国、法国b.西班牙、葡萄牙c.荷兰、西班牙d.英国、荷兰2.17-18世纪,英荷、英法之间战争频繁,其目的是为了( ) a.争夺海上霸权b.争夺世界霸权c.争夺欧洲霸权d.争夺殖民霸权3.大国崛起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弃旧图新”指明治政府的改革b.“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c.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d.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4.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 ) a.发展近代工业b.文明开化c.学习西方d.政治平等5.下列对各国在19世纪上半期所出现的历史情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b.美国:奴隶贩子当众毒打和侮辱带着镣铐的黑人奴隶c.法国:巴黎人民高呼:“打到巴士底去!”d.俄国:农奴耶娃一家在田里为主人耕种。6.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b.废除了奴隶制度c.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d.摆脱了民族危机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大力发展教育c.提倡文明开化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8.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 a.18世纪下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19世纪末d.20世纪初9.电磁感应原理在生产与生活中广泛应用,这应该得益于( ) a.法拉第b.爱迪生c.狄塞尔d.贝尔10.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将人类这一理想变成现实最早是在( ) a.1870年、英国b.1885年、德国c.1903年、美国d.1901年、中国1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的是( ) a.爱迪生b.西门子c.法拉第d.卡尔本茨1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工业包括下列( )交通运输业 机器制造业 汽车工业 电力工业 a.b.c.d.13.催生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工业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d.汽车生产线14.下列各项中有关因果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的创制c.发现电磁波电灯的发明d.内燃机的广泛运用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和提炼15.19世纪晚期,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 a.蒸汽机车投入使用b.电动机车的运转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d.汽车的制造和使用16.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中国正是( ) a.康乾盛世时b.鸦片战争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洋务运动中17.前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 “他”的子弹射向( ) a.德国皇储b.俄国沙皇皇位继承人c.奥匈帝国皇储d.匈牙利皇储18.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反映了德国( ) a.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野心b.不满意当时的本国领土的狭小c.对其它帝国主义的不满d.想称霸世界的野心19.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有一项不准确。它是( ) a.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d.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20.排列下列事件的顺序( )凡尔登战役 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意大利参战 萨拉热窝事件 a.b.c.d.二、综合题21.读下列二幅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2)请分别说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 (3)这两种交通工具分别以什么为动力?它们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4)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说出有哪些负面影响?怎样来解决?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思美国内战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臸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 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国家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20年501520101870年3210132318961900年20717301913年1461636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国家名称英国德国美国法国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1)从表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表二中看出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你认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 (4)材料三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它对今天有什么警示?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答案】b 【考点】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 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率先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牢记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率先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2.【答案】d 【考点】血腥的资本积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率先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英国于16世纪末击败了西班牙,取得了大西洋的霸权,成为西欧最大的殖民国家。17-18世纪,英荷、英法之间战争频繁,其目的是为了争夺殖民霸权。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17-18世纪,英荷、英法之间战争的背景。3.【答案】d 【考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日本的发展。依据题干:“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分析,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显然d不符合历史事实;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和意义。4.【答案】a 【考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可以看出大久保利通主张发展近代工业。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5.【答案】c 【考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旅行者号”, “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19世纪上半期美国奴隶贩子当众毒打和侮辱带着镣铐的黑人奴隶;1789年巴黎人民高呼:“打到巴士底去!”;19世纪上半期俄国农奴耶娃一家在田里为主人耕种,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学生要掌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时间,本题难度适中。6.【答案】c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兴起,如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他们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对比掌握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7.【答案】d 【考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俄国改革中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日本明治维新中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两国都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b 【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下半期,世纪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自然科学的新突破,这些为资本主义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代表人物及其发明成果。9.【答案】a 【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法拉第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使电磁感应原理在生产与生活中广泛应用。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10.【答案】c 【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将人类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的理想变成现实。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飞机发明的时间。11.【答案】a 【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的爱迪生凭借个人奋斗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学生还要掌握掌握爱迪生的发明成果,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12.【答案】c 【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工业包括汽车工业和电力工业;由于工业革命中轮船和火车的发明,交通运输业出现;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仔细审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代表人物及其发明成果。13.【答案】c 【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人们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内燃机发明的时间和意义。14.【答案】c 【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它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卡尔本次发明的汽车和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而内燃机的发明提供了动力来源,推动了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和提炼;电磁波的发现,为无线电通信开辟了道路,电力的应用,促使电灯的发明。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代表人物及其发明成果。15.【答案】d 【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次发明了汽车,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美国人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线的方式,促进了汽车业的快速发展。16.【答案】d 【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学习。17.【答案】c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了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塞尔维亚的普林西普向奥匈帝国皇储开枪射击,击毙了费迪南夫妇,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理解。学生还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和结果。18.【答案】a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法国的工业产量高于美、德;20世纪初美、德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二,超过了老牌帝国英国、法国,但是美德所占殖民地比英法少,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反映了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野心,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难度适中。19.【答案】b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一战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学生还要掌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成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0.【答案】b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6年凡尔登战役,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1915年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和结果。二、综合题 21.【答案】(1)图一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图二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2)火车机车:史蒂芬孙;汽车:卡尔本茨。(3)火车机车是以蒸汽机为动力,汽车是以内燃机为动力。意义: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4)负面影响有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大气污染等。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量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避害。 【考点】“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方面的成果,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从图一中看出这是英国的史蒂芬孙制造的以蒸汽为动力的火车机车。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二是三轮汽车,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德国人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的。(2)本题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方面的成果的发明者,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从图一中看出这是英国的史蒂芬孙制造的以蒸汽为动力的火车机车。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二是三轮汽车,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德国人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的。(3)本题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这两种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蒸汽为动力带动机器转动,故图一的火车机车的动力是改良的蒸汽机;图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动力是内燃机。德国人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的图二的汽车。(4)此考查的是交通工具的出现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以我们最熟悉的交通工具为例。可以以汽车为例。大量汽车的使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交通问题等。汽车、飞机等也有噪音污染环境等。关于如何解决,可以自由发挥:规范交通规则,研究探索高效环保的新能源应用,低碳出行,减少尾气排放等。【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对比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和影响。22.【答案】(1)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2)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发展。(3)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4)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学习他国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等。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可知,此内容涉及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依据材料信息: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臸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可知,此内容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依据材料信息: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可知,这是日本明治维新;(2)依据所学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3)依据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学习他国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等。【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列表格对比掌握了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的异同点。23.【答案】(1)从表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英国,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从表二中看出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走在世界前列。出现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