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室内覆盖模版v1.doc_第1页
LTE室内覆盖模版v1.doc_第2页
LTE室内覆盖模版v1.doc_第3页
LTE室内覆盖模版v1.doc_第4页
LTE室内覆盖模版v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编号 工程编号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 集成单位 集成单位 有限公司 方案负责人方案负责人 签名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二二 一一年一一年 月月 日日 大厦分布系统情况一览表 集成商 有限公司 工程编号 网建 工程名称 大厦 LTE 室内覆盖新建 改造工程 建设方式 改造单路 新建双路 改造双路 改造原有 POI 双路 改造一路 新增一路 工程地址 徐汇区桂平路100号 近漕宝路 行政区 徐汇区 区域 内环内 内外环间 外环外 郊环外 建筑物类型 办公楼 经纬度 E 121 40153 N 31 16633 地上楼宇层数 27层 功能 地下楼宇层数 1层 功能 裙楼 6层 功能 楼宇总高度 115m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覆盖面积 前期是否POI 是 否 前期POI牵头运营商 前期是否移动2G覆盖 是 否 前期是否移动TD覆盖 是 否 前期是否建设移动WLAN 是 否 WLAN建设方式 独立布点 合路建设 用户数 WLAN热点区域 电梯覆盖方式 电梯井加天线 电梯厅加天线 其它 方案设计人 联系电话 覆盖需求 覆盖区域 功能 未覆盖区域 功能 未覆盖区域原因 业主不允许覆盖 其它原因 测试人员 测试时间 GSM900 覆盖 LAC 6181 CI 12381 TD 覆盖 LAC CI 原有布线系统情况原有布线系统情况 GSM900 基站类型基站类型 宏蜂窝 微蜂窝 机房位置 1F 机房 基站输出功率 dBm 38 分区数量 分区方式 1 3 层为 1 小区 4 5 层为 2 小区 采用有源器件数量 安装位置 采用布线系统方式 纯无源 射频放大 光缆 其它 边缘场强电平 dBm 75 其它说明 1 天线最大输出电平 12 7dBm 位置 ANT 3 1F 2 天线最小输出电平 3 4dBm 位置 ANT 1 10F 3 离窗口最近的天线的输出电平 4 1dBm 距窗口距离 15M TD SCDMA 系统 系统 综合站型 S3 3 A 频段载扇数 F 频段载扇数 厂商 华为 大唐 新邮通 设备型号 PCCPCH 功率 32dBm RRU 数 5 A 频段直流 RRU 数 A 频段交流 RRU 数 F 频段直流 RRU 数 F 频段交流 RRU 数 机房位置 1F 机房 机房性质 新增 利旧 是否共 2G 机房 是 否 GPS 天线安装位置 辅楼 6F 楼顶 GPS 馈线长度 115m GPS 馈线材料 1 2 馈线 分区数量 分区方式 1 3 层为 1 小区 4 5 层为 2 小区 设计边缘场强电平 PCCPCH dBm 80 是否新增天线点位 是 否 新增点位数量 增加原因 仅改造填写 TD 合路器数 5 其它说明 1 天线最大输出电平 7 9dBm 室内板状天线 位置 ANT 2 L1 8F 2 天线最小输出电平 1 3dBm 室内全向天线 位置 ANT 1 2F 3 离窗口最近的天线的输出电平 2 5dBm 距窗口距离 15M 布线系统设计情况布线系统设计情况 LTE 系统系统 机房位置 1F 机房 基站输出功率 dBm 分区方式 载频配置 RRU 数量 设计边缘场强电平 dBm 其它说明 1 天线最大输出电平 12 7dBm 位置 ANT 3 1F 2 天线最小输出电平 3 4dBm 位置 ANT 1 10F 3 离窗口最近的天线的输出电平 4 1dBm 距窗口距离 15M 采用天线总数 166 副 138 副全向天线 28 定向板状天线 工程总造价 平均每平方米造价 一审日期 结论 一审人员 二审日期 结论 二审人员 特别情况说明特别情况说明 1 目 录 1概述概述 1 1 1楼宇情况介绍 1 1 1 1楼宇地理环境 1 1 1 2大厦建筑情况 1 1 2现网无线环境 2 1 2 1GSM 室外 DT 测试 3 1 2 2GSM 室内 CQT 测试 4 1 2 3GSM 测试结果分析 5 1 2 4TD SCDMA 室外 DT 测试 5 1 2 5TD SCDMA 室内 CQT 测试 6 1 2 6TD SCDMA 测试结果分析 7 1 3建设规模及目标 7 1 4工程投资 8 2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 8 3接入系统及设计指标接入系统及设计指标 9 3 1接入系统及相应工作频段 9 3 2接入系统设计指标 9 4室内分布系统现状室内分布系统现状 11 5设计方案说明设计方案说明 12 5 1方案设计原则 12 5 2TD SCDMA 信源选择 12 5 2 1信源选择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 5 2 2分区原则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 5 2 3分区策略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 5 3天线安装 14 5 4性能分析 14 5 4 1干扰分析 14 5 4 2覆盖能力分析 15 5 4 3泄漏分析 15 6设备性能指标设备性能指标 15 7系统安装说明系统安装说明 18 7 1分布系统安装要求 18 7 1 1天线安装要求 18 7 1 2馈线安装要求 18 7 1 3有源设备安装要求 20 7 1 4无源器件安装要求 20 7 1 5GPS 系统安装要求 20 7 1 6标签及标识要求 21 7 2电源系统及接地防雷技术要求 22 2 7 2 1GSM 光端机及 RRU 供电要求 22 7 2 2防雷与接地要求 23 8设备材料清单设备材料清单 24 9预算预算 1 10 图纸图纸 1 1 1概述概述 1 1楼宇情况介绍楼宇情况介绍 1 1 1 楼宇地理环境楼宇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所在区县和周边道路 周围环境情况等 大厦位于闵行区汇臻路 980 弄 是一高档居民住宅大厦 大厦北靠鲁南 路 南临跃进河 东接新蒲泾河 图 1 1 1 大厦外观效果及地理位置示意图 1 1 2 大厦建筑情况大厦建筑情况 建筑情况需说明楼宇各种属性 包含楼宇建筑面积 高度 层数 功能 建筑结 构 功能区域划分 人流量等信息 大厦总面积大约 52000 平方米 地下室建筑面积大约 3700 平方米 建 筑分主楼和裙楼 主楼高度为 115 米 裙楼为 6 层 约 9000 平方米 绿化环境 优美 以后将是科研设计 科技产业及科技贸易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优质的 软件服务设施 兴园科技广场 以钢筋混凝土和石膏墙结构为主 大厦共有 28 层 其中地上有 27 层 地下有 1 层 B1F 层为车库和设备房 1F 为大堂和办公 2F 3F 为办公 餐厅 4F 27F 为办公 总建筑面积约 5 2 2 万平方米 兴园科技广场 1F 6F 层高约 4 5 米 6F 27F 层高约 4 米 总高约 115 米 楼层情况说明见下表 表 1 1 1 大厦移动通信覆盖范围统计表 楼层名称用途面积覆盖情况 地下B2 B1F停车库3300m2 2全覆盖 1F营业厅3300m2 全覆盖 2 3F营业厅2900m2 2全覆盖 4F餐厅2900m2全覆盖 5 10F机房 办公1500m2 6全覆盖 11 18F办公1500m2 8全覆盖 地上 19 20F办公1200m2 2全覆盖 总计2242000m2 表 1 1 2 大厦移动通信覆盖电梯情况统计表 编号功能运行区间停靠楼层机房位置共井情况覆盖要求 L1 L2客梯1F 17F1F 17F不共井独立井道覆盖 L3 L4客梯B2F 20FB2F 20F不共井独立井道覆盖 L5货梯B2F 20FB2F 20F不共井独立井道覆盖 L6货梯B1F 4FB1F 4F不共井独立井道覆盖 大厦共有 6 部电梯 独立井道 在电梯井道内安装天线进行覆盖 1 2现网无线环境现网无线环境 现网无线环境测试应包括 GSM 和 TD SCDMA 两部分 分别通过 DT 和 CQT 对楼宇的覆盖现状摸底 方案应提供大厦内的 DT 测试图 大厦周边道 路的 DT 测试图 覆盖范围内楼宇的主要楼层的 CQT 测试表 GSM 系统测试 图应包括覆盖电平和通话质量 TD SCDMA 系统应包括 PCCPCH 的 3 RSCP C I 等数据 外部覆盖环境 提供建筑周围宏站的技术参数 相对位置等信息 宏基站 信息应包括各宏站的位置 距建筑距离 站高 阻挡情况 归属交换机等技术 参数情况 内部电磁环境 应提供楼宇内部信号覆盖情况 如是否已建室内分布系统 是否满足覆盖的指标要求 附测试数据 图表 对已建室内分布系统的站点 应对原覆盖系统存在覆盖问题 弱覆盖或泄漏信号过强 具体说明情况及原因 1 2 1 GSM 室外室外 DT 测试测试 大厦周围就近的基站主要有鲁汇 三先等 图 1 2 1 大厦周边 2G 宏站示意图 大厦号站名方位角 高度 LACCIBCCH TRx每线话务量 G607023鲁汇 324035m Erl 线 G607013三先 324030m Erl 线 表 1 2 1 GSM 周围各大厦基站信息表 大厦周边道路 大厦北面为鲁南路 西面为一在建的规划马路 室外宏站 覆盖总体来说较好 其中大厦北面比大厦西面覆盖效果更好一些 大厦北面接 收电平大多在 45dBm 65dBm 范围内 通话质量一般为 0 1 级 主要由鲁汇 3 覆盖 而大厦西面由于有建筑物的阻挡 相对于北面来说要差许多 接收电 4 平大多在 65dBm 85dBm 之间 大厦 GSM DT 测试记录 1 场强统计 附各关键层测试结果图表 2 语音质量统计 附各关键层测试结果图表 3 BCCH 统计 附各关键层测试结果图表 1 2 2 GSM 室内室内 CQT 测试测试 提供覆盖范围内楼宇的主要楼层的 CQT 测试表 对 大厦部分楼宇进行了抽样 CQT 测试 CQT 测试统计见下表 表 1 2 2 GSM CQT 测试统计表 测试点 呼叫次 数 94dBm 未接 通 掉话次 数 话音断续 背 景噪音 通话质量 CQT 详细拨打数据见下表 表 1 2 3 GSM CQT 测试数据表 测试地点 具体 位置 LACCI BCCH 电平值 dBm TCH 通话质量 1 层1F 走廊话音断续 1 层 1F 大厅 中央 掉话 2 层2F 走廊掉话 5 测试地点 具体 位置 LACCI BCCH 电平值 dBm TCH 通话质量 1 2 3 GSM 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室外 DT 测试和室内 CQT 测试可知 由于大厦周围室外宏站主要位于 北面 导致大厦内部的信号大体呈北强南弱的趋势 这些都造成整个楼宇覆盖 效果差异较大 再加上楼宇结构对信号衰减较大 因此虽然大厦室外区域总体 上覆盖较好 但是 GSM 移动信号在部分楼内的覆盖依然很差 甚至有少数区 域处于脱网状态 大厦内电梯大多没有信号 地下室也存在很多盲区 1 2 4 TD SCDMA 室外室外 DT 测试测试 大厦周围就近的 TD 基站主要有鲁汇 三先等 图 1 2 2 大厦周边 TD 宏站示意图 大厦号站名方位角 高度 LACCIBCCH TRx每线话务量 T192023鲁汇 324035m Erl 线 T192013三先 324030m Erl 线 6 表 1 2 4 TD 周围各大厦基站信息表 楼宇周边道路 大厦北面为鲁南路 西面为一在建的规划马路 室外宏站 覆盖总体来说较好 其中大厦北面比大厦西面覆盖效果更好一些 大厦北面接 收电平大多在 45dBm 65dBm 范围内 通话质量一般为 0 1 级 主要由鲁汇 3 覆盖 而大厦西面由于有建筑物的阻挡 相对于北面来说要差许多 接收电 平大多在 65dBm 85dBm 之间 楼宇内 由鲁汇 3 覆盖 由于大厦内部的信号主要是从北面的鲁汇 3 辐射过 来 所以大厦内部的信号也大体呈北强南弱的趋势 北侧的信号大部份在 45dBm 65dBm 之间 通话质量大多为 0 1 级 而南部的信号由于大厦楼宇 的阻挡 所以内部信号一般 接收电平大部分在 65dBm 85dBm 范围内 通 话质量一般都为 0 4 级 有部分区域甚至只有 6 级 楼内部分区域存在盲区 大厦 TD SCDMA DT 测试记录 大厦内部 PCCPCH RSCP 电平测试情况见下图 附各关键层测试结果图表 大厦内 PCCHPCH C I 测试情况见下图 附各关键层测试结果图表 大厦外部 PCCPCH RSCP 电平测试情况见下图 附各关键层测试结果图表 大厦外 PCCHPCH C I 测试情况见下图 附各关键层测试结果图表 1 2 5 TD SCDMA 室内室内 CQT 测试测试 提供覆盖范围内楼宇的主要楼层的 CQT 测试表 对 大厦部分楼宇进行了抽样 CQT 测试 CQT 测试统计见下表 表 1 2 5 TD SCDMA CQT 测试统计表 测试点 呼叫次 数 80dBm C I 0dB 地下室 电梯等封闭场景 PCCPCH RSCP 85dBm C I 3dB 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 在室外 10 米处应满足 PCCPCH RSCP 95dBm 或室内分布外泄的 PCCPCH RSCP 比室外宏站最强 PCCPCH RSCP 低 10dB 块差错率目标值 BLER Target 话音 1 CS64k0 1 1 PS 数 据 5 10 3 WLAN 系统指标要求 边缘场强大于 75dbm WLAN 信号覆盖的 99 区域内 WLAN 的接入成功率大于 95 SIM 或 WEB WLAN 信号覆盖的 99 区域内 WLAN 的连接速率大于 2Mbps WLAN 信号覆盖的 99 区域内 WLAN 的传输速率大于 1Mbps 单用户 Ping 时延 Ping AC 小于 50ms AP 间馈线系统的隔离度 120dB 4 TD LTE 系统指标要求 覆盖指标要求 要求覆盖区域内满足 RSRP 105dBm 的概率大于 90 11 承载速率目标 小区吞吐量 在支持 MIMO 情况下 室内单小区采用 20MHz 组网时 要 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 30Mbps 8Mbps 下行 上行 采用单小区 10MHz 双频点异频组网时 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 15Mbps 4Mbps 下行 上行 边缘速率 要求在 20MHz 带宽 10 用户同时接入 小区边缘用户速率约 1Mbps 250Kbps 下行 上行 4室内分布系统现状室内分布系统现状 对于已建室内分布的楼宇 应提供原室内覆盖系统的相关信息 包括原 布线系统的类型 有源 无源 收发分缆 共缆 是否进行过 TD 改造 原系 统电梯覆盖方式 原布线系统结构图 原系统天线安装位置和原系统的信号泄 漏情况 泄漏区域 泄漏电平和泄漏原因 同时还应提供原室内覆盖系统使用 器件的设备性能指标 如原室内覆盖系统采用 WLAN 合路方式 应提供 WLAN 合路方式 合路 器器件指标说明 如原室内覆盖系统采用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合路的建设方式 应写明牵头 运营商 并提供原 POI 的技术指标和内部结构图 本楼宇 2002 年建设上海移动 GSM 室内布线系统 原系统采用 GSM BS240 主设备 O4 配置 原系统共采用 2 套有源光放 布线系统为收发共缆系 统 布线系统于 2007 年进行过 TD SCDMA 改造 采用华为 DNB6200 S3 3 配置 共设置 4 个 RRU 原系统对楼宇内部全部进行覆盖 包括 4 个电梯 采用独立 井道覆盖方式 BTS B2 4F 光纤直放 站近端机 耦合器 光纤直放 站远端机1 5 18F 光纤直放 站远端机2 19 45F 12 图 4 1 大厦原有 2G 系统结构图 图 4 2 大厦原有 TD SCDMA 系统结构图 其中 2G 光放远端 1 RRU1 和光放远端 2 RRU3 分别安装在 12F 和 32F 弱 电井中 RRU2 RRU4 分别安装在 16F 和 40F 弱电井中 楼宇原 GSM TD SCDMA 系统覆盖效果良好 通过路测结果 未见明显 泄漏 对于原要求进行对原有分布进行双路改造的 但合路存在严重多系统干 扰 如多运营商 POI 多系统共存等场景 或者双路改造确实实施有困难的 需 要变更建设方式的站点 应结合具体的测试 在分布系统 扫频图等基础上进 行深入分析 充分说明变更建设方式的理由 原室内覆盖系统使用器件的设备性能指标详见下表 附图表或列附件 5设计方案说明设计方案说明 5 1方案设计原则方案设计原则 1 TD LTE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 网络性能 改造难 度 投资成本等因素 体现 TD LTE 的性能特点并保证网络质量 且不影响现 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室内分布系统使用双路建设方式能充分体现 MIMO 上下行容量增益 13 在 TD LTE 规模试商用网工程中应根据物业点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业务需求 改 造难度等因素 分别选择适当比例的新建 改造场景部署双路室分系统 3 TD LTE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 GSM TD SCDMA WLAN 和 TD LTE 共用的需求 并按照相关要求促进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共享 多系 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应满足要求 避免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4 TD LTE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坚持室内外协同覆盖的原则 控制好室内 分布系统的信号外泄 5 TD LTE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 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 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 通过小区分裂 增加载波 空分复用等方式快速扩容 满足业务需求 6 TD LTE 室内分布系统使用 E 频段 与室外宏基站采用异频组网方式 室内小区间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 7 TD LTE 与 TD SCDMA E 频段 共存时 应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 避系统间干扰 8 TD LTE 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 多天线 小功率 的原则进行建设 电 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5 2TD LTE 信源选择信源选择 本工程采用分布式基站 BBU 5 个 RRU 作为信源 配置为 O1 载波带宽 为 20MHz 5 3RRU 覆盖规划覆盖规划 双路建设方式 填写 RRU 对应覆盖区域 本工程共新增 7 个 TD LTE RRU 对应覆盖区域如下 RRU 序号覆盖区域 RRU719 20F 电梯 RRU616 18F RRU513 15F RRU410 12F 14 RRU37 9F RRU24 6F RRU1B1 3F 表 5 3 1 RRU 分区示意图表 单路建设方式 填写 RRU 对应覆盖区域 本工程共新增 3 个 TD LTE RRU 对应覆盖区域如下 RRU 序号通道号覆盖区域 RRU1119 20F 电梯 RRU1216 18F RRU2113 15F RRU2210 12F RRU317 9F RRU321 6F 表 5 3 2 RRU 分区示意图表 5 4天线安装天线安装 根据信源功率和覆盖范围选取合适的天线安装位置及相应的天线美化技术 位置利旧天线移位天线新增天线小计 几层 几层 几层 几层 总计 表 5 3 3 天线统计一览表 具体天线安装位置详见图纸 070190022Y WX 03 15 5 5性能分析性能分析 5 5 1 干扰分析干扰分析 对合路系统的干扰进行分析 干扰分析应包括杂散干扰 阻塞干扰 发信 机互调干扰和布线系统互调干扰 如布线系统为 WLAN 合路建设 干扰分析应 包括 WLAN 布线系统的合路方式 组网方式应满足干扰分析要求 根据干扰分析提出 符合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的合路器件指标要求 包括合路器端口 端口频段 方 案选用的器件应满足分析结果要求 5 5 2 覆盖能力分析覆盖能力分析 为了确保各个系统 各个区域的覆盖质量 方案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区 域 对各个频段的信号做了覆盖模拟测试 本方案模拟测试信号源选择为 GSM900M TD SCDMA TD LTE 频段信 号 信号源输出分别为 GSM 5dBm TD SCDMA PCCPCH 输出 5dBm TD LTE RSRP 输出 15dBm 具体模测结果详见图纸 070190022Y WX 10 根据模拟测试结果 楼宇内部覆盖通过布线系统设计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 求 模测工作照片 此处请附模测工作照片 5 5 3 泄漏分析泄漏分析 根据模测结果 本系统设计在 TD LTE RSRP 室内覆盖边缘场强要求达到 105dBm 的前提下 满足在室外 10 米处 RSRP 115dBm 6设备性能指标设备性能指标 1 室内定向板状天线 16 频率范围824M 960M 1710 2500M 频带宽度140MHz 460 MHz 电压驻波比 1 4 824 960 1 5 1710 2500 增益7 1dBi 极化形式垂直 输入阻抗50 最大功率100W 闪电保护直流接地 接口形式N female 互调16 dB 2 室内全向吸顶天线 频率范围800 960MHz 1710 2500MHz 驻波比 1 4 增益2 1dBi 极化形式垂直极化 E 面半功率波瓣宽度180 H 面半功率波瓣宽度360 功率容量50W 接地形式直流接地 输入接口N female 输入阻抗50 外径 200 78 直径 高度 重量450g 3 宽频带功分器 二功分器三功分器四功分器 频率范围800 960MHz 1710 2500MHz 分配损耗3dB4 77dB6dB 插入损耗 0 25dB 0 3dB 0 4dB 带内波动 0 3dB 0 3dB 0 3dB 相位差 5 5 5 特性阻抗50 驻波比 1 2 承受功率 100W 互调 120dBc 外型尺寸220 45 25mm220 65 25mm220 65 45mm 端口类型N female 工作环境温度 40 70 工作环境湿度 95 4 宽频带耦合器 17 耦合特性 耦合度 参考输入 dB隔离度 dB 耦合 损耗 dB 806 960 1710 188 0 2400 250 0 806 1880 1880 2500 6dB1 56 0 0 56 0 0 56 0 0 528min24min 10dB0 710 0 0 910 1 0 710 1 0 934min30min 15dB0 515 0 0 914 8 0 715 0 1 035min 20dB0 320 0 0 919 9 0 920 1 0 935min 30dB0 130 6 1 029 6 1 030 1 1 435min 40dB0 140 2 1 039 2 0 940 1 1 435min 频率范围800 960MHz 1710 2500MHz 带内波动 0 3dB 阻抗 Ohm50 电压驻波比 1 2 功率容量 200W 互调 120dBc 外型尺寸136x63x25mm 端口类型N female 工作环境温度 40 70 工作环境湿度 95 5 阻燃馈线 名称1 2 普通阻燃馈线7 8 普通阻燃馈线 内导体直径4 839 1 外导体直径13 8024 9 尺寸 mm 绝缘套直径12 3022 7 特性阻抗 欧姆 50 150 工作频率上限 GHz 0 3GHz 以上0 3GHz 以上 一次最小弯曲半径 mm 125254 重量 Kg m 1000 次 6 接头 型号1 2 接头7 8 接头 接头类型N 型 18 型号1 2 接头7 8 接头 插损 dB 0 1 特性阻抗50 使用频率范围0 3GHz 以上 互调产物 155dB 驻波比 2 5G 1000 次 本单位项工程所有选用的无源器件 其工作频段为 806 960MHz 1710 2500MHz 馈线频段为 800 3000MHz 可以满足 GSM900 GSM1800 TD SCDMA TD LTE 的频率要求 7系统安装说明系统安装说明 7 1分布系统安装要求分布系统安装要求 7 1 1 天线安装要求天线安装要求 1 天线的各类支撑件应结实牢固 铁杆要垂直 横担要水平 所有铁件材 料都应作防氧化处理 2 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其支撑件上 其高度的位置应符合设计方案的规 定 3 室内天线安装要求 室内挂墙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 可靠 保证天线垂直美观 不破坏室内整 体环境 室内吸顶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 可靠 保证天线水平 安装在天花板下时 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 应尽可能在合理位置预留检 修口 便于维护 室内吸顶天线不允许与金属天花板吊顶直接接触 需要与金属天花板吊顶 接触安装时 接触面必须加绝缘垫片 7 1 2 馈线安装要求馈线安装要求 1 馈线的布放要求整齐 美观 不得有交叉 扭曲 裂损的情况 19 2 馈线和室外跳线的接头要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 从馈线口进入室内之 前 要求有 滴水弯 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入室内 3 馈线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 不宜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 4 馈线不得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 确保无强电 强磁 干扰 5 室内馈线尽量在线井和吊顶中布放 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 与设备相连 的跳线或馈线应用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 6 所有与设备相连的电缆要求接触良好 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并做防水密 封处理 不能有松动的现象 7 每根馈线都应贴有标签 注明此根馈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8 严禁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线捆扎 9 若无业主特定美化要求 不得使用 PVC 管穿套馈线 10 BBU 至 RRU 布线要求 主馈及 RRU 拉远光纤线必须良好固定在走线 槽或走线架上 没有走线架地方 沿墙壁加套 PVC 管 并加以固定 转弯使用 转弯接头 并做好防水处理 馈线及 RRU 拉远光纤的布放要求整齐美观 不可 有交叉 扭曲 裂损情况出现 12 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 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 最小弯曲曲率半 径不超过下表规定 线径最小弯曲半径 1 4 超柔25mm 1 2 超柔32mm 1 476mm 3 895mm 1 2125mm 7 8250mm 13 8510mm RRU 拉远光纤100mm 馈线绑扎固定的间隔要求如下表规定 1 2 线径 1 2 线径 水平布放 1 0m 1 5m 垂直布放 0 8m 1 0m 馈线与电源线平行敷设时 应满足下表间隔要求 20 条件最小净距 mm 电缆 光缆 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7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注 注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且平行长度小于 10m 时 最小间 距可为 10mm 表中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 最小净距离可以适当减小 并应符 合设计要求 7 1 3 有源设备安装要求有源设备安装要求 1 安装位置无强电 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2 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有源设备散热需要 同时便于调测和维护 3 室内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室内温度 湿度不能超过有源设备正常工作温 度 湿度的范围 4 壁挂式设备的安装必须垂直 牢固 不允许悬空放置 5 安装自立式设备 机架应垂直 允许垂直偏差小于等于 1 0 6 当自立式设备安装于地下层时 设备机架须架空并安装底座 7 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成一直线 相邻机架的缝隙应小于等于 3mm 8 自立式设备机架的防震加固必须符合 YD2003 92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 计暂行规定 和工程设计要求 9 有源设备须安装正确 牢固 无损坏 无掉漆的现象 10 连到有源设备的电源线不能和其他电缆捆扎在一起 11 所有与有源设备相连的电缆要求接触良好 不能有松动的现象 12 所有连到有源设备的连线都贴有标签 并注明该连线的起始点和终止 点 13 有源设备不允许空载加电 7 1 4 无源器件安装要求无源器件安装要求 1 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 并且垂直 牢固 不允许悬空放置 21 2 接头牢固可靠 电气性能良好 两端应固定牢固 3 设备严禁接触液体 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4 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 7 1 5 GPS 系统安装要求系统安装要求 TD LTE 系统 GPS 馈线选择的馈线类型以及布放方案如下 GPS 天线距离设备 70 米以内 选用厂商安装材料中自带的 GPS 线缆 GPS 天线距离设备 70 米至 120 米 选用 1 2 馈线 GPS 天线距离设备 120 米至 200 米 选用 7 8 馈线 GPS 天线距离设备 200 米以上 使用增益大于 25dB 的 GPS 信号放大器 使用分路器时 BBU 与 GPS 天线间馈线长度会缩短 分路器引入的损耗 包括分路损耗和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 0 5dB 馈线沿走线架布放 并用线扣绑扎固定 馈线在室外的走线全程绝缘 对于部分确不具备满足上述安装条件的站点 应和主设备厂家共同确定 GPS 安装位置 7 1 6 标签及标识要求标签及标识要求 对每个设备器件和每根电缆的两端都要贴上标签 根据设计文件的标识注 明设备的名称 编号和电缆的走向及收发信标签 各种设备标签的编号格式如 下 天线 ANTn m 功分器 PSn m 耦合器 Tn m 合路器 CBn m 负载 LDn m 衰减器 ATn m 干放 光放 RPn m 22 馈线起始端 to 设备编号 终止端 from 设备编号 注 以上编号格式中 n 表示设备的编号 m 表示该设备安装的楼层 设备的标签应贴在设备正面容易看见的地方 对于室内天线 标签的贴放 应保持美观 且不会影响天线的安装效果 馈线的标签尽量用透明胶带牢固的 固定在馈线上 大厦分布系统天馈安装详见图 070190022Y WX 03 7 2电源系统及接地防雷技术要求电源系统及接地防雷技术要求 7 2 1 TD LTE RRU 供电要求供电要求 1 供电方式 TD LTE RRU 1 RRU 供电方案可分为 48V 集中供电 48V 本地直流供电 220V 逆 变器交流供电 工程实施中 应根据现场条件 结合 RRU 功耗 RRU 数量 RRU 与 BBU 安装距离 电源设备装机位置 线缆敷设难易程度等情况 确定 RRU 供电方案 2 当 RRU 距 BBU 的线缆长度 100m 时 用标配的供电电缆从信号源处 的 48V 直流电源为其供电 3 当 RRU 距 BBU 的线缆长度 100m 且 300m 时 可根据现场条件考 虑如下三种供电方式 使用信号源处的 48V 直流电源为 RRU 供电 标配的供电电缆不能满足电 压降的要求时 可加粗供电电缆线径 线缆数量较多或敷设路由困难时 就近为 RRU 单独配置小型 48V 直流电 源系统设备 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或 RRU 为级联方式时 可采用信源处 48V 220V 逆变器的交流电源为 RRU 供电 逆变器要求为 N 1 工作方式 推荐采用第三种方式 其中逆变器至 RRU 交流配电箱的电缆应采用 RVVZ 3 6mm2规格 交流配电箱至 RRU 电缆应采用 RVVZ 3 4mm2规格 前 级交流配电箱至后级交流配电箱的电缆应采用 RVVZ 3 6mm2规格 4 当 RRU 距 BBU 的线缆长度 300m 时 可根据现场条件考虑如下两种 23 供电方式 单独采用 48V 直流电源为其供电 为 RRU 配置小型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 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或 RRU 为级联方式时 可采用信源处 48V 220V 逆变器的交流电源为 RRU 供电 逆变器要求为 N 1 工作方式 推荐采用第二种方式 其中逆变器至 RRU 交流配电箱的电缆应采用 RVVZ 3 6mm2规格 交流配电箱至 RRU 电缆应采用 RVVZ 3 4mm2规格 前 级交流配电箱至后级交流配电箱的电缆应采用 RVVZ 3 6mm2规格 5 建议为 TD LTE 的 RRU 设备建设独立的配电系统 不与现有 GSM 网 络和 TD SCDMA 系统共用配电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已建的 TD SCDMA 系统的 RRU 若前期建设没有进行集中供电 本期建设是否同步改造 建议根据 实际需求情况确认 大厦分布系统电缆路由详见图 070190022Y WX 11 7 2 2 防雷与接地要求防雷与接地要求 防雷与接地要求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YD5098 2005 通信局 站 防雷 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执行 1 室内接地 基站的直流工作地 保护地应接入同一地线排 地线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 式 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10 欧姆 从机房所在楼房的地网单独拉一根截面积 95 平方毫米的总地线进机房 接到机房的室内地线排上 室内地线排应尽量靠近地线进口 拉进机房的母地 线必须直接连到室内地线排上 不能再经过任何设备 如 交流屏 才下地 必须 直接落地 室内设备要求用截面积不小于 16 平方毫米接地线与母地线连接 并用绝缘 盒将连接点盖上 设备与母地线相接方向要求顺着地线排的方向 走线梯上母 地线的每个接地点只能接一个设备 不能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 点上 室内馈线要求利用所提供的室内接地件将馈线接头与母地线相连 连接点 24 牢固 接触良好 并作绝缘处理 从馈线接头到母地线由一根 16 平方毫米的地 线连接 按天线下行方向引出后顺着地线排的方向连接 走线梯上母地线的每 个接地点只能接一根馈线 不能两根或多根馈线同接在母地线的同一点上 所有接地连接件要求有两点压接 不同类型的设备要单独接入地线排 如无 线架 电源架 天馈线 AC 屏等 并在地线排处标明 2 室外接地 GPS 天线位于大楼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GPS 天线不应是区域内的最高 点 若 GPS 天线在大楼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外 要求 GPS 上安装避雷针 抱 杆应与楼顶避雷带和大楼避雷网焊接连通 GPS 天线本身可以不安装避雷器 但 GPS 信号在基站入口处必须安 装避雷器 GPS 天线馈线必须要做接地处理 馈线的接地点应尽量靠近天线 馈线的接地线要求顺着馈线下行的方向 不允许向上走线 不允许出 现 回流 现象 为了减少馈线的接地线的电感 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 度大于 90 度 曲率半径大于 130 毫米 GPS 天线馈线接地不得和空调 电动机 水泵马达等有干扰性设备的 地导体接在一起 以防外界干扰引入天线系统 GPS 天线馈线的接地必须做防水处理 8设备材料清单设备材料清单 提供本方案使用的所有器材 辅料的清单 器件 设备应注明设备生产 厂商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 原有 新增 原位 移位 退仓备注 1 光纤直放站近端台 2 光纤直放站远端 0 5W 台 3 光纤直放站远端 1W 台 4 光纤直放站远端 2W 台 5 光纤直放站远端 5W 台 6 光纤直放站远端 10W 台 7 光纤直放站远端 20W 台 8 光纤直放站远端 30W 台 9 功分器二功分个 25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 原有 新增 原位 移位 退仓备注 10 功分器三功分个 11 功分器四功分个 12 耦合器 6dB 个 13 耦合器 10dB 个 14 耦合器 15dB 个 15 耦合器 20dB 个 16 耦合器 30dB 个 17 耦合器 40dB 个 18 3dB 电桥 100W 个 19 3dB 电桥 200W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