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2006 2020 年 年 文文 本本 送审稿 送审稿 玉环县人民政府玉环县人民政府 二二 一一 年十二月年十二月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I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IIII 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则则 1 1 第二章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6 6 第三章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9 9 第四章第四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515 第五章第五章农用地布局与规划农用地布局与规划 2626 第六章第六章生态 旅游用地布局与规划生态 旅游用地布局与规划 3434 第七章第七章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与规划 3838 第八章第八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4444 第九章第九章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与规划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与规划 5151 第十章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5656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滩涂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滩涂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 6666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7272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与管理规划实施与管理 8383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附则附则 8787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II 前 言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 2010 年 以下简称上轮规划 经 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 在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控制建设用地 规模 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增强依法用地意识 改善土地生产条件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 但是随着玉环县区 位条件的改善和发展环境的优化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对耕地 保护 生态保护 土地利用布局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迫切需要对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进行修编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等法律法规和 台州市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 2006 2020 年 的要求 按照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 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 2009 51 号 和 相关技术规范 结合玉环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要求 玉环县人 民政府组织编制了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本规划是玉环县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阐明规划期内玉环县土地 利用战略 明确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 引导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促进土地资 源可持续利用 实现社会 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玉环县 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0 第一章 总 则 第第 1 1 条条 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 用地制度 重点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 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严 格控制建设用地无序增长 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 实现社会 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为将我县建设成为经济 繁荣 社会安定 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现代化花园式港口城市提供土地保 障 第第 2 2 条条 规划依据 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浙江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办法 浙江省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 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 技术规范与标准 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2007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D T 1024 2010 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3 指导文件和相关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 期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 2005 32 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 年 的通知 国发 2008 33 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国土资源部第 43 号令 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 资厅发 2009 51 号 关于浙江省各市 县 市 区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 制指标 浙政土审 2009 12 号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 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 浙土资发 2005 47 号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 浙江省县 市 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 试行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玉环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意 见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 干意见 中发 2010 1 号 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意见 浙委办 2010 1 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市 县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的通知 浙土资办 2010 35 号 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浙土资 办 2010 39 号 关于印发 的通知 浙土 资办 2009 96 号 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台州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台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2008 年 台州市海洋功能区划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3 玉环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玉环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玉环县 十二五 重大建设项目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三稿 玉环县县域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玉环县县域发展战略研究 2008 2020 年 玉环港北 港南 港区分区规划 2008 2020 年 玉环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2003 2020 年 玉环县生态县建设规划 2004 2020 年 玉环县海洋功能区划 2006 年 玉环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9 2015 年 玉环县矿产资源规划 2006 2010 年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 2010 年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2006 2020 年 玉环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7 2020 年 其他相关部门规划 第第 3 3 条条 规划原则 1 坚持数量质量并举 严格保护耕地 2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提高用地效率 3 坚持保障重点建设 统筹安排用地 4 坚持维护生态环境 促进协调发展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4 5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强化规划实施 6 处理好土地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第 4 4 条条 规划期限 基期年 2005 年 规划目标年 2020 年 规划期限 2006 2020 年 第第 5 5 条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包括 3 个街道 玉城街道 含漩门三期 坎门街道 大麦屿街道 5 个镇 楚门镇 清港镇 沙 门镇 芦浦镇 干江镇 3 个乡 龙溪乡 鸡山乡 海山乡 土地总面积 498 97 平方公里 第第 6 6 条条 规划基础数据 采用以 二调 成果为规划底数 结合 2005 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和 2006 2009 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经基数转换后的成果为规划基础数据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5 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第第 7 7 条条 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围绕浙江省 创业富民 创新强省 的总体战略 台州市 沿海开 发战略 自主创新战略 城市群构建战略 民生优先战略 四大发展战 略 玉环县 新城建设打造城市化新平台 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工业化新 平台 海峡两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设打造物流化新平台 三大新平台 战略 提升玉环县在台州城市群与沿海产业带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发展 县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 依托玉环县临港优势 集聚发展新兴产业 实 现建设生态型现代化花园式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 确立并实施保护 保 障 挖潜和节约集约利用的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第第 8 8 条条 土地规划总体目标 以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核心 统筹土地供需关系 控制总量 优化结构 盘活存量 挖掘潜力 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 构建 高效 和谐 有序 可持续的土地利用体系 第第 9 9 条条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至 2020 年 全县 GDP 达 720 亿元 年均增速 10 人均 GDP 达 10 万元 一 二 三产业比重分别调整为 1 80 66 和 32 20 形成农业 基础比较巩固 工业比较发达 服务业比较繁荣的产业格局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 以下 至 2020 年 全县常住总人口达 72 万人 城镇人口 52 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 72 22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6 第第 1010 条条生态目标 至 2020 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40 保护和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 重点生态公益林 饮用水源保护区 滩涂等生 态用地 形成全县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 35 以上 加强水土保 持 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污染治理 积极推进废弃矿山复垦复绿 第第 1111 条条主要控制指标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政土审 2009 12 号 下达到我县的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控制指标 1 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8706 67 公顷 2 耕地保有量 9440 00 公顷 3 标准农田保护任务 2526 67 公顷 4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6319 00 公顷 5 新增建设占用土地规模 3047 00 公顷 6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3029 00 公顷 7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 1560 00 公顷 8 其他减少耕地 2240 52 公顷 9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90 00 平方米 10 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 20 30 平方米 第第 1212 条条土地利用具体目标 根据上级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 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末努力实现以下规划目标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7 1 总量目标 1 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0497 88 公顷以内 其中城乡建设用 地规模控制在 6319 00 公顷以内 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4051 39 公顷 2 耕地保有量确保 9440 00 公顷 3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8856 67 公顷 其中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预留一般耕地 150 00 公顷 4 标准农田确保 2526 67 公顷 面积不减少 质量明显提升 5 园地和林地面积分别达到 2350 06 公顷和 13018 79 公顷 2 增量目标 1 全县新增建设占用土地不超过 3047 00 公顷 其中新增建设用 地不超过 3029 00 公顷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 1560 00 公顷 2 土地开发复垦补充耕地不少于 1880 00 公顷 通过土地复垦补 充耕地不少于 120 00 公顷 通过土地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 1760 00 公 顷 3 效益目标 1 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地量降至 20 30 平方米 2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90 00 平方米以内 3 人均城镇用地控制在 85 00 平方米以内 4 人均农居点用地控制在 95 00 平方米以内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8 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第第 1313 条条结构调整原则 优先保障生态用地 重点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控制城乡建设用地 规模 保障重点发展区块和项目用地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第第 1414 条条农用地结构调整 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优先安排农用地 坚持耕地保护数 量和质量并重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农用地总面积由 2005 年的 26892 22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27269 01 公顷 净增 376 79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增至 54 65 1 耕地 由 2005 年的 11360 51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10680 51 公 顷 净减 680 00 公顷 期内增加 1880 00 公顷 其中漩门二期土地开发 135 00 公顷 漩门 三期土地开发 1625 00 公顷 建设用地复垦 120 00 公顷 期内减少 2560 00 公顷 其中城镇建设占用 595 31 公顷 农村居民 点建设占用 536 77 公顷 独立建设用地建设占用 11 79 公顷 交通水利 用地建设占用 347 14 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建设占用 68 99 公顷 农业结 构调整减少 1000 00 公顷 2 园地 由 2005 年的 1110 27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2350 06 公顷 净增 1239 79 公顷 期内增加 1431 98 公顷 建设用地复垦增加 416 54 公顷 农业结构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9 调整增加 1015 44 公顷 期内减少 192 19 公顷 其中城镇建设占用 78 50 公顷 农村居民点 建设占用 39 30 公顷 独立建设用地占用 5 31 公顷 交通水利用地占用 62 97 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占用 6 11 公顷 3 林地 由 2005 年的 12887 17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13018 79 公 顷 净增 131 62 公顷 期内增加 260 00 公顷 全部为建设用地复垦增加 期内减少 128 38 公顷 其中城镇建设占用 10 93 公顷 农村居民点 建设占用 26 37 公顷 独立建设用地占用 0 29 公顷 交通水利用地建设 占用 60 46 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占用 26 52 公顷 4 其他农用地 由 2005 年的 1534 27 公顷减至 2020 年末的 1219 65 公顷 净减 314 62 公顷 期内减少 314 62 公顷 其中城镇建设占用 43 98 公顷 农村居民点 建设占用 45 83 公顷 独立建设用地占用 18 53 公顷 交通水利用地占 用 193 09 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占用 1 56 公顷 第第 1515 条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保障重点发展区块及项目用地 优化建 设用地结构 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水平 建设用地总规模由 2005 年的 8305 96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10497 88 公顷 净增 2191 92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上升到 21 04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0 1 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由 2005 的 5614 75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 6319 00 公顷 净增 704 25 公顷 其中 1 城市 由 2005 年的 1881 09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2267 97 公 顷 净增 386 88 公顷 期内增加 388 28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266 74 公顷 占用园地 61 79 公顷 占用林地 10 26 公顷 占用其他农用地 27 95 公顷 占用未利用 地 21 50 公顷 期内减少 1 37 公顷 交通用地建设占用 1 37 公顷 2 建制镇 由 2005 年的 1177 90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1595 92 公顷 净增 418 02 公顷 期内增加 426 48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328 57 公顷 占用园地 16 71 公顷 占用林地 0 67 公顷 占用其他农用地 16 03 公顷 占用建设用地 0 29 公顷 占用未利用地 64 21 公顷 期内减少 8 46 公顷 复垦为耕地 0 19 公顷 复垦为园地 0 10 公顷 复垦为林地 0 71 公顷 交通水利建设占用 7 46 公顷 3 农村居民点 由 2005 年的 2221 38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2267 61 公顷 净增 46 23 公顷 期内增加 678 60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536 77 公顷 占用园地 39 30 公顷 占用林地 26 37 公顷 占用其他农用地 45 83 公顷 占用建设用 地 0 72 公顷 占用未利用地 29 61 公顷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1 期内减少 632 37 公顷 其中复垦为耕地 95 11 公顷 园地 368 75 公顷 林地 153 84 公顷 建设占用 14 67 公顷 4 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 由 2005 年的 334 38 公顷减至 2020 年末的 187 50 公顷 净减 146 88 公顷 期内增加 37 47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11 79 公顷 占用园地 5 31 公 顷 占用林地 0 29 公顷 占用其他农用地 18 53 公顷 占用未利用地 1 55 公顷 期内减少 184 35 公顷 其中复垦为耕地 24 70 公顷 园地 47 69 公 顷 林地 105 45 公顷 村庄占用 0 71 公顷 公路占用 5 80 公顷 2 交通水利用地 由 2005 年 1614 66 公顷增至 2020 年 2993 66 公 顷 净增 1379 00 公顷 其中 1 公路用地 由 2005 年的 637 33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1199 12 公顷 净增 561 79 公顷 期内增加 563 23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247 58 公顷 占用园地 25 54 公顷 占用林地 39 36 公顷 占用其他农用地 25 88 公顷 占用建设用 地 50 55 公顷 占用未利用地 174 32 公顷 期内减少 1 44 公顷 全部为建设占用 2 港口码头用地 由 2005 年的 425 02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1253 96 公顷 净增 828 94 公顷 期内增加 831 50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99 56 公顷 占用园地 37 43 公顷 占用林地 21 10 公顷 占用其他农用地 167 21 公顷 占用建设用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2 地 6 50 公顷 占用未利用地 499 70 公顷 期内减少 2 56 公顷 全部为交通用地建设占用 3 水库水面 由 2005 年的 200 92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200 92 公顷 规划期内保持不变 4 水工建筑用地 由 2005 年的 351 39 公顷减至 2020 年末的 339 66 公顷 净减 11 73 公顷 期内减少 11 73 公顷 其中建制镇占用 0 25 公顷 交通水利建设占 用 11 01 公顷 其他建设占用 0 47 公顷 3 其他建设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由 2005 年的 1076 55 公顷增至于 2020 年末的 1185 22 公顷 净增 108 67 公顷 其中 1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由 2005 年的 43 21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91 11 公顷 净增 47 90 公顷 期内增加 48 3 3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28 42 公顷 占用林地 10 57 公顷 占用建设用地 0 42 公顷 占用未利用地 8 92 公顷 期内减少 0 43 公顷 均为交通用地建设占用 2 特殊用地 由 2005 年的 360 18 公顷增至 2020 年末的 431 91 公顷 净增 71 73 公顷 期内增加 73 14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40 57 公顷 占用园地 6 11 公 顷 占用林地 26 52 公顷 占用其他农用地 1 56 公顷 建设用地内部 调整 0 05 公顷 占用未利用地 8 90 公顷 期内减少 1 41 公顷 为公路建设占用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3 3 盐田 由 2005 年的 673 16 公顷减至 2020 年末的 662 20 公顷 净减 10 96 公顷 期内减少 10 96 公顷均为公路建设占用 第第 1616 条条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保护滩涂 维系河道 滨水地带的自然生态环境 适度开发未利用 地资源 提高未利用地综合利用水平 玉环县为海岛县 滩涂资源比较 丰富 尤其是漩门湾区域 规划期内 通过围垦开发 适度补充建设占 用的耕地及拓展建设用地的用地空间 未利用地总面积由 2005 年的 14699 03 公顷下调到 12130 32 公顷 净减 2568 71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比例降至 24 31 1 水域 水域由 2005 年的 2471 90 公顷降至 2020 年末 2329 11 公 顷 净减 142 79 公顷 期内减少 142 79 公顷均为建设占用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占用 37 79 公顷 交通水利用地建设占用 104 74 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占用 0 26 公 顷 2 滩涂沼泽 滩涂沼泽由 2005 的 11274 86 公顷降至 2020 年末的 8897 49 公顷 净减 2377 37 公顷 期内减少 2377 37 公顷 其中开发为耕地 1760 00 公顷 建设占用 610 85 公顷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占用 50 83 公顷 交通水利用地建设占 用 549 18 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占用 17 36 公顷 3 自然保留地 自然保留地由 2005 年的 952 27 公顷降至 2020 年 末的 903 72 公顷 净减 48 55 公顷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4 期内减少 48 55 公顷 全部为建设占用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占用 28 25 公顷 交通水利用地建设占用 20 10 顷 其他建设用地占用 0 20 公顷 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详见附表 F2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5 第四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第第 1717 条条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根据全县不同区域土地资源条件 县域空间布局框架 经济社会发 展趋势和土地利用区域性差异 本次规划划定了八类土地用途区 即基 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林业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 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滩涂用地区 其他用地区 土地用途分区详见附表 F11 玉环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1 基本农田保护区 该区是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相对较高 优质农田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的区域 主要分布在清港镇 玉城街道 大麦屿街道 楚门镇 干江镇 芦浦镇以及龙溪乡 本区面积 9043 89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8 13 区内实有耕地 8856 67 公顷 其中实际划定基本农田 8706 67 公顷 另 多划 150 00 公顷一般耕地用于规划期内不确定位置基础设施项目及民生 项目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基本农田 用途管制规则 严格保护区内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 确保规划期间基本农田数 量不减少 质量有提高 用途不改变 加强建设用地选址论证 各类建设尽量避让基本农田 严格禁 止各类城乡建设占用区内基本农田 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 复垦或调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6 整为基本农田 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 可保留现状用途 但 不得扩大面积 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 建窑 建坟 挖砂 采矿 取 土 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禁止占用基本 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不定位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 如需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内耕地 在不突破保护区内预留耕地数量的前提下 视为符合规划 根据规划安排 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预留的耕地面积但不突 破预留规模的独立建设项目 以及在规划布局范围内的交通 水利等线 型工程 不再补划基本农田 简化相应用地报批程序 2 一般农地区 该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为耕地 园地和其他农用地 主要分布在清 港镇 大麦屿街道以及沙门镇 本区面积 3949 9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的 7 92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 用途管制规则 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 园地 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 产服务的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 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 复垦 或调整为耕地 园地 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 复垦或调整的 可保留 现状用途 但不得扩大面积 严格控制区内耕地转变用途 经批准的建设占用区内耕地 必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7 须按照 占补平衡 的原则 补充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加强对园地 林地的管理 严禁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护林 水 源涵养林及其它各种防护林用地 鼓励对区内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 推进新农村建设 引导 农村居民点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 乡镇 村级工业向城镇工业功能区集 中 3 林业用地区 该区土地以林地为主 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 本区面积 12397 01 公 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24 85 区内土地主要用途为林业生产及生态林建 设 用途管制规则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 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服务的营林设施 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 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 的营林设施用地 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 可保留现状用途 但不得 扩大面积 控制区内耕地改变用途 除改善生态环境 法律规定确需退耕 还林外 其它耕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护林 水源涵养林及其他各种防 护林用地 加强有林地的管理 严禁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8 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 采石 挖沙 取土等活动 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 原有的 各种生产 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 4 城镇建设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指在土地利用上以城镇功能为主导用途的区域 也 是县域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区域 包括中心城区 玉城街道 坎门街 道 大麦屿街道 港北片 楚门镇 清港镇 芦浦镇 和沙干片 沙门 镇 干江镇 三大城镇组团的城镇用地区 本区面积 10401 29 公顷 占 土地总面积的 20 85 区内土地主要用途为城镇建设 用途管制规则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 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 建制镇建 设规划 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 闲置地和废弃地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 应当按原用途使用 不得荒 芜 区内建设用地应当整理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 规划期间确 实不能整理 复垦的 可保留现状用途 但不得扩大面积 厉行节约和集约用地 合理控制城区扩展规模和时序 建设用 地新增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 优化城区用地功能和产业用地布局 引导产业用地由内向外梯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19 度转移 促进城区内分工明确 协调合理的产业圈层结构和功能分区的 形成 城镇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空闲地 闲置地和低效用地 确需安 排新增建设用地的 应首先利用非耕地 严格控制用地标准 人均城镇 建设用地不得突破规划控制标准 城镇建设区内的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 主要用于农业生 产和生态维护 占用该区域内农用地进行建设 要符合相关审批程序 其建设用地规模要在规划实施中通过年度计划严格控制 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严禁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占用规 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 菜地和基本农田 5 村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 是指农村居民住宅 乡 镇 村企业 乡 镇 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用地区域 本区面积 6552 18 公顷 占土 地总面积的 13 13 在全县各个乡 镇 均有分布 区内土地主要用途 为村庄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用途管制规则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村镇建设 须符合经批准的村庄建设规划 区内村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 闲置地和废弃地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 应当按原用途使用 不得荒 芜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0 区内建设用地应当整理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 规划期间确 实不能整理 复垦的 可保留现状用途 但不得扩大面积 区内的各项建设用地规模 应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 标准之内 村镇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旧宅基地 空闲地和废弃地 确需扩大 的 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 应当按原用途使用 不得荒芜 区内部分已划入撤并村的村庄 或已纳入土地复垦整理开发规 划但未落实到具体地块的村庄 规划期内鼓励和引导该类村庄撤并 待 条件成熟后 依照土地复垦整理开发规划选择部分村庄用地逐步整理 复垦为农用地 区内除了中心村以外的村庄用地可引导复垦为耕地 园地或林 地 也可以纳入本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统一进行整理 复垦整理后 的土地根据周边农地的情况可划为一般农地加以管制 还可以划入基本 农田加以管制 达到标准农田质量要求的 经过验收划为标准农田 在规划期内已基本完成本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任务的前提下 如果本区部分自然村确实无需复垦 允许依照相关规划进行原拆原建 6 风景旅游用地区 该区是风景名胜 自然及人文景观集中保护区域 主要包括大鹿岛 风景区 江岩岛风景旅游区等 本区面积 412 8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0 83 区内土地主要用途为风景旅游用地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1 用途管制规则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 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 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用地区规划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用途 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 宜的用途 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 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 严禁各类与保护要求不符的土地开发活动 禁止开山炸石 乱 砍滥伐等破坏生态资源行为 基础设施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旅游风景区 规划 对河流 水库等重要水体要划定保护 蓝线 以及周边控制 绿线 严禁侵占规划控制水面和绿地进行违规建设 不得占用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 原有的各种生 产 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 7 滩涂用地区 主要为水域 滩涂 主要分布在清港镇 芦浦镇 沙门镇 本区面 积 5421 30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10 86 用途管制规则 对滩涂用地开发 需要进行规划论证 严格限制用海项目填海 规模 禁止无围堰围填海 对滩涂用地利用 要提高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 加大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2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在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推广应用力度 促进 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 其他用地区 本区指未划入上述用地区内的自然保留地 对外交通等线状地物和 未利用地 本区面积 1718 73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3 44 用途管制规则 保护水域环境 加强防洪排涝等水利建设 做好河道浚标建设 和绿化工程 确保道路畅通安全 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农用地的非农建设 加强裸岩石砾地矿产资源管理 严禁无规划无证采矿采石 第第 1818 条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 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 控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 引导 城镇 村庄理性发展 本轮规划从空间上明确划出三条界线 城乡建设 用地规模边界 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禁止建设边界 由这三条界线 形成四个空间分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禁止建 设区 1 禁止建设区 该区是指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公益林 饮用水源保护区 地质灾害高 易发区和风景旅游用地核心区 文化遗产保护区域 历史文化村镇和文 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地下文物埋藏区及周围无人居住的海岛等具有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3 特殊保护需要 必须加以重点保护 避免人类开发活动破坏的区域 本 区面积 1750 41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3 51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 生态环境保护 空间管制规则 严禁开展与区内主导用途不相符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区内土 地应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方向调整 不得破坏 污染区内土地 不得在区内建窑 建房 建坟 挖 沙 采石 取土 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的活 动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 高压塔基 通讯基站等除外 2 允许建设区 该区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区域 是城乡现状建设用地与 规划期内新增城镇 工矿 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 也是规划确 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 主要包括中心城区 和港北片 沙干片三大城镇组团 本区面积 6530 31 公顷 占全县土地 总面积 13 09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 村庄 基础设施或工矿建设 空间管制规则 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的约束 应 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4 规划实施过程中 在允许建设区总规模不改变的前提下 其空 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 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允许建设区边界 规模边界 的调整 须经规划审批机关同级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3 有条件建设区 该区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 扩展边界以内的区域 也是城 乡建设用地适应调整的允许区域 本区面积 10423 16 公顷 占全县土地 总面积的 20 89 空间管制规则 区内建设占用土地符合规定的 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 续 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在城镇工矿 或农村居民点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已经 用完 且所有约束性指标没有被突破的前提下 经原规划审批机关审查 批准 区内土地可安排用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增建设用地 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 如确需调整按规 划修改处理 应严格论证 并报原规划审批机关审查批准 4 限制建设区 该区是除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 对应土地用途分区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林业用地区 一般风景旅 游用地区和部分一般农地区 本区面积 31193 32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5 积的 62 52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 空间管制规则 区内建设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为主 规划中已列明 且已安排用地指标的线性建设项目 视为符合 规划 规划中未列明 或虽已列明但未安排用地指标的线性建设项目 须报原规划审批机关审查批准并由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开展项目 选址和用地的专家论证 论证通过后方可审批 列入规划的不定位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 如需占用基本农田 保护区内耕地 在不突破保护区内预留耕地数量的前提下 视为符合规 划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 应当按原用途使用 不得荒芜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详见附表 F12 玉环县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情况 统计表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6 第五章 农用地布局与规划 第第 1919 条条目标任务 优化农用地布局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重要的农地资源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 本农田 提升标准农田质量 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加大耕地补充力 度 至 2020 年末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9440 00 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 积不低于 8706 67 公顷 标准农田保护面积达 2526 67 公顷 第第 2020 条条农用地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按照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布局产业 合理配 置土地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区域平衡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布局促进耕 地资源保护 控制性布局保障基本农田保护的原则布局耕地和基本农田 园地 林地等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穿插布局 形成城镇 绿心 绿带 等 绿色空间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农业用地布局主要分为粮食产业用地区 蔬菜产业用地区 生态公 益林产业用地区和休闲农业产业用地区 1 粮食产业用地区 该区主要包括清港镇 干江镇 沙门镇 楚门镇 大麦屿街道 是 全县的主要粮仓 区内通过功能区建设 把功能区建设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 农业科技推广先行区 农民收入增长区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7 2 蔬菜产业用地区 该区主要包括干江镇 楚门镇和玉城街道 大麦屿街道 区内根据发展 一乡一拳头 一村一品 的指导思想 因地制宜发 展特色蔬菜品种 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 专业化 管理先进的核心示范 基地 以发展无公害 绿色农产品为目标 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促进品牌建设 以蔬菜种植为基础 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打造农 家乐品牌 提升农业附加值 3 生态公益林用地区 该区在全县各个乡镇内广为分布 区内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也已逐步由陆地拓展到沿海滩涂 规划期内需强化综合管理 落实管护责任 增加资金投入 通过造 林 补植改造 封禁抚育等营林措施 促进生态公益林郁闭 稳定林分 结构 提高公益林森林生态功能 4 休闲农业产业用地区 该区主要为清港镇 乐清湾 坎门湾 漩门湾 隘顽湾等区域 休闲农业产业主要包括 以文旦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 海岛观光休 闲业 生态农牧示范业 物流产业和餐饮业 在全县范围内加大推广标准化生产 同时加快对核心基地的 GAP 认 证 积极引资打造中国休闲渔都新形象 将玉环岛建设成为 中国的夏 威夷 和全国休闲渔都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8 第第 2121 条条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以遵循现状基本农田布局为前提 按照确保面积 提高质量 优化 布局的要求 依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 科学 调整现状基本农田布局 1 科学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基本农田调入 将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新增优质耕地以及高等别 耕地和集中连片耕地共计 1878 28 公顷 划为基本农田加以保护 基本农田调出 将低等别 质量较差地 零星破碎 区位偏僻 不 易管理的基本农田 已规划为建设用地的基本农田 以及城乡建设用地 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的基本农田 2113 21 公顷调出 经过调整 全县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8706 67 公顷 此外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多划耕地 150 00 公顷 用于规划期内不定位的重要 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 包括不定位的交通 水利 变电站等基础设 施和新农村建设占用等 但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建设不能占用基本农田保 护区内多划耕地 2 实施基本农田划区定界 实施基本农田划区定界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 按照 定量到村 定位到块 定责到人 的要求 结合土地用途分区 对基本农田保护区 设立标志 登记造册 建立档案 落实责任 全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 9043 89 公顷 本县基本农田集中区主要分布在漩门二期 苔山塘 楚南塘 玉城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29 街道北部 大麦屿街道十五亩村 古顺村 横坑村 蝤蠓岙村 火叉口 村 芦浦镇和干江镇镇区周边 海山本岛南滩村 横床村等共 66 个 基 本农田集中区总面积约 7000 00 公顷 3 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工程 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 1 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基本农田 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 用途不改变 质量不降低 2 大力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工程 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 提 高基本农田质量 配合实施 沃土工程 提升基本农田地力 3 积极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建设 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 以建设促保护 全 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水平 土地流转网 土地流转网 4 基本农田成果检验评价 1 分布区域更合理 经过本次调整 基本农田在分布区域方面避开了城镇村新增建设用 地区及有条件建设区 大量集中在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更趋于合 理 同时也便于基本农田保护的管理 避免了在 规划 的实施过程中 基本农田保护与必要的城市建设发展相冲突 避免了频繁调整 规划 维护了 规划 的严肃性和纲领性 2 数量达到要求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30 经过调整 玉环县现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本轮规划省厅下达指标 数量达到了要求 3 质量保持稳定 本次调入的基本农田大部分是经过开发整理的新增耕地 地类主要 以梯地为主 交通 灌溉条件较好 耕作质量有保证 更有利于下一步 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 玉环县基本农田调整坚持了 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 保护 的基本原则 做到了 面积不减少 质量有提高 布局总体稳定 符合相关要求 第第 2222 条条标准农田保护规划 1 严格保护标准农田 加强标准农田保护 规范和完善标准农田占补制度 建设项目确需 占用标准农田的 须严格落实 先补后占 占补平衡 制度 用质量等 级在二等田以上的标准农田储备项目进行补划 确保标准农田面积不减 少 质量有提高 规划期内全县标准农田保护任务为 2526 67 公顷 规划期间新增建 设将涉及标准农田 383 00 公顷 其中允许建设区涉及 220 00 公顷 有 条件建设区涉及 163 00 公顷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开展标准农田的 移位建设 规划期内将通过土地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工程补建标准农田指 标等方式进行移位建设 主要通过清港镇 漩门二期 按照标准农田开 发耕地并达到标准农田验收标准补充 135 00 公顷 玉城街道 漩门三期 按照标准农田开发耕地并达到标准农田验收标准补充 250 00 公顷 共补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31 充 385 00 公顷 确保标准农田面积不减少 2 进一步提升标准农田质量 确保标准农田总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 以提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 能力为核心 因地制宜提出可行 可操作的农田质量提升方案 有序维 护标准农田的沟 路 渠等农业基础设施 提高标准农田的抗灾能力 第第 2323 条条耕地保护规划 1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强化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 建设项目选址贯彻不占或 少占耕地的原则 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 到 2020 年末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 1560 00 公顷以内 2 加大耕地补充力度 1 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 质量相当的耕地 防止多占少补 占优补劣 2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加大耕地补充力度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到 2020 年末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 发补充耕地 1880 00 公顷 其中土地复垦补充耕地 120 00 公顷 土地开 发补充耕地 1760 00 公顷 3 规划期内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 1000 00 公顷 到 2020 年末 耕地面积为 10680 51 公顷 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规划文本 32 3 大力提高耕地质量 结合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 不断培肥地力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 同时积极开展田水路林综合整治 加大中低产田 改造力度 培育地力 提高耕地质量 第第 2424 条条园地布局优化与规划 1 科学调整园地布局 调整园地布局 引导新增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丘陵和荒坡地集中 发展 推进产业集聚 园地区内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器装备用电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可携式口袋型迷你焊枪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碳钢鲍尔环填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关于商业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私人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中国霉菌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附条件赠与的股权转让合同
- 中国地弹门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物业转让协议合同范本
- 中国抽气式脱墨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论文
- 培智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 不可不知的1000个处世常识
- 汽车维修保养服务单
- 300MW电气运行规程
- GA/T 1246-2015道路交叉口发光警示柱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试题命制策略与实例课件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课本完整版
- 深水质表59沟(渠)清淤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