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ppt_第1页
2015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ppt_第2页
2015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ppt_第3页
2015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ppt_第4页
2015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热点命题解读命题点一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命题点二生态文明热点新题预测 热点命题解读命题点一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 我国的环境形势 我国的资源 生态环境方面的现状是什么 自然资源总量大 种类多 但人均占有量少 开发难度大 这是我国的资源状况 从总体上看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 部分地区有所改善 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不容乐观 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 我国人口过度增长 工业化进程加快 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特别是空气污染严重 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 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必然要求 3 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4 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 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相一致的 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1 我国是一个高能耗国家 需要逐步向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新的发展模式转变 2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3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4 是落实保护环境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 我国建立最严格的大气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 体现了哪些发展理念 1 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理念 2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3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 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1 国家 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用法律制度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鼓励创新 用先进的科技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具有全球视野 加大开发力度 吸收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 2 个人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积极投身循环经济的建设 积极宣传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主动选择低碳 循环利用的消费品 支持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的发展 治理大气污染 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应该怎样做 1 国家及政府部门 坚持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鼓励创新 用创新推动节能减排 进一步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为治理雾霾天气提供法律依据 加大监管力度与惩治力度 大力发 展公共交通事业 宣传雾霾天气的危害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 企业 提高法律意识 遵守法律法规 不违规向大气排放废气 增强责任意识 树立环保意识 承担起企业对国家 社会的责任 加大技术革新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 青少年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普及雾霾的相关知识 倡导绿色生活 自觉践行低碳生活 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坐公交车 不焚烧垃圾 不燃放鞭炮 发现企业随意排放废气行为要及时举报等 命题点二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发展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1 这是由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 环境 资源问题 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是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需要 4 是维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需要 5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 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6 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 只有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协调发展 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2 生态文明建设能为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4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5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神境界的体现 最严环保法 出台的原因 1 我国环境形势仍相当严峻 最严环保法有助于遏制环境污染的趋势 2 环境污染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加大打击力度 符合法律的要求 体现了法律的本质 3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最严环保法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召开说明了什么 1 我国坚持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 我国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 党和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 党和政府坚持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保护环境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我们倡导环保理念 落实环保行动 怎样理解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环境问题 其本质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 人与人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问题 2 我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 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保护生 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 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加快经济发展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决不能把环保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3 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出一条投入少 产出多 科技含 量高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小 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 引导人们养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新形势下 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3 加大环保科技攻坚力度 支持发展环保产业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等 建设美丽中国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 1 行政手段 坚持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要把资源消耗 环境损害 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水资源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制度 2 法律手段 实施依法治国 加强环境立法执法 依法保护环境 3 科技手段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开发新能源 节能减排 4 宣传手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 环保意识 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作为青少年 你打算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出哪些贡献 1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2 积极参加各种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 3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注重环保购物 倡导绿色消费 4 从小事做起 自觉履行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义务 5 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 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等 热点新题预测2014年8月4日 北京市正式对外发布 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方案 试行 根据方案 未来6年的时间里 将有越来越多的高污染燃料与物质退出北京的历史舞台 这一举措 符合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不利于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 会严重影响市民的生产与生活 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 B C D C 2014年7月16日 为了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和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防治大气污染 做好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工作 五部委联合制定了 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 方案 这一 方案 的出台 能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 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 B C D C 情景一 有的同学在洗手后 不关水龙头 任水流淌 情景二 看到有的同学经常乱扔垃圾 小明自动当起了卫生监督员 请你针对上述情景中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1 情景一中洗手后不关水龙头的行为是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是错误的 没有履行公民节约资源的义务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也违背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 2 情景二中小明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小明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勇于承担公民的责任 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2014年7月11日晚7点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 发展绿色矿业 建设绿色矿山 分论坛在贵阳隆重举行 国土资源部作为矿产资源主管部门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 在资源保护 节约资源 生态补偿 严格监管 责任考核等方面 不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积极构建矿山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新机制 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1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大计 有利于牢固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养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