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高二历史中2019届高三历史5月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1.钱穆认为,中国政制之演进,约得三级。第一级,“由封建而跻统一”;第二级,“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第三级,“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从演进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A. 政权统治基础逐步扩大化和民众化B. 推行科举制是士人政府形成的标志C. 共同趋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 儒家思想正统化影响三级政制演变【答案】A【解析】【详解】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第一级是分封制结束,郡县制出现,第二级察举制,第三级是科举制。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基础进一步扩大,由封建政权走向士人政权再走向科举选官,这有利于普通民众参与政治,体现了政权基础,逐渐走向大众化民众化的特点。故选A。推行科举制从隋朝开始,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历史上即被称为士人政府,所以B错误。C趋向只是第一级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不能代表全部,排除C。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就成为正统思想,当时处于第二级,不能影响到第一级,故D错误。2.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 中原人口的日渐流失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 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答案】D【解析】【详解】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漕运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元明清时期,都城在北方,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影响漕运方向,故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B与漕运方向的转变无直接关系,排除;国家疆域扩大与漕运方向的转变无直接关系,排除C。3.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习俗,早在唐朝饮茶之风已经形成。中国人饮茶讲究“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朴实故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这体现了A. 佛家静修觉悟的心性B. 儒家思想渗入日常生活C. 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D. 士人阶层追求享乐之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茶事过程中贯穿了儒家“中庸之道”“行俭之德”“明伦之礼”“谦和之行”,说明儒家思想对饮茶生活的渗入,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佛家静修觉悟的心性,选项A排除;材料强调饮茶过程中体现的理念,与道家养生理念无必然联系,选项C排除;材料中“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习俗”,未特指士人阶层,选项D排除。4.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 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意义,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在外国公使看来,是“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等,可知这个事件是五四运动。据此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是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是中共诞生的影响,排除。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概况及影响【名师点睛】关于五四运动的认识与理解,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5.下表为1942年国家资本企业与私人资本企业类别比较表。据此可知企业类别国企%民企%企业类别国企%民企%水电8911木材/建筑496冶炼9010化学7525机械制造7327饮食2377电器制造8911纺织4951A. 日本侵华导致中国后方轻工业衰退B. 抗战时期后方工业结构趋于合理化C. 国家资本服务于长期抗战的需要D. 抗战时期私营企业遭到空前打击【答案】C【解析】【详解】1942年国企与私企比较表格中呈现的信息是,在与国防相关的重工业中,国企占了绝对优势,私人企业在生活和轻工业占的比例相对就多一些,结合当时国内外环境可知这一状况适应了“战时”要求C项正确。本题材料信息中得不到轻工业的“衰退”A项错误;这种重工业为主的结构更适合战争形势B项错误;私营企业少是近代中国国情特别是日本的侵略造成的,D项不符合本题比较的意图。6.毛泽东曾说:“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也是错误的。因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的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毛泽东意在强调A.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B.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主力军C. 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作用要结合D. 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C【解析】“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说明工人和农民结合的作用,C正确;A、B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D属于中国革命道路。7.1953年后,中共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有偿地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质变”。这一方式A. 利于减少对生产的冲击B. 全盘借鉴苏联经济模式C. 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所有制上的转变,更能被资本家接受,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即这一方式有利于减少对生产的冲击。故答案为A项。苏联没有实行这一方式,排除B项;这一方式属于三大改造,此前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已经完成,排除C项;这一方式对国民经济比例没有影响,排除D项。【点睛】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大改造中,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确定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方式,在一定年限内让资本家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得一部分利润,逐步把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总体上看减少了对生产的冲击。8.公元前425年上演的阿卡奈人戏剧中写到,“我们定好了今天开公民大会,而这个会场却还是空空如也。大家还在市场里蹭来蹭去,躲避那条涂着赭石粉的赶人索”。公元前392年上演的公民大会妇女则提到,当妇女女扮男装参加公民大会达到开会的法定人数时,真正的雅典男性们抱怨自己来得太晚了,没有领到薪水。材料反映出当时雅典A. 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B. 人文精神已深入人心C. 城邦凝聚力日渐削弱D. 民主体制潜藏着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包含两层材料,其主旨分别是:公民参与公民大会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公民大会变成了获取薪水的途经,失去了参与城邦民主的热情。因此,可知城邦民主体制潜藏着危机,选项D正确。材料中提到,妇女需要女扮男装,方可参与公民大会,因此可知妇女的社会地位依旧不高,选项A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人文精神和城邦凝聚力的信息,选项B和C错误。9.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A. 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B. 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D. 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孟德斯鸠认为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法律保护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即是在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分权制衡以及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信息,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强调的是人身自由而非强调政治自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0.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A. 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B. 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C. 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D. 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作为老牌殖民帝国,在战后的十五年里崩塌殆尽,图中英国老人不光左脚在小心翼翼地试水温,右脚更是绑着一个沉重的船锚,反映出英国事实上对于融入欧洲依旧持有疑虑态度,故B项正确。A项,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来说吸引力与疑虑并存,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英美关系,排除。D项,题干与欧洲对抗美苏争霸无关,排除。11.据史料统计,二战结束后至1989年,苏联共向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49个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约1490亿美元贷款,这个规模大致相当于苏联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总量的8%左右,远远超过美、英、法等国对外援助与国力的对比。下面解读合理的是A. 苏联和这些受援国经济一体化程度高B. 对外援助为苏联商品打开广阔国际市场C. 被援助国家与苏联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D. 被援助国家与苏联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共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贷款,促进了受援国的发展,也为苏联提供了投资场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刺激苏联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故C项正确;苏联和援助的国家并不是经济一体化组织,排除A;苏联的对外援助使苏联在获取一定战略主动权的同时,也成为国家沉重负担,多数资金都有去无回,B错误;苏联援助的都是穷国,政治风险极高,偿还债务的能力差,或不讲信用的政权,被援助国家并没有与苏联结下深厚友谊,如埃及、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排除D。12.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B.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C. 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D. 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能力。从联邦的世界到世界的联邦,说明世界的发展需要各个国家的合作。A项与史实不符合,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不是客观存在。B项是无关项,C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变化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13.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材料三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准“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这反映了经济学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准扶贫”的本质及现实意义【答案】(1)特点:分类定级,分类扶持;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2)政府态度: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变迁;从自由放任主义到凯恩斯主义(或国家干预主义)。措施: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3)本质: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执政为民,领导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意义:是真正消除贫困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全球反贫困实践提供借鉴(任意3点)【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得出分类定级,分类扶持;根据“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得出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根据“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得出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根据“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得出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2)政府态度:根据“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得出从不干预到干预。变迁:根据所学可知,反映了经济思想从自由放任主义到凯恩斯主义。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即可,即直接救济;以工代赈;社会立法,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3)本质:联系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分析回答,即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执政为民。意义:根据“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得出是真正消除贫困的有效路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还可从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角度分析总结。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45年2月,雅尔塔,尤索波夫宫“当我说我们把斯大林元帅的健康视为我们大家的希望和心中最珍贵之物时,这丝毫没有夸大,也决非词藻华丽的恭维。历史上有过许多征服者,但其中极少政治家,大多数都在战后的纷扰中丢掉了胜利果实。发现自己与这样一位不仅在苏联闻名而且誉满全世界的伟人保有友好和亲密的关系,使我走在这个世界上勇气和希望倍增。”丘吉尔为斯大林祝酒词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对丘吉尔为斯大林祝酒词进行解读。【答案】解读:表面上看,丘吉尔对斯大林元帅极为恭维,因为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英、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盟友关系但这段祝酒词属于外交辞令,不完全符合丘吉尔首相的内心想法。二战结束之后美英与苏联迅速从盟友走向对手,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对斯大林为首的苏联社会主义充满敌视。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世界进入到”冷战”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战期间及战后的英苏之间的关系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材料反映了1945年2月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会议期间对斯大林的一段祝酒词。材料“当我说我们把斯大林元帅的健康视为我们大家的希望和心中最珍贵之物时,这丝毫没有夸大,也决非词藻华丽的恭维自己与这样一位不仅在苏联闻名而且誉满全世界的伟人保有友好和亲密的关系,使我走在这个世界上勇气和希望倍增”,表达了丘吉尔对斯大林恭维的态度,传递其祝愿斯大林健康的友好和亲密的关系。解题时,首先通过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认识理解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其次,依据审题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即依据材料及所学、解读丘吉尔的祝酒词;再次,联系材料中此祝酒词的内容及发表的背景,概括说明祝酒词直接表达的思想及相关因素,然后结合战后英苏关系的变化,分析其“外交辞令”的本质及其两国关系的依据,表述成文。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类型的试题,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语言准确等,答案具有一定开放性。请考生在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0)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驯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捕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帝改革意义。【答案】(1)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2)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恢复和发展;减少地方行政开支;有利于中央集权。【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中说,建文帝“发布宽刑省狱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省并州县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归纳可得,其改革主要是四个方面,宽刑狱,轻赋税,并州县,削宗藩。(2)建文帝改革的意义应紧密结合其措施进行分析,减轻刑罚有助于缓解明初紧张的政治气氛,巩固统治;轻赋税自然刺激了江南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精兵简政有效削减了地方开支,节省财政,削藩虽未成功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央集权。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建文帝改革内容、意义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1946年国民政府接收西沙群岛并派海军赴南海诸岛立碑、测绘地图、厘定岛屿滩礁名称,12月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南海中属于中国领土的四个群岛及其附属岛、礁名称。1947年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讨论并批准了“加紧建设西南沙群岛力保主权而固国防”的提案,并进行实质性的策划。黄俊凌20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维护南沙群岛主权的斗争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就国际争端提出的“共同开发”的构想,构成了中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新思路的雏形。1988年中国外交部发表的关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备忘录指出:“中国主张将南沙群岛问题暂时搁置一下,将来商量解决。”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领导人在访问南海周边国家时,多次阐明对南海争端的原则立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99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此后又批准了公约,宣布了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布了领海基点。1998年中国颁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国有了覆盖所有管辖海域的基本法律。19871996年,我国先后对南沙海域进行油气物探调查。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准进行南海海域勘探。郭渊20世纪9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维护(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初期中国国民政府在南海海域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对南海问题的新举措及其国际意义。【答案】(1)措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辖;进行国防和经济建设。(2)举措: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加强海洋立法;进行经济开发。意义:有利于区域稳定和世界和平;为解决邻国领土争端提供了新原则。【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省管辖。1946年国民政府接收西沙群岛并派海军赴南海诸岛立碑、测绘地图、厘定岛屿滩礁名称,12月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南海中属于中国领土的四个群岛及其附属岛、礁名称。1947年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讨论并批准了“加紧建设西南沙群岛力保主权而固国防”的提案,并进行实质性的策划。”进行归纳概括其措施为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辖;进行国防和经济建设。(2)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就国际争端提出的“共同开发”的构想,构成了中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新思路的雏形。1988年中国外交部发表的关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备忘录指出:“中国主张将南沙群岛问题暂时搁置一下,将来商量解决。”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领导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团队绩效考核与激励方案模板
- 农业协作项目质量保证责任承诺书(8篇)
-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搭建模板人力资源管理
- 工作说明书标准写作流程文件记录模板
- 中国螺旋脱气阀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网络购物售后保障承诺函8篇
- 中国突边螺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6年国家电网高校毕业生招聘(其他专业)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中国珍珠风景画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石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9-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九章(20190403)【已改格式】.课件电子教案
- 易经中的人生智慧-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发展课件
- 社区工作者经典备考题库(必背300题)
- 2023年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上海科技大学自荐信模板5篇
- 无糖食品课件
-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方案
- 会展业的法律法规
-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5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全套完整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